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的治国基本方针 政策等……
一、“战略决策”类
1、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 ;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4、西部大开发战略”;
5、中部崛起战略 ;
6、实施“走出去”战略 ;
7、科教兴国战略;
8、人才强国战略;
二、“基本国策”类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我国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2、计划生育,男女平等;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4、对外开放。
(1)中国社会方针政策有哪些扩展阅读: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② 我国政府有哪些政策
首先,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导致目前中国居民低消费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医疗。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财政支出中对经济建设投资占的比重较高,对关系民生的社会公共支出较少。此外,由于住房、教育、医疗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国居民消费预期差,被迫储蓄,消费难以启动。
因此,明年的财政政策将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长期增长。
其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纺织服装、高科技、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退税力度,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大力支持出口增长;适时推出对居民的减税政策,比如彻底停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财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购买力。
(2)中国社会方针政策有哪些扩展阅读
经济政策正确与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经济政策可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经济政策则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国家或政党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有:
1、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产业政策,以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2、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与信贷综合平衡政策,调节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财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控制货币发行,制止通货膨胀;
3、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费的结构,从而使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
③ 十八大的政策方针是什么
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增加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二、提出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三、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强调了发展成果应“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④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什么
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方针:
1、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强调了发展成果应“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体现在以下方面:
1、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上的“钙”,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显着。
2、着力培育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党的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
3、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
4、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5、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体现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要求明确“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的建设指导方针。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意味着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内涵、讲求实效,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而不能重形式轻质量,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⑤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有:
1、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坚持说服教育。
2、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3、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6、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方针。
现实意义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涉及到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针、政策和方法,仍然是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正确对待农业和农民问题。在生产问题上,既要服从国家统一领导,又要保持自己一定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要经常注意调节国家税收、合作社积累、农民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
正确对待工商业者。我国的工商业者在公私合营以后,一方面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转变,但另一方面又拿带有剥削性质的定息,从这种两面性出发,毛泽东提出要以志愿为基础,组织他们进行改造和学习,使他们同工人群众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对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要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希望知识分子继续改造世界观,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
正确对待少数人闹事。首先是不赞成闹事,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如果工作做得不好,闹了事,那就应当把闹事的群众引向正确的道路,利用闹事来作为改善工作、教育干部和群众的一种手段,解决平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