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你吃了吗”,这句口头禅已经成为老皇历了。现在见了面,问这句话,人家还以为你要请客吃饭呢。至少上海地区是没有人问这句话。
我觉得:“你好!”,用的频率蛮高的!
‘贰’ 中国日常用语有哪些越多越好!如:你好。
1、 您好!
2、 请!
3、 对不起。
4、 谢谢!
5、 再见!
6、 您早!
7、 晚安!
8、 请问您贵姓?
9、 请原谅!
10、不用谢!
11、没关系!
12、欢迎您光临!
13、请坐!
14、请喝茶!
15、请多关照!
16、请多指教!
17、谢谢您的合作!
18、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19、没关系,我刚到。
20、给您添麻烦了。
21、我能为您做什么?
22、您好,请问您需要帮助吗?
23、您走好。
24、请慢走!
26、您好,我是×××(单位名称)×××(姓名),请问您找谁?
27、麻烦您请×××同志接电话。
28、请稍等,我帮您看看他在不在。
29、对不起,您找的人不在。有什么事需要转告吗?
30、对不起,您打错了。
31、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
32、请问您有什么事?
33、这是同线电话,请您再打一遍好吗?
34、对不起,我没有听明白,请您再讲一遍。
25、欢迎再来!
35、请坐,请讲。
36、请稍等,我马上给您办。
37、对不起,分管这项工作的同志不在,您可以将材料留下,我转交给他。
38、很抱歉,您要办的事不符合规定,我们不能办理。
39、这件事归×××(科室或姓名)管,我带您去。
40、您的手续缺×××,请您补齐再来,好吗?
41、您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将尽快落实,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42、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43、有个通知请您记一下。
44、对不起,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等我请示领导后,再给您答复好吗?
45、对不起,这个问题一时解决不了,请您多包涵。
46、请您准时参加会议。
47、请随时和我们联系。
四、窗口服务单位文明用语
48、这是公共场所,请您不要吸烟。
49、请多提宝贵意见。
50、还有什么需要我解释的?
51、您需要我们向您提供些什么服务呢?
52、很高兴为您服务。
53、您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
54、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
55、希望您能满意!
56、请您排队等候!
57、请您按规定填写表格。
58、我们愿意为您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59、我们的服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多指点。
60、同志您好,欢迎您选购!
61、您要买点什么?
62、您需要什么?我拿给您看。
63、不买没关系,欢迎您随便参观。
64、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您参谋一下。
65、这是您的东西,请拿好。
66、来,我给您包扎一下。
67、好了,请您看一下。
68、这东西易碎,请您小心拿好,注意不要碰撞。
69、这东西容易弄脏,请不要跟其它东西混放在一起。
70、这东西怕挤,乘车时请小心。
71、东西我已帮您装好了,拿时注意不要倒置。
72、对不起,我们商店不经营这种商品,请您到××商店去看看。
73、这种商品过两天会有,请您抽空来看看。
74、这种商品暂时缺货,方便的话,请您留下姓名和电话,一有货马上通知您 ,好吗?
75、真不巧,您问的商品我们刚卖完,近期不会有,请您到其它商店看看。
76、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可以帮您邮去。
77、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帮您解决,办好后我们通知您。
78、谢谢您的合作,货到后一定通知您 。
79、您要去的地方在×地,可乘×路到×站下车……。
80、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请稍等一下,我帮您问一下。
81、对不起,今天人多,没能及时接待您 ,你需要些什么?
82、对不起,让您多跑了一趟。
83、刚才的误会,请您能谅解。
84、我可以将您的意见向领导反映,改进我们的工作。
85、由于我们工作上的过失,给您带来了麻烦,真是对不起。
86、您的意见很对,是我们搞错了,向您道歉。
87、真是不好意思,让您受累了。
88、您提的意见很好,我们一定采纳您的意见,改进工作。
89、对不起,出售的时候我没注意,请原谅。
90、没关系,只要能使您满意,我们就尽力去做。
91、请原谅,耽误您时间了,谢谢!
92、同志,对不起,这是商品质量问题,我们可以负责退换。
93、请您别着急,我马上给您拿 。
94、请大家谅解一下,这们同志要赶车赶船,让他先买好吗?
95、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96、不用客气,再见!
97、欢迎您以后常来。
98、您买的东西较多,请注意拿好。
99、谢谢,欢迎您下次再来,再见!
100、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后请经常惠顾,谢谢。
我只有100条啦,我打字很慢的。。
我有口诀的给你啦: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己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
欢迎顾客称光顾,答人问候用托福。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自己字画用拙笔。
邀请别人用屈驾,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
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对方亲眷多带令,称呼己方常带家。
至于书嘛 http://www.sinoshu.com/1817977/ 找了一个这个 你看看吧
分就给我吧~
‘叁’ 中国的所有方言中,使用人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哪些
1、官话方言:
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的心脏地带,因而有“官话”之称。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北京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官话方言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2、粤方言:
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香港、澳门,及北美、欧洲和澳洲、新西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中使用,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使用人数超过1亿,大多数在广东广西地区。
3、吴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将近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9000多万。
4、闽方言
闽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使用人数: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南部和江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三省等地区使用,人口约8000万。
5、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浙江、重庆以及台湾和香港的部分地区。其中主要的区域是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粤闽赣边区一 带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区。客家方言也算庞大世界总人口超7000万人。
‘肆’ 中国常见的方言都有哪些种类
现代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北方方言还可以再分为4大次方言:
1.华北东北次方言(狭义的北方话):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话):覆盖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覆盖安徽省内长江两岸、江苏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镇江的两岸沿江地区。
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伍’ 中国人最爱说的是什么话
一般对中国印象差的国家大概是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美媒体的覆盖圈,这个不解释。个人认为最友好的因该是瑞典、芬兰等政治上比较中立的北欧国家,他们都比较向往中国;韩国对中国人比较感兴趣,喜欢说一些,但是很不认真;印度人觉得自己国家跟中国有一比,所以喜欢跟你聊聊工作;遇到台湾人,跟他用好好讲,别总扯政治,你不尊重人家,人家当然不会尊重你;美国人没有“外国人”这个概念,他们不跟你聊只是因为你不是女孩,或者你英语说的太烂。还有就是,没有谁会愿意和打字慢的人聊。很少有人愿意和语言不通的人聊。也没多少人愿意和没有视频的人聊。还有就是好好学好英文再上去。
‘陆’ 常用的客套话有哪些
常用的几种客套话列举如下: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宾客来到称光临;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作别称告辞;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辞用失陪;请人原谅说包涵;请人批评说请教;求人解答用请教;盼人指点用赐教;欢迎购买说惠顾;请人帮助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托人办事用拜托;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称高见;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惠存;尊称老师为恩师;称人学生为高足。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敬酒是一项技术活,讲究的是以酒醉人,便于放纵情怀抑或开展工作。
1、危难之处显身手,兄弟替哥喝杯酒。
2、屁股一抬,喝了重来;两腿一站,喝了不算——屁股(两腿)一动,表示尊重。
3、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大哥,这酒你先喝,我善后。
4、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就赶紧跑。
5、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我先干。(倒酒前,自饮一杯)
6、美酒倒进白瓶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喝不好人情酿,远来的朋友饮一杯。
7、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女士给领导敬酒)
8、出门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了站起来。输了咱不喝,赢了咱耍赖,吃不完了兜回来。
9、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10、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11、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给朋友敬酒)
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约对门,喝酒喝个双。(与对面朋友饮)
13、 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14、啥话也别说,最亲是大哥。(与年长者饮)
15、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16、市场经济不轻松,快将美酒喝一盅;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17、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18、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好酒量,喝一杯。
19、 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20、 喝一斤的喝一桶,回头提拔当副总!会喝一桶的喝一缸,酒厂厂长让你当!
21、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辣酒涮牙,啤酒当茶。
22、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23、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24、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
25、 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喝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
26、危难之处显伸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兄弟替她喝个酒。(致英雄救美者)
27、你是领导我是兵,你是锤子我是钉,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端杯酒。
28、人有三运,官运,财运,桃花运,而这杯酒代表三运,哥们儿,你喝不喝!
29、女有貌,朗有才,杯对杯,一起来。(与女士对饮)
30、最后一个闷杯酒!兄弟,不能让咱的酒杯空着啊。
‘柒’ 中国人的真心话和场面话
吃了吗?
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国熟人见面最常说的一句话,至少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可谓历史悠久。为什么中国人见面都习惯问这句话呢?
因为在古代,百姓贫困,很多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因此吃饱饭是那个时候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久而久之,“吃了吗?”成为熟人见面打招呼的客套话,并不是真正想请你吃饭的意思!
改天请你吃饭!
聊天结束时,很多人经常会丢下这么一句话:改天请你吃饭!但是“改天”似乎永远是最忙碌的一天,因为可能根本等不到那顿饭,或者那顿饭只是下一次请你帮忙的饭局。
朋友之间,互请吃饭、互相帮忙本是常事,但是如果只进不出,时间长了则很难再有真心朋友。你被这句话忽悠过吗?
有空常联系!
同学聚会、老友重逢,为了表示尊重,都会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并客气的说上一句:有空常联系!但最后往往都不会联系。其实这并不能说人情淡薄,只是人人都忙于自己的生活,可能真的没有空吧!
来就来,拿什么东西啊!
送礼也是中国式人情的一大体现,无论是求人办事还是探望亲友,两手空空是不能去的。当你手提大包小包到了主家后,主人往往会热情的说:来就来,拿什么东西啊!经过这个必须的开场白后,才会进入后面的愉快氛围。
‘捌’ 中国十大方言有哪些
第一:温州话
温州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1]
所以温州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一位,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第二:粤语(广东话)
广东话广东话可以说是流传广泛, 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但是我把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但在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普通话再用广东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包括香港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不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粤语(广东话)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第三:闽南话
闽南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南话
闽南话难懂指数9,上口指数3。
第三:苏州话
苏州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 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
苏州话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4。
第四:上海话
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上海话难懂指数7.5,上口指数6。
第五:陕西话
陕西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陕西话
陕西话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6。
第六:长沙方言
长沙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长沙方言
所以长沙话作为湖南话的代表排名第七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第七:四川话
四川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
四川话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第八:山东话
山东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普通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菏泽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山东话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第九:天津话
天津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所以天津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九位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第十:东北话
东北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