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个人交税怎么交的
法律分析:工资薪金所得税实行扣缴制,由企业在发放给职工前进行代扣代缴,先到地税局办理代扣代缴相关手续,然后在发放工资前,由企业财务人员按照税法规定,核算出每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㈡ 中国每个人都要交税吗
法律分析:不是的,个人所得税除了工资低于5000(新税法起征点5000)免征税、不征税的征税对象以外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㈢ 中国是怎么收税的
中央税即属于中央固定财政收入,由中央集中管理和使用的税种。具体来说,中央税包括下列税种: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
地方税即属于地方固定财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税种。具体说来,地方税包括下列税种: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费,农牧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或赠予税,土地增值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即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和使用的税种。具体说来,中央地方共享税包括下列税种: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s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
㈣ 中国跟美国一样有专门的交税日吗中国是怎么交税的
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纳税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二、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 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关于免税规定
1、外国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免税规定外国驻华通讯社记者的工资薪金收入,应当依照外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征收。
2、如其要求免税,应在对等原则的基础上,即对方国家明确规定免征我通讯社记者个人所得税的,我方也免征其驻华通讯社记者的个人所得税。但必须通过外交途径办理。
㈤ 现在是怎么收税的
收税的具体情况如下:
1
通过网络引擎输入个税计算器,在搜索到的结果当中,选择最新的2020年个税计算器,点击进入。
㈥ 中国是怎么收税的个人好像不怎么交税,都是企业单位纳税。
所有买到手的东西都是已经缴纳过税的,具体体现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都会有税产生,只不过为了保证税一定被收上去,都是上一环节代扣代缴了税费;
至于工作得到的工资或劳务报酬其实也是扣了税才发的,个人所得税由单位代扣代缴;
钱存到银行生的利息要收利息税,从国外进口入海关的时候要收关税;
抽烟喝酒化妆旅游购房车出租房屋等都会专门的税需要交纳;
由于好多税都不是直接去税局交纳,所以觉得我国的税很少,这只是错觉而已,我国的税种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国家就是靠着征收各种税赋才有钱建公路,修铁路,盖高楼,偷税漏税抗税都是要被罚款乃至坐牢的。
国家的经济基础,主要来源就是税收。不能说老百姓百分之百的享受到了国家的福利,但在某些层面上对我国公民确实有一定的益处。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国家为灾区重建拨的款单靠人民捐款和外援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国家的三峡水利工程,为半个中国供电。铁路也是个人开办不起来的。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税收同样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6)中国怎么收税的扩展阅读
一、员工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超过5000元,要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35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
为应纳税所得额,按3%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收入-3500-“三险一金”
以3500元作为起征点取代过去2000元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已施行。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扣除标准实施细则表明,除13500元之外,税前扣除的项目还包括三大类。
一是国家规定的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二是单位给予的5种补助费用,即个人取得的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市内交通费、书报费和洗理费;
三是退休职工的工资和两院院士津贴等特殊津贴。
其中的书报费和洗理费等几种补贴,一定要在北京市财政规定的费用标准之内才能免税,如果单位超额发放、超出的部分一样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㈦ 二度入中国籍怎么交税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按个人所得税的百分之十五缴费。入中国国籍属于中国公民,中国居民且在国内工作的,其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百分之十五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㈧ 外国艺人在中国怎么交税
法律分析:我国演出税收政策并不仅仅针对来华演出的国外及港澳台艺人。在我国,税收的基本原则为属地原则,同时兼顾税收属人原则。属地原则即按来源地确定税收管辖权,它依据纳税人所得是否来源于本国境内来确定纳税义务,而不考虑其是否为本国公民或居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㈨ 中国现在最主要的税收是什么国家税务机关又是怎样收税的
中国现在最主要的税收是:流转税。
中国现行税制税种设置
税收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国家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几年来的逐步完善,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共设有25种税,按照其性质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八类:
1. 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3种税。这些税种通常是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中,按照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征收的。
2. 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适用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种税。这些税种是按照生产、经营者取得的利润或者个人取得的收入征收的。
3. 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2种税。这些税种是对从事资源开发或者使用城镇土地者征收的,可以体现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并对纳税人取得的资源级差收入进行调节。
4. 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土地增值税4种税。这些税种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对特定对象进行调节而设置的。
5. 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遗产税(尚未立法开征)3种税。
6. 行为税类。包括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证券交易税(尚未立法开征)、屠宰税和筵席税7种税。这些税种是对特定的行为征收的。
7. 农业税类。包括农业税(含农业特产农业税)和牧业税2种税。这些税种是对取得农业收入或者牧业收入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现在农业税类已取消。
8. 关税。这种税是对进出中国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
国家通过设立国税局、地税局和海关等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是根据税法和有关税收法律来依法征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