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沉需求市场对休闲娱乐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只有那些超一线的大城市消费水平才非常的好,消费能力比较强大,但是随着一些市场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整个消费市场都出现了一种下沉的需求,下沉需求它具体指的就是在一些小城市,一些四五线的小城市它对于一些消费者群的需求不断的增加,同时另外就是很多相关的商品在一些人潜意识中认为只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然后平时日常的生活质量比较好的人才需要的商品在一些下沉市场的用户也同样受到热烈的欢迎,而且通过下沉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男性他要比女性更加精致,更加爱美。
令人意外的是在下沉市场需求,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发现,电动牙刷一天可以卖20多万支牙刷,在目前电动牙刷依然保持着百分之一千七百多左右的一个增长率。
㈡ 下沉市场流量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会成为电商的必争之地
一般来说,如今的下沉市场,主要指的是三四线或者五六线城市以及农村乡镇等地区的消费市场。其实对于电商来说,一二线等城市的消费市场红利已经逐渐消退了。这些城市的消费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市场开发的非常完整,所以对于很多电商领域的人来说,下沉市场的市场潜力会更大一些。
综上所述,如今电商争夺下沉市场的原因,大概就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大,市场潜力大,流量大以及该地区的广告敏感度较高,是非常适合电商发展的。
㈢ 消费下沉的定义
下沉市场,指的是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范围大而分散,且服务成本更高是这个市场的基本特征。
下沉市场的特征总的来说是两点,更长的休闲时间和更高的价格敏感度。
具体来说下沉市场人群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更放松、愉快的生活心态,这也是中国非常典型的消费用户群。
从消费特性上看,下沉市场的收入绝对值和一二线城市是有相当大差别的。因此他们对于价格、品牌有更强的选择性。有意思的是,一二线城市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是远远高于低线城市的。
(3)中国下沉市场的需求特征如何扩展阅读
下沉市场更注重个性化消费。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均收入的增长,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能力将稳步提升,下沉市场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80、90后是下沉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与以往集中式消费不同的是,他们更注重个性化消费,更容易接受新品牌、新品类,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理念更加突出。规模庞大、特质迥异、层次丰富的下沉市场,对商业生态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创新供给,才能更好满足新市场涌动的新需求。
㈣ 什么是“用户下沉”有哪些例子
用户下沉,也就是在消费层级中,位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人群,这类人群是潜在的互联网消费空白,相对于一线城市的消费人群更具挖掘潜力。
比如肯德基刚进入中国只在一线城市开设,因为一线城市能接受这个东西。慢慢的,中国人富了,一线城市人该吃的都吃了,品牌也打开了,更多人知道了,二三线城市有吃它的需求,但二三线城市没有肯德基。肯德基觉得时机到了,去二三线城市开了。这就是用户下沉。
下沉人群典型分类
1、空闲娱乐派:我不用996,我很闲
五类典型人群当中,空闲娱乐派占比最高,接近7成,充分反映了即便在消费调查背景下,下沉用户仍然表现出了空闲时间长、娱乐活动匮乏的最基本社会生活现状,代表着典型的小镇青年形象。
2、疯狂囤货家:你敢打折我就敢囤
疯狂囤货家是五类典型人群中的第二大类,占比接近五成,反映了下沉市场原本商品供应有限,在电商平台快速渗透.电商大促频繁的助力下,丰富、便宜、便利等商品要素使得这类人群主动选择以囤货为主要导向的消费策略。
3、极致羊毛党:数学大师手把手教你算账
极致羊毛党是一类对价格极具敏感性的人群。礴羊毛是线下讨价还价行为在线上购物的迁移,也与“性价比”等紧密联系,这既是勤俭持家的表现,也是下沉人群的一种生活乐趣所在。
4、社交向达人:聊到一起才能买到一起
社交向达人凸显了下沉市场明显有别于一二线市场的特别需求——强社交连接。下沉市场熟人社会特征明显,消费行为也与社交活动紧密联系,在网购中增加社交玩法成为社交电商的制胜法宝。
5、品质至上者:品质即信仰,我有我格调
品质至上者在五类典型人群中占比最低但仍有20%以上比例,反映了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追求高质量商品、享受高水平服务,始终是消费者的高维追求。
㈤ 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
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下沉市场作为一片市场蓝海,其增长旺盛的消费需求,成为一众电商平台和传统零售业的必争之地。很多人对下沉市场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便宜。实际上,便宜不是下沉市场的特质,消费意识的升级才是。
下沉市场人群开始更多地追求品质保障,这是消费者底层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品质很好理解,就是要好东西,也要平衡性价比。同时,下沉市场更信奉“小圈子”,重视熟人间尤其是熟人意见领袖的审美偏好及行为表现。
所以轻奢、高奢定位的品牌在三四线城市几乎都看不到,但是主打“拼的多,省的多”口号的拼多多,还有靠“撒币”收徒的趣头条能收割一大批粉丝,快手的“老铁经济”头部主播直播带货销量惊人,垂直类腰部红人凭非标品电商也能赚得盆满钵满,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并不神秘,可以理解为熟人推荐线上化以及社交电商。
㈥ 下沉市场为什么会成为电商的必争之地
顶级市场分完了,就去次级市场,次级市场分完了,就去要级市场,这就是所谓的下沉市场。可是,电商照理说是不分地域的,只要能上网、有物流的地方都可以消费,何来所谓下沉市场呢?
新型电商快速崛起,无数用户在各大直播间激情下单,唱衰双十一的声音比比皆是,这让我们思考,这是不是代表传统电商将会没落?本文作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即便新型电商势头猛烈,但传统电商依然不死。
电商当然是靠谱的,它极大的便利了大家的生活,同时正因为大家的需要也促进了电商经济的繁荣发展。电商最形象具体的就是电商网购平台,以:“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电商平台为例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如今的电商市场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电商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化,同时也带动了教育、农产品、扶贫计划、读书日等等形式。可是消费者购物归于理性,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当用户激情慢慢回归到正常水平时,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让用户真正了解你的产品、认知你的产品这个就成为了关键。
㈦ 下沉市场指的是什么下沉市场用户具有哪些特征
以下,从用户分层的角度跟大家解构下庞大而复杂的下沉市场。
在用户分层的维度上,我们选用用户细分中比较成熟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模型(VALS),定性将用户分为了8类:闲适玩乐型、安定进取型、品质进取型、养家打拼型、持家教子型、安居稳定型、佛系大叔型和广场舞大妈型。
为了便于描述,每类用户我们选取一位典型人物进行介绍(虽然说的是一个人,但希望大家能看到“站”在他背后,和他具有相同特征的千万用户)。
一、闲适玩乐型
1. 核心特质
多为00后社会人,单身,学历较低,生活压力小;看重友情,易受朋友的影响。
下沉市场中的互联网达人,互联网使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高,且深谙省钱之道;追求玩乐、闲适,对高强度工作较排斥。
2. 代表人物
王晓
3. 人口属性
19岁,初中学历,单身,已经工作3年,目前是县城一家二手车专卖店销售员。
“我现在跟同学在县城租房住,上班骑电动车也就20分钟。上班也是上网谈单,不忙的时候也能玩玩手机。每月完成任务不是很困难,所以还是比较轻松。
公司有床,中午有2小时可以午休,午休一般会刷半小时快手,然后再休息。下午6点下班,下班就跟同学一块做饭,7点半到8点吃完饭,饭后要么一起吃鸡,要么自己玩手机,看电影电视剧。
一个月可以休班2-3天,自己可以选择哪天休息。休息的这两天一般会和朋友出去玩,打牌或唱歌。”
4. 生活状态
(注: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和表达用户真实的生活状态,本次调研使用了图片测探技术,即在访谈中我们提供包含不同生活场景、不同色彩、不同元素的图片作为媒介,用户选取可以意指他们目前或理想生活状态的图片,并作出解读的一种技术。下同。)
目前生活状态:工作清闲,吃吃喝喝快乐多。
理想的生活状态:旅行,好友常聚。
5. 消费
主要支出除了生活必需的租房和餐饮支出外,最大的支出就是社交娱乐支出(如唱歌、聚餐)。
购物渠道以线上为主,且对各个购物网站有清晰的定位。如拼多多只适合买更换频率快,质量无关紧要的东西,如袜子、手机壳等。
6. 社交
尤其看重友情,且很容易受到朋友影响。大到择业,小到一款APP的认知都能看到朋友的影响。
该类用户还是下沉市场中仅有的存在陌生社交行为的一类用户,他们会通过游戏、短视频(如快手)、陌生交友软件(陌陌、探探)结识陌生人,异性居多。
7. 互联网使用
互联网使用范围广,除了大众品牌外,直播类、陌生社交类、运动类、游戏类、社区类、本地生活类、二手电商类均有使用。
互联网使用程度也较深,使用时长上比其他用户都要长。
部分用户还是某些APP的内容贡献者,偏好娱乐属性更强的APP,如短视频、游戏、小说类;对于游戏偏好度更高,多是重度玩家,时间投入多,付费意愿高;而资讯类软件则“不太看”。
目的明确,只下载自己认为有用的,很少受运营活动影响而下载某款软件。
二、安定进取型
1. 核心特质
一般未婚但已到婚龄的用户,学历较高,多为下沉市场中收入较高的公务员、国企员工或脑力工作者,下沉市场中的初级“白领”。
生存压力较小,但为组建家庭、成就更好的自我、追求安定的生活而积极进取。
2. 代表人物
凌丁
3. 人口属性
26岁,本科学历,未婚有情侣,已工作2年,目前是县城一家企业财务人员。
“大学毕业后,在外面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回到了老家。现在在朋友一家工厂做财务,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6点。总的来说,不是很忙,也很少加班。
下班后就是组局、散步、 游泳或者约会逛街。没事了就刷抖音、微信,一年也能出去旅游1-2次。
现在也在参加培训,准备公务员考试。未来还是希望能考上公务员,毕竟稳定嘛。以后结婚了,要买房,现在也在存钱。”
4. 生活状态
目前生活状态:生活悠闲,节奏慢。
理想的生活状态:生活安定,有品质。
5. 消费
消费支出主要为生活日常的支出。
观念上,更看重质量,对自己看重的商品(比如护肤类)看重品牌。线上购物渠道以淘宝为主,对主打低价的拼多多不感冒。
6. 互联网使用
APP下载侧重实用性和目的性,有需要才会下,一段时间不用即卸载,且同类型的软件只装一个,付费购买会员的意愿很高。
内容偏好上强调“有营养”,偏好体育健身、恋爱类、本地资讯类,以及职业、学习相关的公众号或APP,本地房产相关信息尤其关注。
该类用户对于依靠社交裂变类的转发、分享会很谨慎,担心骚扰别人,也担心分享的内容影响自己的人设;而有价值、有营养的信息(比如未来城市规划)则会主动转发。
三、品质进取型
1. 核心特质
下沉市场中的“中产阶层”,多是家已成,业已立;收入较高,无负债,有房有车,生活上更加追求品质;事业上努力开拓更多收入来源。
2. 代表人物
秦杰
3. 人口属性
33岁,本科;已婚有孩;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10年。
“目前在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工厂负责产品和财务,事情杂,应酬多。没事的时候会开滴滴,目前已经赚了一万多;回到家我就负责辅导孩子写作业,爱人负责做饭、做家务。
我比较喜欢有科技感的东西,家里基本全套的小米智能家居。周末或假期会带着孩子出去旅游。
现在怀了二孩,最近也在打算再买套或换套大点的房子。未来还想考一些财务和技术上证,换工作的话都是加分项。”
4. 生活状态
目前生活状态:应酬多,节奏快,工作压力较大。
理想生活状态:更大的房子、没有压力的田园生活、自我和家庭的兼顾。
5. 消费
孩子教育、娱乐等支出是该类人群的最大支出。
消费观念上优先看重个人喜好,其次才是质量和价格;会购买经提高生活品质的物品,如保健品、智能家居、旅游产品等。
6. 社交
人脉很广,被动应酬多。
7. 互联网使用
因为收入较高,所以APP使用范围从基础的社交、电商、娱乐APP延伸到金融理财类APP。
娱乐偏好抖音,看、发兼而有之,发的内容多为一技之长类,诉求为增加优越感。
互联网付费意愿高,对视频软件付费会员、工具类软件付费功能均有较高支付意愿;对互联网薅羊毛类运营活动兴趣不大。
四、持家教子型
1. 核心特质
大部分为宝妈,孩子是该类用户的生活重心,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跟孩子相关的事情上。
同时,又因为缺乏收入或收入不高,对价格尤其敏感,各类运营活动参与意愿均较高。但忠诚度较低,当更实惠或收益更多的同类软件出现时,很容易转向其他品牌。
2. 代表人物
刘丽丽
3. 人口属性
31岁,中专;已婚,两个孩子,全职主妇;无收入。
“一家四口,爱人在附近工厂上班,自己全职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房子是很多年前买的老房子,车子主要是接孩子和带孩子出去玩。
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基本都是送、接老大上学,老大不在家就带老二逛玩,晚上带孩子出去散步。9点左右回家,洗漱,和老大玩玩游戏,陪老二看看电视就睡觉了。
每天的空闲时间就是孩子午睡或晚上睡觉的时候,相比一年前更累。一年前,老大学习不用操心,现在年级高了,课程也多,还需要辅导作业。两个孩子很辛苦,带着小的送大的,各方面都不方便。
爱人有自己的生活规律,跟我们基本不同步。他一般6点左右起床,6点半出门,午饭在公司吃;下午6点半下班,饭后一人在家看电视,然后就睡觉。带孩子上也不会帮到什么。”
4. 生活状态
目前生活状态:孩子主导了日常生活的一切,琐碎、节奏快、压力较大,缺少自我。
理想生活状态:渴望家庭的温馨、独立的自我、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
访谈中明显感觉到宝妈内心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孩子的爱让她们只能以孩子为的生活重心,另一方面又渴望从当前的生活中解脱,有独立的自我。
5. 消费
该类用户个人的收入较少甚至没收入,所以对价格尤其敏感,对于能获得额外收入或费用节省的渠道大多乐于尝试。
购物时通常会多平台对比,对物美价廉的渠道接受度很高。本次访谈中出现的非一线电商品牌均出现在该类群体中,如贝店、环球捕手、兴盛优选、松鼠拼拼等;
6. 互联网使用
对孩子相关(如教育、沟通)和自身相关(如女性、情感、励志类)的文章、资讯、APP关注度很高。
另外,对互联网薅羊毛类的运营活动参与积极性很高。对下载软件送现金、分享领红包、每日任务奖励、现在关注公众号送礼品等各类运营活动均充满兴趣,每天能收入1-2元即有很大吸引力。
五、养家打拼型
1. 核心特质
多为家庭主要收入贡献者的男性,收入相对较低。
家庭处于成长期,压力较大;渴望给家庭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陪伴,也渴望有自己的时间,为自己而活。
2. 代表人物
熊志刚
3. 人口属性
36岁;初中;已婚有孩;水电工;工作10年。
“以前在浙江打工,后来听了当时老板的劝告回家自己开店。
但现在生意不好做,不忙的时候也要找工作,给别人铺水电。现在生活压力很大,这也要钱,那也要钱,烦死了。现在就希望不需要养家了,能隐退过田园生活,不需要操心人情世故,不需要想着怎么赚钱养家。
现在也会经常带狗坐在上顶上看太阳下山,一个人静静,不想家人的打扰 。”
4. 生活状态
目前生活状态:生活压力大,经济拮据。
理想生活状态:渴望给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时间陪伴,也渴望一个人的独处和无压力的生活。
5. 消费
个人支出较少,大多为家庭支出,如家人保险、孩子相关等;消费观念偏理性,且对购物渠道有清晰的认识,如大件商品线下专卖店买,质量要求高的家电数码去京东,衣服化妆品去淘宝,质量无所谓便宜就好的去拼多多。
6. 互联网使用
APP下载目标感强,尝鲜欲望低。
使用范围上也相对较窄,除微信、购物外,其余均以娱乐性强的APP为主,如小说、短视频。
资讯关注较少,偶尔关注也以自带的浏览器查看为主。
六、安居稳定型
1. 核心特质
家庭生命周期多处于稳定期,用户也多为中年,事业稳定,生活压力较小,有更多个人时间追求自己的喜好。
2. 代表人物
原志杰
3. 人口属性
40岁;初中;已婚有孩;工厂安全员;工作10年+。
“现在这个工作干了十几年了,干得还算得心应手 。孩子也不用特别操心,就每天辅导下作业。
去年开始喜欢上了跑步,现在每天5点起床跑步,跑40分钟,然后回家洗漱上班。周末双休,也会参加跑团的活动。有时也会去外地参加马拉松。
休息的时候也会买菜、做饭,周天的下午也会一个人去咖啡馆看书、发呆。”
4. 生活状态
目前生活状态:生活舒心放松,享受自我。
理想生活状态:带着家人看世界,生活悠闲。
5. 消费
消费支出相对多样,如家庭生活日常支出、孩子教育、赡养老人支出、人际往来支出等。
观念上偏理性,看重质量,相信一分钱一分货;愿意为个人喜好进行投资、付费。
6. 互联网使用
该类用户因为闲暇时间更多,线上娱乐方面使用长视频的时间要多于短视频,使用长视频多是追剧。
此外,因为年龄较大、事业较为稳定等因素,该类用户对大众新流行的应用(比如抖音、快手)已经无感,实用性成为决定下载的首要因素。对本地、教育、运动健康类资讯比较关注。
七、佛系大叔型
1. 核心特质
一般为中老年男性用户,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子女已经工作。生活态度随缘随性,比较佛系。
互联网小白用户,操作较不熟练,容易被引导下载;对互联网运营活动防御心理较强,担心上当受骗。
2. 代表人物
梁国平
3. 人口属性
52岁;初中;已婚有孩;装修工长;30+年。
“现在有活就干,没事情做就在家里待着。如果事比较多,可以挑自己喜欢做的。很像游击队,哪里有活去哪里。每天中午和晚上下工,还有周末都比较自由。
没事的时候看看爱奇艺、抖音、西瓜、火山,还有小说。都是推荐什么看什么,有兴趣就继续往下看,没什么新鲜的就换一个平台。
好多软件我也不知道怎么下的,有时会弹出提示,乱点后就出现在手机上了;有些是孩子帮下的。”
4. 生活状态
目前生活状态:安居乐业,享受生活。
理想生活状态:悠闲玩乐。
5. 互联网使用
互联网小白用户,很多软件的下载和使用需要家人(子女)的帮助。一些基本的操作(如公众号取消关注)均不知晓如何操作(认为删除就是取消关注);打字多用书写,容易被引导。
因为对互联网使用缺乏认知,部分软件下载是被其他软件引导下载(如头条系软件、腾讯新闻等)。
广告转化率高,对于资讯中推送的商品广告购买兴趣度很高(如微信中腾讯新闻文章末尾的电商广告),货到付款、7天免费退等措施强化了对广告的信任,购买率很高。
会为被吸引的内容付费,比如连载的小说。网络连载小说一般篇章较长,免费阅读章节较多,常给该类用户错觉认为全部章节均为免费。
防骗意识强,对APP中出现的领红包类常视而不见,认为“假的”、“别有居心”,害怕被骗,其中南方用户尤其明显。
八、广场舞大妈型
1. 核心特质
多为中老年女性用户,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子女已经生儿育女。
日常的生活以帮助照看孙辈为主,但闲暇时间也相对较多,兴趣广泛,休闲生活丰富多样,生活悠闲安逸。
2. 代表人物
詹翠萍
3. 人口属性
50岁;初中肄业;已婚有孩;家庭主妇;30+年。
“现在的生活就是帮着带孙子,没事了跳跳广场舞、散散步。还参加了我们当地的户外运动协会,经常会举办徒步、爬山的活动,目前参加了4、5次。
自己性格也比较开朗,经常会聚个会,唱唱歌。有时间也会和老公出去逛,兜兜风。每天中午和晚上下工,还有周末都比较自由。
没事的时候看看爱奇艺、抖音、西瓜、火山,还有小说。都是推荐什么看什么,有兴趣就继续往下看,没什么新鲜的就换一个平台。小说看上瘾了花钱也要看完,之前曾花过近200看完一本小说。”
3. 生活状态
目前生活状态:老友相聚,游山玩水。
理想生活状态:带着儿孙全家出游。
4. 互联网使用
对价格较为敏感,不同的线上渠道都会去尝试,使用满意的会不断购买,并推荐为其他人。
对娱乐类软件兴趣较大,尝试意愿高,如抖音、全民k歌;资讯方面,对社会事件、本地新闻兴趣较大,以打发时间和增加社交话题为主要目的。
启示
总的来讲,下沉市场每类用户在生活状态、消费观、互联网使用等方面表现各异。
但也正是这些不同的表现,在互联网公司进入下沉市场时,起到不同的作用。
比如:闲适玩乐型用户,年轻,收入低;但学习能力强,互联网产品尝鲜意愿高,可以充当产品“领先者”的角色。
持家教子型用户和广场舞大妈,收入较低,价格敏感性高,爱分享,且对分享的影响考虑较少,是下沉市场中互联网产品优秀的“传播者”。
安定进取型和品质进取型,作为下沉市场中的“白领”和“中产”,收入高,闲暇多,付费意愿强,是很多产品和内容的“消费者”。
而其他用户则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表现,针对性进行发掘。
其他
下沉市场中,女性用户的价格敏感性更高,对于能够获得额外收入或费用节省的软件或活动,都有很高的下载和参与意愿。
受制于手机配置等因素,APP先发优势的效应尤其明显,同类软件的后起者相对一二线城市推广的难度会更大。
教育是下沉市场有孩家庭尤其看重的事情,对于月薪五千的家庭,愿意拿出2万元给孩子上右脑辅导班虽是个例。但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在下沉市场用户心目中的地位,教育类产品在下沉市场仍有很大机会。
下沉市场用户的零碎闲暇时间多,而以天为单位的整块闲暇时间则很少。
相比一二线城习以为常的以周为单位的双休模式,在下沉市场则常以月为单位,每月休4天甚至更少则为常见。所以,一些需要大块休闲时间才能做的事情则成为奢望。比如:旅行,旅行也成为很多用户在图片测探中表述的理想生活方式。
理想的生活需要寄托,偶尔的实现也能让用户备受鼓励,这些也给旅行相关类产品在下沉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㈧ 下沉市场的特点 汇通达
下沉市场范围大而分散,且服务成本更高是这个市场的基本特征。下沉市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揭示了中国消费升级的可持续性。当前,消费的结构性升级显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经济结构也早已进入消费驱动发展阶段。
根据数据显示,在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80%。而下沉市场是我国人口基数最大、面积最大、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8)中国下沉市场的需求特征如何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三线以下城市的居民消费能力也大大增强。此外,不少80后、90后选择回到生活压力不那么大的三、四线城市生活,新的消费理念也由此在当地得到进一步的扩散。
小镇青年已经被定位为既有消费能力又有消费意愿的群体,他们通过消费表达诉求、彰显个性,自然也成为消费市场关注的对象。
电商龙头企业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纷纷布局,则构成了下沉市场爆发的第二个关键要素——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不仅仅指移动网络的覆盖面扩大,更在于网购渠道的拓宽。仅从客流量数据来看,618期间某电商平台为品牌带来上亿的新客。
之所以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一个原因就在于适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着眼于市场潜在的消费需求,带动大品牌的下沉,为下沉市场带去原本较为缺失的品牌好货。
㈨ 2020“下沉市场”图鉴是什么样的
Mob研究院报告指出,2020年市场进一步下沉,四五线城市移动网民爆发,下沉市场成为市场蓝海。下沉市场用户规模达7.5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突破6小时。
短视频类APP是下沉市场明星,轻松斩获6亿用户规模;极速版为短视频在下沉市场开疆拓土的一大法宝;短视频下沉图鉴:短视频应用场景不再碎片化,近半用户日均“刷屏”60分钟以上;新增用户主要来自18岁以下,学历高中及以下用户。
手游下沉图鉴:6亿用户规模、6成整体占比手游下沉市场庞大且稳定;射击类游戏渗透率最高,沙盒类渗透率高于一二线城市;下沉用户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迷你时间、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
电商下沉图鉴:疫情培育下沉市场网购习惯,用户规模突破4亿大关;日均使用时常突破1小时,直播带货模式成时间杀手;拼购电商、综合电商是下沉市场的两大心头爱,活跃渗透率高于全网平均水平,拼多多在下沉市场三连冠,淘宝和京东紧追不舍;超六成95后电商用户来自下沉市场,95后逐渐成为下沉网购中坚力量。
在线教育下沉图鉴:疫情影响下,下沉市场在线教育需求激增,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达到3.9亿;2020线上教育APP各品类全网下沉,K12下沉最成功,其次是学前教育;在线教育APP中作业帮独占鳌头,尚无有力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