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一切形象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8
‘贰’ 新学期开学,教育部针对中小学教学教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启示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所以面对这一时代性命题,如何加强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怎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课程形式构建优质小学教育,这些都非常重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份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进行部署。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启示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所以面对这一时代性命题,如何加强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怎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课程形式构建优质小学教育,这些都非常重要。
在“2019小学教育发展论坛”上,中外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十余个省市的知名校长分享了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沿理念及探索成果。
课程育人的落地实践:
作为论坛承办方的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在课程改革方面独具特色的基础教育名校,更是一所具有北大文化气质的百年老校。在活动当天,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尹超分享了学校对课程育人的思考和探索。
她表示,近年来,学校以整体育人观为指导,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突出基础性、选择性、自主性,进一步撬动了学校教育方式的整体性变革,创建了“博雅兼容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和“学玩合一的生命课堂”。
“回忆起1991年冰心老人为北大附小的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这十个字恰好诠释了学校的育人思想。”她提到,“学”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玩”体现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坚守:“这是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学有玩,有张有驰,张弛有度,生命才会更加的丰富深刻、更加丰盈和饱满。”
基于这样的理念,构建了三层五类的课程体系,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学校通过倡导“贯通学与玩,融汇情和理”,为多元开放的课程提供文化保障;通过建设“宽口径、厚基础、大视野”的多元异质的教师团队,为课程建设进一步注入活力。
‘叁’ 经济持久战,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是什么
经济持久战,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是什么?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年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第13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但是从今年的年初开始,从我国到全球在不同程度上的遭受了新冠肺炎的影响,各国的经济都有所损失。
中国现在在国际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得益于我们各方的努力,我们才取得不断的进步,因此才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肆’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哪三个关键环节需要注意
分为五个部分:一、战略背景;二、总体思路;三、战略任务;四、实施路径;五、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