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粥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粥

发布时间:2022-06-30 12:51:42

Ⅰ “粥”还分种类,为什么!

因为熬的粥材料不同,熬法不同,煮出来的粥也就不同,所以会分种类。

Ⅱ 谁能告诉我粥的历史故事吗也及它们典故:谢谢

1、范仲淹食粥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天天煮米,来做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和一些腌菜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那个留守的儿子要回到家乡陪父亲,临走前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但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是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些粥呢?”

2、吃粥

北宋时期潮州地方先贤吴复古很重视粥的养生作用,说白粥可以“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吴复古是揭阳县蓬州郡人(今属汕头市),和苏东坡一家交好,做过皇帝的老师。吴复古喝粥养生的理论,在潮州地区影响很大,喝粥的传统也就从那时一直保持了下来。

这其中和潮州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北方人、广府人习惯以干饭充饥,喝粥只是补充,而潮州人则是一日三餐都喝粥,粥水就是他们的主食。这样的饮食习惯也让潮州人对粥的制作穷尽技巧、精益求精,好喝养人的潮州白粥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并发扬光大的。

(2)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粥扩展阅读:

喝粥的益处:

1、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2、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3、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4、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5、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Ⅲ 中国传统粥一共有几种

共54种小孩吃粥,分3次发,一次发不了。^_^
17.青菜冬菇粥
青菜择嫩叶洗净煮软后切碎,冬菇泡透,切成细粒。大米泡1-2小时后加入冬菇煮40分钟。然后加入碎青菜,再煮10分钟即可。有补充营养,预防佝偻病功效。

18.鱼肉松粥
粥熬至粘稠,放入开水烫过的菠菜碎叶,再加鱼肉松,调匀,大点的宝宝可以放点盐,用小火煮几分钟即可。健胃,开胃,补血。鱼肉松含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铁和维生素等,是宝宝补充蛋白质和钙质的良好来源。

19.鱼肉粟米粥
将米浸1小时,熬至粘稠,将粟米放入,将鱼肉捣碎后放入粥肉煮会儿即可。粟米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营养物质。有安眠、防止消化不良功效。

20.白果粥
此粥可供6个月以上婴幼儿食用,其营养丰富,食用几天后即可使小儿的营养不良症有所好转。

原料:白米250克,白果150克,腐竹50克,麦片20克,酱油10克,盐少许。
Qxiu.com-1-家
制作:Qxiu.com-2-家
1、 将米洗净,用少许盐拌匀。Qxiu.com-3-家
2、 白果去壳,切开,去掉果中白心;腐竹用温开水泡软,用刀剁碎。Qxiu.com-4-家
3、 清水3500克放入锅内,用旺火煮沸后,下米、白果和腐竹同煮,煮半小时后,用净纱布包住麦片,放进粥锅内再煮半小时,米烂后,取出麦片渣包,即成。Qxiu.com-5-家
4、 注意米和腐竹都要煮烂,以利宝宝食用。

21.给贫血宝宝吃的肝末粥

做法很简单,一种方法是把冻过的猪肝用勺子刮成末,同米一起煮,半熟时放一些碎青菜或西红柿。粥不腻,孩子也爱吃。
另一方法是将新鲜的猪肝切片,放在有水的小碗中捏挤,泥状肝自然融在水里,成片的肝可以炒了大人吃,碗中的肝泥给宝宝煮粥。

22.钙质粥
适合年龄:0-6岁
原料:
大米2小匙,水120毫升,幼鱼干1小匙。
制作:
将大米洗净用水泡1-2小时,然后用旺火煮,锅开后再用微火 煮40-50分钟。幼鱼干放入热水中烫软,滤去盐后,将幼鱼干用切刀切碎,放入粥锅内煮10分钟。

23.宝宝益智核桃仁粥
原料:山核桃仁20克(3-5个),粳米或糯米30克。
制作:先将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后微火煮至半熟;将炒熟的山核桃仁弄碎放入粥里,煮至粘稠。
营养小秘密:
核桃仁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锌等微量元素,所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极为有益。需注意核桃含油脂较多,一次不要给宝宝吃太多,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24.西式牛奶白米粥
白米、牛奶、黄油及砂糖营养丰富,适合5个月以上婴儿食用,可防治营养不良症。

原料: 白米100克,砂糖100克,牛奶300克,黄油10克。

制作: 把白米洗净,投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煮20分钟,再加入牛奶、砂糖、黄油,煮到米烂即成。

特点: 软糯烂熟,味微甜,香甜可口。

25.鸡胗粉粥

原料:鸡内金6克,干桔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制作过程:

先将鸡内金,桔皮、砂仁共研细末,再用水煮米成熟,粥成入三物粉三分之一量,加白糖适量,早晚食之。

特点:
消食健脾。适用于小儿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而引起肚腹胀大,面黄肌瘦,呕吐时作,大便粘滞等“疳病”。

26.小鱼蛋花粥

【材料】 饭1/2碗,水1杯,小鱼10g,蛋1/2个

【做法】

1、将小孩用的饭碗装1/2碗饭,与水1杯放入小锅煮至烂。

2、取小鱼10g,小煮一下,将1/2打散的蛋撒在上面搅拌即可。

27.鸡肝糊

此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1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素。尤以含铁和维生素A较高,可防治贫血和维生素缺乏症,适宜4-6个月婴儿食用。

原料:鸡肝15克,鸡架汤15克,酱油、蜂蜜各少许。

制作:1、 将鸡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后再换水煮10分钟,取出剥去鸡肝外皮,将肝放入碗内研碎。

2、 将鸡架汤放入锅内,加入研碎的鸡肝,煮成糊状,加入少许酱油和蜂蜜,搅匀即成。

特点:味甜咸,呈糊状。

28.小米粥
原料:小米30-50克,红糖适量。

制作过程:将小米如常法煮粥。加糖,做早餐食用。

特点:补中益气,和脾益肾。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小儿疳积,及病后、产后体弱。

(注:小米,即粟米,《本草纲目》名该粥为“粟米粥”。)

29.田鸡粥
原料:田鸡1只,大米50克,食盐、葱、姜少许。

制作过程:田鸡去皮及内脏,与大米共煮作粥,加入调料调味即可。

特点:补虚羸,利水。适用于小儿腹大体弱,喜食生米等异物,皮肤干燥,头发焦枯等症。

30.番茄薯仔鸡肉粥 宝宝食谱适合9个月以上宝宝

材料:香米、鸡脯肉、番茄、薯仔、植物油、精盐、葱、姜、味精少许。

做法:

1 香米洗净后用冷水泡2小时,鸡脯肉剁成末,薯仔洗净煮熟后去皮且成小丁;番茄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去皮去蒂切成小丁。

2炒锅加热后放入植物油,将葱姜放入锅内,煸香后捞出,放入鸡肉末,熟后推向锅的一侧,放入番茄丁煸炒至熟后将两者混合在一起。

3 将香米放入锅中加水煮,用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熬成粥,然后加入煸好的鸡肉末、番茄丁、薯仔丁继续用文火熬5~10分钟。

4 加入少许味精和盐,继续用小火煨至粥香外溢即可。

31.碎果仁麦片粥

原料:麦片50克、杏仁、核桃、腰果、花生各4颗。

制法:

1.将杏仁、核桃、腰果、花生洗净后放入烤箱内烤熟。

2.用粉碎机将烤熟的果仁打成碎末。

3.麦片加水煮熟,加入打碎的果仁和少量糖拌匀即可。

小贴士:制作此粥也可使用燕麦片,但小包的速溶麦片由于含糖量较多,帮而不适合小宝宝食用。此外,在制作的时候注意要将果仁彻底粉碎。

32.南瓜粥

原料:南瓜20克,去皮切小薄丁,水3大匙,奶粉1大匙

做法:①、米和南瓜放入锅内加水煮。

②、煮沸,转小火,再煮20-30分钟,粥烂即可。

33.花生红枣蛋糊粥-宝宝佳品

原料:上好梗米100克,清水2500克,花生仁50克,红枣5只,鸡蛋2只。

腌料:盐2克。

调料:蜂蜜100克。

制法:

1.梗米淘净,用腌料腌渍60分钟。花生米煮熟,去衣。

2.锅内清水烧滚,方梗米、花生仁、红枣,烧滚,用小火熬2小时,加蜂蜜,鸡蛋液即成。

特点:香甜糯滑,醒脾和胃,适合宝宝的口味

34.薯仔肉末粥

用料:大米50 g、薯仔50 g、猪瘦肉25 g,植物油、精盐、葱末、五香面、味精各适量。

制法:

1、将薯仔削皮洗净,切成碎丁。

2、猪肉洗净,成碎末。大米淘洗干净。

3、起油锅烧热,放入葱末、五香面爆锅,速将肉末入锅猛炒,待肉变色时,即加水及大米煮粥,米粒伸长后再加入薯仔丁、精盐,用小火煮烂为止,停火后加味精调味。

特点:香味浓厚、滑润可口,含淀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35.排骨皮蛋粥

用料:大米100 g,小排骨200 g,松花蛋半个;葱花少许,酱油、精盐、花生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

1、把小排骨洗净,切成2cm长的小段,用酱油、盐腌渍1小时,放入沸水中煮熟。

2、将松花蛋去壳,洗净,切成小方块。

3、把大米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当米粥将熬好时,放入松花蛋丁、酱油、味精;另用炒锅,放入花生油,炸葱花成金黄色,出葱香味时,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后,将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特点: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食用,可以滋阴养血、生津润躁。

36.节爪鸡肉粥仔

用料:

米2汤匙,熟鸡胸肉1小块,节瓜2片。

做法:

1.节瓜去皮洗净。

2.鸡胸肉剁至极烂。

3.米洗净,加入浸过米面的清水浸1小时(米浸软能加速煲烂)。

4.把3/4杯或适量的水,放人小煲内煲滚。放人米及浸米的水,节瓜也放人煲内煲滚,慢火煲成稀糊。取起节瓜压成蓉放回粥内,鸡肉也放人,煲成稀糊,加入极少的盐调味。待温度适合时,便可喂婴儿。

说明:

鸡肉蒸熟剁烂,放入粥内不会结成团(生剁的鸡肉则不易分散),喂给婴儿较安全。节瓜要削去青色皮层,只要白肉,目的是容易煲烂。

营养与功能:

鸡胸肉含有蛋白质和钙质;节瓜正气、易消化,也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Ⅳ 粥的种类有哪些

1、小米粥:

小米粥是以小米作为主要食材熬制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北方粥点,口味清淡,清香味,具有简单易制,健胃消食的特点。

Ⅳ 古代有什么粥

古代粥的种类非常多,可说举不胜举。
《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赤豆粥、菱粉粥、粟子粥、百合粥、萝卜粥、油菜粥、荠菜粥、韭菜粥、花椒粥、茴香粥。
《粥谱》中,列为上品具有养生妙用的粥就有藕粥、芡实粥、扁豆粥、丝瓜叶粥、桑芽粥、松仁粥、菊花粥、梅花粥、杷叶粥、薄荷粥等36种。
其它还有芋头粥、红枣粥、狗肉粥、鸡肉粥、绿豆粥、莲子粥、山楂粥、藉粥、蜂蜜粥、百合粥、枸杞粥等等。

Ⅵ 中国十大名粥有哪些

1,莲子桂圆粥
[原料]莲子20克、龙眼肉10克、糯米50克。
[做法]取莲子、龙眼肉、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作用]补心脾,益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评注]桂圆大补、不宜久用;莲子能平补不峻、可以久服。伏案诵读、劳伤心脾、记忆减退、纳谷不香者,可常吃莲子粥。

2,八宝粥
[原料]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做法]先取上述八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作用]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
[评注]八宝粥超市有卖,温热服用效果较好,健康人食用可强身健体。

3,脊肉粥
猪脊肉是指猪脊背上的精肉
古代人已作为药用其性味甘咸平猪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并含有较多的碳水
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可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原料:猪脊肉100克粳米100克 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
制作:先将猪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锅内用香油炒一下然后加入粳米煮粥待粥
将烂熟时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再煮沸即成
特点:粥有肉香油等调味品味道极好此粥补益人体小儿常食可防止发生贫血

4,绿豆粥
[原料]
绿豆30g,粳米100g
[做法]
1.将绿豆、粳米淘洗干净。
2.把绿豆、粳米放入锅内,加水约500g,煮至米烂汁黏时即可离火食用。每日服食1-2次。
[营养]
内含蛋白质13.6g,脂肪0.65g,碳水化合物95.7g,钙39mg,磷25.9mg,铁2.7mg,维生素A0.2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2mg,维生素B21.5mg,尼克酸0.6mg,能产热453kcal。
[功能]
绿豆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暑食品,能清热消暑、解毒消痛、利尿除湿,与粳米相搭配,煮成粥,又可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确为夏季解暑佳品,且因本品并非过于寒凉,不会滞胃凉脾,是产后防暑、解暑佳品。
5,银杏粥
益元气、补五脏、抗衰老,老年、体弱多病者尤佳。正常人食之健体。宜家庭食用。
做法:
银杏仁(去壳后用沸水烫去内种皮)6-10粒,冰糖少量,粳米2两,水适量,同时放入锅中,文火煮熟即成。以粳米成糊糜状即可。
银杏宜与其他淡甜低糖的米粥类相配,如银杏八宝粥、银杏绿豆粥、银杏沙参莲子粥等,糖以冰糖、白糖为宜。

6,白木耳粥
材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
做法:白木耳先用清水发泡洗净。糯米淘净后,置入锅内加水烧开,再放入银耳,熬煮成粥,调入一些冰糖即成。
功效:滋阴生津、润肺养胃、益气和血,可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阴虚口渴。

7,鸡粥
主料:鸡肉200克
调料:葱末5克,盐5克,熟油、胡椒粉各少许,姜片5克,香菜末。
做法:
1: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2000克,烧开后用小火煮成粥
2:鸡肉放入另一只锅内,加姜片和水,烧开后小火煮熟,捞出晾凉,把鸡肉撕成丝,再用葱末,盐、胡椒粉、熟油拌匀调味。
3:把调好味的鸡丝倒入粥锅内,用文火稍煮一会儿,撒上香菜末即成。概据个人的喜好与习惯,也可不加香菜末。
特点:味道鲜美可口,常食可滋养五脏、补气血。
8,南瓜粥
原料:南瓜250g,米50g,白糖少量
做法:
1、先将南瓜蒸软,混着蒸出来的南瓜汁一起捣成南瓜泥;
2、将米下锅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3分钟,加入南瓜泥不停搅拌直至再次煮开,开小火继续煮15—20分钟就可以咯;
3、加入适量的白糖或者放凉后加入蜂蜜;
我个人觉得南瓜粥已经有很清甜的香味了,为了身材着想,我就没有加糖。而且放冰箱冰过以后更好喝!

9,红枣粥
材料:红枣,白米,分量可随自己口味决定。
做法:很简单,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时候,放入红枣同煮。
功效:具有养脾、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的功用,对于血压低、肺虚咳嗽,有一定增益。
10,皮蛋瘦肉粥
煮粥用料:瘦肉1块(猪腱肉最好),皮蛋2个(无铅皮蛋,一则健康些,二则石灰味没那么大),姜1块,水足量,油盐适量。
要煮出一锅绵香好味的皮蛋咸瘦肉粥,要诀如下: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东北大米,就是圆圆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别绵软;
2,煮粥的米要预先腌:约半碗米淘洗干净后,要用2汤匙的油、1个半茶匙的盐和少许水(2茶匙)拌匀,腌至少半小时,放心,虽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会在煮粥的过程中挥发,令米绵烂,所以并不油腻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腌成咸肉:煮粥用瘦肉或腌的咸瘦肉,不必太考究是猪的哪一块肉,总之要保持一整块肉块不要切开(我一般用大约巴掌大,1-2厘米厚的一块猪肉,如果条件许可,用猪腱肉更好味)。如果用瘦肉煮粥,那么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
略煮煮,然后洗净;如果喜欢用腌的咸猪肉煮粥,那么要提前一天腌咸猪肉,方法如下:
猪肉一块,冲洗干净,抹干,撒2-3茶匙盐,均匀涂抹在肉上,放冰箱下格(就是不会冻成冰的保鲜格)腌12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腾才下材料:大汤锅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先下肉块、姜片,火不要关小,肉块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热而熟硬,封住了里面的肉汁,这样肉煮了粥后也不难吃,然后待水再次沸腾时下腌好的米和一个切碎的皮蛋,而这第一个皮蛋切碎下粥与米同煮,皮蛋会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后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后,先大火煮20分钟,然后再转小火煮1个半小时,火候足,粥就绵软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质感处理:在转小火煮了1个半小时后,把第二个皮蛋也切碎,同时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捞出来,用筷子扒拉,撕成丝丝状,跟第二个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后半小时,然后关火。第二个皮蛋在关火前半小时加入粥中,半小时可将第二个皮蛋煮得既没有石灰味,同时又变软滑,吃粥时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为是水沸时下的,还保持了一定鲜味,撕成丝后放回粥中,特别好吃。
这样煮出来的粥不必下盐,好味,而且下火,容易消化。如果粥有点粘底,请千万不要用勺子扒拉锅底的粘皮,要不粥会有糊味,我们通常会放一个轻的小调羹在锅底与粥同煮,水沸腾过程中,小调羹也被带动,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Ⅶ 粥在中国可谓是渊源流长,中国人喝粥的历史是怎样的

我国喝粥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开始粥只是作为食用的,但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时候,粥开始作为一种药引,之后粥慢慢的就演变为食用以及药用相结合。在唐朝时期的《周书》记载有“皇帝始,烹谷为粥”,宋朝时期陆游曾经说“只将食粥致神仙”,而明朝时期的李时珍认为每天喝一碗粥,可以养脾和胃。

在北宋时期有一个美食家苏轼,他就曾经赞叹喝粥简直就是在享受人间美味,因此他还写了“深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这样的诗句。而南宋诗人陆游一直很注重养生,他认为多喝粥可以延年益寿,因此常常喝粥,甚至认为喝粥是是一件品味特别高雅的事情。宋朝时期的范仲淹因为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于是常常喝粥度日,后来生活质量提上去之后范仲淹还是喜欢喝粥就小菜,还说这样的生活才是安心的生活。

Ⅷ 粥的历史

粥的历史

粥在我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渊源流长。自古就有将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养胃气妙品”、“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唐代令狐德棻主编的《周书》中有“皇帝始,烹谷为粥”(意思是相传从皇帝开始,最早是蒸谷,形成了粥)的记载,这是关于粥的最早的记载。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谓粥可实五脏六腑之气,且能逐热,一饮汗尽,二饮热去,三饮病已。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大文豪 、美食家苏东坡在食粥后写下了“深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形容粥味美,使人身心颠倒)的着名诗句。

南宋着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脍炙人口的“只将食粥致神仙”(只把吃的粥送的神仙就可以了,意指粥品味极高)的诗句。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有极细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意思是每日食粥一大碗,空腹时胃较虚,粥极细腻,与肠胃相宜,调理饮食的好办法。)

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8)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粥扩展阅读

划粥断齑的历史故事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

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

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

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Ⅸ 在古代粥的种类有哪些

古代人喝粥的时候比较多,按照不同的粮食作物分为了小米粥、荞麦粥、高粱粥、大米粥等等,根据自己生活地区的农作物煮不同的粥,小米粥应该是最常见的了,小米的生长范围非常的广阔,北方很常见的。南方应该就是大米粥,只要当地有的谷物,就可以用来煮粥。

Ⅹ 粥的种类

鲜甜海鲜虾粥、鱼片粥、香蕉粥、皮蛋瘦肉粥、南瓜粥、猪肝粥、红薯粥、青菜粥、黑豆粥、小米粥等。下面介绍其中一种香蕉粥的做法供参考,首先准备材料:米30克、香蕉2根、清水适量。

1、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备用。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阿曼和伊朗哪个厉害 浏览:681
怎么加入中国籍 浏览:587
98印尼事件政府做了什么 浏览:956
意大利法西斯为什么弱 浏览:935
印度歌曲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 浏览:996
意大利面配的酱料怎么制作 浏览:607
印度是什么级别的 浏览:694
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是什么意思 浏览:537
英国人为什么要去巴黎 浏览:208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行了多少邮票 浏览:391
中国球王年薪是多少 浏览:347
意大利护肤品的品牌有哪些牌子 浏览:177
东兴市还有多少越南人 浏览:582
意大利lsb板材哪里生产 浏览:255
伊朗和叙利亚之间有什么战争 浏览:474
苹果中国代工厂为什么搬到印度 浏览:296
中国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浏览:226
去伊朗可以带多少现金 浏览:261
出口英国木头需要什么证书 浏览:175
中国印尼海军在哪里联合军演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