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食用菌怎么样

中国食用菌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7-16 16:35:53

① 我国食用菌研究和栽培的前景怎么样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和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解放以来,食用菌栽培业发展迅速。到1980年全国鲜菇产量已达10万吨左右,蘑菇罐头的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香菇、毛柄金钱菌、草菇和银耳等在我国古农书中早有记载。我国香菇栽培的经验也很丰富,王祯《农书》中写道:“……取向阴地,择其所宜木,枫、楮、栲等伐倒,用斧碎砍成坎,以土覆压之。经年树朽,以蕈砍坐刂,匀布坝内,以蒿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则以拯击树,谓之惊蕈。雨露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采之讫,遗种在内,来年仍复发……”

草菇在世界上只有东南亚各国有栽培,而东南亚各国的草菇又是由我国华侨传入的。1934年,马来亚人贝克,1950年,泰国人贾拉里查兰纳,都证实了这一点。因此草菇又名“中国蘑菇”。据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游中骥的考证,我国的草菇栽培始于18世纪前,距今约有200年历史。

银耳是一新兴的栽培食用菌,也是我国劳动人民首先栽培的。我国的银耳栽培起源于四川省通江县。1960年在通江县清阳区挖掘出的石碑上记载,我国银耳栽培始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目前,世界上还只有我国大规模生产银耳。

毛柄金钱菌又名构菌或冬菇,这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菌。远在700多年前,元代的《农桑辑要》一书中已有关于构菌栽培的详细记载:“三月种菌子,取烂构(楮)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三两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烂粪,取构木长六七寸截短锤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播,上盖水洗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抑把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本自构木,食之不损人。”这是我国古农书中最早介绍的食用菌栽培法,也是世界上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历史记载。

我国古代人民对于食用菌利用的认识则为时更早。在北魏贾思勰着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已经记载有木耳菹的制法,距今1400多年。又如东汉末年的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就已记载了茯苓、木耳等真菌的药用价值,并详述了它们的产地和药性。该书距今已有1700余年之久。

我国人民在野生菌的利用上也富有创造性。例如鹿化菌新鲜时剧毒,西洋人不敢食用。我国劳动人民则掌握了它的含毒规律,发现鹿花菌只是在鲜食时有毒,如能将它晒干,再用开水煮过后,其毒素就会消失,也就可食用了。又如竹荪,在国外也被列为毒菌,而我国人民则了解它的毒只在“笔头”(帽盖)部分,因此采菌时只要把那毒而粘臭的部分切去,这种“毒菌”也就变成美味的食用菌了。

1958年,我国打破了栽培蘑菇必须用马粪的框框。当世界各国还在讨论是否能不用马粪来栽培蘑菇的时候,我国已用猪粪、牛粪等代用品来生产蘑菇了。

目前食用菌栽培已遍及全球,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200多种,发展食用菌生产前景广阔,并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大力发展这项栽培业,对于改善生活、增加收入、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 现在中国的食用菌市场怎么样

目前中国的食用菌市场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平菇作为大众食品还是具有很大的市场,是最受消费者认可的菇类品种。其他的如金针菇,香菇,双孢菇等都有一定的市场。另外珍稀菇类如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等也已逐渐由高档商品向大众化转移。

③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有何特点

当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很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发展上呈现出如下特点:

(1)食用菌生产品种日趋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缓慢,且一直呈区域性单一品种发展的局面,如山东的平菇生产、福建的双孢菇生产、浙江的香菇生产及东北地区的黑木耳生产等。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有力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地也注重了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的完善与构建。我国迄今代料栽培的种类,如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mda edodes)、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平菇(Pleurlus osrtealus)、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s)、凤尾菇(Pleurotus plumonarius)、亚侧耳(Hohenoueheha serolina)、榆黄蘑(Pleurolus citrinopileatus)、黄白侧耳(Pleusolus comucopiae)、鲍鱼菇(Pleurolus abalone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银耳(Tremella fuo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棘托竹荪(Dictyophora ochinovolvala)、茯苓(Wolfiporia cocos)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和发展,各种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如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刺芹侧耳(Pleruolus erynggii)、阿魏侧耳(Pleurolus ferulae)、真姬菇(Hypazigus mamoreus)、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茶薪菇(Agrocyoe chaxinggu)、巨大口蘑(Tricholomu giganteum)也普遍应用于规模生产,促进了我国菇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黄年来,2000)。

(2)以传统的季节性栽培向反季节周年生产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菇农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在经济效益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传统的季节性生产模式已被打破,季节安排越来越灵活。在对各品种生物学特性及市场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地方开始进行了夏香菇、夏平菇、高温蘑菇及深冬菇房增温栽培的推广与发展,各品种尤其是珍稀品种的工厂化、反季节生产发展迅速。此外,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改进等方面也都有频繁的技术革新,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倍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以传统的栽培模式向立体高效模式发展

我国传统的栽培模式是以室内菇房栽培为主导的,近10多年来,各种各样的栽培场所和栽培模式得到空前发展,如双孢菇生产目前可在废弃房屋、养殖场、地沟棚、简易棚、蔬菜棚、防空洞、地下室等场所进行地面或架式栽培;木耳栽培由室内吊袋转移到室外畦式地栽;夏香菇、高温平菇、灵芝等中高温型品种的室外丰产林、桑园、果园、玉米等高秆作物、芸豆等高蔓作物的立体组装复合种植。同时在食用菌行业内部也形成了科学的多层次间混套轮作种植体系,如在春栽香菇棚内吊袋木耳,金针菇、平菇废料种植草菇等菌—粮、菌—菜、菌—菌间作或轮作。

(4)由自发分散的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发展

10多年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还处在分散的、自发的一般家庭副业。随着该行业体系和规模的逐步完善和扩大,也逐渐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部分县、乡及时地出台了系列发展措施,相继确立了规模拉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政策驱动、市场牵动的发展战略,宣传引导、组织发动、参观学习、试验示范、推广上规模,周而复始。到目前为止,已成为很多县、乡的支柱产业,且建立了规范的组织领导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对我国的食用菌行业进入规范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由粗放的经营管理向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以前,由于政府部门和从业人员对该行业的认识程度不足,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及统一协调和宏观调控手段,也有地方政府部门缺乏长期规划和长远目标,曾一度使当地食用菌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但凡是能始终以菇农效益为中心,遇到问题能正确对待的地方,食用菌产业都能稳步、健康地发展。很多地方政府和当地食用菌科技、加工龙头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食用菌科研、技术、推广、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千方百计协调产供销关系,加强了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力度,为菇农的生产保驾护航。当前,越来越多名副其实的食用菌生产专业县、专业乡、专业村异军突起,加工流通企业层出不穷,逐步形成了集约经营、规模发展、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

(6)食用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日益活跃

食用菌产品是高蛋白、低脂肪、多药效、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国际市场上食用菌及其加工品的交易日趋活跃,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量逐年上升(图1-2)。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量每年以7%的速度持续上升,在这样一个具有 13亿多人口的国家内,其市场潜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再者,我国加入WTO后,在给我国带来全局性战略利益的同时,也使许多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就迫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不断向纵深发展,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种植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粮、棉、油等大宗产品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为这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特点,及以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比高、商品率高、加工增值高、综合效益高为优势的食用菌产业腾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食用菌产品以质优价低、产量大的优势,将为世界各地的消费需求提供方便。为此,我们的市场将更大、更广阔。综上所述,我省食用菌发展现状从总体上看是好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典型、新产品、新政策层出不穷,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但由于食用菌行业毕竟是一个新兴行业,自身素质相对较差,虽大而不强。由于地区之间政府的重视程度、发展力度及实施方法不同,使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组织者和生产者如果不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违背了该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势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使行业发展受挫,菇农蒙受损失。

图1-2 1990—2001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出口量及世界产量(鲜重)资料图

④ 我国的四大食用菌类是什么(急急急)

我们的典型品种▪ 银耳▪ 木耳▪ 香菇▪ 猴头菇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我们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其中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
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典型品种▪ 银耳▪ 木耳▪ 香菇▪ 猴头菇
药用价值▪ 抗癌作用▪ 抗菌病毒▪ 心血管▪ 健胃助消化▪ 止咳平喘▪ 利胆保肝▪ 降血糖▪ 通便利尿▪ 免疫调节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⑤ 现今市场.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不大

产量持续提升

2014年以来,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平稳增长,2021年12月,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2020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该调查会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4061.43万吨,同比增长3.2%。产量规模首次突破四千万吨。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⑥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整体规模发展平稳

2014年以来,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平稳增长,2019年12月,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2018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该调查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842.04万吨,同比增长3.50%。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罐头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⑦ 食用菌有哪些特点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我们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其中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
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典型品种▪ 银耳▪ 木耳▪ 香菇▪ 猴头菇
药用价值▪ 抗癌作用▪ 抗菌病毒▪ 心血管▪ 健胃助消化▪ 止咳平喘▪ 利胆保肝▪ 降血糖▪ 通便利尿▪ 免疫调节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阅读全文

与中国食用菌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恒河价格多少 浏览:493
意大利为什么能打赢德国 浏览:182
美国如果和伊朗开战会怎么样 浏览:172
英国脱欧要付出多少 浏览: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里多 浏览:201
歌剧天上的玫瑰产生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269
意大利米兰产什么包 浏览:75
意大利大学哪个专业最好 浏览: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项目进展怎么样 浏览:56
印尼什么金属产量 浏览:862
春是意大利哪个艺术家的作品 浏览:668
印尼深海大海参怎么做法 浏览:80
中国以什么形象崛起 浏览:700
越南六个团有多少人 浏览:800
中国品牌童装有哪些 浏览:202
中国南方哪个省不下雪 浏览:755
意大利什么地方不能去 浏览:947
印尼买精油多少钱 浏览:661
英国有什么文化 浏览:713
中国海军飞行员多少人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