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维护和平、反对武力;相互尊重、主权平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1、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2、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4、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
5、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中国如何开展对外交往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70年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结晶,符合时代潮流及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有利外部环境,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贰’ 对中国对外交往之路的看法或建议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全球日益关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会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以及对世界将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定位中国在世界的角色、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明确大国定位
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国,在世界扮演什么角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同时,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新时代中国对自身定位作出的明确判断,指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舞台上的基本方向。
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奉行殖民扩张、强权政治、霸权对抗的对外交往行径,追求天下为私的世界,决定了它们走不出“修昔底德陷阱”式冲突对抗的历史宿命。相比之下,新时代的中国是一个与欧美列强迥然不同的大国,坚持大道理想和天下情怀,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坚持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目标。
‘叁’ 我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当时,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方代表团,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把它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同年6月底,周总理先后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联合声明》都写进了这些原则,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发表了着名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宣言提出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包括了这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的14个国家,提出了我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特别联大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更明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肆’ 中国需要怎样的外交战略
一 对外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战略性援助,把中国较成熟生产性技术在其国发展.带进其国家经济水平,提高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形象.提升其国实力,也是对中国政治地位的一种巩固与提升.
二 周边问题 对周边遗留地区问题,进行快速战略性谈判解决.确保我国周围地区一定时期安全.
三 国际事务 处理国际事务,应当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触及自身利益时坚决性.触及他国问题时果断性.触及多国问题时周全性.并发展中国家予以一定可能性的照顾.以提升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
四 亚洲组织 组建亚洲战略性经济合作组织,并和欧盟展开战略性合作.减小美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五 教育发展 在教育上,在我国较发达地区实行中国式国际化教育.保留一定数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入必须的国际性交际文化氛围.同时,对中国较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排在而何经济利益的前面.实行先教育再发展的战略性策略.
六 美元调整 减少美元在华储备,加大对欧元的战略储备.减少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
七 产业调整 实行战略改革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模式.主导发展创造性产业,并同时完全掌握现有的优势产业.确保中国在国际市场优势控制权利.加大对个人企业政策鼓舞.
八 调整能源 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减小煤炭产量.提高石油及天然气的可利用率.加大发展无污染能源.
九 环境治理 恢复生态环境,治水、治沙、治地、治气.对大型污染性产业实行统一管理或强制处理.加大治沙投资,进行模块化治沙.对破坏较大的产业种类进行转业或原材料替换.
‘伍’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的回答,如何开展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我们要把握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要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我国已经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要求我们要善于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地进行战略调整,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与世界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不断加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提出,是我国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动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
(5)中国如何开展对外交往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新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与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情怀的,是符合人类文明中崇尚和平友善的普遍诉求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价值观基础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义利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要坚持这种正确的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陆’ 在今后的外交大路上中国应如何更好的开展外交工作
中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将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活动,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作出建设性的努力。中国将全面加强经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积极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为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努力。
‘柒’ 中国有哪些外交方式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捌’ 我国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的法律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是为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制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出境入境管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