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路军的总部在什么地方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在武乡县东部胚县城35公里的王家峪村,村周围崇山峻岭,沟壑深幽。王家峪村边,耸立着一棵刚劲挺拔的白杨树,是朱德总司令于1940年春天亲手栽植的。
至今50余年了这棵树巳长成参天大树,因树枝的横断面呈五星状,还微微发红,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红星杨”、“将军树”。它是八路军建设根据地的历史见证,是朱总司令留给太行人民的一颗红心。
王家峪,这座漳河之衅的“小延安”,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瞻仰,1961中3月,国务院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11月,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率领八路军进驻辽县(今左权县)西河头村,麻田镇就成为根据地的前沿。
1940年11月7日,八路军前方总部、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卫生部、军工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局党校、新华社华北分社、鲁迅艺术学校以及129师司令部等机关,移住麻田镇周围,使这里成为前方抗战的活动中心,被誉为太行山的“小延安”。
麻田镇南端现有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有总部机关旧址、邓小平旧居、左权旧居和杨尚昆旧居。在前方总部旧址纪念馆内,有彭德怀、左权将军纪念陈列室,陈列着有关图片、实物、专题资料千余件。
革命老前辈朱德、彭德怀、左权、滕代远、罗瑞卿、刘少奇、陆定一、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杨秀峰、薄一波等都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过抗日斗争和革命活动。
2. 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发源地在哪里
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发源地:
1,红军:1927年秋收起义中毛泽东首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1928年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建后一般称中共军队为红军。
2,八路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后由陕甘宁根据地红军改编而来。
3,新四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后由中共长征后留下的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来。
3. 抗日战争时八路军有多少部队,主要部署在哪几个地区
前期有1.8万多人,主要是到达陕北的红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川陕长征红军、鄂豫皖长征红军改编而成.中期有一线部队80万人,二线部队60万人;后期大约有180万人。不包括南方八省的新四军和其他的部队。
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和中原、山东、陕西等地
集中部署在: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
华南抗日根据地
东北抗日联军
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中抗日根据地
苏浙皖抗日根据地
淮北抗日根据地
淮南抗日根据地
皖江抗日根据地
浙东抗日根据地
河南抗日根据地
鄂豫皖抗日根据地
湘鄂抗日根据地
东江抗日根据地
琼崖抗日根据地
4. "八路军在哪儿
八路军主要活动于北方地区,还有两广和海南的一些根据地,共21块根据地。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人。在聂荣臻率领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抗战八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与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余人。晋绥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下辖46个县,320万人。由贺龙、关向应领导创建,后又与当地武装相结合,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自1937年至1944年春,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10100多次,毙伤日伪军10万余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以太行山为依托,西起同蒲铁路,东至平汉铁路,北接正太铁路,南临黄河北岸,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边界地区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它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所在地,是华北战略要地之一。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创建了一个东至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石德路、滏阳河,南跨陇海路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包括渤海、鲁中、鲁南、胶东、滨海五区,还有河北、江苏各一部分,下辖96个县,1350万人。1937年冬至1938年,共产党先后建立鲁南、胶东、清河根据地。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进入鲁西,与之会合。从1937年至1944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和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5万余人。华中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1938年4月,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5月和7月,陈毅和张鼎丞分别率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江南,创建苏南根据地。8月,谭震林率新四军第三支队进入皖南,开辟豫皖苏根据地;6月,罗炳辉率新四军第五支队挺进皖东,建立皖东根据地;年底,新四军一部在八路军配合下,开辟皖东北和淮海区。自1938年至1944年春,和日伪作战17500余次,毙伤日伪军24万余人。华南抗日根据地:包括东江、琼崖抗日根据地。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后,原在东江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在曾生等领导下,组成抗日游击队,建立东江根据地。1939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原在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和海南岛人民,在冯白驹等领导下,建立琼崖根据地。两地都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粉碎敌人多次“扫荡”,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由杨靖宇领导。“卢沟桥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他们以打击敌人后方和援助关内抗日为中心任务,破坏交通,使日本侵略军疲于奔命。后来,日军主力回师敌后,东北抗战转入极端困难时期。东北抗日联军被迫出没在大森林中。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和装备优势的日军坚持斗争,直到获得最后胜利。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阴)海(州)、盐(城)阜(宁)两个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是华中敌后抗战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苏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苏省中部,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东临黄海,南至长江,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华中抗日根据地相连。皖南事变前统称苏北。1941年3月,苏中区党政领导机构成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始形成。苏浙皖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4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新四军“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由豫皖苏、皖东北、邳睢铜3块根据地组成。它处于日寇占据的徐州、蚌端口、淮阴三大军事重镇之间,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淮南抗日根据地:由原皖东抗日根据地演变而来,它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东起运河,西至淮南路、瓦端口湖,北抵淮河,南濒长江,津浦路纵贯其间。以津浦路为界,分路西、路东2个地区。皖江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11月,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派李世农到皖中无为地区组建了中共皖中工作委员会,恢复和重建各地党组织,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团体,团结了一批爱国进步人士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了皖中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浙东抗日根据地:浙东抗日根据地是皖南事变后由浦东南进的抗日武装、浙东地方党以及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派来的一大批干部,经过艰苦奋斗,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包括四明、会稽、三北(指余姚、慈溪、镇海3县姚江以北地区)和浦东4个地区,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河南抗日根据地:开辟河南新区,是抗日战争后期中共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过八路军、新四军的共同努力,开辟了豫西,发展了豫南,扩大了豫东,恢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对于坚持全国抗战,控制中原战略要地,有着重要的意义。鄂豫皖抗日根据地:鄂豫皖抗日根据地是1938年武汉陷落后逐步开辟的,习惯上称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或鄂豫边区,也称豫鄂边区、鄂豫皖边区、湘鄂豫皖边区。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鄂豫皖根据地发展到东起安徽宿松,西至湖北宜昌,北接河南舞阳,南到湖南洞庭湖的广大地区,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人。湘鄂抗日根据地:1938年日军侵占武汉后,中共鄂南特委成立,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鄂南抗日游击区。1942年,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主力南渡长江,建立了以大幕山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据地。后因国民党顽固派大举进攻鄂南根据地,部队除留一部坚持当地游击战争外,主力部队撤退鄂中,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在极端困难中坚持了抗日阵地。东江抗日根据地:地处珠江江口、广(州)九(龙)铁路两侧,包括东莞、惠阳、宝安、增城、博罗等县。这里面向大海,背靠广州,是日军进攻广州、侵犯华南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琼崖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初,长期战斗在海南岛的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冯白驹、马白山分任正副大队长,下辖三个中队,队员300多人。1939年2月10日,日军数千人在海口一线登陆,国民党军撤退,海口、榆林沦陷。是日,独立队派一中队在敌东进必经之地潭口设伏,战斗从早晨持续到黄昏。潭口阻击战,揭开了琼崖抗战的序幕。八路军总部旧址,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位于山西省,由王家峪旧址、砖壁旧址、北村旧址、八路军兵工厂、黄崖洞、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组成。南京保卫战始于1937年12月1日,终于12月13日(大屠杀开始日)南京保卫战期间,八路军活动范围为陕甘宁与晋北地区,并刚刚完成夜袭阳明堡机场,使忻口战役正面战场免遭日军飞机轰炸。忻口战役后,八路军新四军开始进军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南京保卫战期间,八路军正挺进敌后!八路军当时参加的是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发源地:1,红军:1927年秋收起义中毛泽东首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1928年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建后一般称中共军队为红军。2,八路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后由陕甘宁根据地红军改编而来。3,新四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后由中共长征后留下的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来。
5. 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哪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主要活动于广大北方地区,中心活动区位于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主要活动于华北的敌方根据地。
至1945年3月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解放区共有19个,即:
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冀热辽边区、晋绥边区、晋冀豫边区、冀鲁豫边区、山东解放区、苏北解放区、苏中解放区、苏浙皖解放区、淮北解放区、淮南解放区、皖中解放区、浙东解放区、鄂豫皖解放区、广东解放区、琼崖解放区、河南解放区、湘赣解放区。
新四军活动范围是南方八省,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北、河南、安徽、湖南这几个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华北、华中抗日前线,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抗战期间逐步扩大,发展成华北、华中解放区。华南广东省人民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8年和1939年先后开辟建立了东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
(5)八路军在中国的哪些地方扩展阅读:
新四军的成立: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任政委兼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
全军共一万余人,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杜平任副司令员。
1938年2月上旬,江南各游击队奉命到皖南歙县岩寺(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集结整编;江北各游击队分别在湖北黄安(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和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集结整编。全军辖4个支队及军部特务营,共10300人。
八路军的成立:
抗日战争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为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
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6. 八路军、新四军的主要战场在哪
八路军主要战场是华北一带,范围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一部、河南、山东一部、湖北一部。
新四军战场比较广泛了,南方十三个省包括沿海几个省全部都是战场。
八路军是党中央的核心部队,主要的目的是破坏日军的资源抢占战略要地,消灭日军的主力。
新四军的军队干部和士兵比较杂,战斗力比八路军要弱很多,主要目的是抢占南方的雄厚资源为日后战争作储备。
整个抗日战争,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破坏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在百团大战结束之后,日军把共产党放在了重点,国民党也勾结日军同时进攻共产党的部队,导致后来三年的惨烈之战。
要知道百团之战没有暴发之前,共产党部队基本保持平均我方伤亡一两个士兵,却能歼灭日军十多个。自从彭德怀这样一搞暴露实力之后的几年,我方与日方就变成1:1的伤亡。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就犯过这种错误,为了一时痛快发动大批主力去搞阵地战,杀死不少的国民党军,但我方的精英部队赔掉了一大半,而且还把我方的主力暴露了,致使国民党军集中进攻打击。但那时是王明、博古等人当权,他们还支持说彭德怀打得好,毛泽东当时就极力说中央这是错误的,结果就被整下台。
毛泽东当权后,彭德怀又一次犯了这个错误,虽然消灭了两万多的日军,但自身的精英主力也赔了不少,毛泽东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让日军不重视共产党部队,而我方可以在日军后方多发展上百万军队,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时机成熟就可以发动总攻,而彭德怀偏偏要和毛泽东对着干,非要大张旗鼓地玩冲锋战,结果就把中国战场百分之七十的兵力全吸引来对付共产党部队,而且国民党从中也占了不少便宜了,时不时在共产党屁股后面趁机打打黑枪,另外,在1940年之后的三年,由于日军与我方的大规模厮杀,互有胜负,而每当八路军面临危机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叛徒与汉奸,这些损失就更加大了,被残杀的军民不计其数。
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是没有经过党中央毛泽东的同意私自发动,致使打乱毛泽东的全盘计划。毛泽东在后来的抗日总结中也提到过,按照抗日初期的估算,我方如果消灭100万日军,我方最多阵亡二十万就够了。之后的统计结果,我共产党部队抗日战争消灭日军70多万,我方所有部队共阵亡62万。毛泽东后来说,按照消灭70万日军来算,我方就算是阵亡30万是极不划算的。毛泽东的满意数字是1:5.也就是说消灭日军70军,我方阵亡14万刚刚好。
7. 八路军的三个师的分布地区
八路军的三个师( 115师,120师,129师)的分布地区:
第115师(炮兵、辎重营留属延安八路军总留守处)奉命分两批由陕西三原县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后,在晋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
第120师师部率第358旅挺进到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地区,第359旅挺进到五台、平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第129师在1937年9月,由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训处主任张浩,下辖三八五、三八六两个旅,10月到太行开辟抗日根据地。
8. 八路军是哪八路
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8月22日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全军共四万六千人,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一二○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第一二九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8月29日成立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以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9月11日,国民政府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改称正副总司令)。10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恢复政治委员制度,撤销各级政训处,恢复师、旅政治部和团政治处。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动员大会
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主力部队开赴华北前线,深入敌后,与共产党领导的地方组织配合,发动和武装广大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战争中八路军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壮大,到1940年已有约四十万人,并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1942年,日军集中兵力对华北敌后根据地多次进行残酷的“扫荡”和“蚕食”,给八路军造成严重困难。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的对敌斗争方针,深入发动群众,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广泛进行游击战争,终于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从1942年冬起,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局面开始好转。1944年,八路军转入局部反攻。1945年8月,配合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举行大反攻。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一百二十五万余人,解放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八路军发展到一百余万人。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http://ke..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3827.htm
9. 八路军总部在哪
八路军总部旧址,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位于山西省,由王家峪旧址、砖壁旧址、北村旧址、八路军兵工厂、黄崖洞、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组成。
10. 八路军指的是哪八路
八路军的历史由来
八路军--原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抗战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但此后仍习惯地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
红军改编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西安行营代主任蒋鼎文、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电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彭正副总司令。李宗仁、白崇禧贺电“望东指之旌旗,赋同仇而御侮,歼朔方之倭寇,复失地以奏功”。蒋鼎文贺电“率部抗敌,壁垒新增。行见马肥苜蓿,壮秋塞之军容;酒熟葡萄,励沙场之斗志。扬我国威,挫彼寇焰,河山还我,指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