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养猪业如何走出困境
中国养猪业现今的困境:现在中国养猪业面临的问题是1外三元不好养。外三元发病多,一天这病那病的。2青黄不接。老一辈养猪人和小散在逐步退出,而年轻人不愿养,大型养猪场真正做起来的并不多。
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呢?针对上面两个主要问题,解决它。
1培育中国本土的瘦肉型猪种。以本地猪为母本,外国种猪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完全适应本地气候的猪种。比如苏太猪就是一个优秀的瘦肉型猪种。完全适应本地气候,抗病力强,好养,并且产子多,母性好。再用它与外国品种如长白杂交,其后代对本地气候也有很好的适应性,抗病力强。与外三元比其生产性能并不低多少,非常接近,而且肉质、口感明显比外三元好。由于本地猪产子多,母性好,其年仔猪育成数明显比外三高。只要管理好了,年育成30共小猪不成问题。我所见过最好的成绩是40头左右,其中有一胎是产22头,育成22头。其生产效益明显比外三好,并且好养。
2关于青黄不接的问题。国家应扶持小规模(200-500头)的养殖场做大做强。小规模的养殖场在现阶段是中国养猪业的主力,并且有经验有技术。不要多大的扶持,只要在金融上倾斜一点点就行。因为他们有能力发展起来,只是缺资金而已。
Ⅱ 2020年生猪的产能回升了吗
农业农村部在11月22日上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专门说的就是我们的生猪产能问题,下面咱们就和大家说说具体农业农村部都说了啥?
农业农村部回答了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的生猪产能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恢复,答案是2020年底可恢复全部产能的80%,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高价猪肉了呢?其实并不是的,农业农村部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首先是进口肉制品的增加,前三个季度我们增加了进口肉制品比往年同期多40%,达到了132.07万吨。而鸡肉生产增加了15.5%,鸡蛋增加了6.1%,牛奶增加了5.6%,牛羊肉增加了3.2%和23%分别是330万吨和230万吨。预计我们全年可增产禽肉300万吨,牛奶160万吨,牛羊肉30万吨。
我们以前有数据说我们的猪肉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现在我们的这些可替代肉类食品的供应增加将近700万吨,虽然还是有很大的缺口,但是我认为这样小的供需缺口,不会造成肉类价格的大幅度上扬。大家不用再为天价猪肉的事情担心了,猪肉价格的持续非理性走高已经失去了基础。
这些只是在增加肉类供给上下工夫,我们国家还会彻底的清查我们的冷藏库,看看到底我们还有多少的冷藏肉在仓库中存放着。我认为国家的这个举动既可以摸清咱们的肉类存量情况,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打击企业或是个人囤积猪肉的问题,有利于稳定我们的猪肉市场价格。
最后农业农村部还没忘记提醒大家,猪肉的供给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要总是盯着猪肉不放,我们可以多吃一些鸡肉鱼肉等其他的可替代肉类。这样我们的不但可以很好的缓解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我们还可以坚减少我们的粮食供给压力,因为出畜禽类的饲料转化比率是2:1而猪的饲料转化比率是3.5:1我们少吃猪肉真的可以减少粮食供给的压力。
Ⅲ 全国的生猪产量什么时候能恢复到常年的正常水准
产能恢复往常水平的时间农业农村部负责人称生猪产量恢复到常年正常的水平,将会在2021年中旬实现这一目标。因为生猪的周期是有6个月时间,而在2020年底已经恢复到了90%的产能,所以在未来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可以迅速的回归到正常水平。
另外猪肉价格和饲料以及农户的投资还有承担的风险有着巨大的关系。当饲料价格较高的时候,猪肉价格势必降不下来,因为成本已经如此之高了,猪肉价格在下降,那农户就根本不赚钱,反而在亏钱了。
并且农户因为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猪瘟之后受损严重,所需要的投入会更多,很多农户都不愿意扩大规模再生产了,猪肉价格也就会稳定在一个较高点的状态。
Ⅳ 我国一些本土种猪濒临灭绝,该如何做好保护措施
国内生猪大量从国外引进种质资源,生猪市场重引进、轻选育,已陷入“引种—退化—引种”的恶性循环,正遭遇“卡脖子”风险。同时,由于保护力度不够,我国部分本土品种面临濒危。受访人士呼吁,加快本土种猪种质资源的创新创制,摆脱长期依靠国外引种的局面。
Ⅳ 如何看待全国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的情况
全国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现在是一个大的趋势,未来的半年估计都会逐渐上涨,因为猪肉的价格高,只要它的价格高,它就有足够多的利润空间,就会有大量的养殖户涌入这个市场,自然产量慢慢的就恢复起来了。
有利润就会有市场的驱动,就会有大量的投资者融入这个渠道,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现在养猪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的渠道,如果说猪肉价格没有上涨之前你家是开猪场的,你家有几百头呢,这几千头猪,现在你把这些存栏的猪全部抛售,你立马就是百万富翁,甚至说更多完全有可能,但是大规模长期养殖的养殖户他不会一次清的,他肯定会有一部分循环发展的存量。
Ⅵ 新华社五问猪肉价格登热搜,猪肉产量如何能尽快恢复
近期猪肉价格涨势比较明显,供应关系紧张,导致市场经济比较沉重,下面老百姓也怨声一片,希望国家跟政务能够积极做出政策调整。来缓解这种紧张的市场气氛,根源在于非洲的疫情比较严重,整个世界的市场几乎是连在了一起,一方出现波动,就会导致整个市场的大型经济波动,而要想尽快恢复稳定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跟猪农都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想要猪肉价格尽快恢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跟政府既要给出一定的相关政策,还要注意猪农们的心理问题,猪农们更是要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为自己的养殖业生产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积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突发情况,一起努力渡过难关。
Ⅶ 全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这对未来猪肉价格能否产生积极影响
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了全国生猪生产状况的研讨会,对生猪生产状况做了简要概述,目前,全国的生猪和母猪产量已达到正常年份的80%,生猪的养殖比例提高了近53%。
不管怎么说,健康的经济模式一定会有着一定范围之内波动,而在这种前提下,此时的生猪养殖产业的恢复,在当前环境下还是会对猪肉价格的下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Ⅷ 确保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真的可以吗
确保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真的可以吗?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我敢肯定会增加的,因为目前养猪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非常不好。那就是即使是感染非洲猪瘟了,养殖户依旧不会赔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不是说诅咒养殖户让他赔钱呢,看了之后你就会明白。即使感染非洲猪瘟也不赔钱。活猪死猪都赚钱: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现在死猪的价格都已经达到了10元/斤,即使达不到这个价格,他也是不赔本。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报保险,当然这个人更不愿意买保险。即使他买了保险,他也不愿意报,因为保险的价格不足以抵住一个死猪的价格。出现了一个什么现象?卖死猪居然有钱赚,这在两年以前根本是不太可能的。
现在我们那边养猪的确实比较多,我亲戚家感染了非洲猪瘟,猪也卖了。现在依旧在养猪过程当中,他们周边有很多都是来猪的。一年如果能健康的出来200头猪以上,那绝对是有一辆宝马了,40多万的宝马还是能买得起的。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Ⅸ 从经济角度看:我国猪的产能逐渐恢复,可是为何猪价不降反升呢
应该放开农村养殖,农村就是种地养殖的地方,但是现在禁养,不明白养个鸡养个猪咋就不环保了。涨价高峰时,别说一个月不买,就是一个季度不买,价格照样不下来。那时候好多肉铺都关门了。肉价还是照旧。资本垄断行业,还怕百姓小打小闹。胳膊拧不过大腿的。
说什么哪里建了多大的工厂化养猪场一年能出几百万头猪,别忘了是资本家的猪场,再大的猪场都是为了赚钱的。想吃便宜的肉是不可能的。
养殖是个风险很大的行业,不是暴利行业。在确保环保的前提下,农户基本存栏的保有量才能缓解压力。实行区域化种猪市场管理是有效防止役病的措施,防止跨区无政府检役引种行为。养殖者更应注意饲料来源的安全性。饲料厂家对基础原料来源的绝对零风险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