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第一任驻外大使中有哪些将军

中国第一任驻外大使中有哪些将军

发布时间:2022-07-16 20:55:16

❶ 为什么把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称做的“将军大使”

因为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国家就开始了外交队伍的创建和外交干部的选拔。

当时外交官的主要来源是从部队中调来一批将军级干部,如袁仲贤、黄镇、耿飚等。他们长期从事军事斗争和正治斗争,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充分运用于外交斗争的实践中去。他们主要是被派往国外的驻外使馆担任大使等领导职务,因而被称为“将军大使”。

另外,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陈毅还曾担任过外交部长,被称为“元帅外交家”。

❷ 新中国第一个驻外大使创造的成果是什么

1950年6月下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个驻外大使名单:

任命耿飙担任中国驻瑞典大使兼任驻丹麦公使;王幼平担任驻罗马尼亚大使;谭希林担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彭明治担任驻波兰大使;姚仲担任驻缅甸大使;王任叔担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黄镇担任驻匈牙利大使。

这些驻外大使,都是中央从各野战军兵团级将领和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高级干部中选调进入外交部的。

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从与苏联建交后就正式开始了。波兰、丹麦等10个国家也相继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开始互派使节。这个时候,中人民共和国向外国派驻使节成了当务之急。

在七八月间,新中国的第一批大使陆续抵达驻在国,并于递交国书后开始履行使命。

从1949年10月派出第一位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到1951年9月,我国首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韩念龙到任,新中国共派出了15位驻外使节。他们就是我国派驻的第一批驻外大使,代表着新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历史重任,开辟着新中国外交领域的新工作和新局面。

❸ 耿飚的英雄事迹或贡献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另起炉灶”战略方针,重建外交组织,调配了全新的外交人员。其中一项最有特色的举措,就是大批选调军队高级干部出任驻外大使。军功卓着的耿飚转入外交战线后,不辱使命,成为一位出色的“将军大使”。

❹ 中国的第一位驻外使节是谁他的外交态度是怎样的

郭嵩焘是中国的第一位驻外使节。1818年,郭嵩焘出生于湖南湘阴。1840年郭嵩焘做了浙江学政罗文俊的幕僚,大开眼界,现场目睹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推演,由浙江而天津;由广州、厦门而浙江;由浙江而上海、南京……稀里糊涂的,大清就败了,南京条约就签了。那时候清朝官员依旧自大,认为清朝是天朝上国,看不起英国和其他国家。


1858年,郭嵩焘到北京做他的翰林院编修。1859年,他终于引起了咸丰的注意,着他在南书房行走,做了咸丰皇帝的秘书与顾问。但是皇帝的意思,似乎是给僧格林沁培养合作伙伴,甚至有学者推测,这是想把郭嵩焘培养为北方的曾国藩。问题是,两人合作并不愉快:一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二是,这个时候的郭嵩焘,已是天朝最清醒的士人了,在上海租界的见识,对历史夷务的研究,对身边士大夫心性的洞透,都决定了他与众不同,青里透黑。出使英法期间,他综合考察了西方的经济、政治与教育,认识到西洋国家绝对不是历史上的辽、金,不是未开化的夷狄,西方同样有着数千年的文明,且其文明确实高于中国,决不能象对待历史上的外族入侵那样对待西方;上天不会眷顾落后和自甘落后的国家,面对比中国先进的西洋文明,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如果连学习别人的勇气都没有,那就完了;西洋与中国通商是不可逆转的世界大势,想闭关锁国已不可能,不如坦然接受,对中国来说,这既是灾难也是机遇,得其道而用之,中国就能借助西方实现自强。比诸一般人士,郭嵩焘看得深想得远。认为仅仅从器物方面向西方学习远远不够,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这一高度,在当时无人能及,也与现代经济学家杨小凯所谓的“后发劣势”之说遥相呼应。难能可贵的是,郭嵩焘并没有激进地要求清政府即速改弦易辙,效法西洋政体。在他看来,中国政治经过三千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侵蚀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教育、文化还是政治制度,一旦与原有观念发生冲突,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导致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非常困难。一句话,以中国之人心风俗,以中国士大夫之无识,以秦汉以来政教之流败与深厚,垂三百年而始有振兴之望。细而言之,武器、制造业,如果顺利,也许三五十年勉强能“望见其涯略”,但是政治制度的改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铸,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涤荡旧染”,需要百年之功;磨砺出合适的能够正确引领国家前进的精英人才亦需百年;使新的观念累积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同样需要百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郭嵩焘的清醒在于,不光看到了世界,还看透了中国。这是真正的清醒。不过中国最大的悲剧一直是,清醒者本人更是悲剧。活着招人讨厌,被唾沫星子淹死,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死后连个谥号都混不上,遭人遗忘,墓穴被毁,连历史研究都没有给予足够的评估与尊重!你睁眼看世界,但闭眼的人只能看你是汉奸。他跟李鸿章说过:“中国人眼孔小,由未见西洋局面,闭门自尊大。”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理解他呢?

❺ 晚清时代的中国第一批外交官有哪些他们做了什么

在鸦片战争以前,晚清没有现代意义的上的外交,满清闭关锁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宁肯多赔钱也不愿意外国在北京设立大使馆,并不想与外国交往。可是,西方列强却强行拼逼迫满清走向了世界。晚清的的大门被打开了。满清最初没有处理外交机构的衙门呢,以至于出现地方疆臣主管国家外交事务。比如李鸿章。后来在西方国家的要求下。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来处理外交机构的衙门。

❻ 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是谁

同治十三年,皇帝亲政,在列强的压力下,不得不以平等礼节接受各国公使的觐见,放弃了要求外国来使必须向中国皇帝跪拜叩头的礼仪。同时,也开始向外国派遣使节。马嘉理案件发生以后,光绪二年郭嵩焘作为道歉的专使前往英国,此后常驻伦敦,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以后陆续在欧美各国设立使馆,派遣公使。清政府在倍感屈辱、很不情愿的情况下,勉强参加国际社会交往,进行外交活动。

❼ 新中国首任驻外十个将军大使

大部分是在兵团,军,师一级吃政治饭的军队政工干部.当时裁军,从500多万减少到200多万.留下来的成为将军.

❽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是谁

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 湘勇”。1856年任南书房行走,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1875年初任福建按察使。1877年起,任清政府驻英法公使。1878年8月被清政府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他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新中国的第一位驻外大使——驻苏联大使王稼祥,于建国后第20天赴苏联上任。

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新中国第一个驻外大使名单有哪些人

1950年6月下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个驻外大使名单:任命耿飙担任中国驻瑞典大使兼任驻丹麦公使,王幼平担任驻罗马尼亚大使,谭希林担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彭明治担任驻波兰大使,姚仲担任驻缅甸大使,王任叔担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黄镇担任驻匈牙利大使。

这些驻外大使,都是中央从各野战军兵团级将领和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高级干部中选调进入外交部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第一任驻外大使中有哪些将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恒河价格多少 浏览:493
意大利为什么能打赢德国 浏览:182
美国如果和伊朗开战会怎么样 浏览:172
英国脱欧要付出多少 浏览: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里多 浏览:201
歌剧天上的玫瑰产生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269
意大利米兰产什么包 浏览:75
意大利大学哪个专业最好 浏览: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项目进展怎么样 浏览:56
印尼什么金属产量 浏览:862
春是意大利哪个艺术家的作品 浏览:668
印尼深海大海参怎么做法 浏览:80
中国以什么形象崛起 浏览:700
越南六个团有多少人 浏览:800
中国品牌童装有哪些 浏览:202
中国南方哪个省不下雪 浏览:755
意大利什么地方不能去 浏览:947
印尼买精油多少钱 浏览:661
英国有什么文化 浏览:713
中国海军飞行员多少人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