㈠ 中国稀土占世界多少
中国稀土占世界41.36%。
中国是世界稀土的第一大储备国与出口国,位居全球首位,2020年中国稀土供应在全球占比达到近90%。而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月15日国内稀土价格指数上涨,再创历史新高。
稀土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源,可被用于很多重要行业。不过,在市场中稀土的可开发量较低,因此得名稀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23日国内表示已勘探确认的稀土储量在世界范围内约占41.36%,这足以令中国稀土储备领先全球。
简介
18世纪发现的稀土矿物较少,当时只能用化学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历史上习惯地把这种氧化物称为土,因而得名稀土。
由于开采提纯的技术较为落后,一般的稀土资源最多只能利用10%左右。这就造成了上下游的供需不平衡,进而导致稀土价格上涨。为了改善稀土相关行业的供需关系,规范稀土市场格局并提高对稀土行业的控制。
㈡ 中国稀土历史及用处
稀土
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 Earth)。简称稀土(RE或R)。
稀土元素通常分为二组:
1)轻稀土(又称铈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
2)重稀土(又称钇组):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铈组与钇组之别,是因为矿物经分离得到的稀土混合物中,常以铈或钇比例多的而得名。
稀土金属(rare earth metals)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常用R或RE表示。它们的名称和化学符号是钪(Sc)、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它们的原子序数是21(Sc)、39(Y)、57(La)到71(Lu)。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通常把镧、铈、镨、钕、钷、钐、铕称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把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称为重稀土或钇组稀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即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钇。
这些稀土元素的发现,从1794年芬兰人加多林(J.Gadolin)分离出钇到1947年美国人马林斯基(J.A.Marinsky)等制得钷,历时150多年。其中大部分稀土元素是欧洲的一些矿物学家、化学家、冶金学家等发现制取的。钷是美国人马林斯基、格兰德宁(L.E.Glendenin)和科列尔(C.D.Coryell)用离子交换分离,在铀裂变产物的稀土元素中获得的。过去认为自然界中不存在钷,直到1965年,芬兰一家磷酸盐工厂在处理磷灰石时发现了痕量的钷。
大多数稀土金属呈现顺磁性。钆在0℃时比铁具更强的铁磁性。铽、镝、钬、铒等在低温下也呈现铁磁性,镧、铈的低熔点和钐、铕、镱的高蒸气压表现出稀土金属的物理性质有极大差异。钐、铕、钇的热中子吸收截面比广泛用于核反应堆控制材料的镉、硼还大。稀土金属具有可塑性,以钐和镱为最好。除镱外,钇组稀土较铈组稀土具有更高的硬度。
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应用稀土可生产荧光材料、稀土金属氢化物电池材料、电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等。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成矿条件优越,堪称得天独厚,探明的储量居世界之首,为发展我国稀土工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稀散金属通常是指由镓(Ga)、铟(In)、铊(Tl)、锗(Ge)、硒(Se)、碲(Te)和铼(Re)7个元素组成的一组化学元素。但也有人将铷、铪、钪、钒和镉等包括在内。这7个元素从1782年发现碲以来,直到1925年发现铼才被全部发现。这一组元素之所以被称为稀散金属,一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等相似,划为一组;二是由于它们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有关的矿物当中,难以形成独立的具有单独开采价值的稀散金属矿床,(最近在四川省石棉县发现一处以碲为主的碲铋矿床);三是它们在地壳中平均含量较低,以稀少分散状态伴生在其他矿物之中,只能随开采主金属矿床时在选冶中加以综合回收、综合利用。
稀散金属具有极为重要的用途,是当代高科技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稀散金属与有色金属组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光学材料、特殊合金、新型功能材料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均需使用独特性能的稀散金属。用量虽说不大,但至关重要,缺它不可。因而广泛用于当代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宇航开发、医药卫生、感光材料、光电材料、能源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等。我国稀散金属矿产丰富,为发展稀散金属工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矿物主要特点】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为165.35×10-6(黎彤,1976)。在自然界中稀土元素主要以单矿物形式存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有250多种,其中稀土含量ΣREE>5.8%的有50~65种,可视为稀土独立的矿物。重要的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酸盐和磷酸盐。稀土矿物总的特点:一是缺少硫化物和硫酸盐(只有极个别的),这说明稀土元素具有亲氧性;二是稀土的硅酸盐主要是岛状,没有层状、架状和链状构造;三是部分稀土矿物(特别是复杂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呈现非晶质状态;四是稀土矿物的分布,在岩浆岩及伟晶岩中以硅酸盐及氧化物为主,在热液矿床及风化壳矿床中以氟碳酸盐、磷酸盐为主。富钇的矿物大部分都赋存在花岗岩类岩石和与其有关的伟晶岩、气成热液矿床及热液矿床中;五是稀土元素由于其原子结构、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相近而经常共生在同一个矿物中,即铈族稀土和钇族稀土元素常共存在一个矿物中,但这类元素并非等量共存,有些矿物以含铈族稀土为主,有些矿物则以钇族为主。
在目前已发现的250多种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适合现今选冶条件的工业矿物仅有10余种:
1)含铈族稀土(镧、铈、钕)的矿物: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氟碳铈钙矿、氟碳钡铈矿和独居石。
2)富钐及钆的矿物:硅铍钇矿、铌钇矿、黑稀金矿。
3)含钇族稀土(钇、镝、铒、铥等)的矿物:磷钇矿、氟碳钙钇矿、钇易解石、褐钇铌矿、黑稀金矿。
稀散元素在自然界里主要以分散状态赋存在有关的金属矿物中,如闪锌矿一般都富含镉、锗、镓、铟等,个别还含有铊、硒与碲;黄铜矿、黝铜矿和硫砷铜矿经常富含铊、硒及碲,个别的还富含铟与锗;方铅矿也常富含铟、铊、硒及碲;辉钼矿和斑铜矿富含铼,个别的还富含硒;黄铁矿常富含铊、镓、硒、碲等。
目前,虽然已发现有近200种稀散元素矿物,但由于稀少而未富集成具有工业开采的独立矿床,迄今只发现有很少见的独立锗矿、硒矿、碲矿,但矿床规模都不大。
㈢ 稀土是什么
稀土[xītǔ]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通常把镧、铈、镨、钕、钷、钐、铕称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把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称为重稀土或钇组稀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即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
㈣ 中国真正领先世界的技术,号称工业味精的稀土,到底有多重要
研究表明,21世纪每6项新技术的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全稀土产业链的持有者,美国8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都来源于中国,那么中国能够利用这点压制美国的发展吗,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稀土元素。
期间中国不断的进口稀土矿进行提炼,然后出口稀土产品,一举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主导了全球的稀土贸易,即使美国想要组建稀土供应链,对我国也起不到什么威胁,2016年美国政府问责局发布了一项报告,据估算,组建完成需要花费15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中国的稀土技术总不至于原地踏步。
㈤ 稀土在中国是怎么被发现的
中国最早的稀土矿发现于1934年,发现人是何作霖教授。
1927年,地质学家丁道衡随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发现白云鄂博大铁矿。1933年丁道衡深知何作霖在偏光显微镜方面有深厚的功底,便委托他研究白云鄂博的矿石。他详细研究了丁道衡采集的十几箱标本,用当时仅有的仪器偏光显微镜,在1934年发现了两种细小的新奇矿物,当时定名为白云矿和鄂博矿(后来证明是独居石和氟碳钙锦矿),并经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光谱分析,证明是稀土矿物。他大胆地预测该矿稀土元素储量丰富。当时,丁道衡指出此矿是有希望的铁矿,而有关部门却认为是无稽之谈,无足轻重。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要建设包钢,白云鄂博矿山的地质勘探工作大规模开展起来。1958年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组成联合考察队,研究白云鄂博矿的物质组成,何作霖被任命为中方队长,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查明,这个矿山不仅仅是大型铁矿,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其矿物组成超过150种,可称世界之最。1959年又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铌和钽,证明这个矿为一大型的铌钽矿床,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绝对的“稀土大国”,人民不会忘记何作霖的功绩。1984年,包钢建设30周年成就展览,何作霖和丁道衡一起被记入包钢史册。对于一个矿物学家来说,这是人民最高的奖赏
中国主要稀土矿的发现历程如下:
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点,运用和创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四川凉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矿床等。这些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证,同时还总结出中国稀土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分布面广、矿床成因类型多、资源潜力大、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最基本的特点。
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㈥ 中国稀土占世界多少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截至2016年,中国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36.67%,是世界稀土储量最多的国家。
拓展资料
资源分布
(1)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包头稀土矿)
1927 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 年何作霖教授发现包头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属于铁、稀土、铌共生矿,原矿品位5~6% REO。
(2)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20 世纪60 年代末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840 万吨,工业储量150 万吨,预测资源远景储量为5000 万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主要产地。其中江西省的储量占探明储量的36%左右,而赣南地 区则占江西省储量的90%左右。
(3)四川氟碳铈矿
四川省稀土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从1986 年到1994 年,四川省地勘局109 地质队相继发现凉山州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和德昌大陆槽稀土矿。经过对稀土成矿规律及开采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凉山州有一条北起冕宁,经德昌而南至会理约300 公里的攀西稀土成矿带,稀土矿床主要分布于凉山州冕宁县和德昌县。截至2002 年底,经四川省储委和四川省地矿局审批,四川省已探明牦牛坪19~43 线的稀土储量(REO)为239.5 万吨(其中包括外推E 级储量(REO)32.5 万吨),远景储量(REO)300 万吨;大陆槽稀土矿经检测实验储量(REO)为28 万吨,远景储量(REO)为78 万吨。四川稀土矿属于单 一氟碳铈矿矿体,铁、钛、钙、磷、钍等杂质含量少,是我国第二大稀土资源。
(4)山东微山氟碳铈矿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该矿是典型的氟碳铈镧矿床,稀土元素 La、Ce、Pr、Nd 之和占稀土总量的98%,稀土矿物粒度粗,有害杂质含量低,稀土精矿易于深加工分离成单一稀土元素,亦具有一定的资源质量优势。
(5)其他稀土矿产资源
贵州织金磷块岩中已探明稀土储量70 万吨,内蒙古的巴尔哲稀土矿床、甘肃的桃花拉山稀土矿床、湖北的庙娅矿床、辽宁的赛马稀土矿床、广东和海南等地的海滨砂矿床均探明有一定储量。
㈦ 中国稀土出口研究开始于什么时候
稀土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口了。研究更早,在50年代就开始研究稀土分离技术。因稀土与放射性元素共生,所以,中国最早搞稀土研究的人都是核工业部的。
㈧ 中国在哪里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
从中国大洋协会了解到,我国科考队员近日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新纪录。科考队已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了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
据介绍,经过科学家前期研究,我国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初步划分出了4个富稀土成矿带,提出了全球12个深海稀土资源潜在富集调查区,并对全球海底稀土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估。目前,我国在深海稀土资源的调查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之列。
搭载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1”科考船目前正在驶往本航次最后一个航段的科考作业现场,进行以地质、水文、环境、生态、大气为主的海洋综合科学考察。
㈨ 稀土什么时候开始被重视
稀土2011年开始被重视的。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储,稀土价格开启了一轮史诗级别的上涨,一年多时间里,轻稀土氧化镨钕涨幅12倍,重稀土氧化镝涨幅更是接近20倍。但是稀土价格暴涨,使得稀土企业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于是黑稀土开始大量出现供给放量,稀土价格暴跌。
在此之后的十年时间里,稀土价格也有多次上涨,但是都有两个特征首先,每一轮涨价核心驱动都是供给,包括收商储、国储、稀土打黑、地缘事件等等,其次,正因如此,每一轮涨价的驱动逻辑持续性都不强,所以每一轮涨价都是快速上涨,然后再次跌回底部。
稀土的理化性质
一是缺少硫化物和硫酸盐只有极个别的,这说明稀土元素具有亲氧性、二是稀土的硅酸盐主要是岛状,没有层状、架状和链状构造、三是部分稀土矿物特别是复杂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呈现非晶质状态。
四是稀土矿物的分布,在岩浆岩及伟晶岩中以硅酸盐及氧化物为主,在热液矿床及风化壳矿床中以氟碳酸盐、磷酸盐为主。富钇的矿物大部分都赋存在花岗岩类岩石和与其有关的伟晶岩、气水热液矿床中。
五是稀土元素由于其原子结构、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相近而经常共生在同一个矿物中,即铈族稀土和钇族稀土元素常共存在一个矿物中,但这类元素并非等量共存,有些矿物以含铈族稀土为主,有些矿物则以钇族为主。
在已发现的250多种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适合现今选冶条件的工业矿物仅有10余种。
㈩ 中国稀土现状
中国稀土产量逐年升高
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大国,垄断了全球稀土资源的供给。根据美国地质勘查局数据,2000年以来,我国稀土供应量一直占据全球50%以上的份额,2010年甚至高达97%以上。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稀土产量增长14.3%至12万吨。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开采程度,中国的稀土被严重过度开采,2016年我国矿产开发量占全球83%。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上对开采进行总量控制,开采量有所下滑。2020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开采国,全年稀土采矿总量约为14万吨。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稀土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