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火车发展史四个阶段是怎么样的
目前市面上关于火车发展史的书都是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发展阶段,大约从1830年到1900年前后。这一阶段以蒸汽机的发明和钢轨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代表,解决了铁路发展的动力和钢轨等关键问题,促进了铁路的大发展。
2、大约从1900年到1950年前后。在这一阶段中,铁路技术的进步主要是围绕机车技术的进步和钢轨断面的改进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电力机车的出现,为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干净的动力。
3、从1950年开始到现在。这一阶段是高技术铁路的飞跃发展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高技术铁路以其高的速度、高的运输效率,在陆海空运输中独占鳌头。
(1)如何画中国火车的变迁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着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作“龙号”机车。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内要求保卫路权、自修铁路的呼声越来越大,清政府终于决定自行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作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了“人”字形铁路,使火车能在山区陡坡通行。
⑵ 中国火车发展史是什么
中国火车发展史:
1、中国铁路始于1881年,中国工人试制成功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2、中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先后有东风等3种型号机车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后相继生产了东风4等15种新机型。
3、1968年,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的6Y1型电力机车经铁道部(现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准,并以韶山的名字,命名为“韶山1型”,用以表达全国铁路职工建设人民铁路的决心。
4、2008年中国第一辆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短短的十年时间,高铁在中国已经像过去的绿皮火车一样,成为极其普通。
5、今天,我国的动车组已经成为世界领先高速列车的主流。有多种型号上线运营,广铁集团的新时速X2000,韶山8型电力机车,先锋号动车组,和谐号动车组,中华之星动车组,蓝箭动车组,长白山动车组等。
⑶ 火车的简笔画怎么画
火车,人类的现代交通工具之一,是人类利用化石能源运输的典例。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
1、首先画出火车头一个正方形上面画上车灯。
2、在画它的的长方形车窗.下面再画上它的车灯。
3、接着画出火车的车身.越往后边画线距越窄。
4、用线条画出火车的车厢一节一节的。
5、还有它的窗户.靠车尾的车窗画的小一些。
6、用二条线画出火车的轨道.注意不要离车身太近。
7、线与车身的中间画出火车的轮子。
8、接着我们画出天空中的白云和太阳。
9、再画出地上的小草和花朵。
10、就完成了。
⑷ 火车的简笔画是怎么画的
画火车的简笔画先画火车的大致轮廓,接着画火车的车窗等细节,最后为火车上色,具体绘画步骤如下:
1、首先画出小火车的大致轮廓,长方体的。
1、概括火车的基本形状。基本形状就是大轮廓,它是根据火车的外形特征决定的。要使复杂的形象变简单,首先要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概括火车的基本形状,再在基本形状上进行加工。
2、抓住火车的动态变化。
⑸ 新型高速火车的简笔画,该怎样画
大家都知道,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咱们中国在高速火车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因为咱们中国开发出的时速300km/h的高铁,就已经能够排进世界前五了。值得一提的是,咱们中国研发出来的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时速更是高达430km/h,是世界上最快的列车,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列车,根本没有办法媲美的。那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小朋友们了解到咱们中国高速火车的强大,都愿意让小朋友们学会画新型高速火车的简笔画。那新型高速货车的简笔画,应该怎么去画呢?接下来,冷眼就给大家大致讲一下,看看咱们中国的新型高速火车的简笔画,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画,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
⑹ 火车怎么画火车简单画法
简单火车画法:先画出火车头,再画圆圆的车轮,画上车窗,车头画一个蘑菇状的烟囱,后面继续画出三节车厢,画上窗户和车轮,把它们连起来,在车头上方画两朵云,把火车涂成红色,车窗涂成黄色,云朵涂成蓝色,小火车就画好了。
⑺ 火车如何画
首先在底部画两个车的轮子,接着画出火车的框架。然后画上火车的窗户,画出半圆形车头,在车前边画出蒸汽管加上蒸汽。最后在车头后面加上两节车厢,画上车轱辘就完成了。o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索博文/帖子/用户
登录
梦幽阁
关注
什么是SoC?什么是IP核?它们有什么关系? 原创
2017-12-19 20:23:12
8点赞
梦幽阁
码龄12年
关注
SoC(System on a Chip )中文名是系统级芯片。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使用ASIC实现芯片组受到启发,萌生应该将完整计算机所有不同的功能块一次直接集成于一颗硅片上的想法。SoC应由可设计重用的IP核组成,IP核是具有复杂系统功能的能够独立出售的VLSI块;IP核应采用深亚微米以上工艺技术;SoC中可以有多个MPU、DSP、MCU或其复合的IP核。
IP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知识产权核)是一段具有特定电路功能的硬件描述语言程序,该程序与集成电路工艺无关,可以移植到不同的半导体工艺中去生产集成电路芯片.
IP核概述
利用IP核设计电子系统,引用方便,修改基本元件的功能容易。具有复杂功能和商业价值的IP核一般具有知识产权,尽管IP核的市场活动还不规范,但是仍有许多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从事IP核的设计、开发和营销工作。IP核有两种,与工艺无关的VHDL程序称为软核;具有特定电路功能的集成电路版图称为硬核。硬核一般不允许更改,利用硬核进行集成电路设计难度大,但是容易成功流片。
IP核分类
IP内核的三种类型
IP内核可以在不同的硬件描述级实现,由此产生了三类IP内核: 软核、 固核和 硬核。这种分类主要依据产品交付的方式,而这三种IP内核实现方法也各具特色。
软核是用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描述的功能块,但是并不涉及用什么具体电路元件实现这些功能。软IP通常是以硬件描述语言HDL源文件的形势出现,应用开发过程与普通的HDL设计也十分相似,只是所需的开发硬软件环境比较昂贵。软IP的设计周期短,设计投入少。由于不涉及物理实现,为后续设计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增大了IP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主要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后续工序无法适应整体设计,从而需要一定程度的软IP修正,在性能上也不可能获得全面的优化。由于软核是以源代码的形式提供,尽管源代码可以采用加密方法,但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硬核提供设计阶段最终阶段产品:掩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