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根据《宪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中国国家权利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
1、修改宪法;
2、监督宪法的实施;
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国家基本法律;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6、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7、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8、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9、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0、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1、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2、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13、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14、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15、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16、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谁
1、中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详情如下:
(1)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利的主体,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各种形式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哪些规定中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实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制度保证是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权力怎么划分
我国国家权力都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国务院、最高院、最高检及地方各级法院、检察院都由人大选举产生,分别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什么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具有以下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平等权是中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意指公民同等地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宪法对之最为经典性的表述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尊重宗教自由前提是在法律允许,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4、人身自由权
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5、诉愿权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6、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劳动权——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妇女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对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以及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二、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作为公民宪法基本义务的第一项,《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服兵役。
按照《宪法》第55条第2款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5、依法纳税。
《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6、其他基本义务。
除了上述所列义务外,《宪法》第49条第2款规定了“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第3款规定了“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此外,劳动和受教育也是公民的义务。
(4)中国国家权利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1、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2、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3、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的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这一宪法原则既包括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又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和履行的最主要的义务,又称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
它同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相比,具有以下特性:
1、它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2、它是公民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最主要、最根本和不可缺少的权利和义务。
3、它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4、它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与公民资格不可分,与公民的法律平等地位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