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怎么消毒

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怎么消毒

发布时间:2022-07-16 04:51:21

⑴ 中国进口来的转基因大豆主要用来做什么

转基因大豆在国外主要用于作动物饲料、作工业原料、出口中国
转基因大豆在国内主要用途:给中国老百姓吃

请看卫生部对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是否合法的回复函件 ,实质表明,卫生部没批准给人吃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政府信息不存在告知书》卫证申复[2011]42号确认,“未受理或审批过”:
-- 美国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加工生产转基因大豆油;
-- 美国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采用“化学浸出”工艺加工生产转基因大豆油;
-- 其他转基因大豆成分转基因食品。”

为了彻底搞清,益海嘉里集团的金龙鱼牌“化学浸出法”转基因大豆油及其食品安全性究竟是从未经过卫生部审批、因此没有卫生部颁发的批准文件,还是有批文而故意拒绝向北京市消费者公布,北京市部分消费者代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1年11月21日向卫生部提出相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1月25日收到卫生部日期为2011年11月23日的批复,全文扫描文件如下:

【卫生部告知书文件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政府信息不存在告知书》 (卫证申复[2011]42号) 我办于2011年11月21日受理您当面递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批准美国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加工生产转基因大豆油的审批文件;批准美国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采用“化学浸出”工艺加工生产转基因大豆油的审批文件;批准其他转基因大豆成分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卫生部关于做好贯彻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工作的通知》,现对您的(的)申请答复如下: 我部未受理或审批过您信息公开申请中所提产品。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2011年11月23日
【卫生部告知书文件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政府信息不存在告知书》 (卫证申复[2011]40号)我办于2011年11月16日受理您当面递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批准美国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43-3-2加工生产转基因大豆油的审批文件;批准美国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43-3-2采用“化学浸出”工艺加工生产转基因大豆油的审批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卫生部关于做好贯彻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工作的通知》,现对您的(的)申请答复如下:我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已于12月1日废止。经核实,我部未受理或审批过您信息公开申请中所提产品。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2011年11月18日* * *

⑵ 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是转基因吗

是的。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含有抗除草剂基因,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因此价格低廉。另外,进口的这些大豆含油量高,所以主要用于榨油,榨油后剩下的豆粕用于家禽等的饲料。

⑶ 中国进口的大豆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1、目前中国进口的大豆几乎全部用于压榨加工,约20%的加工产品为豆油,80%的加工产品为豆粕,豆粕则成为动物饲料的主要部分。

2、用于豆制产品生产。大豆可以加工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还可以提炼大豆异黄酮。其中,发酵豆制品包括腐乳、臭豆腐、豆瓣酱、酱油、豆豉、纳豆等。而非发酵豆制品包括水豆腐、干豆腐(百页)、豆芽、卤制豆制品、油炸豆制品、熏制豆制品、炸卤豆制品、冷冻豆制品、干燥豆制品等。另外,豆粉则是代替肉类的高蛋白食物,可制成多种食品,包括婴儿食品。

3、用来生产提取大豆磷脂。

(3)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怎么消毒扩展阅读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

豆渣中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 同时,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

大豆粕是大豆用低温(40-60℃)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残粕副产品,呈粗粉状。因没有受到温度,大豆的抗胰蛋白酶、脲酶、血球凝集素、皂素、甲状腺肿诱发因子 不会被破坏。大豆饼粕是使用最广、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

⑷ 中国每年都会进口大量大豆,进口这么多都用来做什么了

进口的大豆主要用来榨油,食用或者用作动物饲料。中国的耕地比较宝贵,大豆主要靠进口,这是因为中国大豆的供给不够需求,直接进口国外的大豆性价比比较高。

一、榨油

进口的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即由大豆加工而成的豆油,这是重要的食用油之一,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油。它也是人类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能够对人类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会对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有辅助治疗的功效。大豆油经过精炼加工之后形成精炼大豆油,主要供人们食用。

美国的大豆举世闻名,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每年都会进口大量的大豆用来榨油,这样不仅促进了多方贸易交流,也会减少成本,保证了本土的粮食安全。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生活,就会发现,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豆制品,豆制品无处不在,分布在农业、工业、服务员等各行各业中。

⑸ 美国大豆是转基因的,我国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

你这么说说明你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吧!但其实,没有任何官方机构的论文证明转基因的有害,反而,大量使用转基因食品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因为转基因的食品的种植都遥遥领先。
现在专家对转基因的担忧是因为转基因动植物的生长速度太快了,如果到了自然界,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不过,目前研发的转基因动植物都是三倍体,和骡子一样无法生殖。
所以中国要进口转基因大豆

⑹ 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传说美国用高科技把豆油提去出来是真的吗

要有这种技术,中国人为何不做!在美的科技从业人员中国留学不少啊!
美国用转基因大豆,育种的!成本自然降低不少!我国的农业集约化能力有
待加强!单位产出竞争力就不强!

⑺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有什么说法呢

美国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大量农田种植大豆为主要作物,特别是转基因大豆,产量高,油品产量也很好。每年,数百万吨大豆出口到中国,以弥补国内食用油供应的不足。除了豆油,还有一种最重要的豆粕,它是很好的饲料,对于养猪、养鸡、养鸭、养羊来说,都是很好的食品,所以进口大豆是最划算的,美国的大豆比我们自己种的成本要低得多,这也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2016年,中国进口大豆8391万吨。把进口大豆全部换成国产大豆,种植面积需要增加到7.9亿亩。截至2016年农业普查,中国耕地总面积20.24亿亩。2016年,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仅25亿亩(部分地区一年多次播种)。综上所述,进口大豆是中美两国间的主要合作,也是对国内食用油的巨大需求,买豆比种豆便宜。中国的耕地可以用来种植其他农产品,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种植合理的农产品,满足国内快速育种的需求。

⑻ 为什么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

1、美国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和出口国。美国土地、气候、生产方式、基因技术等都是适合大豆生长的。而美国对大豆需求不够多。
2、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居民平均每年人均食用油数量为20升,国产大豆每年是1000万吨,绝大部分被用于豆制品的制作,如果不进口这9000万吨的大豆去榨油,食用油市场的缺口太大只能由我国自行弥补。在东北,大豆亩产是120公斤,国家需拿出7.5亿亩土地种植,问题是我国可用耕地只有20亿亩,拿出1/3种植大豆现实吗?以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来说,中国不可能让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同时自给自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依赖国外的进口大豆已成为国家默认的现实。
3、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是6000亿,其中中国进口1000亿,出口5000亿,逆差巨大。而中国进口大豆约为140亿美刀,基本上是非常重要支点。少了这些,逆差更大。
国际间贸易,最好收支平衡,顺差逆差太多,都不是好事。

⑼ 中国为什么要从美国进口大豆

1、美国是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
2、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食用油
3、中国的大豆产量很低,受到美国大豆的打击,所以中国进口美国大豆进行

⑽ 为什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在缓慢上升约15%之后又下降到原位。但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则直线上升,2012年达到5300万吨,大约是该年中国自己生产的1300万吨的四倍。这意味着中国大豆消费总量的80%是进口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且直至1995年,中国消费的大豆基本由国内生产提供。如此短期之内、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呢?是像有的观察者所强调的那样,由于国外跨国资本凭借转基因大豆入侵和倾销,从而占领了中国的市场,中国政府则因加入世贸组织,迫不得已而委曲求全地接纳了损己利人的关税和贸易条件,由此协助外国跨国公司获得了绝对的优势?还是简单因为高科学技术的优质转基因大豆压倒了中国的天然大豆,反映的是农业必然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全球趋势?还是另有别的更根本的原因?
2013年9月7日,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发起活动提倡公众“品尝”转基因食品,自称是一项“科普”工作,引起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激烈评击,导致两人的“五轮激战”,一时转基因食品问题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其中大豆问题特别突出。方舟子主要从科学主义和现代主义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在同一时段,王绍光、严海蓉等知名“左派”学者则主要从反对跨国资本和提倡民族主权角度出发来论证转基因食品对小生产者、中国农业和相关产业所带来的破坏性冲击,同时也把问题纳入长远的食物安全和环境污染框架内来进行讨论。本文重点论证了未曾得到双方重视的两点:一是当前大豆生产和进口背后的经济逻辑;二是中国政府政策中可取的抉择以及其所隐含的有可能成为充满建设性潜力的未来出路。
大豆生产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豆生产是占用相对较多土地和使用相对较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其单位面积产值较低。它的单位面积产值要远低于高值农产品——诸如(我们称之为)“新农业”的拱棚/温室蔬菜、水果和肉鱼养殖。与大豆生产不同,后者是“劳力和(非机械)资本(如肥料、优质种子、拱棚、薄膜等)双密集”的农业,用地相对较少——其单位面积产值要远高于大豆和粮食生产的“旧农业”。新农业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农业革命——农业总产值(不变价格)达到了之前的足足六倍——的基本动力。
由于这个农业革命并不广为人知,我们称之为“隐性的农业革命”:和历史上的农业革命,特别是18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色革命”不同,它不是体现于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而更多是体现于从低值农产品转向越来越高比例的高值农产品。
显然,这三十年来的农林牧渔“大农业”总产值提高的来源主要不在于种植业的亩产量(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革命)增加,而在于农业结构的重组,主要是高值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尤其反映于牧业和渔业产值所代表的养殖业的大规模扩增。这期间,种植业的产值虽然增加了307%,但牧业则增加了943%,渔业更增加了1804%。
种植业本身之中,最能代表新农业的是拱棚和温室蔬菜,在产值增加方面起到远高于旧农业的谷物种植所起的作用。表2首先解剖种植业中的大豆和蔬菜所占的播种面积比例和产值比例。显而易见,蔬菜产值(相对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例要比其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高出甚多,而大豆的产值则相反地只是其所占土地面积比例的约六分之一。我们如果能够区分旧式的露地蔬菜种植和新型的拱棚或温室蔬菜(但目前的统计数据不允许这样做),其间差别会更加悬殊(我们缺乏水果的精确数据)。相对高产值的蔬菜和相对低产值的谷物种植间有很大的不同:蔬菜中的“设施农业”是基本和新型养殖业、渔业相似的,其按亩产值要数倍于谷物和大豆种植的旧农业。显而易见,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基本稳定的同时,其所占产值比例日益收缩,从不止四分之一收缩到不到六分之一。同时,新农业——蔬菜、养殖、渔业——的产值则和农业总产值的快速增加同步扩增,所占总产值比例已经快速扩增到谷物的四倍。这个农业结构的转变正是近三十年的“隐性农业革命”的核心。而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之中,大豆是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作物:其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是其播种面积的约六分之一,比谷物平均的四分之一还要低一半。
从土地使用(播种面积)角度来考虑,变化也非常显着。牧业,包括小农场的种养结合,以及渔业所用鱼塘的耕地面积,不好统计,但蔬菜和水果面积的变化则非常突出。蔬菜的播种面积从1980年的0.47亿亩扩增到2010年的2.85亿亩,达到之前的606%。同时期,水果的播种面积从0.27亿亩剧增到1.73亿亩,即641%。1980年,蔬菜只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2%,水果占1.2%,菜果共占3.4%;2010年,蔬菜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1.8%,水果占7.1%。两者合并起来达到18.9%。这个变化非常显着。
显然,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结构越来越多转向高值农产品。这也是中国农业越来越依赖进口大豆和谷物的基本经济原因,更是中国积极在巴西购买土地来生产大豆的基本经济动因。纯粹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用新农业替代旧农业,是划得来的。将用地较少、产值较高的新农业产品(蔬菜、水果、肉鱼)的出口与用地较多、产值较低的旧农业的进口来交换,也是划得来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如果中国想要完全由自己来生产每年所消费的大豆,每年需要另外播种多少亩大豆,占用全国总播种面积多少?表4和图1按照历年大豆进口量和国内大豆单产量来估算答案。显而易见,2009年以来,每年需要另外播种约四亿亩以上的大豆,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5%~20%。这意味着必须减少如此幅度的谷物或高值新农业产品,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考虑。这是国内大豆产量没有显着增加而大豆进口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而近二十年来大豆的播种面积之所以没有更多地缩减(虽然,最近几年——从2009到2013年——也显示了令人担忧的急剧下降;这个问题下面还要讨论),主要是因为国家出于保证基本食品供应独立性的考虑,一直都在补贴不那么高效益的大豆和粮食种植(包括粮食种植按亩补贴和机械购买补贴),并大规模储备粮食借以稳定价格(在价格过低时买进、过高时抛出,于2008年所储备粮食达到总产的20%以上)。②在大豆主产区,如黑龙江,大豆和小麦、水稻、玉米享受一样的种粮补贴。③在内地非大豆主产区,大豆一般不享受种粮补贴,这和那些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和零散有关。但近年来各地政策执行中,出现一种趋势,即按照承包地面积进行种粮补贴,而不考虑实际种植品种。同时,国家针对大豆,最近正在设计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的价差核定补贴额,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农民;如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补贴。预计“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将成为大豆这一农产品最主要的补贴方式,未来也许可以起到稳定大豆生产的作用。④国家的保护措施是大豆播种面积在近二十年来没有更大幅度缩减的基本原因。如果简单按照中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和便宜,以及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土地相对丰富和便宜的“比较优势”逻辑来考虑,更为经济的结合是更高度的分工和交换:由中国来负担更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蔬菜、水果的种植和肉鱼养殖,由美国、巴西、阿根廷来负担更多的土地密集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结构从来就不简单决定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
对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地美国来说,其经济逻辑则正好相反。转基因大豆占到绝对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农达”(RR,Rounp Ready )转基因大豆的一个关键特征:“农达”(Rounp )草柑膦是美国最广泛使用的除杂草剂,而所谓的“抗农达”的含义就是RR转基因大豆具有抗拒这种除草剂的能力。这是个关键特征,因为对地多人少的美国农业来说,节省劳动力而不是节省用地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里应该说明,迄今转基因大豆并没有能够实现比天然大豆要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相对廉价生产这种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借草柑膦的使用而节省了除草所需的劳动成本,而不是因为它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这也是美国这种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能够占据到其本国90%的大豆生产以及大规模占据中国进口大豆市场的重要因素。
大豆需求
当然,促成当前的大豆经济结构背后的另一主要经济动力是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近三十年来伴随人民收入提高而来的中国食品消费的转型,从(我们称之为)原来的8:1:1(粮食:蔬菜:肉食)比例朝向(黄宗智和彭玉生根据目前大陆城市中上层收入人群以及台湾地区消费状况而预测的)4:3:3的演变。图3显示1980年以来这些不同食品所占的总食品消费比例的演变。近三十年来,中国人均肉—鱼消费有显着的增加,水果同样,蔬菜消费的变化则体现于不是简单的量性增加,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同品种和高档蔬菜的消费,而粮食消费则大规模减少。
大豆消费总量在近二十年来所增加的部分(约四倍)主要并不是大豆或传统豆制品(豆腐、豆皮、酱油、腐乳等)消费的增加,而是新式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主要是人们食用的豆油和养殖业所用饲料中的豆粕。豆油消费的增加主要来自伴随人们收入提高而来的更多食用油的需求。与菜油相比,豆油脂肪含量较低,比较健康。之前,菜油一直是中国的主要食用油,但近年来其地位已经被大豆油所取代。虽然如此,这些年来油菜的播种面积仍然基本稳定,豆油消费的增加是加在之前的菜油消费之上的,反映了人们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大趋势。
豆油之所以多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是因为其原料相对便宜,也因为其含油量(19%)要高于中国的天然大豆(17%)。对比近年来各种不同食用油的消费量,说明豆油使用扩增的总体趋势。今天其总量已经达到将近一千万吨,消耗的大豆原料在五千万吨以上,一部分来自国内自产,更多来自进口大豆和豆油。
豆粕用于饲料则主要源自肉食消费增加及其所导致的养殖业的快速扩增,由此促使饲料需求的大规模扩增。而大豆之所以被用于饲料的关键原因在于大豆豆粕所起的作用: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现,一份豆粕加上四份玉米或其他饲料,能够使猪、牛、鸡、鸭、鱼更高效地把饲料消化为蛋白质。近年来新添加的饲料使用基本属于这种新的高效豆粕饲料。说明近年来进口的大豆约三分之二是用于生产饲料的。饲料中的“饲用豆粕”之所以主要依赖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有的相关论述认为中国是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在大豆方面迫不得已只征收3%的进口税。有论者指控,1995年黑龙江省因其大豆减产而把本省所产大豆限于省内使用,由此触发从境外进口大豆的长期趋势。美国生产商由此看到商机,借助于其先进的饲料生产技术而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观察都没错,但如果没有上述相对便宜的基本动因,进口大豆绝对不会达到如今的规模。当然,美国政府大力补贴出口的转基因大豆生产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对中国来说,地多人少国家所产的大豆既然基本比地少人多的中国便宜,更便宜点只会更加强使用进口大豆的动机。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之所以继续接受低关税是有其经济考虑的。当代的中国政府是一个主权性较强的国家,也是个精打细算的政府,绝对不应错认为是类似于帝国主义时期关税完全受人摆布的国家。
至于中国的土产天然大豆(迄今国家不允许转移因大豆在国内种植——原因之一是转基因大豆与天然大豆混合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天然大豆基因的变异),与转基因大豆相比,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要比转基因大豆高。这是中国能够出口大豆蛋白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出口天然大豆蛋白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22万吨的规模,占全球总大豆蛋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虽然如此,大豆蛋白出口量还只相当于进口大豆的较小比例:2010年总值才约四亿美元,只是进口大豆总值250亿美元的1.6%。

阅读全文

与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怎么消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骂印尼 浏览:300
意大利2000gs美白针怎么样 浏览:414
印尼指纹怎么算有效 浏览: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浏览:735
越南红旗的名称叫什么 浏览:843
伊朗的盟友国是哪个国家 浏览:472
意大利u型扣是什么 浏览:770
意大利美术专业哪个好 浏览:439
意大利哪里包多 浏览:164
我住在英国很久了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35
在哪里能买到印度榴莲 浏览:274
英国穷人都在什么地方 浏览:695
印尼35rb是多少钱 浏览:859
印尼什么牌子的奶粉最好 浏览:915
英国伦敦的小学生怎么上学 浏览:496
电脑版穿越火线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浏览:341
哈利波特英国有多少魔法师 浏览:446
意大利哪个银行卡最好 浏览:343
印度加入什么联盟 浏览:793
印度恒河价格多少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