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科技怎么办

中国科技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6-28 08:00:02

㈠ 如何促进中国科技大发展

  1. 教育改革,多培养一些会思考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高分技巧的。

  2. 政策引导,政策以及媒体的介入,多举办一些高质量的科创类活动或者竞赛,让人们关注科技发展,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不要让顶级科学家的知名度和财富还比不上一个18线模特。

  3. 财政投入。创造良好的平台和机会,给予科研项目财力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管控,避免浑水摸鱼,骗取经费的行为。

  4. 利用好科学成果。将研发的高科技项目用于民生项目,让科技变成生产力,用科技创造财富,然后再用财富促进科技更新迭代,良性循环。

  5. 多一些像题主一样发问的人,关心这个问题,为中国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华必崛起!

㈡ 中概科技股缩水超万亿美元,中国科技企业该怎么办

中国科技企业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并且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以避免陷入技术困境。与此同时,这些企业需要制定更加正确的策略,并且坚定必胜的决心,以防范和遏制别国的金融打压。若能挺过此次难关,则企业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大多数在美上市的科技企业的确遭受了打压,而且已被列入预摘牌之列。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而且其股价应声下跌,其市值正在持续蒸发。我国科技企业的确面临巨大的压力,就目前的情形而言,企业需要另行出路。

最后,企业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且增加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科技企业获得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和动力,若无竞争力,则企业无继续发展的可能。企业需要树立品牌形象,并且提升品牌力;需要保障产品质量,并且保证产品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替代性。若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则企业能够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并且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㈢ 现在中国科技发展得怎么样

中国现在只是一个二流国家,和美欧日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 那些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的人有很多理由,例如:1.中国粮食,肉类,水产品,蔬菜,钢铁等的产量世界第一. 2.手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电脑,洗衣机,中国产量是世界第一等等。 先说下1吧,中国是农业国家,美欧日是工业化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有的甚至会由政府出钱奖励那些不种粮食的农民,和这些国家比农产品的产量是很可笑的,至于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往发展中国家转移了,在他们国家,这样的产业越少越好,越少越光荣,我们就算这些项目的总量比人家大,又有什么好自豪的? 至于号称全球产量最大的家电行业,我们可以看看郎咸平教授的6+1理论, 在家电生产中设计,原料采购,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七个环结中,我们只占了利润最小的制造这一块,利润的大部分都让西方发达国家拿走了,也就是说这些项目我们造得越多,美欧日从我们这里赚走的钱就越多,我们离他们的距离也就越远. 所以说以上那些项目在解决温饱和就业问题方面对我们会有帮助,但决不会帮我们进入世界强国之列.要进入世界强国就必须在关键领域里掌握核心技术,否则我们就只能永远给别人打工,永远受制于人,成为世界强国也就永远是一个梦,在没有这些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宣称自己是世界强国只能是一个笑话. 这些关键领域大致为:1.机械制造, 2.材料,3.电子,4.化工.5.生物医学,6.信息技术. 希望有熟悉以上行业的网友聊聊,我们在这些领域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和美欧日的距离到底有多大. 我发这个帖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自信心,我只是想说明,那些靠人多势众,以量取胜的项目决不能让我们成为世界强国,政府应该改变思路,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的今天,我们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本人所在的跨国集团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是上一年销售额的15%,请注意,不是利润,而是销售额的15%,国内的民营企业就不说了,就是国家控制的大型企业又有几家能做到?技不如人又夜郎自大,不加大投入,不是会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越拉越远吗?

㈣ 如何加快中国科技发展

中国还没走上法制社会,想加快中国科技的发展,必须有要走法制社会,才能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石。以人大推进中国的法制建设,消除权力过大的组织机构偏向错误,进行法制变革,形成良性的官员问责制,重大立法和决策的辩论自寻的制度,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经济科技是中华崛起唯一道路。现在缺的是高端科技技术。从中国改革开放来讲,引进了很多科技技术,但都是落后的,低端的。
想发展,必须要搞创造,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全球竞争能力。对于有些科技,不是创新就可以做得到的,就需要引进。美国是全球科技发达的国家,有世界最好最多的科学家。日本的科技,因为有美国的科技扶植,才能发展这么块。
当中国形成这样的法制格局后,后续会自然而然的努力加快中国科技发展,跟上世界的步伐,也不想重蹈覆辙。

㈤ 中国科技怎么样

中国近些年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非常的高,发展的非常的快,如高铁、量子、激光、军工、航空等等领域,多项技术都是相比国际其他国家遥遥领先,小编看了最近热播的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切身感受到我们国家科技水平发展是多么震撼。

㈥ 芯片是我国科技的软肋,台积电若不给麒麟处理器代工,该怎么办

有美国这个对手,对中华民族来讲,真是个好事,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过去我们落后的太多了,如今我们的崛起之路,相当的不平坦,意识形态上已经成了我们被发达国家排挤的最大障碍,这使得我们要多动脑筋,孤立是赢不了的,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是扛大旗的最孤立小众,现实中世界上还没有原则,西方攻击起中国时,就是一个群狼战术,即便你做得再好。中国一定要做好灵活外交,认清现实,道光养海,别太张扬,虽然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意识形态上,中国是被西方追缴的弱势小众,中国心里一定要明白,特别是在这个全世界都丧失原则的时代!

急需一台最先进的光刻机进行研究,有了样板,就跟原子弹一样指日可待造出先进的光刻机,毕竟老美他们起点太高了,二战结束后绑架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抢夺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料,掠夺了世界财产,花了几十年时间领先世界,中国79年才改革开放,才真正的意义有钱去研究,还是被封锁科技。不光是技术,金钱也落后别国上百年。别人不肯卖资料,也不愿意卖整机,只有想办法弄到一个样板才能加速研究成果。

㈦ 中国的科技力量怎么样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1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的科技事业,却实现了巨大的跃升。盘点10年来我国科技成就,不妨从一些数字的变化谈起: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比2000年—2005年间提高约8个百分点;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001年的2600万人提升到2011年的6200万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数量已双双跃升至世界第一;我国R&D经费支出额已从10年前的1042亿元提高到8610亿元,世界排名从第7位跃居至第3位;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量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从第8位迅速跃居至世界第2位……
数字展现着中国科技的力量,记录着中国科技发展10年成长轨迹。
就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而言,我国与创新型国家差距迅速缩小,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2011》报告显示,在占世界研发经费支出98%的40个国家中,我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已由2001年的第37位上升到第20位。根据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国际排名将进入世界前18位。该研究院还对我国历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间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
10年来,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平稳快速增长。2001年—2010年间,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量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从第8位迅速跃居至第2位,总量已经达到12.2万篇。SCI收录的中国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8.6%。从各学科看,我国有6个学科的SCI论文10年累计数居世界前3名,分别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2001年—2011年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以30%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2011年达到41.6万件,仅次于日本而居世界第2位。
科技论文与专利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升与科技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力度密切相关。我国科技活动产出效率稳步提高,一些指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2010年我国学术部门单位R&D经费的SCI论文产出量(2010年的论文数与2008年R&D经费之比)为7.1篇/百万美元,是2001年的1.3倍,在学术部门R&D经费超过80亿美元的10个国家中位居首位。2011年我国每百万美元R&D经费的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2011年的专利数与2008年R&D经费之比)为1.6件,是2001年(0.7件)的2.1倍;分别是2010年德国的13.9倍、美国的5.6倍和日本的1.3倍。在世界主要专利产出大国中,我国R&D经费的发明专利产出效率居首位。
在大幅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我国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显着增强。一方面,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跃居世界首位,研发人员素质大幅提升。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有了大幅增长,从2001年的2600万人迅速提升到2011年的6200万人;同时,2001年全社会投入R&D活动的研发人员为96万人年,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突破280万人年。10年间,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数量已双双跃升至世界第1位。
与此同时,我国研发人员的素质也有了大幅提高。根据2009年第2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数据,全国研究开发机构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已达到9.2万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已达到23.5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8倍和3.7倍。
另一方面,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总量已居世界第3位。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01年,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为703亿元,到2011年则已达到约4900亿元,对贯穿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给予强大支持。10年间,我国R&D经费支出额已从1042亿元提高到8610亿元,世界排名从第7位跃居至第3位。R&D经费与GDP的比值是测度一个国家R&D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我国这一比例保持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1.83%,比2001年提高了0.88个百分点,在发展中国家中居领先位置。
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课题)51904项,较“十五”增长12.5%,中央财政拨款932.2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31倍。国家科技计划参与人员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比约为37%。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出版专着21.6亿字,发表论文43.4万篇,其中国际论文17.6万篇,申请专利9.1万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3万项,获得授权专利3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万项。
经过10年努力,积极引进先进的资本运作管理理念,广开科技合作引资渠道,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政策性金融和创业风险投资较快发展,科技担保、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推进,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开展。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管理的资本总量达3198亿元。自2009年10月国家推出创业板到2011年末,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达到281家,融资超过2500亿元。
10年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也日趋稳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显着增强,2001年企业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的60.4%,到2010年全国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达5185.5亿元,占全国R&D经费比重上升到73.4%。截至2010年,创新型企业总数达353家,试点企业已达550家。政府研究机构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创新效率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政府研究机构R&D人员以及R&D人员全时当量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2%和6.4%,R&D经费年均增长18.3%,比“十五”期间提高了3.6个百分点。2010年,政府研究机构开展R&D活动的人员有34.2万人,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为29.3万人年。政府研究机构的R&D经费已达1186.4亿元,政府研究机构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增长速度均超20%,明显高于R&D人员和经费的增长速度。高等学校科研能力也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523项,占总数的81%,重点项目1272项,占总数的67%;承担973计划项目232项,占总数的56.7%;承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8项,占总数的49.4%;承担863计划课题4376项,经费75亿元,占总数的30%;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55项,经费46亿元,占总数的20%。科教结合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02项,技术发明奖151项,科技进步奖711项。其中,2010年的国家三大奖项,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高校授权专利数累计达115489件,年均增长40.1%。
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力量与日俱增,增长更快。
祝你生活愉快

㈧ 面对西方对中国的科技围堵,怎么办

一方面我们要花钱吸引人才来国内,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建立并在国内强制执行独立于美国的另一套科技标准,体系和生态。必须早日通过反禁运法,让围堵中国科技的国家,企业彻底丧失中国市场。供应链的安全也很重要,除了台积电外,其他外企卖给中国的芯片制作时必须禁用美国的设备和零件,并在中国本土生产。

㈨ 我国科技水平的现状是什么

我国的科学技术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根据瑞士洛桑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实力评价进行的综合研究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中游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2017-2022年科学技术类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话题中深层地渗透出,在中国科技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另外一种潜在问题,那就是虽然现在中国科技发展迅猛,但是仍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科技水平与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国际上有关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国家中,居于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9)中国科技怎么办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由于各国的禀赋有差异,资源存在约束,因此在各个领域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世界各国R&D(研究与开发)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点投资最有希望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的产业部门,特别是能够产生重大技术突破、进而获得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部门。

例如美国在制定国家R&D投资政策时,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通讯设备,航空与航天,计算机与软件,电子元件,科学仪器,新型材料这七个产业之中。

我国也应该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有选择性地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高技术行业和战略行业。

㈩ 中国的科技水平怎么样

中国军用的科技因为砸钱和投入多,实力强,水平一流,和美帝有一拼。民用的科技实力处于世界一般水平。很多商用的科技很多被欧美日垄断。科技商业化转移成果低。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需要底蕴积累的中国与国外有差距,比如发动机制造,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数控机床等,但二战后兴起的新科技比如太空探索技术,量子技术,生物科技,核能技术,高铁,超算,电力输送技术,以及激光技术,反卫星试验等说处于领先地位也一点不为过,此外还有些不为人知的高科技。
科技的发展毕竟需要时间,中国底蕴毕竟比较薄弱,目前能有这样的水平也已经很不错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科技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疫情这么严重为什么不戴口罩 浏览:449
为什么印尼和马来西亚是穆斯林 浏览:233
越南贸易展在哪里 浏览:691
意大利哪些大学有语言类本科 浏览:344
中国接听英国电话多少钱 浏览:652
英国最贵的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101
印度紫檀木手链多少钱 浏览:201
四大粮食中原产于中国的是哪个 浏览:914
中国调味品第一镇是哪个 浏览:741
伊朗胖人体重多少斤 浏览:385
意大利语黑手党怎么说 浏览:868
腾冲距离越南多少公里 浏览:954
意大利吃烤串长什么样 浏览:768
英国海运到韩国多久 浏览:40
中国爱国酒30年多少钱 浏览:602
伊朗男排身高最高的是多少 浏览:115
意大利布客气怎么说 浏览:930
印尼购买什么区别 浏览:14
印度一斤鸡肉多少钱 浏览:27
伊朗经历了多少个王朝 浏览: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