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作为青年学子,要实现梦想,让人生出彩,首先,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梦想的实现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唯有付诸实践,通过大量的尝试与锤炼才能抵达梦想成功的彼岸。
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明确的个人目标。要实现大梦,就必须实现小梦。中国梦是一种信念,坚信我们为之共同奋斗就能实现的信仰。就要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以持之以恒做事态度,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引领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莘莘青年学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做实事、做好事,我们的中国梦也终将会实现!
㈡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
中国梦是一个政治概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对于初中生来讲,可以理解为爱国教育的一个组成版块。未来的中国梦能不能实现,是看初中生们能够成长成什么样子。
㈢ 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怎么说
对中国梦的理解,主要是围绕中国梦的意义,以及中国梦是如何实现的展开写作就可以。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把美好的愿望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大家自觉地将我们个人的梦与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有机统一起来,集聚更高、更强的力量,共同为之奋斗。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个人的“中国梦”就是期盼在从事的老干部工作中,认真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努力搭建平台,切实发挥好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人脉优势、经验优势,为促进巴中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贡献余热。
在从事的老干部工作中,切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努力争做老干部工作者实现“中国梦”的组织者、引领者、实践者,有效传递凝聚“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正能量。
(3)说一说你对中国梦是怎么理解的扩展阅读: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个问题已经获得了解决—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就实现中国梦的大的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几点来看,我们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我们要走的具体路径还有不确定的地方。
发展路径问题关乎中国梦的实践效果,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命运。习近平同志在阐述中国梦时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放在关键的位置,使得中国梦的实现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现实的基础。
㈣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涵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详解: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第一、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题,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筑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要提升国际政治地位,在参与全球事务中大有作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以全球视野扩大“中国创造”,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人才强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广纳天下英才。
第二、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民族振兴主要是民族精神的振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还是标志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中,孕育和凝结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为基本特征的民族精神。但是,近代中国却出现了民族精神的失落和颓废。政府统治腐败,外国势力入侵,民族精神不振,中华民族振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危机,有不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唤醒民众,呼吁民族的振兴。鸦片战争后,启蒙思想家魏源就指出:清政府之所以政治衰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人心之寐患”。这些论断无一不在说明:在民族发展的关键时期,重振民族精神,对民族振兴何其重要,何其紧迫。
第三、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人民幸福是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聚集点,也是实现梦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民生的改善与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第一,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导航。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的。今天,我们依旧要坚持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起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不难看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往往是国力富强,人民安居的大好时期。千百年广为传颂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莫不如此。反之,国家分裂、民族阋墙的时期、往往也是国力衰微,人民苦堪的悲痛时期。在我国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梦梦想成真,就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可能保持这种社会政治局面的出现,也就无法保证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其二,组织和团结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群众的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只有汇集全国各族人民的全体智慧和力量,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实现这样的团结,就必须要求我们党用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第二,特色道路为中国梦扬帆启航。
党近百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道路选择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也着重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尤其是在中国这么一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国家,走什么样的复兴之路,是一项极为艰难的选择。反观中国近来历史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也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无数仁人志士都对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做的科学选择,是一条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事实也充分证明,在当今中国,没有别的旗帜,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没有别的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没有别的理论,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引领中国人民的前进和发展。
第三,理想信念为中国梦凝心聚力。
理想信念,是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党的理想,既是广大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人生指南,也是团结和鼓舞人民开创事业的奋进号角,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是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坚强保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理想的本质,就历史进程来说,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实现更科学的发展状态,创造更幸福的美好生活;就最终形态来说,就是建设极其完善的社会制度,达到极其快速的发展水平,实现全体民众的自由发展。所以小平同志也频频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我们才能团结起来,实现共产主义。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就是靠着这个理想,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凝聚了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团结在了党的周围,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是靠着这个理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也坚信,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同样能靠着这个理想,凝心聚力,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铸就更加辉煌的事业。
第四,人民群众为中国梦铸就辉煌。
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以,必须重视普通民众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法宝。在全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形势下,群众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宝。这就要求我们党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为实现中国梦共铸辉煌。
㈤ 对中国梦的理解有哪些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5)说一说你对中国梦是怎么理解的扩展阅读:
实现目标
一是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而在这其中汉民族早自秦汉就进入盛世。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
㈥ 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解决中国的信仰问题。
个人实现温饱的能力倘若输给了贪嗔痴是令人惋惜的事情,正像电影《云图》中所说:“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类的衰落”“正是先人自己”“这也太扯了,先人们具有智慧”“没错,但在他们内心有一种贪婪,比他们的智慧更大”。《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更为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为我们指引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共产国际的理想虽然看起来仍然遥遥无期,但理想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看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点在于社会前进方向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愿望。
中国梦是什么?
把握好时代的潮流,把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与中华民族的复兴联合起来,政府、社会、公民一起迈向共荣。
年轻人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中国梦。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年轻人的创业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政府也在迈向廉洁、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在这样的契机之下,年轻人可以投身到NGO中去——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即第三方,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向公众提供服务进而缩小政府机构,避免形成冗员,效率低下,原有的政府人员通过选拔等方式进行转业——考虑转业向NGO更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更好地把蛋糕分下去。此外,像壹基金,是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汇合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是党外的重要力量。
实**以来,我参与记者外派的工作,跟随导师去到过慰问军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安全检查工作、救灾复产会议、养老保险征缴会议,退休老干部联欢会等现场。我看到军人,农民,企业,干部,群众都有他们心中形形色色不同的中国梦。拥有了经济适用房,是幸福;能够退休后仍然拥有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幸福;企业工厂能够持续地运行,每一个员工都能井井有条地在岗位上工作,是幸福。尽管许多梦想看来似乎只是个人的,但每一个人拥有梦想还要能够在祖国的温床下孕育成长才能实现。正因为共荣,13亿人民富强的梦想汇聚起来就是中国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想。作为一个正准备迈向社会的大学生,我深知自身阅历的浅薄,但时刻不敢忘记抓牢专业知识的学**,同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事求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实现梦想打好夯实的基础。
在此,我想说,我的中国梦就是以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政治理想,并且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作为一个关心国家的公民,都要能够去思考去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当中去。
㈦ 作为中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你对“中国梦”理解
好好学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旺则国兴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梦则是中国梦。
那么,中国梦是什么呢?主席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个梦,它既是你的梦,也是我的梦,它是万千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实现。岳飞在《满江红》里倾泄着满腔热血,他背刺“精忠报国”的情怀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有“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等等,他们都怀着一份激热的爱国情怀,这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决不允许祖国受到一点的亵渎和伤害。虽然这些人物都已作古,但却引导着我们这些后人做一个坚贞不渝的爱国者。每一个热血中国人都会把祖国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
每个人的梦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我的梦亦如此。从小我就喜欢舞蹈,只要听见音乐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的跳起舞来,但追梦的过程是艰辛的,它是汗水的结晶,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得刚被老师选进舞蹈班的时候,我哭过,因为苦,因为累,因为动作没做到位时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我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有的时候想放弃,但想到“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我就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课后加倍练习,使自己成为最好的。在坚持中,我体验到了跳舞的快乐,有了妈妈的陪伴和老师的鼓励,我更多的时候是笑,开心的笑。我想只要我有恒心就会成为舞蹈家,这一梦想就像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这一力量激励和激发着我的生命,克服了人性的弱点,使我不轻言放弃,努力的拼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多次参加区以及学校的各种文艺表演活动,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舞蹈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名舞蹈家是我的梦想,我会为之不断的努力付出。
除了跳舞,我还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我深深知道,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真正能够报效祖国,把梦想变成现实,我还必须认真学习,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在班级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积极性高,成绩优异,在家我看报,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在看到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看到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瞬间逝去时,我的心情沉重与哀痛,我让妈妈替我把零花钱捐给他们,我为他们祈福,此时我们的心与雅安同在,我们与雅安人民一起共度难关。上五年级的我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校“三好学生”,我正在努力争做市“四好少年”。
“中国梦”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目标,不懈追求与顽强拼搏将实现个人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所以说:中国梦,就是我的梦。
㈧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一、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传承创新,特色鲜明,表达更亲切、更务实,更具激励作用,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战略奋斗目标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已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也得到各国政要和舆论的广泛认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人民基本权益的实现,让人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增强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实现中国梦,只能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别无他途可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能产生重大影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范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践行,就会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从本质上讲,中国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和努力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㈨ 谈一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正如人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一样,一个人的梦想、一个国家的愿景、一个社会的目标同样是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得到认同、走向现实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从认识和行动上把握和处理三个“高度统一”的辩证关系。
国家民族奋斗目标与个人梦想的高度统一。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我们无颜担当龙的传人。中国梦讲复兴,不是简单地重新寻回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一个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所以毫无疑问是国家梦、民族梦。同时,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我们谈复兴,不是为强大而强大、为发展而发展,而是要让我们的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我们的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让13亿多中国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中国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高度统一。中国梦追求的复兴,不仅是物质文明等硬实力的复兴,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复兴。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传承5000多年悠久文明、能将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往昔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绝非仅仅是经济富庶与国力强盛,更是文明的传播与文化的弘扬,当代中国同样需要在文明的传承创新方面为世界作出新的贡献。因此,复兴最根本的是文明的复兴,中国梦究其根本是文明梦。文明的核心是价值理念及其主导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人与人的和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提供了文明范式;心与物、身与心的和谐,为实现人生圆满幸福提供了价值导引。西方社会以对外征服开启文明进程,结果走得越远越迷惘,斩获越丰越空虚。如何反观自我、涵养心身,体悟人生的真谛、发现人生的意义,走出心与物、身与心的二元对立分裂,不再心为物役,给世界也给自己一份祥和,中国梦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华民族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统一。用占世界7.2%的土地让占世界人口20%的人民过上好日子,用与美国相当的疆域养育4倍于美国人的人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成功的中国梦,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同时,中国梦不是也不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是要在“兼济天下”中发展自己,通过发展自己更好地兼济天下、造福世界。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一个事实,中国好世界可以更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化交流的拓展,当今世界越来越呈现为一个开放动态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1+1是大于2的,“正和博弈”不仅会是常态而且将逐渐成为主流。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世界繁荣与发展,中国发展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共同发展的宝贵机遇和广阔空间。中国梦用宽广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表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自由发展是一切国家、一切民族自由发展的前提。历史并没有终结,人类社会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一条现成的路,还有很多的新路有待我们去开辟;人类的价值从来不是单一的,五彩缤纷的价值争奇斗艳、共存共生,才是人类社会应有的价值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