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人国民性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人经历才沧桑太多,苦难太多,欺骗太多,虚伪太多,像一张经过无数次揉搓的纸张,没有了最初的洁白挺括;像一条长河,被倒入太多的糟粕,以至污染过重,辨不出了本来颜色。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之一,因为他们信奉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他们的性格像水,总是在变动,总是显不出任何棱角。中国人不是没有过血性——赵氏孤儿、七百壮士、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个时代男人们的壮烈英勇和决绝。春秋战国时的中国人,活得有声有色,死得清白爽快,在后人看来他们还有些稚拙,有些简单,但却让人感受到他们生命的挺拔伟岸。在周边民族还处于沉睡中时,中国人那时已经有了思想启蒙,各类思想活跃,智慧肆意奔放,在早期中国文明史的天空中喷薄出一道道绚丽的霞光。(这段时期不同的历史学家有其各自看法,取其主流。)好景不长,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挥剑阉煽了这个热血沸腾、满脑子想法的“青年”,早早结束了他的“性征”,从此中国人不再有个性。秦始皇的过错不在于统一天下,让百家思想枯萎衰竭,也不在于修建长城,将中华文化禁锢在大陆之上,而在于他视天下人为猎物,他深信老师韩非子的话:人是本性卑劣的动物,他们渴望的只有利益而惧怕的只有暴力,人是不值得相信和尊重的,统治他们的方法不外乎“执长鞭以御宇内”,用法、术、势来束缚和操纵,就如同对待栓在车子前面的牲口一样。继而,“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愚黔首”,终于达到“偶语者弃市,腹诽者诛,道路以目”的程度,中国人的群体人格第一次遭受粗暴对待和摧残,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者才能适应这个严酷的社会。汉高祖刘邦显然适应了这样的社会,这个在楚汉战争中被杀得大败,逃跑途中为了让车速度快些,数次要把自己的一对儿儿女推下车的流氓,这个在项羽要将其父亲剁成肉酱时,嬉皮笑脸说别忘记分他一杯汤的小人,刚刚坐定天下就开始杀戮当初为他卖过命的战友。他的登堂入室,宣告了一个满嘴粗话的地痞的胜利,宣告了中国人精神上的第一次劣化,他证明了项羽式的高贵、矜持、理想化等已不适合秦始皇之后的中国了。中华文明富有生命力,人民有无穷的创造力,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和体制,各类物质和精神上的成果显现而出,中华文明遥遥领先于四邻,人民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这种状态在唐朝时达到顶峰。那时候的中国人性格基调还有着阳刚、开放、乐观、进取,他们还没有学会裹小脚、立牌坊,还没有发明出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女子丧夫可以再嫁,夫妻不合可以离婚,文人用华丽的辞藻公开歌颂性爱,诗人用清新的诗歌表达生命的激情。中国历史上人格最健康的皇帝唐太宗出现在这个时候,他为人理智又富有人情味,雄才大略又懂得尊重民众。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也出现在盛唐,他飘逸豪放的诗风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胸襟和气度,他也只能出现在那个时代。多灾多难始终是中国的宿命,唐朝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政权频繁更迭,外族屡次侵入,给以汉族为主的中国人在心理和性格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改朝换代就像一个巨大的刑具,每隔一两百年,中华民族就要被缚上去,生吞活剥,从一个家族的权力骨架上剥离,再移植到另外一副骨架上。中国道德的根基是“忠”、和“孝”,君存与存,君亡以亡,此乃干坤之大义,虽然有一些士大夫选择了“投井”、“阖家自焚”以显忠诚,但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屈辱地活下去。中国人也总结出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少有的生存智慧——好死不如赖活着。皇位太诱人了,唐后,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而同一时期,朝鲜半岛上只经历了高丽和李朝两个王朝。再好的钢材在反复弯折之下也会产生金属疲劳,再质朴的民族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也会变得冷漠麻木。中国人的自尊、自信原本是建立在忠孝为本的道德之上,然而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对“忠孝”的摧残,都是对“投降”的奖励,“二十四史”实际就是二十四次挫折。走马灯式的篡夺皇位,使血性一次次被嘲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坚持、信守和认真,中国人的单纯和刚烈在一次次的弯折中渐渐消失,维系这个社会的道德纲常逐渐被架空,人民越来越油条,不论从哪个方向有进城的大兵,他们都会熟练地插上顺民的牌子,摆上香案,跪在城门边迎接。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宋朝之后,跪迎大军的百姓赫然发现,两度从城门涌入的征服者竟然是浑身腥膻的异族,对于习惯于汉族人争夺政权的百姓而言,这又是巨大的心理打击,特别是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他们被列为“末等公民”,如此耻辱长达百年;而满洲人南下后,中国人的境遇更为难堪,每个人都得把以前“受之于父母不敢毁”的头发剃去,只留少少的一块。忍辱偷生的生存状态下根本没有健康的人格可言,这种打击对于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是毁灭性的,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又一次出现了显着的劣化。宋朝虽然衰弱,但却出现了岳飞、文天祥、杨家将等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但在他们之后,铁骨铮铮的中国人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人民逐渐习惯灵魂和身体的分离,他们熟练地把大道理和实际行动区别开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动物的生存方式。和改朝换代和异族入侵相随相伴的是专制统治的日趋严密。古代中国在日益走向集权的道路的过程,就是千方百计扼杀民众活力,阻止人民思考和自发组织,不惜一切代价以维持社会稳定的过程。继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制度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推行思想专制;唐太宗通过科举制度,把全社会的智力资源都集中到功名利禄这单一指向,有效防止了智力活动的多极多向发展;元朝皇帝们强化里甲和连坐制度,不许汉人使用兵器,甚至不许用菜刀;文盲皇帝朱元璋则取消了丞相制,凭借小农本能,将中国社会褪变为一个大农村;清朝干脆连内阁也取消了,彻底变成了一个人的天下。皇帝们的“智力接龙”使中国的专制制度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这个社会的显着特征就是稳定压倒一切,对任何改革和变动,乃至科技进步等都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清朝末年时,外国观察家评说,中国的社会成员如同戴着沉重镣铐的囚徒,极端麻木儿又极端富有忍耐力。中国历史越往后,人文气息就越淡,高贵、仁慈、宽容、尊重这些美好的字眼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猜疑、自私、残忍和卑鄙,中国文化在高度成熟之后散发出腐烂的味道,政治家一个比一个阴险残忍,士大夫一个比一个骨头软,文学艺术一个比一个气质萎靡,缺乏创造力,普通百姓更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他们的普遍哲学是——反抗是没用的——无数次的揭竿而起、血流成河、人口减半的代价并没有换来人民权力的伸张,反而使专制制度越来越严密,就像一个屡次越狱屡次失败的囚徒,除了安守狱规之外还能做什么呢?中国人的表里不一,没有原则,是因为原则在很多时候是生存的障碍,所以中国人讲究中庸圆滑,没有棱角的人才能在这个规则畸形的社会里如鱼得水吃得开;中国人缺乏信仰,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劣性竞争之下,越是心狠手辣背信弃义表里不一之徒越有可能成功,由于帝王们的无耻表演和破坏性作用,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效用基本破产了。中国人在历史上经历了太多欺骗,所以他们早就不相信任何东西了,彼此之间也不互信;中国人没有公德心、脏乱差等问题很容易理解,中国人从来没有当家作主人的感觉,这个国家只是别人的私产,中国人只会爱护自家墙院里的东西,对于墙外的东西他们有着旺盛的破坏欲;中国人残酷,缺乏同情心,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过于残酷,自己被生活所虐待,中国没有照顾残疾人的传统,中国人对生活中的残酷现象习以为常,甚至有时候乐于虐待别人以获心理补偿。近代革命里,一些先知先觉者认为改造国民性为当务之急,从严复、梁启超、孙中山到鲁迅、胡适再到柏杨、龙应台,在他们眼中,中国人国民性的劣根性才是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只有先从思想上去改造,才有可能推行现代化,才能推行各种先进的制度,才能实现中国的复兴和强大,否则,不论什么好东西,到了中国就立刻变了样。鲁迅、陈独秀等激进主义者提出全盘扫荡传统文化,“不读中国书”,以破坏民族性赖以产生的文化基础,他们的学生毛泽东最彻底地贯彻了他们的主张。与其说毛泽东终其一生奋斗是为了推翻旧中国,不如说是为了彻底改造国民性更为恰当。他一生中根深蒂固的理念就是思想意识决定一切,因此一切建设都该从思想改造上入手。上个世纪中后期,中国国内破四旧、立四新,文化大革命,加上之前近代思想家的摇旗呐喊,近百年来改造国民性的运动取得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而毛泽东对中国人的改造更是在实际上产生了相反的效果。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摧毁了人们互信的能力,中国人的道德素质在文革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滑坡。这就是我们的中国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性格的形成。一个人要有性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要有性格,在如此的国民性之下,人民何以自立于民族之林,国家又何以获得他国的尊重呢?
⑵ 你认为我国近些年的国民素质、人口素质怎么样呢
相信大家现在都已经关注到了,我国近些年的国民素质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并且人口素质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其实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更加的好了,所以这些人在这样的社会当中生存的时候,就会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素质。相信大家在一个素质高的社会群体当中,肯定也会自觉地让自己的素质变得越来越好,这样也能够去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人口素质的提升,也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好。这样不仅能够说明我们自己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而且也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都在为着自己的国家的荣誉而不断奋斗和努力着,这样的一个现象其实是非常的值得发扬的。
⑶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中国人的国民性: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着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⑷ 中国的国民性是什么
中国人的国民性: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着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 饮冰室文集 》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
(2)奴性、为我
(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4)愚昧、胆怯、欺骗
(5)武断、虚伪、不行动
学者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
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笔者对传统中国人性格的简单概括,欢迎批评指正。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性格的莫过于一个“中”字。中国人喜欢采取折中的方式处理问题,原因同时表现为:
1、怕得罪人;
2、遇事总留有退路;
3、中医向来讲究阴阳调和,严防阴阳任何一方的极盛极衰;
4、中国人崇尚和平,同情弱者,反对极权、霸权,有正义感,以仲裁者或和事老自居;
5、中国艺术,如建筑、绘画等很讲究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以对称为美;
6、中国人也以自我为中心,以保全自己和宣扬自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7、基于上一条,中国人一般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意见,所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人虚心好学,因为我们同样要力避“狂妄至极”;
8、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昌盛和先进的国家,稳居世界中央,中国之名或许来源于此;
9、中国人的中也表现为当看客,,“隔岸观火”,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已给我们指出来了,“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别有用心的看客;
现代中国人的性格虽然仍保留了大量儒家的影响和痕迹,但已大大削减。随着中国近一两百年来的不断开放,“西学东渐”,以及中国不断受到世人的关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越来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性格趋同。主要表现是,热爱学习、讲求高效、开放、活跃,等等。
⑸ 中国的国民性有什么优缺点
美国论坛这样评价中国人,你认为呢?
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中国人老想走捷径。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与努力工作和牺牲。
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给予。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于你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
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 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简单来说,如果是为了谋生,那一个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为了生活,一个人必须要去奉献。
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
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无限制生育政策所带来恶果使得中国成为了无限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国。这些输出也包括那些受过教育的劳力输出,除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实则和其他一般苦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大规模生产的便宜产品降低了输入这些产品的地区的商业信用度。由于技术落后,管理失败,中国制造的单位能耗要比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高出很多。
因此,随着出口额的增加,中国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丧失着宝贵的能源。同时,这种行为也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使中国变为全世界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社会2大邪恶的折磨,即环境的破坏与人性的丧失。由于中国人天生的贪婪的本性,它们可以毫无保留的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即无止境的追求利润,忽视人的尊严。
中国人对西方的技术与产品狂热追求却对西方管理文化所强调的坦率,直接,诚实这些品质漠不关心。
由于中国文化不鼓励敢于冒险这种优良品质,所以中国人极力避免冒险,他们也不想寻求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这点上要远远胜于西方人。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补: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
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
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能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着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
同时,东北再“虎”一点,胆子大一点,日本人统治的再长一点,领导与群众共同点在多一点,这就是今天的状态
⑹ 我想问问 清朝时、抗战时、现在 这三个时期中国人的国民性是怎样的。 能用三种植物来比喻吗
清朝时,中国人麻木自大的,直到鸦片战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人的大门,这才惊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在麻木之中.
用一种植物来形容就是玉米,自大而且脆弱.
抗战时,中国人表现出了勇敢和懦弱的两面性.勇敢是因为八年的抗战,牺牲了5600万同胞的代价,这场战争终于打赢了.懦弱的一面是中国出了大量的汉奸和伪军,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展现了中国懦弱的那一面.
用一种植物来形容就是柑橘,生在淮南则为桔,生在淮北则为枳.
而现代的中国就像柿子一样,对内宣称是红红火火的,而对外就是尽拣软的捏.
⑺ 如何看待中国国民的现状
不管中国综合国力和总体力量发展到多么强大,人均还是可怜的,不但有部分人民受到压迫和剥削,还养肥了成千上万的贪官恶霸。贪官和无能官吏们有的疏于监管,有的受贿交易,把中国社会搞得黑暗了,不管什么,他们总要抽成,而且几乎立即花掉,大吃大喝,挪用公款,当官不替百姓办事不为人民服务,当**。中国的文坛也陷入空前危机,没了古代辉煌,甚至不及近代。只为钱了,也没什么有思想的人了。现在中国社会有很多怪现象,崇拜金钱,奴颜媚骨,媚上欺下,吃着中国的享受中国的好却一味崇洋贬中,还有的激进人士,学识不多,一味排外,有的空说不做,真正能人没几个了,青少年腐朽了,我94年的,我深有感受,我们学校和我从电视看到得了解到得,大多学生是“脑残”,有的崇尚什么明星什么潮流什么时尚,简直是低俗和白痴,我十分鄙夷和看不起,长得像猪似的本没错可是却假假的还爱装,还做作,哎。有人迷恋网络游戏,简直是废物,国家投入大把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少,何况我国人口基数大)支持教育,可是却只有百分之一不到的钱发挥了作用,培育出了人才。有成绩不一定是人才,起码不爱国的就没资格叫中国人。什么社会乱现象啊什么的,比古代的黑暗时期更可怕。连房子都买不起了,一辈子还指望什么,社会歧视和什么什么的乱现象,网上一看一大堆,太多太复杂了。……很多很多数不胜数,谢谢你看到这。但是,我国总体来说,民生是有改变的,人民渐渐可以看得起病住得起房了,党和人大们都极大力度地为民生努力,但是执行的法律程序和规范却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时间和完善,不到2020年左右,我国很难真正享受到谁胡主义的优越。但是2012年会初步明显地体现的。国民人均GDP也渐渐高起来了,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个别先进分子也逐渐显现……只要我们坚持党的方针,就一定会好转的。计划生育是最紧迫的工作,然后搞好经济,弄好国防,正好素质和文化,复兴文化复兴辉煌复兴成就……不怕艰难,勇于闯荡等中华精神要继续传承,国民现状总体还行,2012年就全民小康了
⑻ 中国人的国民性到底有什么问题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 饮冰室文集 》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 (2)奴性、为我 (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4)愚昧、胆怯、欺骗 (5)武断、虚伪、不行动
学者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⑼ 中国人的国民性有哪些
“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中国的国民们,除了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本性”之外,他们每个单个的人,在社会家庭生活中得到的对后天性格的培养方式、理念、模式都是大同小异。”
在我们华夏民族悠久历史的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感性、中庸、务实、内敛、委婉、柔和等中国典型的国民性。
这种培养方式和理念,塑造了我们大国国民的中庸、内敛、温雅、质朴、本分、驯服、中性的民族性格,同时也留下了我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高皇帝远”和“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冷叛逆的性格。
⑽ 作为一名中国人. 你们对自己国民的评价是怎样的
全世界的人民都是一样的,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国民的爱国精神和价值观点是受统治者的影响的,希特勒那么好战难到德国都好战吗?现今中国的领导阶层都很富,都想出国,在国外都有资产(指中高级干部)个个向钱看,它的人民能不向他们看齐吗?就算现在的各级领导者的招商引资吧,领导招得多,为什么呢?因为他手中有权说话算数不是吗,那么奖金也就多,最多的都有几百万一年,这只是变相的权钱交易,下面的要作人员每天座在办公室到那里去招呢?领导者一年奖金就上百万而他们一个也没有,他们能为领导者出力流汗吗?它们的人民能为这样的国家卖命吗?前苏联的统治者都很富有那么前苏联还存在吗?难道说前苏联人不爱国吗?所以一个国家领导者的形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跟国民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