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人的老话里有哪些

中国人的老话里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3 07:21:33

❶ 老话有哪些

有钱的人不见得帮你,没钱的人不见得就帮不上你
1、 宁可小才大用,不可大材小用;
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之长,不挑人之短。善用人者,无不可用之人;
3、 灵活要有原则,原则不可灵活;
4、 不能有活无人做,也不可有人无活做。更可怕的是一件事许多人在做!遇责任则无人承担,遇功劳则人人有份!
5、 一个好的管理者绝不是靠一张铁青的脸、一个玄机重重的头脑,而是靠知识与经验造就的实力、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的心肠和人人平等的原则性,威信、威信,信是关键,有信自有威。
6、 没有任何雇员能让老板完全满意,没有任何下属能让上级完全满意。如果有,那么也是暂时的,也是靠拍马屁得来的,不能长久。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都不尽相同。一个好领导,要能容忍下属犯错,更要容忍下属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此,做上级的对下属宽容一些,做下属的对自己严格一些,一个集体才能团结和睦,才能共同做好事业。如果恰恰相反,组织则无战斗力。
7、 过程与结果:对基层的职员要重视过程管理,对高层的职员要重视结果管理。如果颠倒过来,管理必乱。如果一视同仁,集体的效率必下降。
8、 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即是老板(最高管理者)的文化。(此处的“文化”不是文化程度。)一个企业,老板(最高管理者)正直、宽容、敬业、有远见,那么所有部门经理中也就极少有靠溜须拍马过日子的人存在,同样这个企业自上而下就会形成公正、诚实、靠努力工作获得进步和利益的风气,企业内部必沟通顺畅,团结向上,企业定能兴旺。如果一个老板(最高管理者)好听谗言、好听奉承,那么一个企业就会培养一批靠打小报告、靠“山呼万岁”过日子的人。企业内部必勾心斗角,互相玩权谋,四分五裂拉帮结派,企业必难发展壮大。
9、 制度是建立在对人不信任的假设上的,但企业用人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用人莫疑,但制度一定要健全。
10、 批评是管理必要的手段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手段。从不批评下属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会批评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批评不是苛责和谩骂,批评应成为一种激励方式。因此批评必须建立在所犯错误事件主体的基础上,不要做任何延伸。批评要以指导、校正工作为目的。
11、 有的老板说,管理越正规,效益越糟糕。事实并非如此。有的老板认为部门设置多了、人员多了、一套又一套制度、流程建立了就是管理正规了。其实大错特错。在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现代化管理程度与西方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盲目地把组织架构扩大是不明智的,自以为分工明确,工作细化,而事实上,即使你的职务说明书做得很漂亮很详细,只要部门设置多了,就一定要出乱子。国人的劣根性决定我们的企业暂时无法象西方企业那样。所以一般企业应避免贪大求洋,把部门设置的多了,管理环节上接口就多了,扯皮推诿现象就多了,管理成本也相应升高。信息的畅通度差,天天忙于协调内部关系,表单量增大,会议增多,各部门的首脑都会站在本位主义的立场维护本部门及个人权益,从而对企业整体的利益不利。
建议设立大的事业部,如一个公司,设立营销管理中心、生产质量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管理起来要比设立市场部、企划部、业务部(或物流部)、客户订制部、采购部、开发部、设计部、信息(IT)部、生产部、技术部、质管部、人事部、行政(后勤)部、办公室、财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部、稽核部等等平行部门简单许多。因为设立五个管理中心,也就可以把相关工作需要沟通协调的部门划归一个中心内管理,中心设立总监一名即可,整体由总监负责,公司协调会议只需要四个总监商讨即可,也可以减少许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如:营销管理中心,下辖:市场、企划、业务、信息(IT)、采购、开发、设计、客户订制等部门。行政管理中心:下辖人事、行政、后勤等部门。生产管理中心下辖: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技术设备等部门。财务管理中心下辖:财务稽核、预算核算、工业会计、商业会计等部门。工作联系紧密、工作互相影响、容易造成扯皮的部门组成一个中心。部门间相互需要沟通协调的事情较多,在一个中心内部由总监协调解决即可。
12、 何为合理的目标?即是让他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果子。也就是说目标不要太容易达到,也不要太高让他无法达到。太容易达到的目标没有促进作用,无法调动员工的全部工作激情;太高的目标,又会让其认为反正努力也没有用从而失去激励作用,员工心灰意冷,丧失斗志。
13、 一个企业的目标(包括企业各部门目标)制定,最大的忌讳是领导一个人闭门造车异想天开。目标制定一定要发动全员力量与智慧,充分与下属沟通共同制定。让下属参预目标的制定有几大好处:1、加强下属的被尊重感和主人翁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2、下属参预制定的目标更切合实际,群众的智慧可以使目标更完善,不会脱离工作现实。3、管理者可以借此机会增强与下属的沟通,并向下属阐述一些关键目标的重要性。4、共同制定的目标不再是领导给下属的任务而是全体人员对工作的郑重承诺,全体人员会共同协力奋斗使之达成。工作主动性会高涨。5、全体人员都能明确每一个具体目标,并有一个清晰的努力的方向,目标达成率高。
14、 如今是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再是一个可以打天下的时代。因此,企业用人宁可用一个专业能力一般但能凝聚团队力量的综合管理型人才,也不用个人的专业能力很强但沟通力差、配合度差、不懂得团结群众、不能整合团队力量的人。
15、 许多企业强调用人的忠诚度。事实上,忠诚度是企业培养出来的。企业自上而下气氛良好,人才在企业工作既无生存压力,又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还能在广阔空间里施展才华,创造成就,老板为人正直坦荡,任人唯贤,员工忠诚度自然高。反之亦然。
16、 领导者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言必行、行必果。
17、 企业领导者不能凭自己的好恶用人,否则,企业里的人才会变成“清一色”而缺少活力。企业越大,人才越要多元化。人才的多元化反映在不同层面,就是:既有高学历、理论基础强的,也有实战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既有做事严谨、心思缜密的,也有做事麻利、速战速决的;既有服从度、配合度好的,也有个性飞扬、能有自己主张的;既有求稳安定、默默无闻工作的,也有喜欢表达、遇事都要抢着做的;既有务实的、有耐力、能做具体工作的人才,也有务虚的、有好理念、有好方法、能统筹全局管理型人才。如此一来,企业各种人才形成互补优势,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将不断加强。企业领导者如果只“好”一种类型的人才,则企业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18、 企业流程再造一直是许多企业想做的一个课题。但此项工程浩大,牵一发则动全身,在此领域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我个人认为,中小型企业对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对企业内部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关健是立足现有操作程序,将其形成书面的、规范的、标准的流程,并严格按此操作。流程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经过所有关联部门的充分沟通,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合理化设计。
19、 工作标准化、工作表单化、工作流程化、工作细致化、工作合理化是发展型企业必要的五化。
20、 高层管理者最忌讳的是头脑发热。所以一个企业领导或高层管理者必须有自己的参谋。此人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为:1、冷静。2、有思想。3、直言敢谏。4、忠诚。5、能系统总结领导思想并将其理论化。
21、 许多老板在创业之初是冷静的,而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很容易冲动。把过去的成功经验一成不变地运用是失败的诱因。(故事提纲:人与猴子,谁没有爷爷?卖草帽、脱帽扔掉)
22、 领导者有灵感、有想法是必须的,但一个领导者同样必须能理清自己的想法,否则,一天一个想法,一天一个思路,下属将无所适从。领导者需要思想清晰,下属才能执行迅速。
23、 用人后怀疑,不如用人前慎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企业请一个年薪十万二十万的人才很快,炒一个这样的人比请的时候更快。所以,在聘用人才时,尤其是一些关键部门高级人才时,多一些理智,审慎地多方面考察再做决定,一旦认为可以录用后,就不要再过多过急地要求,相信自己,相信人才,给人才以空间和时间适应、尝试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地要求请一个人才三个月内把企业所有问题解决,一旦有一点不如意,就全盘否定,“炒他鱿鱼”。如此的用人方式,成本绝不是几个月薪水。
24、 要让制度管人,不要让人管人。在许多企业,大都是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所以老板不放心中高层管理者,中高层管理者也不放心员工。容易出现老板、领导在与不在不一样的现象。企业必须明确各部门各职位的年度目标、月度目标、周工作计划、甚至建立工作日志,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就可以做到制度管人,才能实现老板在与不在一个样。
25、 许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叫做“知易行难”,可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以后还是不能改变“知易行难”。许多企业也经常讲,建立制度易,推行制度难。可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还是不能改变这种局面。为什么呢?
对于许多企业的经理人而言,他们是真心想把自己建立的制度推行下去的,而最终成为“变法者”,被“腰斩”“车裂”,终于不了了之。
26、 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特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点愈加重要。可是一个企业也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当企业遭遇人才时,该如何处理两个特定个体的矛盾?如果过于尊重人才的特异性,那么会出现换一个经理就换一个管理模式,企业始终不能形成规范的操作模式。如果过于拘泥于企业的固有特性,那么使人才缚住手脚,才华不得施展,同样,企业长期没有新的观念、方法,就无法革新与进步。怎么办?
27、 企业的“人才”与“人手”。在一个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可能有许多,但些是人才,哪(授权、培养=人才,不授权、不培养=人手)
28、 我们常常教育别人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可是我们却无法做到,我常常听到离职以后的员工说起原来服务的公司,便骂声不绝;一个老板提及曾经为他服务过(后来离职了)的职员也说得一无是处。

❷ 农村老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如何理解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老话,这些老话都是前人们总结的一些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有些老话,一看就懂,比如“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有些却需要细细的揣摩,就像这句老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4、桌不离九

是指古代的桌椅一般以八仙桌为主,无论桌子的边长和高度都要讲究九,且九谐音通酒,寓意着主人待客热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此外还有棺不离八,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中国人讲究见棺发财,而棺材的尺寸上多选择八尺的长度,“八”的谐音就是“发”,所以就有了升官发财的寓意。

这些说法,在今天看起来有些荒谬,但也不能单纯的去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因为它更多的是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对于生活美好的企盼。

❸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什么意思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拼音】: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解释】: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出处】:元·无名氏《大战邳彤》:“主公,便好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示例】:常言道:“~”,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得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反义词】:束手无策
【语法】:作主语、定语、分句;指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拼音】: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解释】: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示例】: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实践论》
【近义词】:亲临其境
【反义词】:胆小如鼠
【语法】: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拼音】:yǎn jiàn wéi shí,ěr tīng wéi xū
【解释】: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拼音】: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解释】: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示例】:原来~,朱樱日日伏侍小姐,绣床之暇,读书识字,此窃颇通。 ★清·无名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近义词】:耳濡目染
【语法】:作宾语、分句;可分开使用

❹ 咱们中国老话里一些赞美牛的话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 (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 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 (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 (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瞭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于绝境。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么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❺ 关于中国人的名言有哪些

  1.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2.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3.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4.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6.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过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来

  8.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9.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10.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11.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12.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13.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14.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15.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❻ 有没有什么老话有哲理的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
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痘要结,麻要泄。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
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行不义必自毖。
恶人心,海底针。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
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富人过年,穷人过关。

❼ 中国老话俗语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

◆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

◆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好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

◆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穷人不攀高亲,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

◆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

◆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

◆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谚语第四缉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一字两头平,戥秤不亏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荡,铁怕落炉。

◆人怕引诱,塘怕渗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刀伤易治,口伤难医。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术不正旁人说。

◆千金难买心,万金不卖道。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

◆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歹马害群,臭柑豁筐。

◆劝人终有益,挑唆害无穷。

◆打人两日忧,骂人三日羞。

◆打空拳费力,说空话劳神。

◆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劝人家圆,不可劝人家离。

◆只可救苦,不可救赌。

◆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只有千里的名声,没有千里的威风。

◆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宁可无钱,不可无耻。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明枪交战,不可暗箭伤人。

◆宁可一日没钱使,不可一日坏行止。

◆宁叫心受苦,不叫脸受热。

◆宁伸扶人手,莫开陷人口。

◆宁救百只羊,不救一条狼。

◆发誓发得灵,监房无罪人。

◆皮鞭伤肉,恶语伤心。

◆有话说在当面,有事摆在眼前。

◆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当着真人,别说假话。

◆行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

◆狗咬人,有药治;人咬人,没药医。

◆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贪图小利,难成大事。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刻薄成家,终无久享。

◆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

◆做贼偷葱起,贪污揩油起。

◆偷来钱,两三天;血汗钱,万万年。

◆偷吃不肥,做贼不富。

◆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脚踏十字稳,不怕棒槌滚。

◆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

◆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谎话讲不得,庄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谚语第五缉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自己做错不算数,别人做错打屁股。

◆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自称好,烂稻草。

◆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好药难治冤孽病,好话难劝糊涂虫。

◆伶俐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

◆身穿三尺衣,说话无高低。

◆没钱时挨饿,有钱时耀阔。

◆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

◆鸡大飞不过墙,灶灰筑不成墙。

◆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眼大肚子小,争起吃不了。

◆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

谚语第六缉

◆一路精,赚金又赚银;路路精,无钱吃点心。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老爷丢签,老百姓啃砖。

◆大树一倒,猢狲乱跑。

◆大黄医好人无功,人参治死人无过。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下不得毒手,成不了财主。

◆上了赌场,不认爹娘。

◆门前有个讨饭棍,骨肉至亲不上门。

◆门前出起青草墩,嫡亲娘舅当外人。

◆小人自大,小溪声大。

◆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财主一样狠。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银子。

◆天理地理,有钱有理。

◆不种泥田吃好饭,不养花蚕着好丝。

◆牛角越长越弯,财主越大越贪。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父望子成龙,子望父升天。

◆为富不仁 ,为仁不富。

◆文官三只手,武官四条腿。

◆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财大折人,势大压人。

◆冷,冷在风里,穷,穷在租里。

◆穷人心肠好,富人心如刀。

◆穷人手脚黑,富人心眼黑。

◆穷人求饭吃,富人胀破肚。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

◆闷头狗,暗下口。

◆武官会杀,文官会刮。

◆拍马有个架,先笑后说话。

◆狗咬穿烂的,人舔穿好的。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贪婪鬼没个饱,吝啬鬼不知富。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谚语第七缉

◆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样事,百样做。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宁失一事,不失一时。

◆对强盗只能用刀子,对恶狗只能用棍子。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

◆吃菜吃心,听话听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刚则易折,柔则常存。

◆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会跳的先缩脚,会撞的先缩脖。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谚语第八缉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让路不是痴汉,躲路不是呆人。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争着不够吃,让着吃不了。

◆行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

◆好饭不怕晚,好话不嫌慢。

◆买卖不成仁义在。

◆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你对人无情,人对你薄意。

◆冷天莫遮火,热天莫遮风。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若要好,大让小。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和人路路通,惹人头碰痛。

◆美言美语受人敬,恶言恶语伤人心。

◆说归说,笑归笑,动手动脚没家教。

◆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谈疮。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

◆敬老得老,敬禾得宝。

谚语第九缉

◆一天省下个葫芦头,一年省下只大黄牛。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一天吃餐粥,一年省石谷。

◆一滴汗珠万粒粮,细水长流度灾荒。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万物土中生,全靠两手勤。

◆寸土寸金,地是老根。

◆寸土不空,粮食满囤。

◆上山弯弯腰,回家有柴烧。

◆千靠万靠,不如自靠。

◆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手艺是活宝,天下饿不倒。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俭,业精于勤。

◆好问不迷路,好做不受贫。

◆劳动钱,万万年,贪污钱,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弄花一年,看花一日。

◆囤尖省,日子长;囤底省,打饥荒。

◆囤尖浪费看不见,到了囤底后悔迟。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每日省一钱,三年并一千。

◆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

◆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没有乡下泥腿,饿死城里油嘴。

◆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谚语第十缉

◆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一根草搓不成索,一根篾编不成箩。

◆一根木头难成排,一根稻草难捆柴。

◆一根线,容易断;千根线,能拉纤。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丝线扯断难。

◆一只脚难走路,一个人难成户。

◆一只蜂酿不成蜜,一颗米熬不成粥。

◆三勤一懒,想懒不得懒;三懒一勤,想勤不得勤。

◆千树连根,十指连心。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齐心家不散。

◆兄弟协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

◆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会说难抵两口,会做难抵两手。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助人要及时,帮人要诚心。

◆邻居失火,不救自危。

◆兵不离队,鸟不离群。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虎离山无威,鱼离水难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单筷难挟菜,独翅难飞天。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

◆家不和,外人欺。

◆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

谚语第十一缉

◆一人难驾大帆船,双手难遮众人眼。

◆一人难顺百人意,一墙难挡八面风。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有险不堵,成灾叫苦。

◆一只眼,看不远;千只眼,看穿天。

◆一娇百病生,浅水溺死人。

◆出笼的鸟儿难回,出口的话儿难收。

◆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失事容易,得事艰难。

◆宁可悔了改,不可做了悔。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对人要宽,对己要严。

◆过头话少说,过头事少做。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

◆字不可重写,话不可乱传。

◆豆腐莫烧老了,大话莫说早了。

◆实干能成事,虚心能添智。

◆绊人的桩,不一定高;咬人的狗,不一定叫。

◆居家要俭,行旅要慎。

◆树大招风,气大遭凶。

◆食多伤胃,言多语失。

◆说话细思考,吃饭细咀嚼。

◆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退。

◆盐多了咸,话多了烦。

◆紧行无好步,慢尝得滋味。

◆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逢人莫乱讲,逢事莫乱闯。

谚语第十二缉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一艺不精,误了终身。

◆一天学会一招,十天学会一套。

◆刀枪越使越亮,知识越积越多。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刀快还要加钢,马壮还要料强。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土地贵在耕种,知识贵在运用。

◆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不怕事情难,就怕不耐烦。

◆不读一家书,不识一家字。

◆天无边,智无限。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井掏三遍好吃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牛不训不会耕,马不练不能骑。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

◆心不可不用,地不可不种。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鸟贵有翼,人贵有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有子不教,不如不要。

◆老要常讲,少要常问。

◆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师傅领进门,巧妙在各人。

◆多从一家师,多懂一家艺。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教的不如会学的。

◆众人里面有圣贤,土石里面有金银。

◆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河水不再倒流,人老不再黑头。

◆细想出智慧,细嚼出滋味。

◆细工出巧匠,细泥浇好瓦。

◆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树靠人修,学靠自修。

◆种田不离田头,读书不离案头。

◆修树趁早,教子趁小。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爹娘养身,自己长心。

谚语第十三缉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人有人情,戏有戏味。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儿子疼小的,媳妇疼巧的。

◆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

◆亏地不结籽,亏人不相交。

◆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马好坏骑着看,友好坏交着看。

◆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

◆无妻不成家,无梁不成屋。

◆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

◆月有圆有缺,人有聚有别。

◆今天来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有气。

❽ 中国有句老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为什么竹子这么受人喜爱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着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更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5.竹子一年栽种成活稳定,3年精心管护成林可割笋利用,5年科学经营产笋产材,每年亩产值一般达1000~3000元,集约经营可达5000元以上,可连续受益60年以上.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的老话里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面条为什么互相缠绕在一起 浏览:346
伊朗南部有什么港口 浏览:592
英国留学生如何做笔记 浏览:289
印度最大的塔塔在哪个国家 浏览:398
印度穷人下雨怎么办 浏览:321
尖头意大利面怎么做简单 浏览:679
中国大学生如何改写向心力定律 浏览:243
印尼黑色闭壳龟是什么品种 浏览:12
越南投资大概需要多少钱 浏览:924
印尼居民是什么民族 浏览:64
金丝绒和意大利绒哪个好 浏览:416
伊朗官方货币怎么改 浏览:158
这边是哪里用越南语怎么说 浏览:747
为什么越南产的汽车没有沥青 浏览:858
中国建安七子有多少 浏览:205
印尼年有多少个小时 浏览:651
伊朗为什么断网 浏览:722
伊朗伊斯兰教是什么教 浏览:41
伊朗是现在什么民族 浏览:626
越南新冠死亡率最高是多少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