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史如何保存粮食的

中国古代史如何保存粮食的

发布时间:2022-07-04 07:16:59

1. 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古代的农民都是如何储存粮食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最近在西咸新区大堡子村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汉代墓葬,出土1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鎏金青铜器、玉器、铁器等。 令人惊喜的是,考古人员在墓葬西侧壁龛内,发现一个非常罕见的大型陶仓,这座陶仓宽约1米,高约80公分,体量巨大。考古人员在陶仓内发现了满满一仓粮食。

为什么汉代的粮食还能保存这么久?古代农民都是如何储存粮食的呢?

仓窖法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地窖或仓库储存食物。这种方法多用于储藏大量的粮食、水果或蔬菜等。一般来说,北方干燥土厚,多采用地窖法,南方地下水位高,气候湿热,多在地面设置仓库。采用仓窖法储藏食物时需要解决防潮防虫等基本问题,其中防潮主要采取干燥通风的方法,防虫则采用日晒法和天然杀虫剂法。

2. 隋朝的时候,是怎么做到把粮食存放20年的

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储粮窖;第二个就是种植小树苗来观察粮食贮存情况;最后一个就是储粮窖建立的地方,天气相对稳定。从而保证粮食可以放上20年这么久。

03、储粮窖建立的地方,天气相对稳定

还有储粮窖建立的地方,古人也是非常聪明,知道天气变化对粮食存放多久是有影响的。因此古人建立的储粮窖地点都是天气相对稳定,非常适合粮食存放的。

3. 距今1400年的隋朝粮仓,出土粮食还能发芽,究竟是怎么保存的

要特别制作一个允许粮食长期储存的粮窖,然后保证此粮窖与空气隔绝,保持其内部干燥,就可以达到储存粮食时间极其长久的目的。

隋朝时期想要长期储存粮食,而且还要保证粮食不坏,得从储存粮食的粮窖下手。首先要制作一个厚实的粮窖底座,先找一个空旷的土地,对该土地向下进行挖掘,然后对这个坑制作粮窖底座,这个底座得弄个30cm左右的厚度,这么做的原因是要隔绝土地由下而上的湿气。

这样一来,修建完成的粮窖就可以很好的储存粮食,据说这样的粮窖储存粮食可以保证粮食不变质高达10年之久。

4. 河南洛阳发现千年粮仓,粮仓内部储粮惊人,粮食如何做到保存千年不腐呢

近年来因为国家大力提倡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等,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吃饭时都会选择把剩菜打包。从前碍于面子,我国的粮食浪费问题一直很严重,这两年逐渐能够看到改善。粮食一直是人们保障正常的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东西,无论古今没有粮食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河南洛阳便发现一个千年粮仓,不仅粮仓储粮量惊人,而且其中的粮食保存千年依然不腐。

这座粮仓之所以修建在洛阳,是因为洛阳可以成为关东和关中的粮食中转站,同时可以照顾到两个地区的人民生活,所以若他没有如此庞大的规模,便不能及时发挥出作用。后来隋朝灭亡,唐朝建立,但因为含嘉仓作用巨大,便一直把它保留着。

唐玄宗时期,含嘉仓的粮食储备粮在公元749年达到580万石。宋朝时期的历史记载中也对含嘉仓有过一定的记载,但后来的朝代里便没有再发现与它相关的记载。 从含嘉仓建立到没落,期间经历几百年的岁月沧桑。

含嘉仓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发现里面一共有400多个仓窖,其中可以存放50万斤粮食,换算一下,也就是250吨。可见含家仓的规模有多么巨大,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粮仓,已经发掘出来,就以其规模震惊世人。

同样,含嘉仓里面很多保存完好的谷物被发现之后,也引起人们的震惊。这里的谷物居然在几百年之后还没有腐烂,而且有科研人员将那些谷物拿去栽培,后来不仅发芽,还茁壮成长起来。大家都很佩服古人的智慧,在那时就会利用极大程度地减少粮仓中的空气,来长久地保存谷物。

而含嘉仓的粮食储存能够如此完好,还得益于古人建造粮仓的地址选择。他们将粮仓的位置选择在远离湖泊和地下水源的高处,还将窑内的土质硬化烘干,保证粮食能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并且在含嘉仓的底部,考古学家还发现大量草木灰存在,它的作用也是阻止湿气进入粮仓。

所以河南洛阳的含嘉仓才能保证储存的大量粮食千年不腐,古人的智慧之处由此可见,而含嘉仓也被誉为“天下第一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含嘉仓的修建我们可以得知,不论风调雨顺与否,粮食都是极其重要的。丰年不忘旧时,有备无患,所以珍惜粮食依然是每个人应该共同参与的大事。

5. 古代国家是如何粮食储存的,一般是用什么方法存储粮食

古代粮仓,最代表性的是含嘉仓,利用温度较低,将干燥的粮食放入仓内储存。这个是国家粮库。
一般农户是瓮、瓦罐来储存粮食。富裕的有囤垛。地主或粮商是廒间存放。古代多以干燥、通风避光低温来储存粮食
用高温晾晒来杀虫

6. 西安一汉墓中发现了2000年前的粮食,这些粮食是如何储存到现在的

因为这些粮食没有过多的接触空气,完好的保存在了陶仓内,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

根据网友提供的视频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挖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特别少见的大型陶仓,并且在这个仓内发现了满满一仓的粮食,在发掘过程中提取到的这个粮食已经凝结成块,其中就有我们常能吃到的小米,这么大的陶仓在汉代的时候可以看出当时的农业技术还是比较发达的。

这件事具体怎么回事呢?

近日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人员发现了一座汉代的墓葬,这是带有长斜坡的砖室墓,墓室的面积达20平左右,由于这个墓室被盗的很严重,所以考古人员在盗洞填土中清理出为数不多的器物,在耳饰最内侧发现了20多件陶瓷和原始瓷的罐类器皿。上面最关键的是有铭文的记载,该铭文对于将来研究西汉中晚期丧葬制度和赔偿器物的组合形式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专家查阅了很多的相关历史文献和以往的发掘成果,推测出这个墓室应该是与皇帝的赏赐有关。

7. 古代的粮草是如何储存携带的

古代有一种地窖,可以把食物都放里面。里面温度比较低,并且密不透风,所以粮食能储存很长时间不变质。并且古代放仓库的粮食都没有去壳,所以储存起来更方便。

8. 古代的粮仓是如何设计的有哪些储粮技术

古代的粮仓是如何设计的?有哪些储粮技术?

粮仓系国脉、民心郑建坤历代粮食问题都是国家的首要任务,由于古代生产力的制约,粮食储存尤为重要。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解决粮食储存问题的呢?

古代的余粮很少,老百姓很难储存。也就是说,用麻袋、缸、缸储存粮食。地主家囤货或粮仓多,以干燥通风为主。遇到储粮害虫感染,以干燥为预防措施。国库在干燥低温的情况下保存粮食,用粮仓储存特殊工艺,储存效果好。

谷昌在隋末天下大乱时,也成为影响谁能成为国王的关键。吴江军将军李美夺取乐九昌后,大批饥民和缺粮的义军投降,为吴江军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接着,李美漫不经心地失去了“乐九昌”和“归途昌”,数十万人瞬间崩溃。它可以说是“成道小贺小浩”。

很多关于粮仓的史料充分表明,粮食储存在古代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更重要的作用是承担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功能。我国古人早就凭借自己的高超智慧,非常熟练地储存粮食的工艺,保障了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9.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古人是如何保存粮食的

01、仓窖法

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储存,比如说可以使用地窖来储存粮食,也可以使用一些仓库来储存粮食。当然了,这种方法一般都是用于储藏量比较大的粮食或者是蔬菜,如果是量比较少,那就有一些杀鸡用牛刀了。北方的土比较的厚,而气候又比较的干燥,所以一般会采用地窖来进行储存。而南方的雨水量比较的充足,所以通常会在地面上建造一些仓库来储存粮食和蔬菜。

04、腌制法

这种方法应该是比较普遍的,一直到现在依旧有很多的人在使用。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一些盐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材料,对于食物和蔬菜进行腌制加工,经过加工以后,这些食物往往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食盐可以降低食物当中的水分,这样就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这种方法通常只对一些蔬菜和肉类的食物有效,这也算是这种方法的一个局限性。

10. 陕西汉墓出土两千年前的小米!古人都是如何储存粮食的

小时候在农村,记得哪个时候的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储存方式,

最典型的使用案例就是晒腊肉了,过年过节的时候买来许多猪肉,晒上几个日头,山里的人家还会用烟火熏一熏,这样制作的腊肉吃起来会有柴火的香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都对粮食十分重视,因为人似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饭饿的活,只有人吃饱喝足才有七情六欲,所以说家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至于更早期的古人,我们不知道怎么储存的,但是古人的智慧很令今天的我们佩服,因为那个时候科技信息都不发达,但是许许多多生活中的发明非常的了不起。许多发明至今沿用。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史如何保存粮食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中国哪些地方会被淹 浏览:765
英国实力为什么强 浏览:245
印度红蝎咬人怎么办 浏览:658
在哪里看中国乒乓球直播 浏览:77
印尼贡木是什么档次 浏览:593
意大利撒丁岛绵羊是什么品种 浏览:240
海南菠萝蜜与越南菠萝蜜哪个好吃 浏览:574
印度有哪些伟大的企业 浏览:814
印度国家哪个州最富 浏览:715
我是怎么追到意大利 浏览:47
伊朗为什么帮印度 浏览:894
印尼那边的pt是什么意思 浏览:862
哪里能够买到越南一年级书籍 浏览:400
中国在伊朗进口的石油有多少 浏览:408
江西宜春中国银行在哪里 浏览:920
伊朗招牌动作叫什么 浏览:995
印度一头老虎杀了多少人 浏览:119
中国银行充话费怎么老是在充值中 浏览:550
越南证券公司如何申请 浏览:116
印度为什么会被英国人殖民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