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民国到现在有哪些军队

中国民国到现在有哪些军队

发布时间:2022-07-07 09:25:12

‘壹’ 民国时期中国的几大军系

按时间来排:
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下的奉系张作霖,直系吴佩孚,福建孙传芳
蒋介石时期的就多了:蒋的中央军,桂系李、百,川系刘湘,湘系的人物不详【但有】,阎锡山的晋绥军,西北的冯玉祥,黔军【领头人物不详】,滇军龙云,还有就是现在这个了

‘贰’ 民国年间都有什么样的地方军

晋系,山西阎锡山
奉系,东北张作霖
桂系,主要是广西李宗仁白崇禧
粤系,广东陈炯明
湘系,湖南谭延闿
黔系,贵州刘显世
滇系,云南,贵州唐继尧
川系,四川刘湘,刘文辉
马家军,西北,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
山东军阀,山东,张宗昌,韩复榘
云南,龙云
新疆,盛世才
这些人并不都是同时的,甚至有前后相继的,而且只是说出各地的主要的有名的军阀,其他小的不纪

下面的一览表,就给与我们一幅军阀时代最原始军阀分布图,可一望而知当时的情况。其后的演变,也就不离按图索骥了。

袁后中国各省督军省长一览表(一九一六年夏季)

东北地区:奉天(今辽宁)张作霖 督军兼省长

吉林 孟恩远督军 郭宗熙省长

黑龙江 毕桂芳省长兼督军

华北地区:直隶 朱家宝省长兼督军

山东 张怀芝督军孙发绪省长

山西 阎锡山督军沈铭昌省长

西北地区:陜西 陈树籓督军兼省长

甘肃 张广建省长兼督军

新疆 杨增新省长兼督军

华中地区:安徽 张勋督军倪嗣冲省长

河南 赵倜督军田文烈省长

湖北 王占元督军范守佑省长

湖南 陈宧督军兼省长

江西 李纯督军戚扬省长

东南地区:江苏 冯国璋督军齐耀琳省长

浙江 吕公望督军兼省长

福建 李厚基督军胡瑞霖省长

西南地区:四川 蔡锷督军兼省长

云南 唐继尧督军任可澄省长

贵州 刘显世督军戴戡省长

华南地区:广东 陆荣廷督军朱庆澜省长

广西 陈炳焜督军罗佩金省长
上面只是说出了主要的几个军阀。。。
一些小军阀多如牛毛。。。

‘叁’ 几个字概括从民国至今中国军队

不敢多加评论,因为我们不了解高层的事情,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肆’ 抗战时期中华民国有哪些军队

滇军,桂军,湘军,东北军,晋绥军,马家军,川军,中央军

有这样一句话在红军战士中口耳相传,“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这句话正是国民党地方军阀战斗力的真实写照。网页链接

‘伍’ 抗战时期中华民国有哪些军队 其实力谁厉害一点

国民革命军 地方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厉害点

‘陆’ 民国时期的有哪些派系,军队

中华民国历时38年,在这38年里历经两代中央政府,而这两代中央政府又都是军阀政府。可以说民国的38年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军阀时代,军阀混战是民国史上的重要内容,民国时代的主要军阀如下:
北洋政府时期
1、北洋军阀——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袁世凯死后,旗下的北洋军阀分裂,但北洋军阀派系仍控制着中央政府直到1927年。 2、皖系军阀——段祺瑞。从北洋军阀中分裂出来。 3、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从北洋军阀分裂而出。
北洋军阀主要将领
4、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山东军阀)。由北洋军阀分裂出。 5、晋系军阀——阎锡山。 6、浙系军阀——孙传芳。 7、江苏军阀——齐燮元。 8、桂系军阀(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 9、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 10、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 11、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 12、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 13、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 14、新疆军阀——杨增新。
国民政府时期
1、蒋系军阀——蒋介石。蒋介石是民国后二十年最大的军阀,1928年,由蒋介石主导的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直到1949年南京政府倒台。 2、冯系军阀(西北军)——冯玉祥。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解体,旗下将领分裂成多个军阀派系。
蒋、冯、阎、桂四大军阀
3、晋系军阀——阎锡山。 4、桂系军阀(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5、粤系军阀——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余汉谋。 6、奉系军阀(东北军)——张学良。 7、川康军阀——刘湘,刘文辉,邓锡侯。 8、山东军阀——韩复榘。 9、宁夏军阀——马鸿逵。 10、甘青军阀——马步芳。 11、绥系军阀——傅作义,董其武。 12、滇系军阀——龙云,卢汉。 13、新疆军阀——金树仁,盛世才。 其它军阀:刘镇华,孙殿英,石友三,陈树藩,刘珍年,唐生智,何键等等。

‘柒’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大家对这只部队怎么看

现在很多网络朋友说衡阳保卫战,外围中国军队见死不救,其实也是不对的。

外围的20几万中国军队,很多情况下也是尽力了的。

外围中国军队25到27万,其中川军5个军10万人、桂、湘、粤各一个军一共6万人,还有11万人左右是中央军。

川军伤亡最大,40多天的衡阳保卫战下来,川军5个军几乎一开始就全被打散,最初一度只收拢了2万人,后来又慢慢收拢部队,还剩下6万,伤亡3万多,占中国军队伤亡的三分之一。

中央军7个军11万人,40多天下来,伤亡也达2万多。

湘军第73军在湘江西岸,由西向东渡过湘江的时候与日军遭遇,被日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巨大,半天之内就几乎溃散,战役结束后,湘军伤亡3000多人,但是逃跑的却达到6000人!

粤军第62军起初不愿增援衡阳,开始小打了一下进入衡阳火车站就马上撤出,后来国民政府亲电黄涛军长,给第62军三个师订下军令状,62军这才没命地猛烈冲杀,第62军整个军全面扑在日军阵线上,一天之内整个62军支离破碎,第151师副师长余子武将军在督阵中壮烈殉职,一天之内,62军伤亡高达1万人,完全失去战斗力,战况极为悲壮。

桂军第46军由于国民政府克扣军饷,所以他们起初也不愿意增援衡阳,但是在严令下,该军同样誓死作战。于1944年7月29日到达衡阳外围,马上开始进攻,不久即连破日军第34和第58师团主力防线占领距离衡阳仅数里远的二塘,这一度造成日军出现混乱,到8月8日,46军攻击两母山、柿江桥东北之线,眼见马上就得手从而攻进衡阳城内与第十军汇合,但衡阳当天随即宣告失守。为阻日军西进,46军主力奉命转移,并再次击败日军并占领南乡铺、王铺、新桥之线。但是这时,国民政府为部署湘桂作战,将第46军调回广西。桂军第46军也是打得距离衡阳最近的一个军。但是该军由于直接进攻日军主力师团的正面防线,虽然战果很大、效果也很好,但是伤亡也很大,全军伤亡7000余人,团营连长以下军官牺牲超过一半。

其实不能说衡阳外围军队就全部见死不救,有见死不救的现象,但是大部分部队都表现得很英勇的。但是配合混乱、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装备比日军差不少,尤其是重武器,比如川军一个军还不到3门山炮,虽然部分部队的武器说不差于日军,但是弹药配属量太少,单兵弹药配属量不足日军的五分之一,医疗设备也严重不足。中国士兵精锐的都在缅甸战场,留在国内的部队士兵体质差,训练不足,甚至不少还有严重的夜盲症等等。

而且,外围属于野战,不同于巷战,野战方面,日军火力优势更容易发挥。

按照日本方面的战史《一号作战--湖南会战》记载,日军在外围作战,损失2万余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衡阳外围中国军队还是拼命了的,只是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原因,无法突破而已。
第十军为中央军嫡系部队,成立之初也不止是山东兵,师管区也是到44年初才由浙江金严师管区该为广西河池宜山的,衡阳保卫战是44年6月开始,之间距离时间太短,所以衡阳保卫战中第10军中广西士兵当然肯定有,但是应该也不算太多。

第10军的几个师,在成立时士兵来源地如下:

预备第10师(师长葛先才):这个师在衡阳战后伤亡最大,但是也杀敌最多,抗战前就成立了,由浙江保安队升级,再补充2千名福建新兵而成,这个师虽然说有“预备”二字,但却是第十军的头号劲旅。

暂54师(师长饶少伟):这个师的兵员最初主要来自湖南,比较擅长巷战,虽然装备不算好,但士气旺盛。

第3师(师长周庆祥):这个师的兵员来自广西,抗战爆发时从广西的桂林、丹竹等地的新兵站征的部队,基础训练比较好,颇有战斗力,就战果而言,不少于预备第十师。

第190师(师长容有略):这个师兵员的来源比较复杂,各省都有。该师战斗力相对于其他三个师来说要差一些,该师很多时候,都有部分部队作为预备队。

以上就是10军所辖的4个师的兵员最初的组成情况。不能说没有湖南人,也不能说没有广西人,但这些都是37、38年抗战刚刚爆发时候的事情。至于37年到44年,10军的新兵来源地在浙江金严师管区,44年开始改

‘捌’ 抗日时期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各叫什么名字

国民党正规军叫国民革命军;共产党的军队北方的叫八路军,南方的叫新四军,也属于国民革命军的序列。

1、国民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创设领导,同时效忠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7年“行宪”前改为“中华民国国军”,即为国家之军队,但实质上仍属国民党控制领导,1949年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地区,由台湾地区行政当局直接控制,在大陆也称为台军 。

国军早期的将领和军官,是由设立在广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国黄埔军校)培养和训练的,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等战争。

2、八路军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但由于八路军的称号已经在各级部队中广泛传播,且八路军内部对此叫法已成习惯,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仍沿用八路军番号,人民群众亦习惯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在非正式场合,八路军这个称号一直沿用。因此八路军的称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战争后期。

3、新四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

经由中共中央提名,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任命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8)中国民国到现在有哪些军队扩展阅读

国民革命军创立过程: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广州创立中国黄埔军校。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也称党军。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的黄埔军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中正。“建国湘军”为第二军,“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建国粤军”为第四军,福军为第五军。初期国民革命军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为第六军,军长程潜。3月,改编广西军队为第七军,军长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参加革命,部队改编为第八军。7月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为八个军约十万人。蒋介石任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政治部副主任。

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一军)何应钦/缪斌;(二军)谭延闿/李富春;(三军)朱培德/朱克靖;(四军)李济深/廖乾五;(五军)李福林/李朗如;(六军)程潜/林伯渠;(七军)李宗仁/黄绍竑;(八军)唐生智/刘文岛(1926年8月前)。北伐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进展,扩编为49个军,19个独立师。

‘玖’ 中华民国37年中国军队名称

1947年以前称国民革命军。1947年中华民国行宪后,改称中华民国国军,以示军队 国 家化。

阅读全文

与中国民国到现在有哪些军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都和哪个国家交战过 浏览:29
意大利产吉普车是什么品牌 浏览:400
越南护照怎么办银行卡 浏览:340
阿尔巴属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649
英国冶铁业怎么样 浏览:488
中国有哪些比较好的药 浏览:346
印尼东革阿里什么价格多少钱一斤 浏览:803
209元相当于多少伊朗元 浏览:27
伊朗怎么还不开战 浏览:29
国内打意大利怎么打开 浏览:197
印尼为什么这么排华 浏览:744
伊朗为什么还涨油 浏览:965
意大利语必胜怎么说 浏览:923
印度圣女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浏览:928
英国内阁怎么发展的 浏览:943
伊朗对菲律宾哪个台直播 浏览:34
印度怎么没有试射导弹 浏览:680
英国棋子价值多少 浏览:295
舒尼替尼多少钱一盒印度 浏览:463
意大利家具用什么做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