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蝗虫灾害怎么办

中国蝗虫灾害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7-24 16:07:43

❶ 中国历史上蝗灾爆发如此频繁,那么古人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宋·王令《梦蝗》

对全世界来说,2020年算是"噩梦"开年。先有新冠横空出世席卷全球,尽管我国通过上下齐心已经将病毒基本扼杀,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至今未得到全面控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还没搞定,粮食危机再度加剧。

三、 培养天敌

4、蝗虫有天敌吗?当然有,那些鸭子啊,鹅啊,甚至青蛙癞蛤蟆等,都是吃蝗虫的。水田能够遏制一部分蝗虫,在水田里饲养鸭子跟鹅,又能吃掉一部分蝗虫;再加上水田容易引来青蛙、蛤蟆等生物,再吃一部分蝗虫,积少成多,蝗虫不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❷ 历史上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办法1:人工扑打法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的灭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以顺风的方向三面围追,把蝗虫驱赶到一处后,再集中力量扑打。属于自春秋战国年间起,农民们迎战蝗灾的“白刃战”。
这种方法虽说耗费体力,却工具简单方法简便,且适合大批乡民集体作战。因此两千年来,在中国农村十分普及。
办法2:壕堑掩埋法
人工扑打法虽说简单,但毕竟人力体力消耗太大。于是到了汉朝年间,累坏了的国人们,也脑筋灵光一现:何必要和蝗虫打白刃战?给蝗虫挖坑不就行了?于是“壕堑掩埋法”应运而生。
以东汉《论衡》等典籍介绍,这种方法,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
《晋书》里记载,河东地区当时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壕堑掩埋法”埋杀蝗虫,熟料埋进土里的蝗虫,转眼就飞出来,反而把庄稼啃了个光。
于是,一种更狠的办法,唐朝时就普及了:篝火诱杀法。
办法3:篝火诱杀法
其实,火烧蝗虫的愿望,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是十分强烈。《诗经》里就有“秉被蟊贼,以付炎火”的呐喊。到了唐朝时,这种“火烧蝗虫”的操作,也终于成熟起来。
以《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记载,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还要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分路设灯,用密切配合的灯光,把大批蝗虫吸引而来。然后被火烧到的蝗虫,就会失去飞行能力。大批百姓趁机捕杀。还可以以将被杀的蝗虫,在壕堑处集中掩埋。

唐朝开元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
而发展到农业科技更发达的宋代,大规模的灭蝗烧荒也被采用:将蝗虫的滋生地一把火烧光,不但断绝灾难隐患,更可在烧荒处开荒种地,可谓一举多得。
办法4:据虫除卵法
也同样是在农业科技井喷的宋代,防灾意识也深入人心:与其在大灾时累死累活灭蝗,不如提前斩草除根。趁着冬天的机会,把蝗虫的虫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据虫除卵法”。
以《宋史》的记载,宋代的农民们,就常在冬天寻找蝗虫滋生地。《治蝗全法》也总结了宋代以来“据虫除卵”的经验: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明清年间,人们更开发出了原始“农药”,比如“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混合液”,专用灭杀虫卵。
但这种找虫卵的办法,以北宋沈括等名臣的叫苦说,简直就是累断腿。有时累死累活刨虫卵,第二年蝗灾还是汹涌而来。到了明朝年间,人们更明白一个事实:种地其实比找虫卵更能杜绝隐患——垦荒除蝗法。
严格说来,垦荒除蝗法其实起于元代,以《农书》记载,元朝的农民们,就常垦荒种植芋桑等作物,用以抵抗蝗灾。发展到明朝时,更有了系统的操作:滋生蝗虫的地方,都是“涸泽”地区,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农田,在垦殖的过程里,通过各种方式杀灭掉虫卵,同时种植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用于蝗灾时的备荒口粮。
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这种“垦荒除蝗法”不但有了完整记录,更随着《农政全书》的享誉世界,流传于欧美各国。对西方近代的病虫害防治研究,也提供了重要影响。
但话说回来,上面这几个办法,虽说各个靠谱,可在古代的科技条件下,这些办法也只能做到缓解灾情,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点。一直到现代社会,世界各国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够勉强控制蝗灾。叫这个可怕灾害,看似离现代生活比较远。某些“吃货拯救蝗灾”的调侃,更可以说是对病虫害灾难的严重无知。
可是,就是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坚强的中国人,依然世代更新着治蝗灭蝗的经验,勇敢面对着每一次灾难。这样的智慧与勇敢,恰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❸ 世界上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办

1、农作物生物灾害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并且我国的地域非常的广泛,因此,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我国也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生物灾害一直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灾害,农作物的生物灾害包括了鼠灾和虫灾。

4、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也有很多,例如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都属于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出现时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尤其是泥石流和山体滑坡,这两种地质灾害的范围非常广,破坏力非常大,对我国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恶劣的。

❹ 中国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中国治蝗都有哪些绝招

新疆发生蝗灾时,我国曾特意用飞机从浙江运了一大堆鸭子到新疆,专门派鸭子去吃蝗虫,一只鸭子一天能吃掉一百多个蝗虫,灭蝗能力强,又不会破坏环境。

❺ 蝗灾被列为三大天灾之一,用什么办法可以抗击蝗灾

旧时蝗灾在我国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而且灾害往往祸不单行,旱灾过后,大面积的蝗灾就会接踵而至,几乎每隔三年就发生一次蝗灾,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灾民只好背井离乡乞讨为生,去年,巴基斯坦曾经因为蝗灾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由此可见蝗虫多么厉害,蝗虫的个头一般都比较小,严重时候,每平方米的农田大概存有1.5亿只蝗虫,数量十分惊人,而且蝗虫群还会向各个方向移动,移动速度每天约100~150公里,凡是有蝗虫经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给农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从而发生饥荒。



我国治蝗的奠基人是生态学专家马士俊院士,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成归国,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他在经济生态学方面成果丰硕,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虫"等理论,为我国防治蝗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所以我们现在对蝗灾没有感觉,是因为有前人的努力,将蝗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大面积的灾害。

❻ 蝗虫灾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纵观历史,每次蝗虫灾祸发作损失都是十分沉重的。今年非洲乃至东欧亚洲蝗虫数量达上千亿只,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招致粮食产量大大减少,极度要挟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蝗灾历朝历代都被注重,由于民以食为天,关系到最根本的生存问题。只需不控制,就会有大量的饥馑问题呈现。

蝗虫问题必需注重,固然目前科技兴旺,但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特别是气候变暖惹起的连锁效应,很多寂静亿万年的病毒跃跃欲试,很多动植物为顺应环境不时进化,已超越人类的原有认知,蝗虫只是冰山一角,必需惹起注重。

❼ 中国历史上多次克服蝗灾,中国人民们都是用了哪些方法

蝗灾在中国古代并不罕见,中国队蝗灾的记载,从夏商时代就有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800多次蝗灾。拿黄河流域频发蝗灾的现象分析,主要原因基本上是先发生旱灾,使河床裸露,没有水分,比较适合蝗虫的繁殖,要是第二年多雨的话,蝗虫卵大量繁殖,蝗灾便形成。

1951年马世俊回国 ,他和他的团队小伙伴们,通过调研观察,实验,分析数据提出治蝗措施。他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改造生态结构,将结构转化为不利于蝗虫生长的形式,从根本出发去除蝗虫,通过各种努力,最终蝗灾得到彻底治理。

❽ 面对蝗灾,中国古时候采取了什么灭蝗政策呢

旱灾、蝗灾、饥荒……似乎已经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从此以后,我们远离了饥饿,仿佛也远离了这些曾经让百姓们谈之色变的天灾。

皇帝对于治理蝗灾的决心还体现在逐渐完善完善的巡抚、总督负责制之上,各地如果发生了蝗灾,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巡抚、总督可以直接向皇帝奏报,蝗灾严重之时一天上数道奏折。对于在蝗灾之中没有亲力追捕,推卸责任,不行查访的官员,轻则降职,重则革职查办。

在粮食远远不能保证全国温饱的古代,自然灾害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祖先,蝗灾对于农作物的毁灭性是极其强大的,百姓无法生存,严重时还会造成社会动荡。为此,古代统治阶级总结了历朝历代众多宝贵经验,从愚昧地祭拜,到后来积极发动百姓和蝗灾作斗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蝗灾带来的危害。

❾ 蝗灾汹汹而来,人类应该如何机智应对

蝗灾汹汹而来,人类应该如何机智应对?

一般来说,面对蝗灾的应对办法有:保护和利用蝗虫天敌 ,像蚂蚁、步甲、芫青、食虫虻、雏蜂虻这些昆虫,也可以喷洒化学农药消灭蝗虫, 不过一定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保护环境,减少蝗虫产卵地,国内外现在也采用了高科技消灭蝗虫,对蝗灾的发生地点、面积等进行预测,大大提高了治理蝗灾的水平。

不过这次蝗虫是从非洲国家开始的,有些非洲国家经济水平较差,整体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所以很多基础设施都处于落后水平, 但是使用飞机进行播撒农药的方法对于他们还是比较可行的, 喷洒农药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蝗虫死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蝗虫的繁殖速度,但是必须选择既有效又不会对环境和其他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的农药。这样才不会对人对环境造成破坏。

❿ 中国古代多次发生蝗灾,都有哪些治理蝗灾的办法呢

当非洲蝗虫以3600亿只的恐怖规模袭来时,我国古人总结的除蝗虫五招,又将重出江湖。

只是不知蝗虫界的高手,知道这个消息后,是龟缩不敢来,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以身涉险?

绝招五、杀虫卵

《捕蝗》一诗中,有这样的话语: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这句诗说明,古人早早便知晓,蝗虫最大的威胁在于繁殖能力。

所以,古人便会刻意去寻找蝗虫产卵的地方,然后倒入药草汁杀死虫卵。

以上,便是古人常用的驱除蝗虫的手段。

阅读全文

与中国蝗虫灾害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建安七子有多少 浏览:205
印尼年有多少个小时 浏览:651
伊朗为什么断网 浏览:722
伊朗伊斯兰教是什么教 浏览:41
伊朗是现在什么民族 浏览:626
越南新冠死亡率最高是多少 浏览:737
越南菲律宾如何侵占南沙 浏览:138
印尼血龙木手串什么颜色是真的 浏览:510
意大利雅培和上海雅培是什么关系 浏览:470
意大利面条酱怎么配 浏览:87
中国良工阀门厂在哪里 浏览:201
美国与英国区别是什么 浏览:241
越南战争美军有哪些部队 浏览:21
榴莲泰国的和越南的哪个好吃 浏览:385
越南生意最好的理发店多少钱 浏览:433
怎么在印尼开通移动国际漫游 浏览:785
印度人怎么换衣服 浏览:595
中国象棋怎么看局 浏览:183
英国私人公司如何上市 浏览:819
在越南吃什么面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