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才能下好中国象棋
同的学习目的,则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一般娱乐下棋,就可以从实战学起。而且怎么学都可以,没有必然的途径。乐趣就是最终目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必要那么枯燥!
如果想在棋盘上以取胜为目的。而且还要尽可能迅速地实现这个目的。那么就必须按照 一种途径来学习了。这个途径如下:
1。先学习残局。而且是先学习实用残局。以屠景明编着的《中国象棋实用残局》学起。这本书好学,就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就可以了。要求每一局都背下来。并且要求在实战中,只要到残局,符合书上残局定式必胜局,一定要拿下。巧胜局,也要拿下。例和局,一定不能输。
然后学习排局,先学红先胜局,然后学红先和局。这个过程必不可少!否则难以深刻理解各个棋子的功能,不能深刻理解各个棋子的功能,怎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威力呢?从目前很多专业棋手的实战对局中,可以看出,这个部分他们欠缺的。
稍后可以同时学习大师们的实战残局。没有上面两个过程,则难以理解大师们的实战残局,无法较好的学习。
2。学习中局:各种常用的中局战术,以及各种战术的组合运用。这个过程需要深刻理解了。这个过程仅仅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中局的学习过程难度要远远大于残局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就开始要求天分了。也就是说,需要一些悟性了。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不但需要具有死记硬背的能力,而且需要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这些战术组合。
这个阶段可以大量地用实战来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这个阶段所需要学的精华:就是对各种棋子的深刻理解!以及各种棋子的配合能力,协调能力,协同作战能力!不仅仅是对强子的理解,而且包括对弱子的理解,包括对兵卒,仕相,将帅的理解。以及能够在实战中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弱子的效率,让这些弱子能够充分地,最大限度地配合强子协同作战。
3。学习开局:这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前两个阶段的扎实基础,雄厚基础,才能学。否则不可能学好开局。开局的学习难度远远大于前两个过程的总和。开局则要求更多的天分和悟性!
这是因为开局的目的决定的。因为开局的目是要在10~15个回合之间必然要占优!而不一定要在3~5个回合一定要占优!甚至允许在第3~7个回合内以表面上的劣势为诱饵,来和对手换取第10~15个回合左右的占优!
开局最难走的就在于4~6个回合左右这几步棋!因为他要求这几个回合要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前几个回合的落子效率,以后的每一步棋,都要与这几个落子发生最充分的联系,使其尽可能多地延长以前每个落子的效率!并且还要考虑以后,既若干个回合,就是10~15个回合以后局势的发展,而是这种发展不是一相情愿的,而是客观地,在对方参与的情况下的一种局面发展!!!
如果您在残局,和中局的基础学得不够的话,那么您学习起开局来,就如同唐僧学习辨认妖怪一样困难。因为辨认妖怪不是记住妖怪的外观摸样,而是要锻炼出孙猴的火眼金睛!孙猴子是没有能力教会唐僧如何辨认妖怪的。因为孙猴子告诉唐僧那个老头是白骨精变的,那个老头是妖怪。这对唐僧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一会白骨精再变一个美女,唐僧还是根本不认得。
很多初学者认为学习开局就是认识记忆下开局的种类,变着,等等。这和唐僧学习辨认妖怪是一样的。即使能够过目不忘,也毫无意义。一来妖怪的种类比较过于多(象棋开局的种类比妖怪还多太多呢!),都背过来是不可能的,二来因为妖怪是会变化的(中国象棋开局的变化,比妖怪的变化多多了!)。就算把妖怪的摸样都背下来了,妖怪一变化,又等于不认识了。
学习开局是就如同孙猴子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里锻炼七七四十九天,获得火眼金睛的能力一样。不管妖怪怎么变化,都能识破!孙猴子的火眼金睛不是背妖怪的摸样。不管妖怪怎么变化,孙猴子一眼就能认出来。
开局需要掌握的东西是 一种能够构架一种稳正的合理局形结构,而这种结构能够适应象棋中局复杂惨烈搏杀之中能够保持己方各个棋子保持有机联系,协调配合,构成一种具有持续能力的最大限度的合力,给对方造成持续性的压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或者说没有学习这种能力,而仅仅是背中国象棋的开局种类,记忆中国象棋开局的各种变例,就和唐僧背各种妖怪的摸样一样,根本毫无意义!因为中国象棋的种类比妖怪的摸样还要多得多,而且中国象棋开局变例的种类,比妖怪的变化多多了!!!
可以这样说:把目前所有的中国象棋的开局种类和全部变例都输入一个软件,那么这个软件在和高水平(指能够具备掌握和运用开局能力的棋人,对弈,开局肯定是这种人占便宜的!)。掌握这种能力的人就如同孙猴子,各种妖怪不管怎么变化,也不是他的对手。这种能力如果高的人,基本上就如同如来佛祖了,各种妖怪就更不是对手了。连孙猴子都不是对手!
目前中国象棋的软件与人比较最优势的是中局搏杀。而开局和残局都不如纯人。 软件在开局上,有点唐僧认妖怪一样。还是不能辨认弃子陷阱。这是由于软件的计算原理(按分值计算)造成的。
那么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而中国象棋的八卦炼丹炉就是 严格的残局,和中局的训练过程!不过这个过程远远大于 七七四十九天 啊!!!
如果没有足够的残局中局训练做基础,看专门讲开局的书,就如同唐僧学习辨认妖怪的外观摸样是同一个道理。
就算唐僧把所有西天路上的妖怪外观摸样都背诵下来,也不能单独前去西天取经啊!否则后果严重啊!!!因为妖怪都不会娇惯着唐僧的。
B. 象棋怎么下才能赢
下象棋想赢应该先学习棋理,主要分3个阶段
1、开局阶段
优先开动大子(炮、马、车),活通马路,占据好的位置(如兵林线、4、6路线、及巡河位置)
2、中局阶段
这是最重要的阶段,最考验下棋的棋力,也是最难掌握的。想要赢棋,需要讲究兵种之间的配合,炮应架中炮或沉底,马应寻找卧槽点,车应做到车路通畅不被其他子力所阻挡,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随时可以左右上下进攻。
3、残局阶段
残局多兵者容易获胜,残局缺士怕车、马,缺象怕炮等等基本理论,并且能够掌握残局定式(车必胜非士象全,马必胜双士,海底捞月等等)。
总而言之,下棋不是简单的一段话就能下好,对于新手可以先学习布局理论及定式,残局定式等等,中局是最难掌握的,需要时间才能慢慢进步,推荐一个APP,叫天天象棋,里面也可以下棋,学棋。要想赢,先要输。慢慢积累,才能做到多胜少败。还有就是下棋要多思考,不能下一步,想一步。要提前想到好几步,提前预测对手的行动。下到特级大师这样的高手,就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大成若缺了,看似有破绽,实则是设置一些陷阱,这个只能慢慢体会。更高端的还有弃子攻杀,弃子取势,各种布局陷阱等等。下象棋还应学习复盘,能够将一盘棋都能背下来,分析那下对了,那下错了,才能慢慢进步。能够做到熟记开局定式,残棋定式,并掌握中局攻杀技巧的话,那么你已经是高手了。再到最后就要通过实战去检验棋力,慢慢提升!希望可以帮助你。
C. 怎么才能下好象棋
象棋的招式很多,但主要学会以下几种战术:
天地炮:一炮从中路牵制对方中士中象,另一炮从底线牵制对方底士底象。
铁门栓:以炮镇中路限制对方士象的活动,兼以车或兵(卒)守着对方的将(帅)门。
夹车炮:车炮或车双炮前后互相配合的一种战术。
炮碾丹沙:车炮在底线成将, 从而杀去障碍 (主要是士象)成杀势。
车炮抽杀:炮在车后时,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车叫将,令对方顾此失彼的一种战术。
海底捞月:车炮或车兵在对方底线逼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的一种战术。
(3)中国象棋怎么才可以扩展阅读
象棋中的衢地当数巡河一线,4,6肋道了。布局阶段,车就应当迅速占据这里。俗话说:“三步不出车,必然要输棋”,话虽然有点重,却没说错。如果车迟迟不出,久居散地,则极易失势。布局基本理论说:尽快出动强子,抑制对方强子的出动,注意子力的协调性和联络性。
车是三军第一强子,行动快,威力大。在布局阶段,车有威胁对方马炮,横扫兵卒,兑兵活马,支持薄弱环节,掩护己方子力,威胁对方将帅等作用。
D. 如何快速提高象棋水平
首先提高象棋水平主要还是要多实践,多找人去下棋。从别人那你可以学到别人的下棋手法。尤其是找彼此就水平高的人取长补短。
另外,可以多读一些启普把平时常用的开局中局和收尾全部记下来。棋谱是根据长期的象棋实战而总结出来的非常有针对性。如果你能掌握几十套棋谱走法的话,那你的象棋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
E. 怎么才能下好中国象棋
下好中国象棋的方法:
一、首先象棋下的好,就得对那些棋子的基本运用规则了如指掌。
1.车,可以说是象棋中最重要的大将。首先它最重要的是可以横冲直撞,所向无敌。在下棋时有句老话“3步不出车是老臭棋”。可见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刚开始下棋时要尽量让车出动,不要放在原位不动,这样很不利。车可以放到河边,或者是杀到对方的地盘等。
2。马,这也是很多人的钟爱之一。马可以跳到棋盘的任意位置,对于马的运用有好几点。首先马在前几步时一定要跳起而且不能让兵卒绊住马蹄,还有最好时能够跳过河,下方能够有车照应,当然如果形成连环马就更好了。当马实在是没地方跑了,换一个对方的子也是好的。注意马后炮的摆法也很重要很致命哦。
3。炮,具有隔山打牛的功能。这也就奠定了它不能孤军奋战的基础。炮的位置很重要,最厉害的还是“当头炮”了,这一下就占据了有利态势。当然在摆当头炮时注意中间是否间隔一个子,否则这就无用了。炮和炮最连在一起也不错,叫扁担炮。当一个炮被吃掉,另一个还可以打过去。最重要的是炮和车的结合,这个非常厉害!当炮落底后,车放在帅和炮的中间将军,这是对方一定在中间放子救援,可以拉出车(最好能吃对方子的地方),既将军(炮的功劳)又可以吃对方一个子,叫“拉将”。
4。兵(卒)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兵。过了河的卒相当于车。其实大多数人在开始的时候都不会注重兵的利用,等到后面马炮不在了的时候才想起到还有兵。其实这是不对的,下棋就应该“一视同仁”,刚开始就不能让对方把兵吃光,一定要保住几个。当兵过了河后,不能不管,最好时有车照应一些,这样它就可以横冲直闯了。但是要牢记兵不能往回走。能吃掉对方一个子最好。
二,多实战才能积累经验:任何棋类游戏必须得有实战经验才可以成为高手的。当然刚开始要学习一下排兵布阵,比较常见的是“当头炮,马来跳”这类走法。比如车要出动,马要跳起,支好炮架等等。
三、学会计算,这是老谋深算的高手们常用的。在下棋时经常会碰到“换棋子”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自己为了保住一个子而通常用另一个子“看住”,这导致了很多的子连在了一起。当对方吃子时,会发生一系列的换棋子行为。比如说换车,炮等。这就要我们对每一步的走法要提前预料到,预计可能发生的每一种可能,也就是老谋深算了。
四、另外还可以多去解一下局,网上也有很多的类似于“残局”之类的棋局,这样也可以锻炼的棋艺哦!
五、多看棋谱,多思考,勤于练习,就一定可以下好象棋了。
F. 如何入门中国象棋
象棋(英文名:Xiangqi ),亦作"象碁"、中国象棋,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象棋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棋分为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在中国,大部分还是玩中国象棋,毕竟这也算是国粹,在中国说象棋也是指中国象棋。
要玩中国象棋的话,还可以了解它的背景历史,中国象棋,相传是韩信发明的,棋盘中间的楚汉汉界就是楚汉时期刘邦和项羽的分界线。
春秋战国至楚汉时期,国家战乱不止,中国象棋的将帅就是模拟双方战场厮杀。战场的变化无穷也正是象棋的魅力所在。
G. 如何下象棋
给你一份充足的象棋初学者指南,虽然长了些,看完后就对中国象棋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然后,多与人对弈,勤于打谱,复盘,棋力慢慢就会增长起来。
首先,得认识棋盘和棋子:
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做“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间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整个棋盘就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两方将帅坐镇、画有“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
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兵种是一样的,各分为七种:
红方:帅(1) 、仕(2) 、相(2) 、车(2) 、马(2) 、炮(2) 、兵(5)
黑方:将(1) 、士(2) 、象(2) 、车(2) 、马(2) 、炮(2) 、卒 (5)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红棋和黑棋。
然后,得知道走棋和吃子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同时,也得清楚各种棋子的走法
帅(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仕(士)是帅(将)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学习吃子
任何棋子走动时,如果目标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拿出棋盘,再换上自己的棋子(即“吃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与其他子不同:炮与被吃子之间必须隔一个棋子,进行跳吃,俗称“架炮”或“炮打隔子”。
接着是关于将军、应将、将死、困毙的知识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 将军”,或简称“将”。被“将军”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卫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 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轮到走棋的一方,帅(将)虽没被对方“军”,却被禁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己方其它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
一局的终结,会有胜、负、和三种情况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负),对方取胜:
1)帅(将)被对方“将死”,即被对方将军却无法应将;
2)被“困毙”,即虽未被对方将军,本方却已无棋可走动;
3)自己宣布认输。
4)一方长将不变,长将一方算输。
出现以下情况,算和局:
1)一方轮走时,提议作和,对方同意;
2)双方长将不变,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规定,双方又不愿变着时。
每一局都有时间设定
为适应不同用户需求,在中国象棋游戏里设有时间设定功能
在开始游戏前,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设定游戏时间。
第一时限:表示第一个时间限制
第一时限的步数:表示在第一时限内要求走的步数
第二时限:表示第二个时间限制
第二时限的步数:表示在第二时限内要求走的步数
第二时限以后均按第二时限的要求进行。
时限以分钟表示,从 0--180 分
步数从 0-999
术语介绍
(一)将军:对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将对方的帅(将)吃掉,称为“将军”。
(二)应将: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反击、躲避或防卫的着法。应将的方法有:
1 、吃掉对方进行“将军”的棋子。
2 、帅(将)从被攻击的位置上避开。
3 、用自已的棋子置于对方“将军”的棋子和自已帅(将)之间,俗称“垫将”。
4 、遇到对方炮“将军”时,除以上“应将”的办法外,还可以把已方被当作炮架子的棋子撤开。如遇马“将军”时,还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马腿。
(三)将死: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将死”。
(四)困毙:轮到走棋的一方,帅(或)虽然没有被“将军”却被禁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
(五)河界线: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
(六)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线”上时,称为“巡河”。
(七)骑河:一方棋子在对方“河界线”上时,称为“骑河”。
(八)中线:棋盘中第 5 条竖线,通常用“五”(红方)或“5” (黑方)来代表。
(九)肋道:棋盘中第 4 , 6 两条竖线,通常用“四”、“六”(红方)或“4”、“6”(黑方)来代表。
(十)兵行线(卒行线):棋盘中“河界线”下面的第一条横线,兵、卒就摆在这条线上。
(十一)宫顶线:兵行线(卒行线)下面的那条横线,因是“九宫”的顶线,故得名。
(十二)底线:棋盘两端的第一条横线。
(十三)对局:双方下棋称“对局”,弈叫“对弈”。
(十四)全局:指对局的全部过程。包括“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
(十五)局面: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分布的状态。通常包括 “先手”、“后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均势”等等。
(十六)起着:开局第一着。
(十七)胜势: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十八)胜定:对局中,一方多子并占优势,另一方少子,又无手段反击和变化,形成必败的局势。其多子并占优势的一方称此棋局为“胜定”。
(十九)绝杀:对局中,一方下一着要将死对方,而对方又无法解救,称“绝杀”。
(二十)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宫上角,称“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种方法。
(二十一)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对局中双士象或双仕相,在中线联防时左右分开的一种形式。
(二十二)单缺士(仕):对局中,有双象(相)而缺一士(仕),称“单缺士(仕)”。
(二十三)单缺象(相):对局中,有双士(仕)而缺一象(相)。
(二十四)闲着: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目的在于等待时机。
(二十五)空着:毫无作用的一着棋,容易贻误战机,导致输棋。
这样可以么?
H. 中国象棋怎么下才能赢
中国象棋的胜利规则是要将对方的将(帅)吃掉,活着要将对方的棋子全部吃掉。
I. 怎样才能下好象棋
第一步,解残局,解残局的作用在于对于每一个字的把握棋子的用法,比如单马擒单士这种解法基本都是固定的,没有更多的解法,所以,把先把每一个棋子用到极致。用到极致之后再考虑组合,也就是高级一点的残局配合,这样的配合搞定后,再去玩整个局。
第二步,背经典棋谱,每一个象棋高手,都会背上许多经典的棋谱。
第三步,复盘,这是一个高手的功能了,也就是背多了,应用多了后总结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下完一盘棋后,就可以原封不动的把这盘棋复盘出来,能知道自己输在哪里,赢在哪里。
象棋简介:
象棋(英文名:Xiangqi),亦作“象碁”、中国象棋,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象棋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