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什么是西商会
西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商人集团,明清时期,与徽商并雄,为当时两大主要商业资本集团之一。2017年,西安市委重新提出“西商”这个概念,并决定于2017年8月在陕西宾馆召开首届世界西商大会。
Ⅱ 中国四大商帮是哪四大
中国的四大商帮不是商业省份分别是晋商; 徽商 ;潮商(潮汕帮) ;浙商(宁波帮)
晋商的创业者勤俭守朴,买卖争毫厘;合伙经营,分担风险、博采众智、同舟共济;“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且善于应变。但是明清晋商资本的运转方式,是与封建地主制经济结构完全协调的,是封建地主制经济的一个环节,是为封建地主制经济服务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晋商”随着封建制度在中国的消亡,其落后的封建的经营方式逐渐暴露出与时代的不合拍性。因而,其衰落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 徽商贾而好儒,长袖善舞;“无处无商机,无行无商机”,无处不在,无行不干。但是小农意识是安徽商人最大的弱点。另外,徽商与其他商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儒”字。与一门心思做生意的晋商相比,追逐财富只是徽商的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因此,尽管徽商把生意做得很大,却做得三心二意。
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潮商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在近代潮商身上,传统文化与近代商业文化有效的结合与融合。而正是这种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也许才是潮商继晋商、徽商衰落之后仍能发展,并进一步成长的原因。
浙商吸收了以上三大商帮的许多精华,比如晋商的博大宽容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和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徽商仁义诚信的儒商文化;潮商的冒险精神和学习精神等等。无论晋商、徽商,其本质都是官商,而浙商是“民商”。 而所谓“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扛精神,也正是“民商”的精神。这也正是浙江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各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的原因
Ⅲ 中国商界最高级,最神秘的组织“泰山会”解散,意味着什么
一、故事梗概
近来,成立了28年的富豪圈子国内神秘的商会“泰山会”已经解散,并且已向有关部门完成注销泰山会有关登记手续 。那问题来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泰山会,都会谁?有什么作用?这个神秘的泰山会,有门槛,入会必须达到1亿元,简单粗暴,一年只发展一家,这就是国内的顶级商业圈。由于成立大会在山东召开,遂取名‘泰山’:“五岳至尊”的泰山寓意一种高度,以泰山取名,也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高度。
Ⅳ 中国着名的商会有哪些
1、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业界组织的人民团体 , 民间的对内对外商会,各级工商联的全国性组织。它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之一,是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简称全国工商联。
2、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是1994年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组织,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
成员是由从事商品生产、商品流通、饮食、服务业的企事业单位、有关社会组织及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个人自愿组成,分别是亚太零售商协会联盟、国际零售协会高级管理人员论坛的成员。
3、河南省豫商联合会
河南省豫商联合会成立于2008年1月27日,是由河南工商企业及有关团体、各地河南商会(企业联合会)及热心和支持豫商发展的知名人士自愿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4、广东省河南商会
广东省河南商会于2006年11月正式成立,是在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河南省政协牵头指引,与在粤豫籍企业共同发起的省级商会,接受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监督管理。
本会为河南籍成功人士或豫商在广东投资生产经营的企业、河南各地驻粤企事业机构、河南在粤知名人士、突出专业人才,开展合作交流、行业自律、参政议政等事项活动,并为豫粤经济、技术、人才的协作发挥积极作用。
5、广东省客家商会
广东省客家商会是由在粤客属企业家自愿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商会正式成立于2011年11月19日,目前有会员企业1000余家,从事行业涉及矿产资源、房地产、金融服务、高新科技等各大领域,部分会员企业已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会员企业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
Ⅳ 才看完一部叫<<上海王>>的电视剧.里面有一个叫浦江商会的组织.请问以前上海真的有这个:浦江商会:吗
真的,是的。
《上海王》是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胡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文化集团出品,由胡雪桦执导,胡军、余男、凤小岳、秦昊联合主演的动作片。该片于2017年2月17日在中国上映 。
该片根据作家虹影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0世纪初上海滩十里洋场黑帮势力的角逐纷争,纷杂乱世中奇女子筱月桂与三代上海王之间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在妓院做丫头的乡下女孩小月桂(李梦饰),个高、没裹脚,让老板新黛玉(白灵饰)很不满意,却深得洪门老大常力雄(胡军饰)欢心,成为一代上海王的女人。常力雄在与同盟会代表黄佩玉(秦昊饰)接触过程中被暗杀,小月桂孤助无缘,产女后流落乡下。
历经数年艰辛,小月桂成立滩簧班子,重返大上海,在第二代上海王黄佩玉帮助下,成为申曲名伶筱月桂(余男饰)。她发现黄佩玉与常力雄之死有关,遂与曾做两代上海王跟班的余其扬(凤小岳饰)设计,杀死黄佩玉,助余其扬成为洪门山主中第一个银行家。
Ⅵ 中国新加坡商会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贸促会的推荐下,中国新加坡商会于2001年8月22日得到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现中国商务部)的批准,并得到国务院的支持,最后于2001年12月25日得到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中国新加坡商会是在中国成立的第15个外国商会。新加坡也是东盟国家中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在华成立商会的国家。 中国新加坡商会成立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并扩大中-新两国的经贸关系。同时也帮助促进商会会员与其他相关的中国政府,企业,团体以及在中国有业务的新加坡公司之间的经济信息交流。 商会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加强会员与中国相关团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商会也为会员之间,会员同中国其他机构之间提供交流意见,互通商业信息的场所。最后,商会也帮助提高和促进与中国境内的机构,企业,其他外国商会和有着共同意愿的其他相关团体之间的技术,专业,商务和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交往。 自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也为新加坡的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被中国政府承认和支持的非盈利机构, 中国新加坡商会将为有兴趣来中国投资的新加坡企业提供一个信息网络的平台。
Ⅶ 上海以前真的有埔江商会不
有。
青寅帮和洪门(即浦江商会)都是历史中确实存在过的,人称“青洪帮”。
袁立演的筱月桂和石小群演的常荔荔,还有刘骥都是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席之地的,特别是刘骥。《上海王》书的作者虹影在书的开头和结尾都有说她和这些历史人物的点滴联系。
《上海王》电视剧第一集哈同说的“铺路”事件也是确实发生过的,老一辈的上海人都知道。
想知道的更详细参考这些:
青洪帮由来http://..com/question/16981329.html
《上海王》书在线阅读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28/1017.html
Ⅷ 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帮派
太多了。天地会、三合会、袍哥会、哥老会、小刀会、大刀会、天地盟、龙记、青帮等等
过去称三教,这三教指的是洪门、青帮、白莲教。洪门比较偏儒家,讲究的是哥们义气,君君臣臣。青帮属于禅宗,是佛家,原本是净土宗的一支。白莲教类似道教,只是类似,和道教两码事。红花绿叶白莲藕,三角原本是一家。这里边天地会、三合会、哥老会等都属于洪门的体系。
龙记属于三合会的体系,但是和三合会论兄弟关系不同,龙记属于独立出去的支流,以师徒传承。同时龙记里的一些成员又是青帮成员。
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取消会道门,这些帮会门派也大都去了台湾香港等地。
清朝干隆时,洪门已经瓦解了。复明无望,反清情绪多已平复了,加上干隆重用汉人,刚柔并济,大规模反清组织已经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便是地方性的社团吧。如有宗教意味的白莲教及自补互助性质如天地会等。很多时都被反政府的大型组织所利用。为了自身的利益,多以收取保护费,经营赌场、妓院、烟馆等业务为主要收入。低层会员则以偷抢拐骗为生。上层则会依赖权贵,维持自身地位。
辛亥革命之始,革命党人说三合会是以“反清复明”而成立的,是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们需要争取国内的会党及海外的华侨支持,所以可以合作的会党,皆视为洪门组织。由于当时的会党是现成的有势力组织,加上海外的经济支援。同盟会提出“革命排满”来作号召。
华记
成立时间:未知
马来西亚的华人黑社会组织“华记” 更也是“洪门”延伸出来的帮派,历史源远流长。也有另一传说是源自青帮。
干坤会
成立时间:未知
清朝时期,洪门在瓦解之初。洪门部分核心人员加入干坤会。相传在洪门鼎盛时期,干坤会是与洪门对抗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清政府压制洪门的一个手段。所以该组织收到清政府的幕后支援。在洪门将瓦解之时,干坤会也意识到唇亡齿寒,所以极力收纳洪门中坚力量。干坤会与洪门本是来源于民间,所以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利益冲突。
天地会
成立时间:1761年
清初,收复台湾初期。福建沿海地区,人民生活困难,于是民众自发地组成自助会社天地会。至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福建漳州人洪二和尚 万提喜(云龙和尚)带领。及后演变成反地方政府组织,加入反清情绪。天地会之会簿加入改编自洪门之历史,成为人民反政府之口实。
入会时以母指为天,以小指为地,或左手伸三指按住胸膛。
加入天地会,遇婚姻丧葬,可以资助钱财:与人打架,可以相帮出力;若遇抢劫,一闻暗号,便不相犯;辗转传会,可以得到钱财。
白莲教
活跃时间:1795-1804
白莲教始见于南宋。
清朝中期,自称为白莲教教徒在四川、陕西和湖北一带实行以武装反抗地方政府,故称川楚教乱。
三合会
活跃时间:1840年后
天地会于干隆后被列为反清组织,明令禁止,违令者死。所以流传至广东时,为避满人之猜忌,改名为三点会,即是将洪字的水部,取名三点会,号曰“三点”,但觉得无法将洪门之意表达出来,所以改为“三合会”。以后洪门进入湖南,再演变成为湘军之“哥老会”,再分出成“潘门”又称“潘家”、 “庆帮”。天地会流传极广故其他尚有名称如“清水会”、“匕首会”、“双刀会”、“小刀会”、“红旗会”、“剑仔会”、“八卦会”、“添弟会”、“致公堂”、“红帮”、“胞哥”等名称。
三合会曾协助太平天国及国民革命。太平天国时,发动两广(特别在大城市,如广州及佛山)的大武术团体中成立堂口,并传出火烧(南)少林寺的传说、
义和团
活跃时间:1898年-1901年
又称义和拳,清末,山东河北一带之秘密结社。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龙记
活跃时间:1894-20世纪30年代
又称龙记会馆、龙商会馆,清末广东一带秘密结社。20世纪初“道”字辈李三江改龙商会馆为龙记。家中盛行拜关圣帝君、孚佑帝君及司命真君,有人据此考证早期龙记组织一部分信仰源于“鸾堂”。最初会员来自小刀会、哥老会、三合会等社团,早期以“反清复明”为口号,林文领导后不再用。是中国本土结社组织,以“关圣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为最高信仰。龙记在清末鸾堂、洪门、清帮等结社组织的基础上,忠孝思想为理论根据,在国破家亡、列强入侵、庶民等死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奉殷洪盛、陈近南(陈永华)、方大洪为上三祖,以师徒传承相继,具有典型的民间结社组织特点。
信奉三恩主
关于供奉系以三恩主(奉祀关圣帝君为主神、加祀孚右帝君、司命真君,尊称为三圣恩主)的说法,可能源自清末兴起的鸾堂,鸾堂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扶乩阐教的鸾生组织和宗教活动。扶鸾着书是鸾堂团体性的仪式活动,以传达神谕的灵媒为核心,组合信徒共同参与神圣降坛因缘说法的神秘宗教体验,在庄严隆重的仪式气氛中,感染着神灵附体的悸动情绪。因此大部分鸾堂以着造鸾文、刊印鸾书,为其代天宣化的神圣职责。鸾书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儒释道教化百姓的意识形态,进而调和三教内含的形上思想,成为民众信仰行为与生活规范的最高指导方针。台湾光复之后,鸾堂的宗教性发展更为普遍,鸾书的刊印蔚为风潮,逐渐成为民间乡土宗教活动的主流。内容大约分成终极信仰、劝世化民、治身修道等三大类。
传承
上三祖
殷洪盛
殷洪盛,又名洪英,崇祯七年(1634年)盛受直隶山西大同镇守姜镶的聘任,餐赞军机,乡人闻其贤,拜投门下者:“陕西同州府蒲城县的蔡德忠,直隶宣化府怀来县的方大洪,直隶顺天府涿州的马超兴,山西绛州的胡德帝与李式开,以及山西县代州的杨才,直隶大林的林亭等”,一时豪杰之士,俱都慕名来归。至崇祯十四年(1641)春间,大同镇守姜镶,投降李自成叛乱,殷洪盛乃携诸门人南下,投阁部史可法,适史督师江苏的扬州,遭清将多尔衮围攻,并致书劝降,史可法坚贞不移,卒至城陷殉难。
殷洪盛因奉史可法命,至燕京(北京)窥探清廷虚实,沿途遍访志士顾炎武、王夫之、傅山、黄宗羲等人,议创“汉留”组织,作为保留我汉民族一线生机之构想。闻史可法殉难,乃南返转至安徽芜湖,投明将黄得功,参赞军务,嗣因黄得功自刎,部众分散,殷洪盛遂毅然招抚,集合20000余人,抗拒清兵。
顺治二年(1645)5月13日,殷洪盛的反清部队,再屡战败北后,不幸于三叉河之役败北阵亡殉国。其子洪旭,与诸门人蔡德忠等,出走自浙江杭州,投明潞王朱常范,后潞王朱常范降清,复投郑国姓,至此“汉留”构想即流传至郑成功所部。
陈永华
陈永华(1634年-1680年),字复甫,抗清名将,明朝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台商投资区石美村)人,明末举人陈鼎之子。陈永华十五岁时,其父任同安县教谕。清兵下福建时,陈鼎自杀。郑成功在厦门开府时,陈永华才二十三岁,后得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荐,与郑成功论政。陈永华对郑成功发表见解、分析未来,深得郑成功的赏识,并誉“永华乃今之卧龙也”,授予“咨议参军”之职,委为其子郑经之师,日后便成为郑家麾下的谋将。
康熙十三年(1674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这时三藩之乱爆发,受耿精忠之约,郑经率领大军进入大陆。郑经之子郑克臧监国,陈永华于是协助女婿郑克臧总管台湾政务,所以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月,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因忧悒成疾,当年在台湾病逝。郑经亲临吊丧,谥文正。后葬于天兴州赤山堡大潭山(今台南县柳营乡果毅村)。
方大洪
方大洪是郑成功部将。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为洪门“前五祖”之一。(又称少林五祖).五祖在全国分设"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清朝初期,朝廷"火烧北少林"后,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展"反清复明"活动。称为少林五祖。.
代表人物
林广尘
林文(1887-1911),号时爽,字广尘,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和林觉民、林尹民同年生、同年为创建民国而捐躯,并称黄花岗“三林”英烈。)祖父鸿年,曾官云南巡抚。林文素有大志,为人豪迈任侠,不早娶妻。
1905年,留学日本,始入成城学校,学习军事,继改入日本大学法科。
1905年8月,参加同盟会,任福建分会会长,孙中山先生深器重之。与黄兴、张继、胡汉民、赵声等最交契。曾任《民报》的经理工作,有着作署名“天讨”。后多次参加同盟会所发动与领导的武装起义,往来于南洋和香港之间。
李三江
李三江(1880年~1931年),祖籍湖北,生于广东省,龙记属“道”字辈。李三江出身贫寒,早年加入三合会依靠贩鱼谋生,1910年时追随同盟会参加革命,林文遇难后将原龙记会馆改为龙记。
龙记辈分
龙记的辈分排行有:
第一代广字辈指的是林文,及“平广字辈”门人。(龙记组织分弟子与门人之别,弟子按辈分排列,以师传徒;门人则是属于龙记组织内人但不拜师,不传香火)第二代广字辈指李三江(三合会)、李玉珍(清帮嘉白帮)、吴家珍(清帮嘉白帮悟字辈)及“平道字辈”门人。
具体辈分排列为:广、道、衍、靖、少、玄、宗、承、通、明、智、惠
哥老会
活跃时间:难以统计
又称哥弟会,中是起源于四川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朱德元帅,年轻时亦曾经加入哥老会,后来更得其协助。
红花会
备注:非现实存在,出自金庸武侠小说作品。
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之创作。其领袖是总舵主陈家洛。据金庸亲自讲,红花会是他创造出来的,历史上没有。
拜上帝会
成立时间:1843年开始
1843年由洪秀全成立,是太平天国的前身。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
相关学说编辑
至今对洪门创自何时、何人、何地等“洪学”基础课题,竟有十多种不同说法,且各立门户,言人人殊,从来不一致,而且洪门在各地的别名、分支特别多,不胜枚举,解放前就存在着不同学说。解放后学术界在一段时间内仍多沿旧说,自60年代起,才有突破。蔡少卿在《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中提出了洪门天地会起源于福建漳州地区,干隆二十六年由漳浦县洪二和尚即万提喜所创。秦宝琦、刘美珍在《试论天地会》与《关于天地会历史上的若干问题》等文中提出天地会创立于干隆中期,创始人是僧人提喜即洪二和尚。胡珠生在《天地会起源初探——兼评蔡少卿同志“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一文中,认为郑成功是天地会创始人,它创立于清初康熙年间,地点为福建、台湾,然后传入广东和四川等地。赫治清在《天地会起源“干隆说”质疑》一文中,反驳了天地会起源于干隆年间、创始人为洪二和尚的说法,认为天地会成立于康熙十三年。
关于天地会性质,在学术界也有较大分歧。其焦点在于天地会的宗旨及其阶级属性两大问题。关于天地会的宗旨或口号,荣孟源、来新夏、戴逸、袁定中、胡珠生以及赫治清等人认为是“反清复明”。秦宝琦、刘美珍则认为,“天地会组织最初乃是闽广一带世代以肩挑负贩为主的苦力劳动者的自卫反暴的秘密结社。天地会众的“结会目的多为了遇事相助,免人欺凌”。
关于天地会的阶级属性,荣孟源认为,天地会成员主要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游民等各阶层人士。戴逸认为,中国南方由于“经济发展较高,城市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市民特别是其中平民阶层的力量较雄厚,所以出现了一个适应市民要求的天地会组织”。另一种意见以魏建猷、邵循生等为代表,魏建猷认为天地会的主要成员是破产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不是资本主义关系发展下的市民。它的性质是反封建的原始形式的农民组织,严重的流寇思想和盗匪行径是其落后性的表现。邵循正认为,天地会性质与白莲教等传统的秘密结社一样,“仍然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运输工人和流氓无产者为其主要成员,从而联系广大的农民和城市的生产劳动者,因此它并不具有崭新的性质”。袁定中既不同意把天地会说成是“古已有之”,也不同意把天地会说成是“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色彩的革命组织”。他认为,天地会是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群众性秘密结社,它是清初中国社会里的种族矛盾的产物。“反清复明”是它的思想基础,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它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Ⅸ 古代的组织,协会。称为什么
古代最常见的协会是行会和会馆。行会是旧时城市商品经济中的工商业组织,有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等等;会馆是明清时期城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