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16年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1916年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计划仿照德国、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最终因日本从中作梗和地方军阀的反对而终止。
北洋政府首脑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
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最后结束
(1)1916年是中国的什么年扩展阅读: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
辛亥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先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继而玩弄权术逼迫南京临时政府北迁,攫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以北京为首都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袁世凯掌握政权后,立即向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1912年8月成立)开刀,并派人于1913年3月将极力主张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国民党政治活动家宋教仁暗杀。
袁世凯还同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获得以武力消灭国民党的军费。这时,孙中山等才警醒过来,认为”非去袁不可“。
这年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不久遭到失败,他本人被迫流亡国外。袁世凯不但下令解散国民党,还解散作为民主共和制度标志的国会。
随后,他又授意制定赋予他个人独裁权力的《中华民国约法》,用以代替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处心积虑地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为了取得日本政府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竟然于1915年5月9日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草案。
1915年12月,袁世凯悍然称帝。他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派反袁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这场复辟帝制的丑剧不得不草草收场。
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实际控制北京政权的则是北洋军阀的另一个头目、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
1917年6月,原驻徐州的军阀张勋利用段祺瑞同黎元洪之间的矛盾带兵进入北京,并于7月导演了拥戴被废黜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重新称帝的又一出复辟丑剧。
在举国声讨下,原想利用张勋倒黎的段祺瑞,以武力粉碎这次复辟,并以“再造共和”的“英雄”自居,执掌北京政权。但他仍拒绝恢复民国元年的《I临时约法》和国会,而用他自己炮制的御用国会装点门面,假共和之名,行军阀专政之实。
这时的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靠山,掌握北京中央政权,并统治山东、河南、安徽、福建、浙江等省。
以冯国璋和他的继承人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则以英、美帝国主义为后台,统治直隶(1928年改称河北)、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并同皖系争夺对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权。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统治东北三省,并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扶植下,逐渐把势力扩张到关内,同直、皖两系争夺北京中央政权。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不属于北洋系统的军阀。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都把军队当作自己的私产,凭借手中的武力实行军事专政。
官僚、政客和土豪恶霸则是他们所依靠的主要社会力量。为了巩固和扩大地盘,并争夺对北京政府的控制权,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派军阀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争夺以至战争,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显着特点。
从袁世凯到段祺瑞的历届北京政府,都受帝国主义列强操纵。北京政府的财政,主要依赖外国政府的借款来维持。
截至1919年5月,各派军阀公开或秘密举借外债180多次,数额达银元8亿元以上。为了借到外债,他们将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权益,包括铁路修筑权、矿山开采权、银行投资权、内河航运权,以及关税、盐税、烟酒茶税、米捐等大宗财政收入,都作为借款的抵押品。
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向北京政府提供大量政治性贷款,操纵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北洋军阀加剧了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北京政府先后颁布《暂行新刑律》、《治安警察条例》、《出版法》、《报纸条例》、《惩戒国贼条例》等法令,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基本的自由权利。军阀们建立起严密的特务网,稽查、暗探遍布各地。
不仅社会最下层的工人罢工、农民反抗要受到严厉“制裁”,就是上层人士对现实政治表示不满,也随时有被加上“乱党”、“国贼”等罪名而受到迫害的危险。
中央和地方的军阀都竭力扩充军队。全国陆军1914年为45.7万人,1919年增至138万人。北京政府的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为了支付巨额的军费和行政费用,支付对外国的“赔款”和外债本息,北京政府和各地军阀、各级政府任意加征各种苛捐杂税,并滥发公债,滥铸铜币,滥发纸币,对人民进行变相掠夺。
经济上的横征暴敛,政治上的黑暗统治,加上军阀战争造成的破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的灾难,使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洋政府
② 中华民国是记录年的 例如1916年 是应该叫民国5年还是直接叫1916年
中华民国以公历为准,但以民国为年号,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6年则是民国5年,所以直接叫民国5年。
③ 1916年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帝国﹖
这个怎么说呢,应该是中华民国,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该中华民国为宏宪帝国遭到全国各界人士的反对,众叛亲离,1916年3月袁世凯被逼无奈,只有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所以算起来应该还是中中华民国的
④ 1916年的介绍
1916年是丙辰年,龙年,春节是2月3日。中国:民国五年、洪宪元年;日本:大正五年;越南:维新十年、启定元年。1916年中国工商业界利用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大力发展实业。纺织、面粉、烟草、工矿业都有很大发展,实业救国盛极一时,该年总计工人罢工17起。
⑤ 贵州历史上的1916年属中国历史的哪个时期
1915年12月31日,袁世凯下令 翌年(1916年)
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于1916年1月1日即皇帝
位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贵州、云南等省发动护国战争,纷纷讨袁
提出“铲除帝制,推倒袁氏,重建共和”
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仍称大总统。
1912年孙中山 就任临时大总统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改用阳历
以1912年1月1日 为中华民国建元开始
1916年 为中华民国五年
⑥ 一九一六年是民国几年
中华民国(1912——1949)。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由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政权,简称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一九一六年是民国五年
⑦ 1916年: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1916年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时期。
⑧ 1916年中国发生哪些大事
1916年中国工商业界利用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大力发展实业。纺织、面粉、烟草、工矿业都有很大发展,实业救国盛极一时,该年总计工人罢工17起。 1月15日 上海南汇县数百饥民反对屯田缴价、清丈沙田,集议起事。 16日 蔡锷率护国军出击四川。 25日 黑龙江索伦地区森林火灾,蔓延250-300公里。 27日 贵州都督刘显世宣告独立。 2月 18日 中华革命党于湖北起义失败。 23日 为缓和国内日益强烈的反袁情绪,袁世凯声言暂缓登基。 3月 10日 冯国璋等5人联合发电给袁世凯,迫其退位,取消帝制。 12日 北京政府公布《传染病预防条例》。 15日 广西宣告独立,并通电加入反袁行列。 23日 袁世凯取消帝制,并致电请蔡锷等停战,商议善后办法。 4月 月初 龙济光在内外压力之下,被迫宣告广东独立。 12日 浙江军人起义,同日宣告独立。 中旬 袁世凯决定任命段祺瑞为国务卿,由段组织新内阁。 该月 郑曼陀的古装美人月份牌在上海极为流行。 5月 8日 段祺瑞逼袁世凯交权。段、袁矛盾益加深刻。 9日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18日 袁世凯派人于上海萨坡赛路14号刺死陈其美。 中旬 中、交两银行因对袁政府垫款,而发生挤兑风潮。 25日 陈宦宣布四川独立。 29日 湖南将军汤芗铭宣布独立,成为脱离袁世凯的第八个省。 该月 中国海员罢工获胜,港府承认其工会,并增加工资。 6月 6日 袁世凯在忧惧中病故。 7日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9日 孙中山发表恢复《临时约法》宣言,并致电黎元洪,要求“恢复约法”、“尊重国会”。 29日 北京政府国务院被迫恢复旧约法。 该月 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时代。 7月 6日 北京政府重新任命了全国各省军政长官。 14日 北京政府着手惩治帝制策划操办者。 16日 所有居住在土耳其西诺普的希腊人被杀或被驱逐。 8月 1日 参众两院议员在北京举行国会,段祺瑞出任总理。 13日 郑家屯中日发生军事冲突。 31日 蔡锷东渡日本养病。 该月 政府与有实力的国务院矛盾开始明朗化。 该月 由《申报》驻京特派记者邵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开始发稿。 9月 1日 由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该月 总统黎元洪对督军团干预政府事务深感忧虑。 10月 31日 黄兴因操劳过度,旧病复发,溘然长逝。 该月 《时事新报》开辟“上海黑幕” 专栏,刊登的黑幕小说,引起海内外极大兴趣。 该月 法国人强占老西开(天津海元寺)。 11月 1日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抨击尊孔运动。 8日 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 该月 徐世昌由黎元洪所请入京调停府院之争。 12月 18日 国会内部研究系与商榷系在国会投票时,大打出手。 26日 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28日 日本西原龟三贷款给段祺瑞500万日元。
⑨ 1916年是什么年 1916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1916年:龙年、丙辰年、袁世凯镇压护国运动、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改元洪宪元年
⑩ 1916年是什么年
1916年1月1日-1916年2月2日 农历乙卯年(兔年) 1916年2月3日-1916年12月31日 农历丙辰年(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