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中国专制主义中央制权制度长期存在
经济根源——中国自古以来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制权制度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及长期发展.
㈡ 为什么中国实行君主专制而在古代社会的外国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
不能根据西方文明现在优于我们就说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业同样优于古代中国君主专制集权制度!
两者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经济特点各自适合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有这样考虑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古希腊的民主制、古罗马的共和制和元首制后来为什么又被帝国制所取代,为什么曾创造先进文明的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在蛮族面前不堪一击,最后被国王封建制所代替。
同时还应注意到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只是一种原始的民主政治制度,与现代西方制度有着很大差异,所以才会有苏格拉底死于民主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从秦始皇以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秦的郡县、宰相制历经短暂的曾带来巨大混乱的分封制,到隋唐就过渡到三省六部制,初步实现了分权和对皇权的制约,但还未解决军人干政问题。到宋代以后彻底解决了军人干政问题,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官控制军队,政治上皇权对大臣的控制进一步放松,“言官不以言辞致罪”,祖训不杀大臣,人命关天等都是人文精神得到重大发展的体现。而西方同期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除了明初的几个皇帝外,明朝是皇权进一步衰落,内阁制雏形出现,到中后期基本实现文官集团治国(类似于现代西方公务员制),皇帝完全可以不理朝政,皇帝只能靠厂卫特务组织制衡文官集团。大臣骂皇帝屡见不鲜,海瑞还因此升官。人文、政治思想空前活跃,出现非君浪潮。
宋、明两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完全可以看作中国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已发生重大转向。政治制度也同样处于虚君实相制、内阁制前期,继续发展下去完全可以进入君主立宪制。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从秦始皇以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秦的郡县、宰相制历经短暂的曾带来巨大混乱的分封制,到隋唐就过渡到三省六部制,初步实现了分权和对皇权的制约,但还未解决军人干政问题。到宋代以后彻底解决了军人干政问题,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官控制军队,政治上皇权对大臣的控制进一步放松,“言官不以言辞致罪”,祖训不杀大臣,人命关天等都是人文精神得到重大发展的体现。而西方同期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除了明初的几个皇帝外,明朝是皇权进一步衰落,内阁制雏形出现,到中后期基本实现文官集团治国(类似于现代西方公务员制),皇帝完全可以不理朝政,皇帝只能靠厂卫特务组织制衡文官集团。大臣骂皇帝屡见不鲜,海瑞还因此升官。人文、政治思想空前活跃,出现非君浪潮。
宋、明两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完全可以看作中国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已发生重大转向。政治制度也同样处于虚君实相制、内阁制前期,继续发展下去完全可以进入君主立宪制。
原创
㈢ 为什么中国专制突出道德文化
题主是指现状还是历史。
从现实看,受公知的宣传,不能准确把握我国目前的决策与治理模式。认同是专制就没有讨论的价值了。
从历史看,专制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专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于,天人合一,替天行道,内圣外王。
㈣ 早期的中国为什么属于专制类型
早期的中国是属于封建主义专制国家的。他是属于中央集权制国家。国家统治者对国家的管理和领导的,所以说是属于这样的。
㈤ 中国的专制传统不是因为什么国民性
专制传统本来就是私产社会发展的产物,本质上来说就是“家天下”的顶峰。而中国因为封建制经济特别发达,导致的结果就是封建制社会进入大一统的帝王时代。这就是中国封建残余比西方难除的根本原因。像贩卖、人口,本质上来讲还是奴隶制残余呢,不要跟风扯什么国民性,什么是国民性?有没有认真去考察?
㈥ 造成古代中国建立专制皇权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中国古代始终不存在能够制约专制皇权的强大力量,也就不曾产生鲜明的权力制衡思想和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遂使封建帝王为所欲为,不断走向专制独裁,成为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主要根源!
令人扼腕的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拜倒在专制皇帝脚下长达两千多年,丧尽做人的尊严,但却几乎从未发出过改革极端专制政治的强烈呼喊,反而成为为虎作伥、持续宣扬皇权专制的帮凶。
㈦ 中国古代为什么需要专制
没为什么吧,历史发展啊,人类社会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现代也是专制呀,公司里老板说话算话,学校里校长说话算话,还有,自己体会。
㈧ 国民党为什么能够在当时中国实现专制统治
原因之一:先天不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革命党人并未掌握政权,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掌握了政权。1916年袁世凯死了以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容易到了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国民党取得了全国政权,但也只是名义上而已。1929年3月,桂系反蒋;1929年5月,冯玉祥反蒋;1930年2月,冯玉祥和阎锡山共同反蒋;1931年6月,两广军阀共同反蒋;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反蒋。虽然所有的叛乱都让蒋介石镇压下去了,但也大大削弱了蒋介石的力量。同时,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各地军阀的混战也为红军的成长和壮大创造了时间。后来,虽然不再有军阀明目张胆的反蒋。但是,各地军阀依然与国民党中央同床异梦。红军长征时广东军阀陈济棠给红军让道,抗日战争时期50万地方军投降日本当伪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军为了保存实力而“出工不出力”以及后期的纷纷投诚,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国民党政权的先天不足。原因之二:不顾民生。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讲的是“民族、民权、民生”,“平均地权”也是国民党的爸爸-同盟会的主要纲领和口号。但是,国民党又是如何做的呢?根据国民政府的统计资料,30%的农民完全没有土地,依靠当佃农为生;佃户要交纳50%至70%的地租,如此高的地租和其他苛捐杂税使上亿农民处于赤贫状态;全国投资资本70%流向政府,从而流出了工商企业,私营企业为了获得商业贷款,要支付18%至20%的年利率,如此高的利率使绝大多数工业无法支付,因而工业活动转向商业投机;政府开支主要用于军费,用于经济发展的比例很小,例如:1934年至1936年政府开支总额只有4%用于经济发展,而如此微薄的资金也浪费严重;严重而持久的通货膨胀更使得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在1937年至1945年的8年里,平均价格指数从1上升到2491,而后来的的内战时期,物价更如脱缰之野马无法控制,以至于1948年时民众购物时是拿着成袋的钞票;政府对于民众的疾苦极其冷漠,以1942年至1943年发生在河南的饥荒为例,这场饥荒导致两三百万人非正常死亡,三百万人逃荒到外省。与此同时,国民党却依然在河南强征粮食。原因之三:专制独裁。国民党口口声声要实行民权主义,立宪民主,给人民以权利。但是,纵观其统治大陆的21年时间,从来也没有实现民主。抗战之前,国民党囚禁七君子,暗杀杨杏佛等民主人士,宣扬法西斯主义,宣扬“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抗战以后,又暗杀李公仆等民主人士,暗杀闻一多等知名学者,拒绝建立联合政府,拒绝承认共产党和民盟在行政院中行使否决权。进而挑起内战,解散民盟。原因之四:贪污腐化。以抗战胜利以后的接收为例: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文官和军官控制了日本人和汉奸的财产。这些财产本应还给战时随国民政府撤退至西南地区的原主或依据官方程序移交新主。但是,接受成了官员之间的你争我夺。他们所关心的是五子登科:即条子(指金条)、车子、房子、女子和票子。同时,工商业者战时随政府迁往西南而蒙受了巨大损失,此时本应从接收日伪企业中得到补偿。但是,政府并不理会这些政治责任,而是让官员去接收被占区的工业财产。官员大多不懂企业管理,因此卖机器和工厂往往比让它运转更为有利可图。日本投降后的一年多,从日伪手中接收的2411家工厂,只有852个恢复了生产。这加剧了工业萧条。原因之五:领导无方。蒋介石在玩弄权术方面确实是高手,但在打天下和治天下方面却都是庸才。当然,做为领导,即使你自身没有太大才能,如果你善于任用贤才也没关系。他老人家偏偏喜欢大权独揽,任人唯亲。前后两任财政部长-宋子文和孔祥熙都是蒋介石的亲属,他们的经济政策导致国内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在军事上,蒋介石用人的才能比毛泽东差多了。毛泽东所用四大野战军的指挥者:一野彭德怀、二野刘伯承、三野粟裕、四野林彪,是共产党当时最为优秀的4位军事家。其中的粟裕资历很浅。但毛泽东破格提拔。1947年1月,粟裕升任华野副司令员,毛泽东就电告司令员陈毅:“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后来索性让陈毅去中野,以便粟裕更好的行使指挥权。反观蒋介石,他手下也有两个非常能干的将领:胡琏和陈明仁。胡琏1944年就已经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18军军长。在解放战争与华野和中野的多次交锋中,或胜或平,保持不败记录,就是这样一位国军中难得的人才,在1948年以18军为基础组建12兵团时,居然没有被任命为兵团司令,只当了副司令。他一气之下,回家探亲。当12兵团被中野和华野团团围住时,蒋介石才想起用胡琏,把他空投到12兵团,但此时无论多么优秀的将领也没有法了。陈明仁在三战四平时,以区区两万军队抵挡东野主力进攻一个月居然没有失守,最后由于援兵赶到,迫使东野不得不退出战斗。这样的军事才能在国民党将领中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他却很快就被撤职。国军在战火纷飞之时如此撤换大将,蠢哉蠢哉!原因之六:组织涣散。国民党内鱼龙混杂,大批军阀、贪官、恶霸、土豪、劣绅甚至黑社会人员混入党内,严重损害了其形象。原因之七: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国民党内有CC系、政学系、复兴社、桂系、改组派、宋子文系、孔祥熙系、何应钦系、孙科系等。各派之间争权夺利,正如复兴社领导人之一刘建群所说:“任何(派系)斗争都不是由政策分歧引起的斗争,而是为了饭碗的斗争。”原因之八:忽视青年工作。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外有强敌,内战不止,民生凋敝,贪腐横行。进步青年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是很高的。但是,国民党一直拒绝青年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直到1938年才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1947年又与国民党合并。反观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时就开始组建青年团,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组织,因而吸引了大批进步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共产党吸引了青年,也就掌握了国家的未来。原因之九:军事指挥不力。蒋介石不善军事指挥,却又擅权专断,一意孤行,不听从好的建议。因而国军的最终决策往往都是最愚蠢的决策。比如:辽沈战役时东野围攻锦州,当时廖耀湘建议进军营口,因为东野在辽南并无多少部队,而且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正在辽中,一天就可以到达营口。如果蒋采用了廖耀湘的建议,不仅廖耀湘兵团的11万国民党精锐部队可以从东北撤出,沈阳的10多万地方军也可以大部撤出。但老蒋执意要廖兵团直接去解锦州之围。廖耀湘与林彪在东北打了三年仗,深知林彪最喜欢围城打援。而且自己手中只有11万军队,林彪在锦州有70万大军。廖耀湘自然不敢进军过快。等到锦州被攻破,廖耀湘立即向蒋介石发报,要求撤向营口。蒋介石却依然要求廖用11万军队去打林彪的70万大军。4天以后,才同意廖兵团撤退。但为时已晚,东野大军已经包围了廖兵团。原因之十:情报工作不力:国民党往往是凭借裙带关系发展成员,而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这就使得大批共产党谍报人员进入了国民党核心部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国民党中央党部速记员沈安娜、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秘书熊向晖、保定绥靖公署少将处长谢士炎、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的秘书、徐州剿总的卫士长都是共产党谍报人员,如此众多的核心部门被共产党谍报人员渗透,国民党如何保密?总之,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尽失民心,焉能不败?
㈨ 古代中国为何是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制度: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它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宗教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君主专制的头等大事,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中国的“王”字,有两种解释。
一是董仲舒的看法,参通天地为王;二是甲骨文中的“王”,为斧的象征,故而历史传说中的周公“负斧依南向而立”。 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产物加强了古代帝王的个人权力,在某些程度上,巩固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皇帝或国王,女性称女皇或女王)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 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在君主独裁制中,君主拥有最大的,一般来说无上的权利。大多数独裁的君主是世袭的,少数是选举出来的(比如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有时,在君主独裁制中君主不仅是世俗的首领,而且也是宗教的首领。
㈩ 为什么中国古代一直在专制社会里面徘徊一直走不上西方道路,理性回答,历史书上的都是0分,谢谢。
中央集权太强大了
最早时候是君臣共治天下 江山社稷是皇帝的 但是需要与群臣合作才能好好治理 后来发现皇帝的权力是群臣无法抗衡的 皇帝本身的素质对国家兴衰的影响太大 所以有了宰相带领群臣
所以宰相权力很大 可以带领权臣制衡皇帝 皇帝很不高兴 明朝时候就没有宰相了 但是 明朝时期有内阁 内阁有首辅 只是首辅是对皇帝本人负责的 权力不小 但是也属于给皇帝打工的 老板一不高兴 就可以随意撤职 就像明朝后期永历皇帝那样 十几年换了几十个首辅 到了清朝 大臣分满族汉族 满族的都是皇帝的包衣奴才 汉族大臣大部分都是降臣 被人各种看不起 还不如以前没有宰相的时候那
所以中央集权的过于强大 导致中国历史上没有像西方那种可以给君主立宪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