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在网上向中国教育报投稿
摘要 您好,投稿方式:直接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即可投稿。
② 中国财经报绩效新时代专刊要如何投稿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中国财经报期刊 是采用邮箱投稿哦! 投稿到杂志编辑部 ,它们再审稿 -
③ 中国最新的殡葬管理条例,求助
殡葬管理条例全文(2016最新版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殡葬设施管理
第三章 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
第四章 殡葬设备和殡葬用品管理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1997年7月11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1997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根据2012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8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
第四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实行火葬的具体规划,将新建和改造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
在允许土葬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墓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第六条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 殡葬设施管理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殡葬工作规划和殡葬需要,提出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公墓、殡仪服务站等殡葬设施的数量、布局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建设殡仪馆、火葬场,由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提出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由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批;建设公墓,经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审批。
农村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兴建殡葬设施。
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复宗族墓地。
第十条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
(三)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
(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
前款规定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应当限期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第十一条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按照规划允许土葬或者允许埋葬骨灰的,埋葬遗体或者埋葬骨灰的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节约土地、不占耕地的原则规定。
第十二条殡葬服务单位应当加强对殡葬服务设施的管理,更新、改造陈旧的火化设备,防止污染环境。
殡仪服务人员应当遵守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实行规范化的文明服务,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
第三章 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
第十三条遗体处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输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二)火化遗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
第十四条办理丧事活动,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在允许土葬的地区,禁止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
第四章 殡葬设备和殡葬用品管理
第十六条火化机、运尸车、尸体冷藏柜等殡葬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禁止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
第十七条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禁止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出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 罚则
第十八条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墓穴占地面积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④ 怎样进入殡葬协会
殡葬协会分很多,有中国殡葬协会和各地地方殡葬协会。只需联系,提交申请,经审核通过即可入会。加入中国殡葬协会则要通过地方推荐!
⑤ 丧葬后的谢帖怎么写
具体如下:
1、谢 帖
家父长逝,举家致哀!长跪不起,逝者不归。承蒙屈驾吊唁,人子实不敢当,千言难表,万般感谢!
孤子****** 叩谢
**年**月**日
2、谢 帖
先生(女士)
严父谢世,承蒙您的关心和吊唁,鼎力相助。使吾父安然归山,浓情厚意,吾辈不胜感激。
谨此致谢。
男*** 媳***
孝 女*** 婿***
出现意义
一般而言,遗属的哀伤情绪若没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地释放出来的话,就会郁结成心理与精神之病,典型的例子是一些丧亲者办完丧事后,便完全没有了生存的欲望,成为“心如死灰”者,甚至自杀去追随逝者,酿成个人生命与社会的悲剧。
中国传统社会倡导三年之丧,后变革为一年或三个月丧期的安排,等等,不要视为完全不合理,实际上是非常人道的安排。所以,殡葬业要尊重逝者亲属哀伤心理抚慰的规律,科学及合理地安排丧葬流程,努力去适应亲属寄托哀思的精神需要。
⑥ 有关殡葬报刊有哪些
《中国殡葬黄页》、《中国殡葬文化》《中国民政》
⑦ 请问《中国殡葬报》是否就是《公益时报-中国殡葬》
《公益时报-中国殡葬》的前身是《中国殡葬报》。
⑧ 我想从事殡葬,应该怎么做。
中国殡葬行业前景分析 一、中国人遗体火化率高速增长我国把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方划为火葬改革区。各地坚持以推行火葬为殡葬改革的主攻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火葬的普遍开展,促进了火化率的整体提高。据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受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火化遗体数波动增长,火化率先下降后上升。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火化炉6444台,火化遗体501.7万具,火化率50.5%,比上年增加1.6 个百分点。 二、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2018年,虽然我国死亡率有所波动,但是从死亡人数来看,除2015年略有下降以外,我国死亡人数保持着不断上升的态势,2018年已经达到993万人,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998万人。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未来我国每年死亡人口数量还会保持小幅增长。结合目前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墓地购买(租赁)消费情况和殡仪服务消费支出的差异,2018年我国平均殡葬费用(包含墓地)每具遗体约为20000元,按照死亡人数993万人计算,2018年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三、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为殡葬行业带来了更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守来看,按每年死亡人数1000万计算,假设年均消费支出增长8%,2018年人均殡葬价格约为20000元,及至2024年人均殡葬价格将提升至31700元,则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170亿元。注:以上数据来源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⑨ 想创业!想做殡葬行业!我是女孩子怎么起步
殡葬行业起步如下:
1、参加一些领域社群或者组织。现在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组织或者社群,要想做殡葬行业,需要掌握更多具体操作内容的话,可以从这些社群或者组织入手。
2、去拜访一些有经验的殡葬行业从业者,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关于殡葬行业的内容和知识,包括他们的从业经验。宝贵的经验和阅历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入手。
3、通过一些书籍、网络资讯等了解殡葬行业,要想入手某个行业或者领域,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通过阅读、查询等获得关于殡葬行业的内容,会帮助我们更快入手。
(9)中国殡葬专刊如何投稿扩展阅读:
现如今殡葬行业工作环境愈来愈透明,殡葬操作也愈来愈规范。人们有些因为被好奇、工资高、殡葬工作者伟大的光环等因素驱动,想要进入殡葬行业。
进入殡葬行业,大致有以下三个正规渠道:
1、在校学生中考或高考报志愿可以向设有殡仪学院的院校申请报名。
2、社会人员有迫切想法的可以主动联系本地殡仪馆进行面试。
3、有些殡仪学院设有自费入学的渠道,可以在网上搜索学校的官网。
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培养懂熟悉国家殡葬和殡葬管理的政策法规,通晓殡葬文化,掌握殡仪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在殡葬岗位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如今殡仪馆与陵园基本在全国各大殡仪学院招聘。
⑩ 书法作品投稿往哪寄
如果是要出个人的作品集,找出版社。
如果是一篇或数篇书法作品投稿,可向《中国老年报》副刊部投稿:
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
邮编:100020
[email protected]
中国艺术报(中文联主办)
北京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 100009
[email protected]
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家:
北京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 100009
[email protected]
中国艺术报——书法学报:
北京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 100009
[email protected]
《书法报》社
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书法报》社
027-86790601
[email protected]
《中国教师报》副刊部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邮编:100082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