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仿佛打开了一个魔盒,那些其他国家纷纷进入中国的视野。原来大国之外还有大国,于是一条丝绸之路便沟通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丝绸之路,不是国家官方开辟的路,而是一条沟通交流贸易的“通道”。从以物换物,到等价购买,时至今日新丝路的出现依旧沟通了多国贸易。那么我们今天经常吃的水果中,有哪些是通过丝路流传到中国的呢?今天就为大家一一列举。
1.葡萄
如果说传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是什么,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葡萄了。《史记》记载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以葡萄为酒,汉使取其实来。而葡萄这个名字,正是大宛语budaw的谐音。在汉人引入大宛葡萄之前,中国也有葡萄,当大宛葡萄引进后与本国葡萄杂交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如:龙眼、鸡心、马奶葡萄等。东汉末年曹丕就认为葡萄石“中国珍果”。在早期的铜镜中“海兽葡萄纹”的纹样也大量运用,无不说明葡萄传入对中国人的影响。
2.西瓜
在辽、宋、金传入中国的水果中,西瓜可以说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了。古文献中,西瓜一词最早见于五代胡峤的《陷虏记》,书中说西瓜是“契丹破回鹘得瓜种”。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1号辽墓壁画中主人面前桌上摆着的就是西瓜。文天祥还做咏西瓜的诗“拔出金佩刀,切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3.苹果
哈哈,没想到吧,我们最常吃的苹果也是舶来品喔~我国现代的苹果基本都是19世纪欧洲引进的欧洲苹果。古文献中有一种叫柰子的沙果,被很多人认为是苹果,实际上并不是。晋代郭义恭《广志》“林檎似柰子”,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绵苹果啦。但是这种果子味道不好吃,直到16世纪英国培育成大型果种,1871年引入烟台,1898年引入青岛,1905年引入辽宁旅大。
明晚期,美洲果类传入中国,如巴西的菠萝、花生;北美的草莓、向日葵等等。这些食物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种植,深受国人喜爱。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外国传入中国的水果,中国的很多水果也传往国外。如:梨,在公元2世纪传入印度,在印度被称为“秦地王子”;栗子、荔枝、李子也都是中国原产的,在不同的时期也曾传播至外国
㈡ 全球进口食品怎么运输到中国
要从国外进口食品到国内卖,就需要先一般贸易进口完成海关商检规定的手续,包括:进口收货人公司备案和出口商公司备案;中文标签备案;报检;报关;交税;海关核税放行;海关查货;商检查货;进口食品入商检局的监管仓库;送进口食品的样品到化验室化验;加贴商检局认可的中文标签标签;商检的官员到监管仓库查看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加贴情况;出化验合格的卫生证书;完整了上述的手续后,就完成了进口食品需要办理的所有手续,就可以真正把食品进口到了中国,就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正常合法的销售了。
进口的时候要先注意是否产区在国家界定的核辐射范围之类,如果不在这个范围,那么就可以正常进口,清关流程跟食品是一样的,到国内的话,销售企业一定要有食品流通许可证才可以进行销售,其余需要注意的,根据具体的产品和公司而定吧
㈢ 国外食品进口到中国要哪些手续
如果有进出口权的必须去办理公司,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企业是不可以申请进出口权的,办理有进出口权的公司其注册资本必须要达到三百万元以上。 首先相关从业人员去卫生局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取得健康证,具体的注册程序: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凭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和健康证到卫生局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办理到银行开户,再凭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然后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验资,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后,带上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验资报告、股东会决议(选举法宝代表人的决议)、股东身份证、卫生许可证、公司章程、营业场所证明材料、房屋租赁协议到工商局办理注册登记。然后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证,到质监局办理机构代码证,最后到海关报批。 注册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三万元人民币,手续费用约三千元左右。 健康证后再到卫生局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办理补充回答: 进出口权的获得还是比较复杂的,一般门槛比较高,有专业的进出口操作人员,有对应的业务范围等,具体请向当地外经贸局咨询,因为各地的具体门槛不一样的。 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国内销售渠道:这个你这边应该问题不大,因为本身就是类似行业的; 2、进口渠道:要有中国的进出口权的企业,如果自己没有进出口权,可以通过外贸公司代理走,付代理费即可; 3、国外产品国内食品许可:这个程序上复杂一点,但是因为你在国内已经有相关经验了,只要把国外食品的样品拿进来做测试和申请即可。
㈣ 请问从日本进口休闲食品在国内报关都要什么手续
进口日本食品原料和生产工厂不能是以下产区:
不能是辐射产区(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泻县、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生产
注意:从2022年1月1日开始所有进口食品需要境外生产商注册好后,才允许进口,申报的时候需要,不然会系统退单
进口日本食品国内收货人所需具备资质:
进出口权
海关注册登记证
签约通关无纸化
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
日本食品日本方面需要提供的单证资料有:
1.输华产地证
2.卫生证
3.生产日期&保质期证明
4.营养成分分析报告
6.标签彩色照片和翻译件
7.如果是木托盘,木托盘需要有IPPC标识
8.Invoice
9.Packing List
10.境外生产商注册号
进口日本食品首次流程一般为:
落实好货物信息和国外单证--国外发运--收发货人备案---到港后报关---海关缴税放行(如查验则查验)---检验检验抽检(有概率)出国内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可以销售)
应出具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的
产品HS编码
一、蔬菜及制品
HS编码07章的0701100000至0714909099;
HS编码20章的2001100000至2005999990、2006009010、2006009090。
二、水产品及水生动物
HS编码02章的0210930000、0208400000、0208500000、0210920000;
HS编码03章的0301100010至0307999090;
HS编码05章的0511919010、0511919090;
HS编码12章的1212201010至1212209090;
HS编码15章的1504100000、1504200000、1504300090、1506000010;
HS编码16章的1603000010至1605909090;
HS编码20章的2008993100至2008993900;
HS编码21章的2103909000。
三、茶叶及制品
HS编码09章的0902101000至0903000000;
HS编码21章的2101200000。
四、乳及乳制品
HS编码04章的0401100000至0406900000;
HS编码19章的1901100010至1901900000。
五、水果及制品
HS编码08章的0801110000、0802110000、0802120000、0802901090、0802902000、0803000000、0804100000、0804200000、0804300090、0804400000、0804501090、0804502090、0804503000、0805100000、0805201000、0805202000、0805209000、0805400090、0805500000、0805900000、0808100000、0808201200、0808201300、0808201900、0813100000、0813200000、0813300000、0813401000、0813402000、0813403000、0813404000;
HS编码20章的2006001000、2006002000、2006009090、2007100000、2007910000、2007991000、2007999000、2008192000、2008201000、2008209000、2008301000、2008309000、2008401000、2008409000、2008500000、2008601000、2008609000、2008701000、2008709000、2008800000、2008910000、2008920000、2008991000、2008992000、2008993900、2008999000。
六、药用植物产品
HS编码12章的1211201000至1211209900、1211901100至1211903600、1211903930至1211903999。
㈤ 怎么外国食品进口到中国
要把国外的食品进口到中国就需要完成中国海关和商检局规定的相关手续,进口食品需要办理的手续很多,特别是以贵司公司名义第一次进口食品,包括:进口收货人公司备案和出口商公司备案;中文标签备案;报检;报关;交税;海关核税放行;海关查货;商检查货;进口食品入商检局的监管仓库;送进口食品的样品到化验室化验;加贴商检局认可的中文标签标签;商检的官员到监管仓库查看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加贴情况;出化验合格的卫生证书;完整了上述的手续后,就完成了进口食品需要办理的所有手续,就可以真正把食品进口到了中国,就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正常合法的销售了。
㈥ 从国外进口食品回来中国报关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进口巧克力食品报关流程
1.进口商必须拥有海关及检疫的进出口备案,没有进口出权是不能进口食品的,如果没有进出口权又想进口,那么可以挂靠我司。
2.进口商需向国家工商部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
所指预包装食品进口首先办理标签的咨询报告取得认监委的合格进口允许。
4.产品得到允许后发货需办理标签备案。
5.寻求报关公司代理为其进行,商检抽样报关等事宜。
6.取得中国检验检疫局的合格证书,产品加贴中文标签即可出售。
二、进口标签备案需要提供资料
1、产地证
2、自由销售证明&卫生证
3、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公章
4、彩色标签照片盖公章
5、装箱单、f.a票、合同
6、报关、报检委托书
7、空白的便签纸尽量多寄一些
8、报关、报检十位代码
9、包装产品设计稿及包装设计稿的外文翻译
报检时,进口商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所进口的食品按照品名、品牌、原产国(地区)、规格、数/重量、总值、生产日期(批号)及质检局规定的其他内容逐一申报。
㈦ 从国外进口零食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需要办理以下手续:
1、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格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规定。
2、食品流通许可证
食品流通许可证,是对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发放条件、发放程序以及与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衔接等问题予以明确。
3、如是用企业名称进口申报,则需要海关进出口报关注册证书,对外贸易备案登记表,自理报检备案登记表。
4、开通口岸支付税金功能。
5、公司所在地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收货企业备案。
6、网上做生产企业备案,进口商备案。
7、国外提供:装箱单、合同、发票、产地证、卫生证、外包装(做中文标签备案)。
进口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关税。各国已不使用过境关税,出口税也很少使用。通常所称的关税主要指进口关税。
征收进口关税会增加进口货物的成本,提高进口货物的市场价格,影响外国货物进口数量。因此,各国都以征收进口关税作为限制外国货物进口的一种手段。适当的使用进口关税可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也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调节本国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7)国外的食品如何进入中国扩展阅读
2019年1月1日起,对化肥、磷灰石、铁矿砂、矿渣、煤焦油、木浆等94项商品不再征收出口关税。
为支持“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我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营造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外部条件,2019年我国对原产于23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进一步降税的有中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澳大利亚、韩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
根据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对原产于香港、澳门的进口货物将全面实施零关税。随着最惠国税率的降低,相应调整亚太贸易协定项下的孟加拉和老挝两国特惠税率。
2019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298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四步降税,同时对部分信息技术产品的暂定税率作相应调整。
上述调整有利于发挥好关税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职能,有利于统筹协调国内相关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推动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㈧ 从国外进口冷冻肉到国内需要什么手续
一、冻肉进口报关必须出示的材料有什么?
1、海外必须出示原产地资格证书
2、海外的动植检资格证书
3、是不是在国家容许进口的目录
4、中国收件人是不是有食品进出口商品流通资质证书
5、中国进出境动植检证实
二、冷冻肉进口报关流程
1、签合同;
2、食品类汉语标志审批(货品到港前刚开始申请办理);
3、补货;
4、提前准备报关单证;
5、送货到港;
6、换单;
7、报关报检;
8、出口报关(审价、查货);
9、缴税;
10、贴上标签;
11、申请办理报检检查;
12、货品海关放行。
三、冷冻肉进口的常见问题
冷冻肉类进口针对收件人必须具有相对资质证书,如没有相对资质证书,博隽有。
1.国外供应商产品是否准入,工厂是否在华注册备案
2.国外供应商需要提供原产地证和卫生证(由在华备案登记的兽医开具)
3.国内收货人是否具有进出口权,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食品或农产品的进口、生产、经销或代理等内容。
4.国内收货人还需要办理国内肉类收货人备案,如首次进口需要办理入境动物检疫许可证,并在商检备案。
5.国内收货人还需要商务部颁发的自动进口许可证就目前而言重要的是国外是否准入,国外工厂是否在华注册。这两项是国外牛肉进口的首要前提,也是必备之处
㈨ 从国外进口食品到中国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和程序,进口食品需要什么资料文件单证
我是做食品进口报关的,一般从国外进口食品,首先需要把食品的成份表发给我们归类审核,看是否符合中国准入规则,符合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进口操作。
进口食品需要的资料:标签备案、产地证、成份表、营养成份检测报告、合同、发票、装箱单、提供产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限用日期/保质期证明文件、货物清单、境外厂商和出口商备案号。
进口流程:发货前办好标签备→海运/空运到港→报检→商检出检验检疫证明→报关→货到中国
注:1.进口前需准备齐全需要的资料,以免造成资料不全退运;
2.可向船公司申请14天的最长免仓期,这样货可存至码头待报检报关完成后直接拖 走,节省仓租;
3. 为规避退运风险,可货到香港再进来,这样退运也是退到香港。
㈩ 我有国外的食品,如何打入中国市场
作为休闲食品中的一个畅销品种,长期以来,薯片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携带方便、可分批取食等特点,在世界休闲食品市场占据着一席之地。
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薯片市场每年的产值已高达上百亿元人民币。蛋糕大了,争的人自然就多了。以复合薯片为例,目前的年销售量在1-1.5万吨左右。其中,国内生产的约为5000吨,主要品牌包括可比克、大家宝、圆圆等;其余市场份额则被品客、乐事、特脆星、白乐顺等国外品牌瓜分,竞争非常激烈。目前,我国的年人均马铃薯消费量约为18kg,其中90%为鲜食,马铃薯加工率仅占总量的4%左右;而根据联合国的有关统计,人均马铃薯消费量最高的西欧国家,平均每年可达90kg。相比之下,我国的马铃薯消费量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我国的薯片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
正是觊觎到我国薯片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早在1997年,世界销量长期排名第一的品客薯片就开始打入中国市场,走上了它并不平坦的中国之路。至今,正好是第十个年头。作为国外原装食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先头部队,从品客身上,我们颇能解读出一些耐人寻味的内容。
大洋彼岸的先机
品客薯片是全球着名企业宝洁公司旗下的品牌。从1970年品客诞生到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的很大部分时间,全球仅有美国和比利时的两家工厂在生产品客薯片,每年的产量大约是5千万箱。先进的生产技术赋予了品客薯片三大独特的品牌优势:弧形片装、独特罐装以及香脆的口感。
据曾在宝洁公司任职的知情人士透露,品客薯片最先进入中国市场是散兵游勇式的自然流通。尽管鲜有广告和促销,但由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早,加上难以模仿的工艺和优质精选的原料带来的普通薯片无法复制和超越的香脆口感,以及在当时来说极富特色的包装,品客逐渐在中国年轻消费者,尤其是白领人士中成为了一个很有口碑的品牌,并且在中国部分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赢得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由于嗅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市场先机,1997年,宝洁公司正式将主要在比利时生产的品客薯片通过海关正式进口到中国市场。
降价待沽
尽管在正式进入市场前已经有了些许基础,但是品客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它面临的是来自产品自身与市场的双重压力。
首先,由于关税、运输成本,以及为了防止薯片破碎而增加的包装成本等等开支,使品客薯片虽然摆上了各大超市的货架,但高昂的价格却让它成为了“皇帝的女儿”,高高在上,怎么也不容易“嫁”出去。当时,180克纸桶装品客薯片的平均售价为15元,远远高于国内同等规格薯片产品1到3.5元左右的售价。价格,成为阻碍品客打开中国市场局面的第一道高墙。而这个问题同样也是众多原装进口食品进入中国市场后必须面对的一大考验。
其次,由于当时宝洁公司拥有的500多个销售网络中的大部分经销商是做日化用品的,加上内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零售商经销品客产品的积极性始终提高不起来。
如何拉近与中国普通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呢?宝洁采取了最简单的一个方法,那就是——降价。180克纸桶装品客薯片的价格,从最初的15元降到11.2元,再降到10.9元。但是,降价待沽的系列举措似乎并没有使品客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有太大的起色。记者曾在成都红旗商场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在对比了货架上几种薯片的标价后记者发现:180克纸桶装品客售价15.2元,上海百事公司生产的120克纸桶装乐事薯片售价8.4元,福建达利食品生产的110克桶装薯片售价仅5.6元。与其他品牌相比,品客薯片在价格上仍然没有任何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薯片技术这几年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国外技术的引进,中国薯片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无论是从包装上,还是从口感上,都可以与品客一较高下。而百事旗下的乐事薯片,这个品客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在产品价格的问题上似乎也显得棋高一着。在美国,乐事凭借其袋装产品与品客的桶装产品竞争。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乐事又借鉴了本土产品的成功经验,采用了直径比品客更小的圆桶装,更方便中国消费者食用。凭借袋装产品和桶装产品,乐事在中国市场上是双重发力,与品客展开竞争。此外,乐事的经典袋装产品售价仅为3.5元,显然比品客更具优势。价格战术行不通,品客亟需寻找到新的出路。
土化生产
2002年初,品客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百事在中国进行了大举收购,收购了生产大家宝薯片的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有消息称,大家宝在2001年时的市场占有率甚至略高于品客。百事有了大家宝,就在薯片市场上覆盖了高端和低端产品,更加完善了产品线。
另一方面,国内的食品制造商也对品客虎视眈眈。它们主要借助价格优势,占领了一定的低端市场份额。如达利食品的桶装薯片,虽然重量比品客少了约1/3,售价却只有品客一半。福建的盼盼等企业也相继推出了同类型的产品。
目前,品客薯片在我国每年的销量为5000-8000吨左右,而这些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薯片在2006年以前全部都依靠原装进口。为了降低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寻求合作者,实行本土化OEM生产,成为了品客必须考虑的问题。经过近三年的考察和谈判,品客最终与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所需厂房及设备均由宝洁指定建造购买,总投资额约1亿元人民币。从2006年起,福建亲亲开始正式生产包括原味、番茄味等多种口味的袋装薯片,并上市销售。亲亲也由此成为品客在全球的第三大工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品客不但降低了薯片的生产成本,还同时免去了进口的关税和运费。目前,由亲亲生产的80克装的薯片零售价格约为4.5元,较之早先的10.9元,显然更具有亲和力。同时,品客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方面保持销售从比利时进口的品客薯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本土生产的薯片产品的推广。
下一步:是纯洁,还是亲民?
作为进口食品的先头部队,品客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十年,也成为了中国薯片市场高端品牌中数一数二的品牌,它所走过的路并不平坦。凭借宝洁在商超的强大销售网络,品客的铺货率在进口食品中是非常之高的。它在进入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其它进口食品极有可能会遇到的。不过,坚持“本土化”的路线,已经成为其进入和植根中国市场的核心策略。然而,消费者的口味也是越来越挑剔的,本土生产的薯片价格是降下来了,但市场反应却是,消费者认为口感与以前的桶装产品相去甚远。有细心的消费者在买回家品尝了以后,对商标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有更认真的忠实“粉丝”到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最终发现了两者的不同。
看来,如何平衡在口感上的“纯洁性”和在价格上的“亲民性”,依然是进口食品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