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现阶段我国和越南的外交关系如何
如今改革开放已经维持了42周年,我国的经济迎来了井喷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了国家繁荣昌盛带来的巨大利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选择出国旅游,毫不夸张的说,国外很多国家的旅游业都是中国人给撑起来的,本来我国国民的出现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外国来说是件好事,但依旧有个别国家不知道感恩,甚至出现了停飞中国航班的尴尬局面,如今有难希望中国帮助,网友:自食恶果!
停飞了中国前往越南的航班,我们不求你给我们送什么,但不要对中国做不友好的事情,越南不仅没有对中国伸出援助之手,还曾经多次妨碍口罩进入越南,而且还限制了本国粮食出口,中国也是越南粮食出口的大客户。而最近越南的水果都已经到了成熟的季节,大量水果卖不出去,在越南的港口水果堆积成山,这个时候越南人就着急了,竟然联系中国帮忙拯救越南的水果,希望中国可以进口大量的水果。
⑵ 越南跟中国什么关系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越南参观历史博物馆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八世纪,几乎每一个展厅,都可以看到,解说员自豪地向各国游客介绍,越南人民反抗“中国侵略者”的英勇事迹。看到祖先以侵略者角色出现,中国游客难免感觉复杂,但在越南多呆几天就习惯了。河内的二征夫人庙是当地知名景点,供奉反抗汉朝“侵略”的女英雄征氏姐妹。胡志明市街头有许多身着铠甲的古代抗华英雄塑像,在背包客密集的范五老街附近,耸立着陈兴道塑像,此人是越南陈朝名将,曾两次击退元朝军队。
2014年1月19日,数十名越南民众在河内市中心举行反华示威,纪念西沙海战40年,高呼“黄沙(即中国西沙)和长沙(即中国南沙)属于越南”等口号。在越南世界文化遗产顺化皇宫,悬挂着两张巨幅地图,以越、英、中三种语言,声称西沙和南沙诸岛属于越南。意味深长的是,1974年1月入侵中国海域的“李常杰号”“陈庆瑜号”“陈平重号”都是以越南历史上抗华英雄命名的,其中第一艘进犯的“李常杰号”,名字来源于1075年主动入侵北宋邕州的李朝将领李常杰。
西沙海战后,越南政府出版社推出的《越南古代史》说:“越南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侵略史”。古代中越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恩怨冲突,以致越南如此耿耿于怀?
镇压郡县起义是侵略战争吗?
“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百越族聚居地,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和南海分别在今天的广西、广东,象郡包括今天的广西东南部和越南北部、中部。按照越南方面的说法,这就是中国大举侵略越南的开端。实际上当时那里只有一些原始部落,没有独立政权。秦始皇占领南越是他统一中国的步骤之一,南下的五十万大军被命令留在当地,与越人杂处,发展生产促进发展。
秦始皇死后,各地割据成风,南海郡龙川令赵佗乘机自立为王,建“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重启统一事业,攻灭“南越国”,将其地划为九郡。由此至五代后期大约一千年间,这一地区一直属于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一部分。
东汉初,光武帝改变越南地区不交赋税只交贡物的制度,派官吏到当地征税,雒王、雒侯、雒将等原始部落首领对此不满。公元40年,某雒将之女征侧起兵反抗,其妹征贰随即响应。起义击败汉朝驻军,取得六十五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其领导的起义历史上称为“二征起义”。征氏政权坚持了三年,被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
据《后汉书》记载,征氏姐妹被俘斩首,“传首洛阳”,而越南的历史传说认为征氏姐妹坚贞不屈,于公元43年阴历二月六日投江自尽。每年阴历二月六日,越南民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马援平叛后在交趾地区废除雒将制,健全郡县制,按照中国史学界观点,平叛促进了当地生产关系的进步。而越南则评价二征起义为民族意识觉醒的开端,征氏姐妹也在不断的传说演绎中被尊为女神。
1955年6月底,胡志明同志率领越南党政代表团对中国进行第一次正式访问,毛泽东在双方第一次会谈中就提到,中国在古代曾侵略过越南。1956年11月,周恩来访问越南,亲自到河内“二征庙”献花圈,对“一千九百多年前因抗击中国汉朝马援率领的侵略军而牺牲的两位女王”表示敬意。当晚,周恩来在中国大使罗贵波举行的招待会上宣布:我愿意提出保证,中国永远遵守五项原则,坚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周恩来选择参拜二征庙是为促进新时期中越关系,但客观而论,东汉时期越南并非独立国家,而是隶属于东汉版图之内的郡县,马援镇压二征夫人起义属于汉朝“内部矛盾”,与平定其他省份的农民起义并无本质区别,理论上不能定性为“侵略”。此后近千年的起义与镇压,性质皆类似,如三国时期的赵夫人起义,南北朝时期李贲起义,隋朝李佛子起事,唐朝的两次平民起义和两次将领叛乱等等。在越南的历史教育中,这些起义是越南人民在英雄带领下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即使在和平时期,越南人民也从未停止抵制北方汉族王朝的“扩张政策、同化阴谋和狡猾统治手段”。
北宋时期越南侵略中国十余次
公元939年,交趾人吴权击败南汉军,拓土称王。968年,交趾地区的丁部领称帝,取国号为“大瞿越”,越南这才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成为国家。吴权俨然被越南尊为国父,形象被神化。据越南史籍记载,吴权出生时“异光满室”,“及长魁悟(奇伟也),目光若电,缓步如虎,有智勇,力能扛鼎。”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72 年,丁部领遣使宋朝,称“志慕华风,常思内附”,请求册封。赵匡胤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这标志着越南成为中国“列藩”,中越关系进入了藩属时期。越南并不真的甘心“内附”。在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苏东坡》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交趾国故意进贡中原没有的一种奇兽,大宋满朝文武叫不出名字,宋徽宗感到颇受羞辱,交趾使者十分得意。幸而苏东坡认出这是“麋鹿”,解决了一场外交危机。这个情节虽然来自传说,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越南对中国的态度。
1009年,李公蕴开创越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李朝,统治者雄心勃勃,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挝纳贡称臣,并于1014 年、1022 年、1028 年、1036 年、1058、1059 年和1060 年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伐宋钦州,耀兵而还。”北宋疲于应付辽和西夏,无暇顾及西南,李朝的入侵强度一次次增加。
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在国内引起强烈争议,李朝十万大军在辅国太尉率领下乘机攻宋,侵占钦、廉、邕三州,“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二州,死亡者几十万人”,邕州知州苏缄寡不敌众,杀全家36人后自焚。这样一场残忍的侵略之战,发兵理由竟然是宋朝实行变法残害国民,越南“兴师问之,欲相救也”。相救的办法就是屠杀。到近现代,越南又声称攻宋“出于自卫”,是李常杰认为宋军有侵略企图,所以“先发制人”。
1076 年3 月,宋神宗派郭逵率30 万大军收复邕州失地,随后乘胜追击,打入李朝境内,距其首都升龙仅30公里。李常杰提出议和,宋军退出已占领的李朝土地,恢复宗藩关系。在胡志明市的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沙盘和人物模型再现的李朝军队大战宋军的场面。李常杰攻占宋朝城池的“功迹”,使他坐稳民族英雄宝座,被评价为“把天才的战略与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结合的杰出的军事家”,而其屠杀中国平民的行径在越南国内则很少提及。
爱抗华英雄也爱孔子
元朝建立初期,忽必烈四处扩张,曾三次发动大军攻越南。仅第一次攻越取得胜利,后两次都被越南陈朝皇族将领陈国峻率兵击败,陈国峻受封兴道王,故又称陈兴道。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大陆,却未能征服小小越南,此后还常被越军袭扰西南边境,这令越南非常引以为豪,陈兴道也因而成为头号民族英雄。蒙古当时已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侵略越南的账也就一并算在了中国的头上。
明朝永乐年间和清朝干隆年间,中国都曾出兵越南,出兵的原因基本都是越南发生内部叛乱,或受到邻国侵略,岌岌可危的王朝请求宗主国保护。在当时宗藩关系的礼法体制下,中国确有出兵的义务,并不能以现代观点指责中国干涉越南内政。
19世纪80年代,中国最后一次履行宗主国的义务,帮助越南抗击法国军队,最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在清王朝的妥协下,1885年,法国占领越南,中越宗藩关系结束。直至1949年之后,中越关系才翻开新一页,进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两国领导人也结下兄弟般的私人友谊。
在中国史书上,越南相关事务往往只是一笔代过,与中国交战的越南将领,由于级别太低,名字很少被记载。但对越南来说,中国是最重要、最强大的邻居之一,中越关系在越南历史上十分要紧,对抗华英雄的祭祀和崇拜自古有之。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我的越南学生就告诉我说,在越南的历史上,所有越南的‘民族英雄’都是‘抗华英雄’。我也告诉他们,历史上在印度支那半岛族群内战中,不知出了多少‘民族英雄’,可能百十倍于抗华英雄,但是只有‘抗华英雄’,才能名垂青史。其他英雄们的大名,你们都不知道罢了。诸生大笑称是。
⑶ 历代中国与越南的关系
中国与越南山川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关系密切。
越南古称交趾、交州、安南,中国宋以前历代王朝均设郡府管辖。元末战乱时,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1407 年中国明朝出兵灭胡。在越南广置府县。越南又归入中国统治。19世纪法国天主教势侵入越南。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19世纪初期,中越两国共同革命共同建国,应该说,越南的独立建国运动是和中国的大力协助分不开的,没有中国,就没有越南独立。
(3)请问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如何扩展阅读
1、秦朝的征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地区。当时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一带,部落极多,各自为政,没事互殴,从未统一,史称“百越”。经过六、七年的大战小战,秦横扫百越夷人,将秦帝国版图扩大至此。随后控制当地并建立了郡县政权,并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2、汉代的武功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国,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将南越国领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实施直接统治。
此后,越南北部地区在长达1000多年时间内,都成为中原王朝管辖的州、郡、县行政区,汉代称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称为“千年郡县时期”。
3、元明清时期的中越关系
元朝的蒙古铁骑是一支几乎征服了全部亚欧大陆的草原铁骑大军,令欧洲人也闻风丧胆。但是,当他们来到亚洲大陆南端的一个小国家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这个国家就是越南。
明朝时期,黎季楚篡权,建立大虞国。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灭掉了黎氏,驻军安南。但好景不长,趁着永乐帝尸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将明军赶出安南,建立大越国(黎朝)。从此,中国再没有直接管辖过安南地区了。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法国传教士帮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顺化(今河内)。1803年,清朝嘉庆皇帝诏改安南为“越南”,命广西按察使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向清朝称臣。越南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越南
⑷ 中国和越南 关系究竟怎样
自从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我党对越就一直是谨慎态度,不打压也不援助,从越南占领我南海岛屿以来,我当就一直小心提防着越南,虽然由于当前国际形势需要,进行了很多的合作,但是从军事、政治、科技等领域都没有什么交流,加上越南人这种白眼狼的民族性格,最近和美国有又走近趋势,和菲律宾在南海闹得很厉害,所以我党没揍他已经算是极大的克制了。
⑸ 当前中国与越南的关系
截止到2020年,当前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在变得越来越好。越南和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风俗习惯相近,两国人民有着数千年交流接触的历史。
两国经贸合作是越中关系中的亮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18年越中双边贸易额有望接近1500亿美元。越南连续三年是中国在东盟中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全球第八大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成为越南第七大投资来源国。
(5)请问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如何扩展阅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民间交流在过去一年日益加强,为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积极的社会基础。去年头10个月双方人员来往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赴越的中国公民达650万人次,越南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第三大目的地。
来华的越南公民达630万人次,在来华外国人当中占第二位,在东盟各国中占第一位。
⑹ 越南和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既是邻国关系,又同属社会主义国家
来自新华网的消息:中国和越南是两个社会主义邻国,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半个世纪以来,在越南人民的抗法、抗美斗争中和各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两国人民曾并肩战斗、相互支援,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尽管中越间也曾有过风风雨雨,但那只是短暂的一段经历。人们高兴地看到,自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发展,相互信赖逐步增进,友好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不过就个人来看,中越的关系实在是不怎么样~毕竟是打过仗的,而且中国是在帮助越南之后,越南反过来打中国,说实话,越南不是什么值得我们尊敬的国家,穷疯了。还侵占我们国家在南中国的岛屿,石油资源,要不是中国现在的发展要一个平稳的国际环境,中国早就动手解决他~!
⑺ 当代越南与中国的关系
越南现在和中国的关系好吗?
来自新华网的消息:中国和越南是两个社会主义邻国,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半个世纪以来,在越南人民的抗法、抗美斗争中和各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两国人民曾并肩战斗、相互支援,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尽管中越间也曾有过风风雨雨,但那只是短暂的一段经历。人们高兴地看到,自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发展,相互信赖逐步增进,友好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
不过就个人来看,中越的关系实在是不怎么样~毕竟是打过仗的,而且中国是在帮助越南之后,越南反过来打中国,说实话,越南不是什么值得我们尊敬的国家,穷疯了。还侵占我们国家在南中国的岛屿,石油资源,要不是中国现在的发展要一个平稳的国际环境,中国早就动手解决他
⑻ 中国与越南有怎样的历史关系
清代学者永、纪昀(yún)所编《四库全书总目》中,有《越史略》(三卷)提要,对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历史关系做了高度概括:“安南自汉迄(qì,到)唐,并为州郡……安南自宋以后,世其职(职:赋税、贡品)贡。”通常,史学家称越南独立前为“郡县时期”(亦称“北属”或“内属”时期),称其独立后为“独立时期”(或称“自主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这说明,越南独立之前和独立之后,中越两国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不同的。
许多中国古籍,比如《史记》、《尚书》、《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论衡》以及《楚辞》中,都有有关“交趾”的传说与记载。在遥远的古代,由于“道路悠远,山川阻深”,交南一直是人们想象中的“炎荒”、“徼(jiào,边界)外”之地。后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如舜南巡狩”,其实就是为了开辟通道),人们才对那里的情况,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传说与记载告诉人们,早在西周之前,中原地区已经和南方的交趾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全面实行郡县制。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的象郡,即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和广西南部一部分地方。从此,象郡正式列人中国版,交趾也便由“域外”变成了,“域内”。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原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任南海尉的赵佗兼并三郡,割据自立,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人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用以笼络赵佗。赵佗治越有方,使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为历史学家所称道。
汉元鼎(汉武帝刘彻年号)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以楼船(水兵)10万,分四路进攻南越,并于第二年在南越地设儋耳(daněr)、珠崖。南海、合浦、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的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内一带,下辖10个县;九真郡在今清化、河静和义安一带,下辖7个县;日南郡在最南,下辖5个县。县大约相当于原雒(luò)越人的一个部落,仍然由部落领袖管理。此三郡所辖地域大抵相当于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区。为了加强统治,汉朝廷还在九郡之上设交趾部,委派刺史统辖。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行政格局和经济、文化发展趋向,都为后来越南国家疆域的形成、王朝的建立和社会的发展做了准备。其时,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三郡便与今天的两广地区和内地有着频繁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同时,三郡也是汉朝与东南亚、西亚各国海上交通的要冲,特别是日南郡,更是汉朝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
三国时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归属交州;唐代,交州建制屡有变动,先设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公元679年,又置安南都护府并派都护镇守,始名安南。其下分设若干州,由刺史统管。此后,唐还曾在安南设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实行对那一地区的统治。
公元9世纪后半叶,黄巢大起义给了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击。历时10年的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唐王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在越南的统治自然也难保持。公元906年,越南封建主曲承裕掌握了政权,唐王朝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委任他为节度使。曲承裕之子曲颢(hào)继任节度使后,重新规定地租额,免除农民劳役,并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这就意味着,由越南本民族自主的政权从这时起已经建立。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封建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公元939年,越南封建主阶级的代表吴权以爱州(今清化省)为根据地,自立为王。新政权在开始时是不稳定的。从12世纪中叶到11世纪初,又先后经历了“十二使君之乱”(公元944年至968年,有12个大封建主各霸一方,相互混战,历史上称为“十二使君之乱”)和丁氏、黎氏两个王朝(公元968年,最强大的使君丁部零锄平其他使君,统一安南,建大瞿越国;公元981年,丁朝部将黎桓篡位自立,取代丁氏建前黎朝)。1009年,李公蕴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即李朝,其政权才趋于巩固。
公元975年,北宋朝廷封当时的越南王为交趾郡王;公元997年,宋封黎桓为南平王;1164年,宋“特赐(越南)安南国名”,封当时的越南王为安南国王。史家认为,安南立国,标志着越南结束了“内属”(或“北属”)时期,中越两国间国与国的关系才正式开始。而实际上,直到18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的几百年间,越南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同中国保持着藩属与宗主的关系。
1802年(清嘉庆七年、阮朝嘉隆元年),南越国国长阮福映按照惯例向清廷遣使请封,“且请改国号为南越”,清廷最后降旨,同意定国号为“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国名由此时起沿用至今。
⑼ 中国和越南是什么关系啊 藩属国关系同志加兄弟关系
越南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中国的一部分(越南比朝鲜半岛更亲,因为朝鲜半岛从汉四郡以后基本没被中国中央王朝实际管辖)。就是越南历史书上的北属时期。到宋之后才成为了藩属国(由中央王朝册封的邦国)。明清之后才彻底独立。古代越南也是用的汉字,后来产生了喃字,也和汉字差不多了,在成为法国殖民地后才有了现在的拼音文字。越南这个国名都是中国皇帝赐予的。越南古代的有些王朝的王族还是中国人,如越南陈朝。
越南和中国大致可以说是文化同根同源的,至少越北地区的人种血缘跟中国古代南方的百越族接近。
⑽ 中国和越南关系
历史上越南是中国的领土和藩属国,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内乱,趁机分裂出去了。现在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相同,政治诉求不尽然。有矛盾,有冲突。属于先是父子关系,后来是兄弟阋于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