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将哪些

中国将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6 14:27:11

㈠ 中国的十大将军有哪些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1]

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

㈡ 2022年,我国将举办哪些重要大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㈢ 中国十大将军有哪些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着名的十大将由此确立。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
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
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
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
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
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
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
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
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
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
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
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
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
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
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
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
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
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
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
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
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着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
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
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
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
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
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
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
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
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
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
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
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
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
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
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
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
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
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
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
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
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
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
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
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
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
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
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
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
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
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
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
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㈣ 中国古代武将有哪些

1. 磻溪垂钓---------姜尚(西周)

2. 吴宫教战---------孙武(春秋)

3. 吮卒病疽---------吴起(战国)

4. 马陵伏弩---------孙膑(战国)

5. 火牛破敌---------田单(战国)

6. 济上劳军---------乐毅(战国)

7. 雁门纵牧---------李牧(战国)

8. 肉袒负荆---------廉颇(战国)

9. 阏与解围---------赵奢(战国)

10. 长平坑军---------白起(战国)

11. 穰苴斩监---------司马穰苴(战国)

12. 灭越鞭尸--------伍子胥(战国)

13. 横扫六国---------王翦(秦)

14. 修筑长城----------蒙恬(秦)

15. 定陶鏖兵---------章邯(秦)

16. 破釜沉舟---------项羽(秦)

17. 白登之围---------冒顿 (匈奴)

18. 运筹帷幄---------张良(西汉)

19. 略不世出---------韩信(西汉)

20. 诛吕安刘---------周勃(西汉)

21. 细柳治军---------周亚夫(西汉)

22. 冥山射虎---------李广(西汉)

23. 钳徒论相---------卫青(西汉)

24. 渡河受款---------霍去病(西汉)

25. 安边屯田 --------赵充国(西汉)

26. 安邦定国---------刘秀(东汉)

27. 云台首将---------邓禹(东汉)

28. 马革裹尸---------马援(东汉)

29. 高平斩使---------寇恂(东汉)

30. 荒亭进粥---------冯异(东汉)

31. 受檄击郾---------贾复(东汉)

32. 宫台望战---------耿弇 (东汉)

33. 投笔封侯---------班超(东汉)

34. 酹酒还金---------张奂 (东汉)

35. 添灶进兵---------虞诩 (东汉)

36. 绝舞豪雄---------吕布(三国)

37. 魏武挥鞭---------曹操(三国)

38. 灭蜀一统---------司马懿(三国)

39. 阴平凿险--------邓艾(三国)

40. 分兵灭蜀----------钟会(三国)

41.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国)

42. 水淹七军---------关羽(三国)

43. 九伐中原----------姜维(三国)

44. 赤壁鏖兵----------周瑜(三国)

45. 吴下阿蒙----------吕蒙(三国)

46. 火烧连营----------陆逊(三国)

47. “杜武库”----------杜预(西晋)

48. 轻裘缓带---------羊祜(西晋)

49. 铁锁沉江---------王浚(西晋)

50. 闻鸡起舞----------祖逖(东晋)

51. 宫台运甓----------陶侃(东晋)

52. 淝水之战----------谢玄(东晋)

53. 长河 搏蛟---------周处(东晋)

54. 气吞万里----------刘裕(南北朝)

55. 蒙冲溯渭----------王镇恶(南北朝)

56. 唱筹量沙----------檀道济(南北朝)

57. 齐镳射猎----------杨大眼(南北朝)

58. 岐亭攻栅----------杨素(隋)

59. 威临突厥----------韩擒虎(隋)

60. 单骑赌胜----------史万岁(隋)

61. 东征高丽----------高颍(隋)

62. 平定三叛-----------韦孝宽(隋)

63. 一箭双雕----------长孙晟(隋)

64. 威振北狄----------李靖(唐)

65. 北伐东征-----------李绩(唐)

66. 智取瓦岗-----------秦叔宝(唐)

67. 殿前夺矛-----------尉迟恭(唐)

68. 天山三箭-----------薛仁贵(唐)

69. 败战大食-----------高仙芝(唐)

70. 免胄见酋-----------郭子仪(唐)

71. 策降二将-----------李光弼(唐)

72. 杀妾飨士------------张巡(唐)

73. 雪夜入蔡-----------李愬(唐)

74. 远镇百济------------刘仁轨(唐)

75. 棘林赤足-----------王彦章(五代十国)

76. 锤中野乂------------周德威(五代十国)

77. 黄袍遮身------------赵匡胤(北宋)

78. 焚香禁杀------------曹彬(北宋)

79. 微服度关------------狄青(北宋)

80. 单骑赴州------------宗泽(北宋)

81. 转战雁门-----------杨业(北宋)

82. 西夏国王-----------赵元昊(西夏)

83. 水战杨么------------岳飞(南宋)

84. 桴鼓助战------------韩世忠(南宋)

85. 点军纵鸽------------曲端(南宋)

86. 辽国大将------------耶律休哥(辽)

87. 靖康之变----------完颜宗弼(金)

88. 横扫欧亚---- -----成吉思汗(蒙古)

89. 一统江河----------忽必烈(元)

90. 回军斩将----------伯颜(元)

91. 里门举狮----------史弼(元)

92. 红巾克星----------扩廓帖木儿(元)

93. 立国大明---------朱元璋(明)

94. “万里长城”--------徐达(明)

95. 超登采石----------常遇春(明)

96. 威慑婺州----------胡大海(明)

97. 白石济师----------沐英(明)

98. 楼船击倭---------俞大猷(明)

99. 阵演鸳鸯----------戚继光(明)

100. 督师御寇----------秦良玉(明)

101. 明末柱石----------袁崇焕(明)

102. 潼关大捷----------洪承畴(明)

103. 台湾之父----------郑成功(明)

104. 创建八旗---------努尔哈赤(清)

105. 入主京畿---------皇太极(清)

106. 平西为王---------吴三桂(清)

107. 威平西域----------年羹尧(清)

108. 中兴名臣----------曾国藩(清)

109. 金阙奏凯----------左宗棠(清)

110. 断锁横江----------彭玉麟(清)

㈤ 中国明朝末期中国有哪些大将

熊廷弼,祖大寿,孙承宗,祖大寿,毛文龙,吴三桂,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刘挺,马林,杜松等。
一、熊廷弼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
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
二、毛文龙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
毛文龙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过多。后被袁崇焕矫诏所斩。

三、祖大寿
祖大寿(?—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本是明朝武将,后降清。1628年(明崇祯元年),祖大寿因守宁远获得“宁远大捷”而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派驻守锦州。
祖大寿后来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崇祯由于种种原因将袁崇焕下狱。祖大寿怕受到牵连,毁山海关逃出。崇祯命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才返回明朝。1631年(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粮尽援绝,于是诈降,后逃往锦州城对抗清军。清廷屡次招降不从。
1641年(崇祯十四年)农历三月开始的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于是祖大寿率部降清。后随清军入关,1656年(顺治十三年)病故于北京。
四、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符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 )。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五、左良玉
左良玉(?—1645年),字昆山,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宁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后,又晋为侯,镇守武昌。此时,弘光政权中马士英、阮大铖用事,排斥东林党人。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未几,病死于九江舟中。子左梦庚率所部降清。

㈥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都有哪些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一、项羽

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二、冉闵

中华民族的英雄。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成功拯救了汉民族,冉魏的开国皇帝。做为唯一活跃在中原保护汉族,免遭异族屠杀的悲情英雄,论其勇能以其一己之力扭转自黄帝创立的华夏汉人为五胡屠宰灭绝,是谓铁血英雄。能以一已之力,以少胜多,驱逐五胡返回故土,挽救了北方汉族的命运,也消灭了后赵,结束了羯族人的残暴统治。

三、岳飞

中国历史上着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只可惜被高宗和秦桧陷害。否则南宋必定收复北方。岳飞所带领的岳家军也是百战不殆、所向披靡,“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夺粮”的岳家军。深受百姓爱戴。

四、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着名军事家、战略家。初封楚王,后被贬为淮阴侯。韩信战功显赫,却因遭刘邦猜忌而被杀害。

五、关羽

东汉末年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

六、尉迟恭

唐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被封鄂国公。尉迟恭和秦琼也是民间传统门神。

七、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早期以抵御匈奴而闻名,后来多次击退来自秦国的入侵,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八、常遇春

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

九、蒙恬

秦始皇时期的着名将领。他的丰功伟绩和忠肝义胆被人们深深记在了心里,不仅成为世代名将效仿的楷模,更是千古爱国志士的永远丰碑。他也是我国开发宁夏第一人。

十、卫青

西汉时期名将。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对士卒体恤较多,威信很高。

㈦ 2020年中国将有哪些重大外交外事活动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20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外交部2020年新年招待会。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夫妇、中方有关部门负责人约400人出席。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24日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20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外交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整装再出发,聚焦五大任务,打造新亮点:

一、是全力服务国内发展。我们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运用各种外交资源,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着眼“后疫情时代”,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应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

二、是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将以更坚定的意志、更有力的举措,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防范遏制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图谋。

三、是不断深化伙伴关系。推动与大国关系稳中有进,深化同周边国家利益交融,厚植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友谊。

四、是坚定捍卫多边主义。特别是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应有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五、是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更多国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防控疫情国际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卫生合作,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为筑牢全球抗疫防线贡献力量。

(7)中国将哪些扩展阅读

1、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底色不会变。我们将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政策立场,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脚走路;始终将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2、中国外交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变。我们始终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无意同任何国家进行制度竞争或搞意识形态对抗。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3、中国外交的开放合作理念不会变。中国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决心始终不渝,绝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动摇。我们愿更多同世界分享发展红利,也将为全世界创造更多的合作机遇、增长机遇、创新机遇。

4、中国外交的公平正义追求不会变。我们将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在热点问题上劝和促谈,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承担大国应尽的责任。

5、中国外交的为国担当情怀不会变。我们将旗帜鲜明地维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服务国内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同一切损害中国根本利益的言行作坚决斗争,以斗争求团结、促合作、谋共赢。

㈧ 新中国十大将军有哪些

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

人物介绍:

粟裕: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徐海东: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卓越的军事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徐海东身经百战,功勋卓着,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黄克诚:

黄克诚(1902.10.1——1986.12.28),男,湖南永兴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一。

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建国初期,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央军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同彭德怀等一起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纪委常务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陈赓: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2年,毛泽东主席点将陈赓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1927年11月间,党中央筹划成立中央特科,特科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敌人警宪特务机关,探取敌人破坏我党的阴谋,向党和秘密组织报警,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和革命活动的安全。陈赓曾任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情报科在陈赓的领导下,多方侦知情况,为营救被捕的领导同志,严惩叛徒,做出了重要贡献。

谭政:

谭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原名谭世铭,号举安。湖南湘乡人。他是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早年参加秋收起义。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被诬陷、监禁,文化大革命后担任中央军委顾问等。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于北京逝世。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专门从事政治工作的军事家和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者,谭政以其求实的态度、积极的思维、辛勤的耕耘一一不断着书立说,对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建国后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创建及其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谭政80寿辰时徐向前元帅给他的贺信中所指出的:“您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建树,您对革命的功迹,是永不磨灭的。”

肖劲光:

萧劲光(1903.01.04—1989.03.29),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湖南省长沙人。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及以后均担任要职。由于二简字的原因,经常误写为“肖劲光”。

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6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斯,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区政治委员,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红11军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7军团政治委员,红3军团参谋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兼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4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2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3、4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7届候补中央委员,第8、9、10、11届中央委员。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1次全体会议上被评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云逸:

张云逸(1892——1974),男,汉族,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人。别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7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运镒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共。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参谋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广州、香港做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中央纵队先遣队司令员,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4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4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局第2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7、8、9、十届中央委员。

毛泽东称其“老成持重,威望颇高”。

罗瑞卿:

罗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1977年复职,1978年赴联邦德国治疗腿疾时去世。

王树声: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汉族,湖北麻城市乘马岗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

许光达:

许光达(1908.11.19~1969.6.3)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许光达1925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共。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参谋长,第17师政治委员、师长,红3军第8师22团团长、8师师长,红3军第25团团长。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3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1室主任,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第1野战军2兵团军长,第2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于1969年6月3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1岁。

许光达一生追随共产党,献身于革命事业。“文革”期间,随遭受关押和殴打,仍矢志不渝,并在随身携带的《毛泽东选集》扉页上,写诗明志:百战沙场驱虎豹,万苦千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

㈨ 我国历史上30大着名将领有哪些

阅读全文

与中国将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脱欧要付出多少 浏览:408
去越南玩妹子哪里多 浏览:199
歌剧天上的玫瑰产生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269
意大利米兰产什么包 浏览:75
意大利大学哪个专业最好 浏览: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项目进展怎么样 浏览:56
印尼什么金属产量 浏览:862
春是意大利哪个艺术家的作品 浏览:668
印尼深海大海参怎么做法 浏览:80
中国以什么形象崛起 浏览:700
越南六个团有多少人 浏览:800
中国品牌童装有哪些 浏览:202
中国南方哪个省不下雪 浏览:755
意大利什么地方不能去 浏览:947
印尼买精油多少钱 浏览:661
英国有什么文化 浏览:713
中国海军飞行员多少人 浏览:34
英国什么车最多 浏览:758
越南的微波炉怎么样 浏览:1000
朱丽在英国是什么水平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