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面积只有中国三分之一,靠什么养活13亿多人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已经突破14亿大关,目前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也比较的充足,但想养活这14亿人的压力也非常的大。但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很可能将会超过我国。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面积只有中国三分之一,靠什么来养活13亿多人?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5点原因。
印度面积只有中国三分之一,靠什么来养活13亿多人?专家:五点原因。正是因为专家所分析的这5种原因,他们才能够负担得起规模如此庞大的人口,并且在满足本国需要的同时,还有余力向外国出口粮食来赚取外汇,这一点是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做不到的。但其实他们在人口不断增多的同时,也随时面临着可以预见的危机,粮食虽然可以充足的供应,但因为经济不怎么发达,所以想要负担如此之多的人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还不能对于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话,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势必会将全部的经济压垮。
Ⅱ 印度面积只有中国三分之一,拿什么养活13亿多人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不仅有着辽阔的疆土以及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众多的自然资源。除此之外,祖先们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这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世界上,若是说到人口大国,那么我国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其次便是印度了。要说在2019年我国的人口统计,已经达到了14亿人口了,目前我国的人口排全世界第一名。虽然我国疆土辽阔,资源也比较丰富。但是毕竟14亿人口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结语
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并不是特别好。之后他们的压力应该会变得更大。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印度这个国家能够制定一个良好的方案。让自己的国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其实印度有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像是不浪费粮食这一方面。希望大家在平时都能够节约粮食,不要出现铺张浪费的行为。
参考文献:
《白居易名人录》
Ⅲ 中国有13亿人,它是如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么多人的
我们中国是产粮大国 全世界的粮食户都没有我们中国的多 所以我们中国有很大的资源 有很多的土地 如够养活我们整个国家 有些粮食还可以出口
Ⅳ (1)干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请简述理由(2),急急急急
你好:不能的,因为那时生产力落后,不能生产这么多粮食来满足人们的吃饭问题。就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生产的粮食,也不能满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Ⅳ 国土面积只有中国三分之一,如何养活13亿
印度这个满是热带雨林没有寒冬的国家,老百姓不用政府养活,自己爬到树上摘野果子吃也很少有老百姓被饿死,所以很少有老百姓饿死的传闻。
Ⅵ 北方大多部分人不吃大米,为什么袁隆平养活了13亿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袁隆平现在推广的转基因水稻比传统水稻产量高,还可不生虫,但对于水稻供应不能忽视还有大批荒废的耕地,吃稻米的南方人如果按传统耕种不大量弃耕,也不至于粮食短缺。
Ⅶ 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
五千年来,吃饭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历朝历代的百姓和官员。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布朗年曾经发表过一个极富争议,又很有影响的言论,说中国粮食将不能自给,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世界粮食贸易总量,以至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不能养活中国,那么,“谁来养活中国?”
这个警告发出10年之后,进入到联合国对中国进行粮食援助的第26个年头,一艘外轮在深圳靠岸,运来联合国援助中国的最后一批粮食4.3万吨扶贫小麦。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表示:“停止对中国的粮食援助是一个谨慎的决定……现在我们很骄傲也很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你们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62年的执政历程中艰辛探索,在粮食问题上交出了一份令国人满意、令世界称赞的答卷。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总结认为,“吃饭问题的解决,主要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生产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大包干”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邓小平说过,“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了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没有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业改革,中国解决粮食问题不会有今天的表现。没有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不会有今天的表现。为了鼓励农民多种粮食,中国于2006年取消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税,近年来,又决定给种地的农民以种粮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持增未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还与高度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研投入密不可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成功,开辟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新途径,其大面积的推广给中国水稻生产带来了一次飞跃,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世界杰出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给予如此评价,中国农业专家不仅是为中国,也为世界人民作出了贡献,“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领域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世界20%人口的奇迹,靠政策、靠投入和科技,还靠“中国不能靠世界养活,只能靠自己”的骨气和冷静。这也是今后世界对于中国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最大信心所在。
Ⅷ 中国靠多少面积的农田养活十三亿人
中国的总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农田大概占40%,不过感谢我们的袁隆平,他创造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甚至世界的粮食问题!不过中国的人实在太多,我想粮食也会不够,因为人要用农田做房子!
Ⅸ 21世纪中国如何养活16亿人口
中国人正改变饮食习惯,通过增加副食来保证粮食自给。目前中国生产的肉类居世界第一,人均肉类年消费量达42公斤,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蛋类消费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沿海拥有渔业等有利条件。进入21世纪,中国肉类年产量达5500万吨,蛋类1800万吨,鱼类和海产品为28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1/4。而中国人口占全球的1/5,这表明已完全能满足中国人对食物中蛋白质的需求。
(9)中国如何养活十三亿人扩展阅读:
而且,由于改善了饮食结构,如今中国人均年粮食需求量不再是400公斤,而是350公斤。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期15亿中国人只需要5.25亿吨粮食即可。届时,中国粮食生产从目前的5亿吨增至5.25亿吨是完全可以完成的任务。
1985年中国人均拥有粮食400公斤,首次实现自给自足。随后粮食生产开始缓慢增长,到21世纪初才突破5亿吨。若2050年该国人口达15亿,按人均每年400公斤算,至少需要6亿吨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