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装剧中经常看见客官给小二赏钱,古代中国也有给小费的传统吗
相信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看过很多的古装剧,而且大家在古装剧当中经常能够看到有些客官在吃完饭之后喜欢给小二少了一些小钱,这其实就跟现在社会当中给那些服务员或者是店员一些小费一样,那么在我国的古代也有给小费的传统吗?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要求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绝大多数朝代可能都不会有人去给店员或者是其他人小费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了解一下,如果你很感兴趣的话还有很多历史书籍当中也会有相关的介绍。
⑵ 国内的小费到底要给多少
中国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和说法,并且有明文规定,提供服务者不能向客人明示或者暗示要小费,给不给全在客人自愿,如果觉得他的服务周到,能够得到您的肯定,也可以适当性的给10元/50(会不会太寒酸了...),反正就随便你。 我有朋友在澳门赌场上班,他跟我说几百的小费是经常得到,最高的小费1万葡币.........
⑶ 世界各国是如何给小费的呢
【世界各国怎么给小费】
【日本】
在日本,当进人饭店大门时,顾客可向女招待员付一些小费,而对于其他人员可不必付。
【泰国】需要小费
在泰国,顾客所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是需要的。
【新加坡】不用小费
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而澳大利亚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瑞士】
在瑞士的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
【法国】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意大利】
在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一般在意大利饭店里(餐馆),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放着专给你放小费的小盘子或储钱猪。在旅馆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个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要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北非及中东地区】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美国】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 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墨西哥】
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埃及】
埃及和北美一样,小费在服务行业十分盛行,饭店里的小费标准通常是10到15欧分,出租车小费一般是补齐车费的零头。提箱包的行李工、打扫房间的女服务生都会对额外的赏金感到非常高兴,这笔小钱一般不会超过1个欧元。
【希腊】
希腊:饭店里的小费额度通常是10%。在启程前,客人还应亲手交给女服务员一笔小费。出租车费也是补零为整。
【英国和爱尔兰】
英国和爱尔兰:饭店小费额度为10%到15%,爱尔兰最高不超过10%,如果账单里已单独列出一项“服务费”,小费可酌情减量。俱乐部的酒吧里无需小费,如果客人想对酒吧老板表示感谢,可以请他喝一杯。至于行李工,小费不会超过1个英镑,对于出租车司机也是免找零钱。
【奥地利】
奥地利:和德国一样,饭店小费是5%到10%的附加费。旅馆行李工按照每只箱子1个欧元的价格收取小费。女侍者的费用为每天1到2个欧元,在客人启程前当面交付。出租车司机则应得到5%到10%的额外报酬。
【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餐饮业的小费为10%到15%,用2欧分或者5欧分的零钱充当小费是不礼貌的行为。出租车免找零钱。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关于小费的惯例非常西化。饭店小费为10%,少于10个泰铢会被视为羞辱。
【土耳其】
土耳其:在餐饮服务行业,客人通常需支付10%的小费,一毛不拔是不礼貌的。对于一点小恩小惠,客人会递香烟表示感谢。旅馆里的规矩和德国一样。出租车也是凑整车费。
【加拿大】
加拿大:15%到20%的小费在餐馆、比萨外卖服务方面非常普遍,因为这也是侍者工资的一部分。旅馆行李工可以为搬运每只箱包得到1个加元,或者1到2个美元的费用。女服务员小费金额为每晚1到2个美元。出租车小费为车费的15%。
⑷ 沈阳的KTV小费都多少钱,一般都怎么给
去商务KTV很少有人不给小费,虽然没有强制规定,但一般都会给。因为很多服务生是没有底薪的,就靠小费生活。至于给的多少,根据店的档次,会有所不同。我是做KTV的,我们店一般是100-200元。
KTV全称是Karaoke TV。Karaok是个日英文的杂名,Kara是日文“空”的意思。KTV,从狭义的理解为:提供卡拉OK影音设备与视唱空间的场所。广义理解为卡拉OK并提供酒水服务的主营业为夜间的娱乐场。KTV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唱吧,可以跳舞、唱歌还能喝酒,对于小型聚会是第一选择。
2018年11月,因版权保护全国KTV下架歌曲6000余首。
历史
20世纪90年代,是卡拉OK最风行的时候,但这也经过一连串的演变。在初期,我记得我小时候,曾见过有人会推着一台卡拉OK作流动式的生意,它带有两个麦克风和一个钱箱,不放进钱去,机器就不会播放伴奏音乐,麦克风也不起作用。
这和日本一开始推出卡拉OK的情形很像。后来仿效日本的场地设计由开放式转而成为包厢式的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属高价格、高享受,所以除了商业聚会、洽商之外,一般人在经济条件许可下,都选择购置一台卡拉OK。
⑸ 国内小费先给还是后给
国内的小费应该先给,因为很多人非常的现实,你是提前给他小费那么他对你的服务就不一样,你不提前给他小费他怎么能知道你会给他小费呢,所以并不能给你提供优质的服务。
⑹ 小费制度起源与发展
小费由来
给小费是服务行业中通行的对服务人员的酬谢方式。小费也叫小帐,相传在公元18世纪的伦敦餐馆里,餐桌上常放着一只碗,碗上写着“保证迅速服务”。客人只要将小额钞票或硬币投入碗里,便能享受侍应生提供的优质快速服务,有人认为这是小费“制度”的起源。
其实中国古代早已有给“赏钱”的习惯,赏赐对象有店小二、奴仆、书童、小厮、跟脚等。中世纪末,德国的酒店主通常都要向客人索取小费,时称(给侍者的)“饮酒钱”,因在酒店里当帮工的女眷和伙计是不拿报酬的,以小费充作薪水。后来,小费的给予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公职人员也能收到叮当作响的钱币。19世纪末,有钱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以小费的名义向有影响的人物和新闻界人士行贿。
约100年前,西方出现过一次反小费浪潮,当时的反小费协会认为给小费是一种不良风气,号召人们加以抵制,开始效果甚微,原因是很多侍者以小费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餐、旅馆开始实行“10%服务费”制度,将价格提高10%作为服务人员的固定工资。收入尽管已有保障,然而新规定还是难以战胜老习惯,对服务上乘者,顾客依旧甘心解囊,给小费的风气始终没有根绝。
⑺ 请问在中国西餐厅吃饭后用给小费吗如果给要给多少呢
在国内不需要给的,没这风气,服务费已经计算在成本内了,如果你高兴给也可以,国外的服务生基本工资很低或没有,靠的就是小费,象欧洲和美国的餐馆,都是服务生固定好桌号来全程服务的,一般是以消费的百分十到十五来给,如果给的少了,会被当出是侮辱,他有可能会很不客气的还给你,告诉你或许你比他更需要这钱,也有的地方是直接在买单刷卡的时候TOTOL掉了
⑻ 中国没有小费习俗,搞不清楚什么时候需要给小费,给
一般都是给导游小费,或者给酒店服务生小费,导游小费一般是直接统一交给领队,领队给或者导游每天会自己收,也可能在行程结束后一起收,酒店的小费按照当地的习俗给,也可以给多,一般放在房间的明面上,他们收拾房间会自己拿走。
⑼ 中国的酒店需要给小费给多少
一般来说,在中国是不需要小费的,但在某些国际酒店的连锁,或是一些高档酒店,收取小费的标准是消费额的15%
⑽ 如何在中国饭店给服务生、传菜员小费
一般中国是没有给小费的习惯的,不过现在在北上广、香港的一些高档的餐厅之类的也渐渐兴起了给小费的习惯,一般数量多少随你高兴,只要别是一毛两毛的让服务员以为你是消遣他就OK了,对了,给的时候最好还是说明,这是我给你的小费,不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还以为是给多了,或者是直接交给老板结账的(其实有些饭店老板连服务员的小费也要全部没收的,服务员只有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