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如何更好改善中国国际形象

如何更好改善中国国际形象

发布时间:2022-07-19 17:05:58

⑴ 如何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这个良好形象开始改变了,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西方各国的经济在此期间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挑战与挫折,从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失业,在普通民众中造成了不安全感、挫折感和某种嫉妒情绪。与此同时,西方主流媒体、尤其是欧洲媒体对中国缺乏客观的报道,则加深了民众的这一情绪。通常,当经济和社会形势恶化的时候,人们很自然地要把情绪发泄在某些替罪羊身上,例如不论是在今天的欧洲还是中国,移民或迁移劳工都被当成替罪羊。
另一个因素是,中国在外交政策上正在慢慢地变得更加自信而坚定,更能展示自己的力量,有时还会用威胁性的口气对西方人说话。这就在西方引起了越来越大的担忧,有人担心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希望把自身观点强加给他人的超级大国——就像过去400年里西方国家所做的那样。
魏柳南:对于西方公共舆论与中国之间的误解与猜忌的加深,媒体负有最大的责任。因为媒体总是把事情简化,只强调中国各种政策的黑暗面。西方公众对于中国目前还所知甚少,除了旅游、文化交流和一些其他形式的交流之外,来往非常有限,然而媒体以一种过度简化甚至歪曲的方式来表现中国。
魏柳南:我强烈地认为,不仅为了改善中国在西方的形象,而且为了改善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形象,中国应该做几件重要的事情。首先也是我多次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必须改变自己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以一种西方人或者其他族群可以明白、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制定良好的公关政策。
一些中国人告诉我,中国不需要调整自身来适应外部世界,因为外部世界最终会自行调整,以适应中国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不论是不是喜欢,我们必须明白,必须承认,西方文化已经主宰世界几百年了,而今天世界的沟通方式仍是以西方的概念为基础的。
摆在中国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或者是改变它的沟通方式,从而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来改变自身的形象,使自身的政策与战略能为外部世界理解,并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如果中国不打算这么做,而是根本不关心自己受不受到理解,那么只要这个世界依然是一个西方化的世界,中国和其他国家必然会朝着一场严重冲突的方向发展,而这将是一个所有人受损、无人获益的局面。
魏柳南:我坚信中国可以在所有领域给国际社会带来许多新概念,而各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在以极大的兴趣注视着中国的一举一动。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曾经为反对殖民主义而战斗,但连续几百年的西方统治仍给他们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仍然更熟悉欧美文化而不是中国文化。我认为现在“华盛顿共识”已经寿终正寝了,但“北京共识”依然处于萌芽状态。
魏柳南:我的观点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并不需要依靠经济、科技或单纯的硬实力,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影响人们的想象,给予人们梦想与期望。1945年之后的美国在这个方面是极为成功的,他们通过电影以及文字、声音、图像的宣传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样的软实力是维持美国大国地位最有效的工具。
目前为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中国的软实力是极为有限的。中国的软实力对外国政府、外国决策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的周边地区,但还完全没有影响海外的舆论、普通的民众与年轻人。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外国媒体针对中国的宣传攻势,中国自身沟通技巧的欠缺,以及中国自身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来把自身形象定位为一种完善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模式。
一个全球性大国不能是一个总在威胁别人的国家。看看美国的例子,美国侵略过不少国家,威胁其他国家,每当必须动武的时候就选择动武,但就算是在那些美国的“敌国”里,普通民众依然对美国充满幻想,包括美国的生活方式、电影和汽车以及美国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等等。这些民众被他们头脑中关于美国的画面所主宰,他们对美国的印象与真实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但单凭这些浮光掠影的印象,美国已足以主宰他们的头脑。
有的时候中国似乎以为,通过将自身的观点强加给别国政府,就可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这是错误的,施加影响应该以民众而不是政府为目标。但要影响民众,中国就必须向他们提供一个明晰的模式,这一模式应该既代表经济发展,又代表某种生活方式,也代表对基本权利的尊重的结合。只有在这个领域具备一定的实力,中国才能与美国长期地竞争。
魏柳南:这就让我们回到了原先的问题。中国价值观是什么?一方面,我们不能接受西方强国奉行的那种绝对人权主义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掩饰最原始的商业利益与权力斗争的外衣,但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基本的、对所有人类都很重要的、必须得到尊重的人权诉求,例如要防范官员的腐败,想让民众有权享受公正的司法等。虽然中国中央政府采取了明显的努力来改善这些基本人权,但一些权利在中国依然没有得到合理的保障。
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根本性的价值观,例如对老人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强调工作的社会价值等等,这些在西方社会被遗忘了,但在中国依然保持着,而且中国必须坚守这些价值观。但中国如果想在经济榜样之外,也成为价值观上的楷模,就必须为民众提供更公平的待遇和保障。此外,美国的文化——而不是价值观——在二战之后保持强劲的一个重大原因是美国电影的影响。中国在这方面的实力还是太弱了。

⑵ 如何提高中国被西方贬损有所下降的国际形象

只要让中国更加富强,强大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力量强大,人民就会变得强大,国际形象立马上来。

⑶ 谈谈如何塑造中国国际形象。

公共外交:塑造中国国际形象 </b>
公共外交能突破传统外交政府对政府的僵化和民间对民间的软弱,着眼于未来,通过沟通和交流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和承认,中国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软权力体系,丰富我们综合国力的概念。
10月1日,美国将重返阔别近20年之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期将原来里根政府指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和以色列的讲坛”变成为改变美国国际形象的重要舞台。这是“9·11”后美国政府重新重视以增强与世界沟通为目标的公共外交的重要体现,旨在解决“世界为什么仇视美国”这一问题。
美国的教训对我们不无启示。中国也经历过“非典”对我国际形象先抑后扬的教训。今天,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中国的国际形象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际信用从而影响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而且从长远讲,与中国的“软国力”密切相关,已经成为中国的无形资产。中国要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必须将中国的公共外交战略提上议事日程。
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很重视民间外交,民间外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也扮演了十分积极的角色,但公共外交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公共外交是以本国政府为主体、他国公众为受体的外交形式,既不同于公司间或政府间对等的公关外交,也不同于以公众为主体的公众外交,如民间外交,或称为外交的第二、第三管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从形象上入世,影响国外民众和媒体的中国观,某种程度上比一时的外交得失更加重要。
那么,中国的国际形象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呢?
过去,对国际形象问题我们存有不少错误观念或心态,较典型的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将国际形象与国力等同,认为国家强大了人家自然就会尊重你。忽略了国家的亲和力,即国际社会对你的亲近和喜欢程度,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威胁论”产生、蔓延和强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其二,重视国际地位,忽视国际形象。在历史上的朝贡体系下,特别在乎的是中华民族的威望,现在则有重“威”忽“望”之势。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包括中国“软国力”的复兴。其三,发展战略中偏经济、轻文化,而文化也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对现代中国形象宣传不够。其四,认为身正则影不歪、酒香不怕巷子深,敏于行而讷于言,忽视在国际社会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塑造正面的国际形象。其五,以历史、文化大国自居,认为国际社会不了解我历史和文化,因而不尊重中国;而外国民众也常常只对中国的历史感兴趣,对现在的中国并不了解。我们心态则是,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理应受到世界的尊重。但历史上的受尊重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在的魅力;而曾经的受害者,希望自然而然地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也是不现实的。在具体做法上,常常是拷贝国内宣传做法开展对外宣传或公关,而不是开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外交。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中国长期游离于主流国际社会之外,国际形象主要是内政问题的某种折射;在此之后,内政问题也一直是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因素,甚至一度成为主导因素。内政问题首先是中国由于体制、价值观等方面与西方标准差异明显,因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次是国家统一问题,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之后,最主要的就是台湾问题了。
这说明,内政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国际形象的长远掣肘。
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存在对方和我方两方面的原因。对方原因包括:因不了解中国国情和意识形态的隔阂而产生的不信任等。我方原因则往往是不重视外部世界的反映,不善于推销自己等。针对国际社会对我内政外交政策不够了解,近年来,我国政府经常以白皮书的形式加以正面、详细的阐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自1980年起先后批准加入了17个国际人权公约和协定书,并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更是消除了国外舆论对中国政府的诋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威胁论”成为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主要制约。其中也蕴涵着一个悖论:以中美关系为例,中国处于弱势,比如抗战期间,中国较容易受美国同情,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就比较正面;反之,中国强大了,美国就认为是一种威胁,对中国看法较负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中国强大了就会威胁人家的逻辑,增强对中国的信任。
中国国际形象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并把它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推行。
公共外交是更好发挥一国“软权力”的重要手段,它能突破传统外交政府对政府的僵化和民间对民间的软弱,着眼于未来,通过沟通和交流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和承认,中国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软权力体系,丰富我们综合国力的概念。
开展中国的公共外交,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历史智慧,探讨我们开展公共外交的观念、环境、资源和挑战,提出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战略体系:
———目标: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中国,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标定位,从长远看是服从于中国国家发展目标的定位———“富强、民主、文明和负责任的大国”,积极配合“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循序渐进地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由“中性”、“正面”向“亲近”转换。
———手段:关键是树立政府在国内的亲民、民主形象,中国驻外机构也要首先保护好每一个中国公民、侨民在海外的利益;其次通过开展文化广播的国际交流形式,利用当地国家的电台、电视台渠道播放中国的新闻娱乐节目,利用当地华侨、留学生和对华投资跨国公司开展针对母国的形象宣传活动,如“创意中国”、文化营销国家活动,塑造充满活力的、民主、开放和富有人性的国家形象,重视“国家品牌塑造”。
———重点:鉴于“今天中国的国际形象,基本上就是一个被美国媒体妖魔化了的形象”,我们应抓住美国和欧洲这些影响世界舆论的重点,及时对欧美某些媒体不负责任地妖魔化中国的行为进行消毒,并充分利用联合国舞台传递中国的声音,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机构:整合我国外交资源,设立公共外交事务的专门部门,统一协调公共外交工作。
(作者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历史学博士后)

⑷ 如何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

公共外交能突破传统外交政府对政府的僵化和民间对民间的软弱,着眼于未来,通过沟通和交流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和承认,中国也因此更有理由更有可能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以塑造自己的软权力体系,丰富我们综合国力的概念。
10月1日,美国将重返阔别近20年之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期将原来里根政府指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和以色列的讲坛”变成为改变美国国际形象的重要舞台。这是“9·11”后美国政府重新重视以增强与世界沟通为目标的公共外交的重要体现,旨在解决“世界为什么仇视美国”这一问题。
美国的教训对我们不无启示。中国也经历过“非典”对我国际形象先抑后扬的教训。今天,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中国的国际形象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际信用从而影响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而且从长远讲,与中国的“软国力”密切相关,已经成为中国的无形资产。中国要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必须将中国的公共外交战略提上议事日程。

⑸ 如何宣扬中国的国际形象

1、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战线积极作为、开拓进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2、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彰显时代创新、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当代中国故事也引来八方喝彩。

3、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既是责任担当,也要遵循规律、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关注、认同与日俱增,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噪音杂音依然存在,唯有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5)如何更好改善中国国际形象扩展阅读:

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

⑹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如何谈谈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改善其国际形象。

是考试写的吗,还是自己随便问的。如果是随便问的话,真实的情况是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极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在未来带动西欧,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处处和西方阵营对抗,大部分是互相诋毁,但仍然对中国很尊重,有时除外,这个没办法改变。至于所谓中国形象不行,和中国老百姓有关,主要是中国老百姓崇洋媚外,素质太差,丢尽中国的脸了,还整天恬不知耻的骂政府这个,那个,随便有一点小事,就骂政府,分明自己犯错了,还骂政府,中国又贪污,难度和老百姓没一点关系吗?中国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当然,政府部门肯定会受到尊重,民众应当提升素质,这是首要因素,没有人瞧不起中国,就比如英国,求着来中国,首相亲自发话,就是不让来,如果中国民众素质不行,国家在强大也不行,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看一个国家,只看这个国家来我们国家的人是什么素质,不看别的。

⑺ 如何提高中国形象

1、树立独特的民族观、世界观。中国的国际形象内容中需要非常有分量地表现中国特有的民族观和世界观。中国人在构建国际形象时,应该要有自己的思想,应该要有自己的政治语言,而不是盲目地跟随西方的“全球化”口号,人云亦云。我们追求和提倡国际间的合作,我们力求和平与发展,但是我们不能糊里
糊涂地跟在别人后面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民族的历史、面临的历史使命以及承担的世界责任。真正具有感染力的、能赢得尊重的国际形象,其力量不是来源于对西方的模仿,而是对自身民族性的尊重和对西方价值观的修正和挑战。正是通过这种民族性的国际形象,中国人的世界观才得以表现。
2、加强思想与道德建设。一个有感染力的国家形象应该是一个具有思想和道德力量的形象。我国的国际形象应该表现出一种道德和思想的力量和风范,这种力量和风范的特征就是表现一个大国对世界和全人类发展的关切和责任感。我并不是提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一个“道德领袖”的角色,但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应该能够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有勇气在国际事务中伸张正义,应该在国际援助中展现中国的友好。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中展现中国的友好、和平、友善的国际形象。
3、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硬国力"和"软国力"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基本的国土和人口资源、军事力量、经济总量、科技水平等,它们是有形的、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后者则包括政府的内政外交管理体制和领导能力、国民素质和士气、文化被接受能力等,它们是无形的、难以具体测算的。国家综合实力强了,才有能力在国际发生灾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对国际伸出援助之手,可令世界各国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大大改观。

⑻ 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对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来说,树立起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虽然我国近年来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但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在树立国家形象方面,“破”的方面做的工作较多,“立”的方面有明显的欠缺。
具体而言,我们大都是在国际上出现关于我国的负面舆论之后,才开始“摆事实、讲道理”,着力破除这些言论。这种消极被动的“破”的做法,与防患于未然、积极主动的“立”——在负面言论未出现之前,树立起积极正面的形象——相比,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⑼ 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作为反映在媒介和人们心理中的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综合印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其中既包含着对于国家的认识,同时也包含着理性评价和感性态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进程中,“国家形象”已经并仍将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每一个中国人必然遭遇的现实问题。国家形象,既包含特定国家在国内的形象也包括其国际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场流通的前提下,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内形象之间往往互相参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仅深刻地影响到本民族每个个体对于国家共同体的认知、认同,从而影响到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而且也复杂地影响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国政府、民众以及所有中国的精神信息和物质产品的接受和评价,从而影响并决定着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国家形象,作为一种主观印象,实际上构成了人们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心理预设。负面的国家形象,会使人们对这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所有相关信息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带有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敌对性、排斥性和刻板印象;而正面的国家形象则往往使人愿意用更理解、更亲和、更接纳的方式对待该国及其民众的信息和行为。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

阅读全文

与如何更好改善中国国际形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中国简体数字 浏览:90
中国金州古镇有哪些 浏览:962
短意大利面怎么弄好吃 浏览:626
南宁到越南广安怎么坐车 浏览:981
中国移民外国有多少 浏览:72
越南转口贸易生产需要什么材料 浏览:63
上海到英国的商务舱机票多少钱 浏览:64
越南考研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365
意大利和瑞士边境哪个车站好 浏览:62
印度停止送亲多少 浏览:455
伊朗什么时候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的 浏览:803
中国哪个铁路学校好 浏览:835
印度怎么赔偿 浏览:622
印尼珍多冰用什么做石榴米 浏览:175
印度人游泳池在哪里 浏览:267
印尼哪里的燕窝最便宜 浏览:884
意大利面怎么做又软又香 浏览:774
天津意大利风情街泰国餐厅在哪里 浏览:291
印度t恤品牌有哪些 浏览:135
印尼为什么不允许婚前性行为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