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所谓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美国对中政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但其主旨一直是以政治遏制、军事威胁、技术封锁与经济交往相互结合这么一条对中外交原则。而大打台湾牌,以达到赚台湾的军火钱,遏制大陆的迅速崛起的目的,也是其持续的外交政策之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起,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一直对中国大陆抱有敌意。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乘机出兵台湾。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在“协防”台湾的名义下公然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轰炸东北边境,并企图占领朝鲜兵临中国东北。这一政策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新中国因此没有完成统一,直到今日;二是这一公开敌视并企图直接威胁新中国的政策受到新中国激烈应对,出兵朝鲜,导致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的惨败,美国第一次在没有战胜的情况下签订停战协议。因此说,这是一次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的外交政策。
至中苏出现矛盾,并发生军事冲突后,美国表现了对中国有限的善意,形成不稳定的三角关系,以缓解当时两大军事联盟的危险对抗。事实证明这一对中政策是成功的,维护了大国间的平衡关系,避免了国际间的动荡。并逐渐让两国走近,两国建交。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一方面对我国发展经济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和平演变的政策,企图让中国的制度变质,曾经的动乱是这一政策的间接结果。从美国的国家既定战略角度来看,达到了搞乱我国的部分目的。
在经济政策方面,除了技术限制、美国不断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中国对美国的信任程度增加,目前持有美债至1.24万亿美元为美最大债权国。
近期美国表现出有限的敌意,在外交政策上对中国南海的领土权及其它权利不予承认,频繁生事,其目的是干扰我国的军事部署,削弱我国的和平崛起能力,遏制军事能力的提高。
总之,目前美国的对中政策,即经济上搭顺风车,政治上大加遏制、军事上有限度的威胁。
㈡ 现在中国和美国关系如何
在有些人看来,美国和中国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双方争夺工作岗位、技术、航道,最终争夺控制权。在另一些人看来,美中是共生关系,中国是生产者,美国是消费者,中国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环保法规,美国提供技术、知识和品牌。当前中、美关系有如下特点:
(1)对话沟通非常密切。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2)经贸联系非常紧密。现在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3)两国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交往密切。
(4)合作领域非常广泛。两国不仅在一系列双边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而且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有效沟通与协调。
PS:以上是官方的说法。实际上目前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尤其其中(关系到彼此核心利益的关键问题上的)矛盾有逐步加剧的趋势。
㈢ 目前中国和美国国际形式怎么样你怎么看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目前二者的国际形势较为紧张。
和平与发展一直是时代的主流,各国人民无一不希望能够平安健康地生活,因此,美国的种种恶劣行径是不被支持的,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努力做到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放下意识形态的偏见与不满,共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关系,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就中美关系而言,两方的和平相处可以极大有利于双方的国民经济发展!
㈣ 中国与美国外交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利益占据了大部分,毕竟中国制造越来越深入人心,给予足够的时间肯定能推翻美国第一的位置,就和古代皇帝一样,把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扼杀在摇篮中,如果中国没有核武器,美国绝对会开战的,我们也应该感谢钱学森等回国研制核弹的科研人员,让我们拥有了和美国抗衡的武器,外交的断融,也意味着一些依靠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会遭到美国的制裁,美国肯定不希望中国越做越大,华为最近的高薪招聘人才我真的很敬佩,他拿出了自己应对美国制裁的办法,这也是现在最有效的办法,中国高科技人才太少了,如果没有核心领域的专利,迟早会被美国打压,邓爷爷就说过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
㈤ 美国关于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在冷战期间对中国实行打压的政策,以防止共产主义扩散。冷战结束后美国囿于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对中国的态度始终左右不一。一直采用双面政策与中国斡旋。所以我们经常发现美国时常挑衅中国的忍耐力,例如美国轰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美国事后总是软的态度,其实它正是利用这种手段来遏制中国,一次传达美国绝不会坐视中国的强大于不顾,而其力度恰到好处,避免了中国的激烈反应。总结出来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双面政策,即打压与安抚。
㈥ 在中国外交史上,美国始终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吗
不是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是采取敌对、打压之势的。还不惜纠集一众他国组成所谓“联合国军”悍然发动朝鲜战争,最终目的是窥视中国。妄图扰乱东亚地区安全,达到遏制新中国的恶毒之心。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当中苏关系出现矛盾、裂痕时,美国为打压前苏联,采取拉拢政策,才主动与新中国建交。当中国的发展暂时没有威胁到它的霸主地位时,它就与你和平相处。当中国发展强大了,它感觉自身的世界霸主地位不稳时就采取各种卑劣手段进行阻挠。包括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
㈦ 中国和美国是怎样的关系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复杂的、是大国之间基于竞争和共存而不得不发展的关系。因为是大国,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无法去忽视对方的存在,也不可能不去考虑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影响。对于大国来说,国家利益是衡量外交政策得与失的最后标准。国家利益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对于中国与美国都是雄心勃勃的,力图领导世界潮流的国家。因而在两 国的关系上必然是一种基于竞争而共存的一种关系,在涉及到自己 核心利益的时候,两 个国家都会毫不犹豫的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以进行维护。在这一点上两个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的领袖,是国际社会中既得利益国家的代表。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是国际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者之一,其本身也在为争取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更有利的地位而努力。
看待现实中的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无法割裂历史的,作为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已经三十年的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除了两 次没有宣战而打起来的战争以外,基本上共存和共利的。而这是两次美国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甚至有一场是自己认为失败的战争。中国与美国的第一次合作是二战时以正式联盟的形式对付日本帝国的扩张。很显然,这一次合作的结果是以日本的完全失败和中美等多国的胜利结束。这次合作给美国留下的财富,就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是能够在必要时给予美国以切实帮助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传统上对外持温和态度的国家。第二次合作,是以非正式联盟对付当时苏联的扩张威胁,最终是使穷兵黩武的前苏联走上了解体的道路,其主要的继承国俄罗斯至今天仍然没有恢复昔日的荣耀。这一次合作,美国和中国都收到了现实的利益,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美国赢得世界的领导权。因此,对美国而言,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问题是中国的强大到什么程度,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是超越美国吗?美国与中国外交所担心的,所考虑也就是这一点。既然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引导,使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显然是对中国外交的轴心。
既不要孤立和放弃中国,又要中国服从美国的领导;既要中国的经济开放而从中国获得利益,又要防止中国的崛起而挑战美国,这想必就是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重心吧。实际上,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旧式的“围堵战略”不太现实,而克林顿的“接触战略”又太理想。结果就是所谓的“第三条道路”(third way)的出台。这种理论的大致内容是:在努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的整合的同时不放弃使用政治甚至军事的方法来遏制中国,避免中国对美国构成任何形式的威胁。结盟正在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结盟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巩固原有的联盟,二是指建立新的同盟。结盟对美国的意义重大。第一,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再仅仅是美国的御用工具时,美国就要考量另外的手段来扩张其影响。自卷入世界事务以来,美国一直起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许多国际组织是在美国直接的参与和领导下产生的。同时这些国际组织也一直是美国用来扩张其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但是,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渐渐地,这些国际组织内部的“异见”声音越来越多,用这些组织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不象以往那样得心应手了。尽管美国还不会放弃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来扩展本身的影响力,但是在一些很关键的问题上,美国很显然地向同盟政策倾斜,即通过和美国的盟友合作而非联合国来达到其目标。第二,结盟是美国让其盟国分担新冷战所需要费用的重要手段。对联盟盟主的美国来说,能否维持这种联盟,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不断提供费用来支持公共物品,而且在于其是否有能力让其成员国来分担维持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费用。第三,结盟可以起到直接围堵中国的目标。美国的做法是想和中国周边所有的重要国家结盟(至少是改善关系),并且考虑把军事重点从世界的其它地区特别是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这种新同盟一旦形成,中国势必成为美国的掌上之物。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已经确定了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四个主要热点,即台湾海峡、朝鲜半岛、南中国海和南亚。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是直接的中国问题,而其他两个热点也直接和中国有关。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保证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就要解决中国问题,这是美国各方面的共识。 美国和台湾的关系。鉴于中国的重要性,美国不会一边倒向台湾。美国的最好政策是保持台湾海峡的现状。只要台湾保
持现在这样的事实上的独立,美国就达到了制衡中国的目标。联合中国周边其他国家,如外蒙古和印度等来制约中国。实际上,系对这两个国家的关,美国在近年来已经花费了不少的精力。
透过这些,我想把中美关系归结于争吵中的合作关系也不为过吧。
㈧ 美国跟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中美现在的关系很微妙,中国现在尽量显示与美国有的共同利益,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对抗,中国政府提倡的“和平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对中国有依赖,中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世界的经济的发展,中国强大的市场及需求量是他们所需要的,但美国担心的是中国的强大会影响它的全球霸权,他在全球的利益,而且意思形态上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这就注定美国与中国会发生对抗,我想这只是时间问题。英国能容忍美国的强大,可能是与资本主义有关,而美国不能容忍苏联的强大不光与全球霸权利益出发,更重要的是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
美国与中国的时好时坏就是证明,他们面临利益与威胁相并存,这是他们的一个矛盾问题,但他们现在已阻止不了中国的强大,只有尽量保持限制,同时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这是他们现实中最务实的事了。
1、中美冲突不可避免。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领域等方面都难免发生冲突,台海局势尤其变化莫测。
2、中国要取胜,必须提高内部子系统的运转速度和能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等子系统的能力,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是关键,是更多发言权的前提。
3、建立美国周边与美国运转方向不一致的漩涡,使之不断碰撞美国漩涡,减弱该系统外部旋转力度。就像美国现在对我国形成的包围圈一样。孤立美国,真正实现世界的多极化,削弱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