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交部提问为什么不用汉语
说好听点,英语是国际最通用语言。用英语是方便交流。说不好听点,也有中国的话语权还不够大的原因!
②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英语,为什么还要另外有人翻译
具体如下;
1.这属于外交礼仪问题的范畴。一般来说,我国重要官员在正式的国际场合就算会讲外语也要请翻译,这是规矩。
2.所有的外交工作,只要是正式场合,主谈领导外语再流利也必须用自己的母语发言,这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因此外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③ 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使用中文而不是英文回答问题
一般情况下都使用中文回答。
平日里外交部发言人说英语的场合并不多。能接触到外交部发言人的场合有这么几个:
一是例行记者会;
二是关于领导人出访的中外媒体吹风会;
三就是外交部、国新办每年举行的中外媒体新年招待会。
前两个属于官方外交场合,按照惯例,外交部发言人都是用中文答问。只有后一个气氛相对轻松,有听到外交部发言人说英文的机会。
在2017年国新办的新年招待会上,政知君就听到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用英文同埃及、美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记者聊了老半天。
外交官英语都不错
能考入外交部的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入部考试设有听力、口语以及业务笔试这些内容,能考入的人基础都是很好的。此外,他们还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
政知君前些日子采访的一个外交官说,派出驻外后,很多工作人员也会在当地报语言学习班,继续深造,这些都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方式。
④ 为什么中国外交部的发言都是立场不明,态度中庸;而国防部发言就立场明确,态度强硬
国防呀 有先进的武器撑腰 外交部 不能得罪人需要的是以理服人 要不中国早就被世界孤立了
⑤ 关于中国外交部
中国以的是和平雄起,不称霸,那么现在很多国家就想试探中国说的和平是真是假。而且你想想闹凶了,战争危害的是百姓,经济上肯定要消耗不少。全球化把国家之间在利益关系上更是拉紧了,要考虑的方面不是我们单纯看的那么简单的。
⑥ 中国外交部对外的常用术语是什么
亲切友好的交谈——字面意思;
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很大;
会谈是有益的——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能坐下来谈就很好;
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
尊重——不完全同意。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于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外交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代表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代表国家和政府办理外交事务,承办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外交往来事务。
(二)调查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外交工作的重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交战略和方针政策提出建议。
(三)按照外交总体布局,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经援、文化、军援、军贸、侨务、教育、科技、外宣等重大问题,负责与有关单位协调,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情况、提出建议。
(四)起草外交工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政策规划。
(五)负责处理联合国等多边领域中有关全球和地区安全以及政治、经济、人权、社会、难民等外交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络
⑦ 中国外交部最霸气的发言内容是什么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自始非法无效,中方不接受裁决。敦促日本不要炒作介入南海问题,日本不是南海问题当事国,还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更没有资格对中文说三道四。
⑧ 外交部为何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外交部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了全国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
9月15日,有记者就美国下调对华旅行警告进行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了全国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
截至9月14日,中国境内已连续30天没有本土新增确诊病例,中国一贯依法保护在华外国人的安全与合法权益。
汪文斌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当然在华的外国人也有义务遵守中国的法律。美方在制定旅行警告时,应当充分地尊重事实,不应该进行无端的政治操弄。
(8)为什么中国外交部说中文扩展阅读
美国将对香港旅行警告上调
据大公文汇全媒体9月15日报道,美国国务院14日更新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旅游警示级别,对打算前往中国内地或香港的国民发出的旅游建议,由“不要前往”或“提高警觉”,均更新为“审慎考虑前往”。
美国国务院今年6月曾更新对香港的旅游警示内容,并维持在第2级的“提高警觉”(Exercise increased caution),此次则上调至第3级“审慎考虑前往”。中国内地则由原本最高的第4级“不要前往”(Do Not Travel)下调至第3级。
⑨ 中国外交部口头语 来点详细的
中国外交部口头语以及背后的意思:
1、不愉快——我们吵得很厉害。
2、表示极大的愤慨——暂时拿你没辙。
3、严重关切——我们可能要干预。
4、不要惹是生非——我们知道你们要挑衅。
5、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即将干预。
6、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会报复。
7、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的友谊走到了尽头。
8、拭目以待——最后警告。
9、请于 X 月 X 日前予以答复—— X 月 X 日后发生什么就不一定了。
10、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 XXX 负责——我们准备撸袖子。
11、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我们撸好袖子了。
(9)为什么中国外交部说中文扩展阅读:
我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经常有诸如“强烈抗议”、“严重关注”、“取得了积极进展”之类的外交辞令,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些词不痛不痒,但是在外交领域,每一个字眼都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外交上有很多相对固定的习惯表述,就像是密码一样,区别在于你能不能听出弦外之音。前着名新闻发言人秦刚就说,“有的时候是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