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欣赏中国画

如何欣赏中国画

发布时间:2022-01-24 07:56:50

‘壹’ 如何欣赏中国画

南齐谢赫的书《古画品录》,其中就提到: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这便是后人称之的国画欣赏的“六法”。
气韵生动
气韵,如同人的气质。一个满腹诗书的人和一个贩夫走卒给人的感觉,就是气质上的不同。而这种感觉用到国画的描述上,就是指的气韵。
作品的气韵灵动,反映的是作者的文化底蕴、审美倾向、创作激情,这绝不是技法上的学习可以造就的,也就是说两个气韵相同的画家,不论派别师承,出来的作品会给人相似的感觉。气韵正是作品的精髓,功夫不在技法,不在画中,而在生活。
一副好画的精气神,是作品综合气质对欣赏者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观赏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气势,或闲适,或冷峻,或放旷不羁,这些感受都来自对气韵的理解。
骨法用笔
用笔表现在技法上,就是勾勒、点染、皴笔,而晕染、泼墨则是融合“点线面”为一体的技法。
除了色彩之外,绘画的基本支撑,即点、线、面三术。传统国画最讲线条:“平、留、圆、重、变”五笔和“浓、淡、破、积(渍)、焦、宿”六墨,就是指线条的顿挫、疏密、快慢、浓淡、干湿、粗细、虚实的组合搭配。
应物象形
这个就是指国画的内容了。我们知道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工笔者,笔法精致细密,讲究的是形像;写意者,笔法粗枝大叶,讲究的是神似。
但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国画都是以意为先。工笔画也是讲究的意会,有那样现实中的东西真的长成画里面那样?工笔画再像也不会像照片。因为底子还是神似,所以我们会了意,不自觉地忽略了这种差距,认为真像。实际上是画家抓住了事物的神韵并重现了出来。
国画应物象形的内涵是神似。
随类赋彩
国画中的用色,和“应物象形”一样,并不完全追求真实。画师们总能够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自己想突出表现的东西,给观赏者提示。淡雅、明艳、超然,都能够通过着色来表现。而水墨画里则以墨色的浓淡、深浅来表现。
经营位置
是指国画布局。和西方的画作比起来,国画的透视性差,是二维的,平面的。只有通过布局来营造旷远、高耸、深邃、宁静等往往需要用透视来表现的视觉效果。
这种手法是反自然的,却能给人艺术的观感和享受。比如《洛神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以及描绘皇家巡游的各种绘画作品,如果用透视法来表现,必将捉襟见肘,而国画的方法则显得游刃有余。
国画和诗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经营位置里的留白。这是最能体现布局的功夫的,留白,能让观者看到没有画出的内容,以通过各自的想象里,获得各自不同的艺术感悟。
传移模写
这个是指国画的艺术技法的传承。国画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对前人的学习和自身创新都非常重要。
“传”是传承,“移”是改进,“模”是学习,“写”是创新。
一个画家能不能把前人的技法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画作里,那是要功夫和悟性的。而一个人的画毫无章法,则会被视为“瞎画”。
但是只会技法,没有个人风格,算不上好的作品。艺术讲究创新,不能给人新意,不能让人眼前一亮,那是“工匠之气”,永远称不了大家。
这种创新,必须以传统为基础,而不是凭空创造。
不懂国画的技法,不懂技法产生、发展的源流,是无法说出一幅画好在哪里,顶多只能说:“好看,我喜欢。”
这大都是出于一种直觉,也就是我们的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其实是我们感受到了画家的个人修养、价值倾向等内心素养的气质体现。
宋代文人画兴起之后,文化底蕴成为国画作品的精髓。
画者有底蕴,欣赏者也不能缺少啊。

‘贰’ 如何欣赏国画

从以下方面欣赏(不局限于这几种):

1、画工

画家作品,可表现出作者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2、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3、印章

画面上常见印章有各方面使用:

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4、装框

中国画装裱独具一格,常见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5、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表现,这就是功力。

(2)如何欣赏中国画扩展阅读:

国画分类依据: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

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叁’ 如何欣赏中国画

◎神韵、意境是国画的灵魂
中国画十分重视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即所谓的“神韵”,而不在乎是否画得很像,所以
齐白石先生说:“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一位创作者是将融合于胸中的自然现象,经过情感的激发,藉纯然之技法自然绘画而生,这就是所谓“灵感”的流露。意境是画的灵魂,所谓“意境”就是撷取客观事物中的精粹,加上主观 思想感情的冶炼,即借景抒情,再经过艺术加工,达到情境交融的“美的境界”、“诗的意境”。
李可染先生有两句座右铭:“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以勉励自己除继承传统之外,要有胆量敢于突破、勇于创造;然而胆识虽可贵,但光有胆是不够的,还要有“魂”,魂者即意境也。画家的一笔一画,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作者感情的抒发,即反应客观事物之精神实质,创造有情有景的艺术境界。
◎“留白”让观赏者拥有想象空间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亦即易经的宇宙观:“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画面的空间凭着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尤其讲究“气韵生动”,即是一种有 节奏的生命,虚实相映,计白当黑(以虚为实),达到“此时无声胜有 声”的境界,因此,“留白”是中国艺术中一门很大的学问与特色。不管是山水、花鸟或人物画,一般来说,国画很少会将整个画面填满, 而是要留给观赏者更多的想象和自由以让思绪在宇宙无限的空间里飘游,因为一幅作品并不是最后的叙述,而是一个开端,国画家所记录的并 不是单独视觉上的经验,而是许多经验的聚合,这种经验以形式来表现 ,同时还赋予象征性的意义例如画家画黄山,黄山的真面目对画家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自然 形态的精髓,可以对着它凝想,可以对着它遨游。又如画家画树上的小鸟时,这只小鸟并非是被画框框起来的东西,而是无限空间中的一个生命象征,是“超以象外”、“灵的空间”,其内涵力量在于能引导观“脱离自我”、从所观赏的画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及清新脱俗之感。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
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但是,如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艺术的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那么从这样三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第二步,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到了这一步,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主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绘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肆’ 怎样欣赏中国画

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中国画的艺术规律,其次还要有较深的艺术修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历程映射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画受中国哲学、美学观点的影响,不要求像照相那样非常逼真,而是借景借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半是物,一半是我。”通过画面传给人一种深沉、一种苍茫、一种宁静、一种生机……一种无言的会意。西方绘画是大自然的再现,而中国画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再创作,是一种融入了自我的再创作。

除了这种深层次的欣赏之外,还有画面的欣赏。一般的衡量标准,一是笔墨雄健、精湛,不造作,不含混,脉络清楚气势旺盛,大胆下笔,细心收拾。二是立异标新,有激情,有生气,能够第一眼就抓住人心,使人看过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三是布局要奇,从全局着眼,细处着手,虚实相间,繁简相宜,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四是造型要美,要有神韵,有灵气,比描写对象更高更美。切忌形似华美,内容空洞。最后,画中所配的诗文、书法、印章皆应与画面协调统一,浑然一体。

因此,欣赏中国画时有许多地方要靠领悟,其中的博大精深之处还需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到。

‘伍’ 如何欣赏中国画,从那些方面入手

欣赏一幅中国画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常常是能否“看懂”作为评判标准。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的,属于看得懂范畴。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中国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中国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画的实质,因为“神韵”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目标。

当然,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国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艺术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中国画也是如此。

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

第二步,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到了这一步,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

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中国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朋友不妨用这种方法去欣赏中国画(或其他绘画),认真试一试,看能否有所收获。

‘陆’ 如何鉴赏中国画

你可以从以下的方面来鉴赏中国画表面: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仅仅是画面,还要看下列各项是否精美。 1.画工: 一幅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表现,我们往往主观的评价一幅画的优劣,主要还是受画工的影响。 2.书法: 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中国画画面上常伴以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之笔,使画增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良莠。 3.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画家的印鉴,题字者的私章,衬托用的闲章,收藏者的印章,欣赏者的印章,鉴证者的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的内容,盖印的位置等,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帝皇,名家,藏家和鉴赏家的印鉴,可鉴真伪。4.装裱: 中国画的装裱别具一格,常见的有纸,绫两大类。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称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日本近代的裱工另有风味,对现代的裱画方式有影响力。好的装裱,能把一幅画衬托得更为精美悦目,名贵大方。 5.框饰: 如用压镜方式将画藏在玻璃框下,其采用的框边材料、颜色、大小等对画的美观影响极大。近年北美画家多采用西式框饰代替中式装裱,亦颇有可观。 6.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单单欣赏表面工夫,更着重作品和作者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7.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书法,老手多苍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 意境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所不同,这表现的就是功力。 8.布局: 布局看来像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成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提诗,盖印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虚,故从布局中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9.学养: 功力及布局,可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养,对其作品影响至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着名文人,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与画匠之分别,学养是条件之一。10.人品: 字画中的诗文词句,往往代表作者的心声。一首好诗,亦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句,亦给作品画龙点睛。最难得的,就是作者能为自己的画面题诗,不抄袭他人旧作,更显独特。至于书法亦然, 抄一首古人的诗,别人看来,只观其字,因为内容不是作者心声,而是古人翻版而已,到底欠缺了作者的灵魂。12.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压角,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对作品的影响很大。从印文中亦可见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以上对中国画的鉴赏,较侧重形式美,属于表面欣赏。只是停留在初级鉴赏阶段。 如果能从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从作品创造的意境中领悟作者的用心,与画家一同喜怒哀乐 ,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提高了一个层次,达到了由感官进入到理性鉴赏阶段。如果能对中国画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把画家的具体作品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找出它的继承和成就,认识画家的独创性,并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作品的意义,那就进入到了更高的理性阶段。 中国画的鉴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而中国画的鉴赏标准往往和创作的标准是一致的。最完整的古代中国画创作和鉴赏标准是‘六法论’,他是南齐人物画家谢赫提出的。了解古人的评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的品评古代美术作品,做到以古人之法评古人之画,以解其意。

‘柒’ 如何鉴赏中国画

外表: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下列各项是否精美。

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 我们往往主观批评该画的优劣,就是受画工的影响很大。

书法:
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中国画画面上常伴 以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增色不 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 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良莠。

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画家的印鉴,题字者私章,衬托用闲 章,收藏者印章,欣赏者印章,鉴证者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 文内容,盖印位置等,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帝皇,名家, 藏家和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框:
中国画的装裱更别具一格,常见的有纸,绫两大类。 今呀洗 ,绫 裱较精。裱边的颜色,阔窄,称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日本近代的裱工另有风味,对现代的裱画方式具影响力。好的装裱,能把一幅画衬托得更为精美悦目,名贵大方。

框饰:
如用压镜方式将画藏在玻璃框下,其采用的框边质料、颜色、大小对画的美观影响极大。近年北美画家多采用西式框饰代替中式装裱,亦颇有可观。

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工夫,更着重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相互关系。

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苍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 意境亦表现出作者的工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表现就是功力。

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成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提诗,盖印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虚,故从布局中可见作者特到之处。

学养:
工力及布局,可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养,对其作品影响至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着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者,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与画匠之分别,学养是条件之一。

人品:
西方画家,往往以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试问谁家高悬曹操,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原故。

诗句:
字画中的诗文词句,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其一句好诗,亦能表现 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句,亦把书题画龙点睛。最难得的,就是作者能为自己的画面题诗,不抄袭他人旧作,更见特出。至于书法亦然, 抄一首古人诗章,别人看来,只观其字,因为内容不是作者心声,而是古人翻版而已,到底欠缺了作者的灵魂。

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压角,就是画面或书 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亦可见作 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捌’ 怎么欣赏国画

1、看

“四看”原则:一看气韵;二看意境;三看笔墨;四看诗书画搭配。

对人物画的欣赏要像看电影、看小说、看环画那样看其是否用笔精准,看其是否细腻传神,看其是否主题突出、故事精彩、情节感人。

2、游

对待山水画欣赏要像旅游区旅客观景一样一路仔细地观览过去。北宋画家郭熙提“高、深·平”的“三选法”,就是对待一幅完整的山水画要采取“平远、深远、高远”的办法来进行鉴赏。

3、悟

对待花鸟画欣赏要像在花园里赏花在古玩店里鉴赏古玩一样认真观赏,最后参悟出其精神内涵和表达的主题思路。

最后,简单的说说当前中国画鉴定:


一是看纸质(新老渲纸、麻纸、帛,有别于老画新画);

二是看笔墨(是否是印刷品再添笔,现今行画有本刻水印,作坊拼图等高仿作品);

三是看结构(是否属于拼凑成图);

四是看绘印(书法、印章是否真实)。

(8)如何欣赏中国画扩展阅读:

一、中国画的特点

1、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2、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3、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

4、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二、中国画的分类

1、人物画

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是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主张的画家。唐代阎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2、山水画

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着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是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买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

3、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它与山水、人物画并列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专门学科。花鸟画就广义讲,应包括花鸟、禽兽、昆虫、鱼介等。

‘玖’ 中国画一般的鉴赏方法

赏析的基本方法

中国画的鉴赏按科分,各有鉴赏重点

山水画:一看笔墨,二看大势,三看气韵。

人物画:一看笔墨,二看造型(形态),三看神韵。

花鸟画:一看笔墨,二看形神,三看赋彩。

中国画的鉴赏,如果按欣赏的距离说,要把握住近看笔墨,中看构图,远看气韵。

说得具体一点,可操作性一点,即:一二步看笔墨,四五步看构图(大势),八九步看气韵。

看笔墨主要是看笔触美不美,笔力是否遒劲,力能扛鼎。墨色是否充盈华滋,是否浑然一体。

看构图主要看大势是否得体,有气势,是否新颖。

看气韵主要是看是否形神兼具,生动放逸。

(9)如何欣赏中国画扩展阅读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依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评论:

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可以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国画是要表现“气韵”、“境界”。

绘画的工具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号称“文房四宝”,其意义不止于书写绘画方面,中国文人对其给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历代文人书画大家和笔墨纸砚相关的故事举不胜举。

毛笔是中国所创,并影响到朝鲜,日本,等亚洲广泛地域的传统书写习惯。毛笔分硬毫,软毫和兼毫,硬毫以狼毫(黄鼠狼尾)为代表,软毫以羊毫(山羊须)为代表,根据写字绘画,种类,以及个人习惯的不同,用笔也不一样,羊毫柔软,狼毫刚健,兼毫柔中带刚。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尤其以湖州(今浙江善琏)之湖笔,宣州(今安徽泾县)之宣笔,及江西进贤之笔为上。

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古代徽州所产之墨,历来为文人所喜爱,徽墨有金不换之美称。

颜料有两种,使用起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种是植物质的,如花青、滕黄、胭脂、牡丹红等,性能是透明、质细,但年久会褪色;另一种是矿物质的,如朱砂、朱漂、头青至三青、头绿至三绿、赭石、石黄、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盖力,年久不褪色。

中国画用纸种类广泛,如宣州所产宣纸,四川的皮纸,河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等,推而广之,不但是纸,绫,绢等织物都是绘画的材料。

但宣纸种类多,产量高,品质好,其特性将国画要求的笔墨神韵能最好的发挥出来,且较绢等价格便宜,故宣纸几乎已成为国画用纸的代名词。

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种。熟宣是用矾水加工过的,水墨不容易渗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细致地描绘,反复地上色,因此像绢织物一样,适合于画工笔画;生宣是没有经过矾水加工的,水墨容易渗透,落笔为定,无从更改,而且渗透开来,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所以写意画多用生宣。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以安徽歙县之歙砚,广东端溪的端砚,甘肃的洮砚、及山西的澄泥砚、最为名贵,号称四大名砚。常有古人为求一方名砚,不惜倾其所有。

除文房四宝之外,印章、印泥、笔架、笔洗、笔筒、文镇等相关绘画用具还有很多,广义的文房四宝也将以上所举列入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画

‘拾’ 怎样欣赏中国画,什么样的中国画才是好的

画面表达的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构图符合中国阴阳哲学;线条符合中国书法用笔。

阅读全文

与如何欣赏中国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是越南人用越语怎么拼 浏览:442
中国哪里安全不被洪水淹 浏览:194
接英国留学生的机票怎么定 浏览:768
意大利什么政治体系 浏览:327
现在越南有多少中国人后裔 浏览:592
印尼代扣代缴是什么税 浏览:157
什么废除了英国君主制 浏览:993
印度团结塑像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369
越南为什么会撤走军舰 浏览:863
越南男孩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723
意大利依玛地暖和斯密哪个好 浏览:713
中国电信联通套餐哪个好 浏览:419
意大利哪个品牌车便宜 浏览:54
印尼的华人怎么来的 浏览:847
中国人寿保险怎么退 浏览:734
英国摩飞榨汁机怎么样 浏览:308
伊朗信仰什么教哪五个 浏览:137
中国打印尼电话怎么拨号 浏览:323
一元人民币等于多少伊朗的钱 浏览:992
越南语厉害怎么说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