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经济有哪些特点

中国经济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2-07-06 09:12:43

㈠ 我国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许许多多中国特色的奇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它向世人宣告: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科学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形成计划经济模式的国家。由于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了入侵的法西斯德国,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向其学习,纷纷实行计划经济。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固定论断: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1991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来中国访问时还断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

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固定的 论断所困、所惑,社会主义要坚持,市场经济也要搞,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1984年10月20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又提出中国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首次明确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扩大了市场作用,也没有忽视计划的积极价值。市场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驾驭下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罕见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1979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加到3万多亿美元,年均增长9.8%,远高于世界上同期3%左右的水平。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也有明显提升,从1978年的1.8%增至2007年的6%。中国财政收入则增加了40多倍。2010年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和百余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方面,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累计吸收外国投资7745亿美元,吸引外资规模连续14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全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在近25年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中国。

㈡ 中国经济的特点

中国经济的新特点是稳中求进。"稳”_乔疤帷⑹腔础,"进”_悄康;没有“稳”的“进”是空中楼阁,没有”进”的"稳”相当于原地踏步;稳中求进方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稳”和“进”在不同阶段要求不同。就当前来说,中国经济新常态赋予了稳中有进更加深远的意义。
新常态下的"稳”,重点不是速度,而是平衡和协调,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新常态下的"进”,核心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提升,着力点是转方式调结构。
拓展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截至2018年10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在前三季度取得6.7%的好成绩,继续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㈢ 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有几个基本特征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

1、中高速

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

2、优结构

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

3、新动力

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4、多挑战

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经济特征)

1、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

2、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

㈣ 我国经济的特点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特点是: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经济体制除了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外,还包括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等各自的管理体制,此外各个不同企业的企业管理体制也属于经济体制的范围。

㈤ 中国经济在新时代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将呈现三个特点:
超大规模的实体经济、要素相对成本的逆转、国民需求的高端化和多元化。

㈥ 简要概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7、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8、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㈦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如下九个特点:
1、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
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2、消费需求
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3、投资需求
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4、出口和国际收支
全球总需求不振,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5、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
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新特征。
6、生产要素
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7、市场竞争
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8、资源环境约束
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9、经济风险
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㈧ 我国经济特点

答:我国经济特点

一、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5年来,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国内结构调整阵痛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二、第二产业规模稳步扩张,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5年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第二产业总量不断扩大,工业结构调整优化。

1、第二产业总量继续做大。

2018年,修订后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48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

2、先进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

2018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33573个,比2013年末增长24.8%;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9.5%,提高1.7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5年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同时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带动第三产业持续较快发展。

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新市场主体迅猛增长

5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推进负面清单制度,切实放宽市场准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五、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

5年来,全国上下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优化创新生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六、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5年来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区域发展协调性趋于增强,有效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优势空间和回旋余地。

㈨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中国情况看,自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中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增速在7%以下运行,这是中国经济自身周期所决定的。这一特征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程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二、经济发展新时代的第二个特征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生活质量等有更高要求。

三、创新是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全球竞争的大势所趋。

从创新的体制机制看,效率有生产效率、劳动效率、投入和产出的效率,但最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创新的动力看,科技创新是第一推动力。

从创新的主体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认为,决定经济增长效率的最关键要素是拥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拥有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全球化视野的管理机制创新。可见,激发主体活力才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阅读全文

与中国经济有哪些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虎擦身怎么回事 浏览:605
200越南盾买多少东西 浏览:366
印度怎么看奥运奖牌 浏览:397
伊朗都和哪个国家交战过 浏览:29
意大利产吉普车是什么品牌 浏览:400
越南护照怎么办银行卡 浏览:340
阿尔巴属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649
英国冶铁业怎么样 浏览:488
中国有哪些比较好的药 浏览:346
印尼东革阿里什么价格多少钱一斤 浏览:803
209元相当于多少伊朗元 浏览:27
伊朗怎么还不开战 浏览:29
国内打意大利怎么打开 浏览:197
印尼为什么这么排华 浏览:744
伊朗为什么还涨油 浏览:965
意大利语必胜怎么说 浏览:923
印度圣女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浏览:928
英国内阁怎么发展的 浏览:943
伊朗对菲律宾哪个台直播 浏览:34
印度怎么没有试射导弹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