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争,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和印度发生过中印边境战,这是在1959-1963年发生的,期间一直都有冲突,是因为印度不断的在中国的边境挑起事端,在中国的领土上设立军营和界碑,派出部队驻扎,印度说要按照印度被英国殖民时期单方面划定的边界为主!但是此英立边界严重危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印度军方也不断的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与印度边界的驻军发动侵扰!在1962年,毛泽东下达自卫反击战决定,调集数百辆解放牌卡车和数万官兵对印度进行反击,印军屡战屡败,最后部分军队投降,边境战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在从此以后的20年间,中印还是有部分冲突!这都是因为英国单方面决定的中印边境条约有关!但是相关条约中国并没有签署和承认,所以此边境条约应为无效!此条约是英国与印度签署的,岂能奏效?
2. 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是怎么回事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争端问题。
中印有争议的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由于锡金段不存在争议,故不含锡金段) 。西段长600公里,中段长450公里,东段长650公里。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
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是为推动中印边界问题解决而专门成立的高级别会谈机制,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先后举行过十七轮。
正是在这一会谈机制的作用下,中印双方于2005年达成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迈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第一步。2018年11月,应中印边界问题中方代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将于来华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二十一次会晤。
(2)印度与中国为什么会有冲突扩展阅读:
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
中印自古相邻,习惯边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基本没有争议。但自从英国占领印度后,英印政府试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裂出去,为后来的中印争端留下隐患。
1914年,由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制定了“线”,即着名的“麦克马洪线”。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
1947年3月,当时的印度临时政府曾怂恿尼赫鲁在会场上悬挂的巨幅亚洲地图竟将西藏置于中国的版图之外,后经国民政府代表郑彦的强烈抗议,尼赫鲁才给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临时政府还向西藏葛厦提出“继承并保持英国在西藏的特权和利益”备忘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于是,在“团结一切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口号中暂时搁置问题。但印度总理尼赫鲁却对中国的这一外交策略不买帐,沉醉于“大印度联邦”的战略构想。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乘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1954年10月,尼赫鲁访华回归,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竟立即出现在印度官方地图上,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印度政府还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尼赫鲁甚至指责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
西藏叛乱的失败,使尼赫鲁划西藏为印度战略缓冲区的妄想成为泡影,但“大印度联邦”构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静。他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中印关系随即恶化。尼赫鲁完全阻绝了中国政府防止边界冲突的各项建议,继续侵占中国领土。
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
3. 中国与印度为什么对峙
题主可以查一下地图,洞朗地区所处的位置,极其重要。 印度害怕中国一侧修建交通设施,在危急时刻,前出切断印度与其东部领土的要道。
4. 中国和印度的矛盾根本在那里
历史渊源很久了,在清末的时候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就要占领中国的西藏山南地区,炮制出臭名昭着的麦克马洪线,想要从中国西藏划出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印度,不过中国历代政府都没有承认这条线。
后来建国后,印度不老实,总是在边境闹事,毛主席和周总理决定给印度点颜色看看,1962年就打了场反击战,你上网查查就知道了,打的印度屁滚尿流,不过打完我们又退回来了。所以那块地方还是印度占着。我们还想要回来,印度不肯。
在西藏西边,还有块地方,大约3万平方公里吧(记得是这么多),中国控制的,印度说是他们的,想要回去,中国不肯。
其他印象差是因为建国时国情相似,但是印度人很狂妄自大,现在明明不如我们还喜欢叫嚣,所以令人生厌。
其实网上有很多中印纷争的帖子,多看看就知道了。
5. 印度为什么跟中国作对
印度的这种心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中印战争的影响。尽管战争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印度人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至今还无法接受惨败的结果,认为这是印度的奇耻大辱。印度一位将军2008年曾说:“印度对中国的感情可能正如中国不能忘却日本帝国主义20世纪在东亚的历史一样……印度决不可能忘记1962年的耻辱。”
其次是中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印度1947年独立时工业实力位居世界前十,领先于当时处在内战中的中国。但中国现在的GDP总量是印度的3倍多,人均收入是印度的2倍,流入的外资是印度的10倍。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让印度心里酸溜溜的。
再次是西方国家的挑拨离间。西方国家为了制衡崛起中的中国,大肆“唱盛印度,唱衰中国”,鼓吹印度是伟大的民主国家,在许多方面具备超过中国的潜力。尽管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西方国家的拉拢还是产生了作用,因为印度也希望利用西方国家的“友好 ”来牵制中国。
最后是印度对中巴友好心存芥蒂。由于奉行“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的旧思维,印度对中国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颇有微词。印度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巴是无法与印度进行持久对抗的,因为巴根本没有能力研制核武器和先进的导弹。
6. 中国和印度为什么要“打仗”
主要是领土争端问题严重。
二战以前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西藏也受英国的控制。
英国人退出时在印度和中国西藏之间,设了个麦克马洪线,这一来中国就没有藏南了,中国不认,但当时中国没有话语权。
新中国控制印度后,印度眼红,把藏南视为战略要地拼命争夺,于是战争打响。
对印度藏南是战略要冲,但对中国也是国家主权问题,也不能拱手相让。
7. 中国和印度矛盾由来
就本质来说,中印矛盾源于地缘政治冲突,两国领土交界存在诸多利益纠葛。同时,中印矛盾还涉及到大国之间的博弈,美国、俄罗斯等国也插手过印度事物以牵制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布局。这个恐怕要写一篇论文才能理清,甚至关系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需要具体来说,有兴趣可以大家相互交流!
8. 中国和印度的矛盾到底来源于哪里
印度在经济政治上作为南亚地图板块的霸主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带头大哥,人口超过十亿的唯一两个国家之一,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西方国家称道的),经济生产总值世界前十国家之一,具有很高的国际地位,所以这样一个国家,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上,势必不可能作为一个附庸存在,而观察其接壤的国家,能够对其构成威胁的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国而已,但巴基斯坦在东巴独立以后已经近乎失去了挑战南亚霸权的能力,故印度若要维护其在南亚的固有利益,唯一需要面对的就是中国这个北方邻居的威胁。
而且中银边境冲突印度被揍的挺惨差点被攻入首都,也就决定了印度不得不时时刻刻以中国的发展为参照来不断调整自身策略的战略方针,也就是题主所说的随时和中国比较的心态了。
9. 中国和印度在1962年的战争起因是什么
起因是印度自不量力,执意要求推进到1912年英帝国主义单方面提出,而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实则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是独立了,但它贪得无厌,还要取得其他原英国殖民地的领土,推行地方霸权,比如吞并锡金和强占孟加拉国的大量领土,把尼泊尔和不丹纳入保护国(所以不丹至今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这样的国家,跟中国边境冲突时必然的。
当年中国胜利还被迫撤退的原因是交通条件和后勤实在太差,补给跟不上,无力扩大战果,被迫后撤了。而且中国依然在经济困难时期,自然灾害依然厉害,国力也撑不起。不过同时解放军在西北阿克塞钦地区出击,取得了不少地盘。
那么至今不能解决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美国。如果美国不存在,印度算哪根葱?挥挥手就可以把印度东北部全部占领。当然还要做更多的后勤准备,虽然青藏铁路通了,还要把铁路修到日喀则和亚东,直接到尼泊尔和不丹边境,目前这些铁路都已经纳入了中长期规划,拉日铁路已经开工,边境通铁路指日可待。到时候,只要中国经济难以再高速发展了,我们就会拿印度开刀刺激内需。
别看印度在美俄那里受宠,在南亚没有一个国家不讨厌,忌惮印度。我们不仅要取得藏南,还要永除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