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有哪些人没有说谎过

中国古代有哪些人没有说谎过

发布时间:2022-07-25 14:58:17

⑴ 中国古代有哪些人信守承诺

秦末汉初楚国人季布,楚汉战争中做过项羽的大将,后来归顺西汉高祖刘邦,担任河东太守,一生特别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他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生卒年不详),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汉惠帝时,官至中郎将。汉文帝时,任河东郡守。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着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来的。

(概述图片来源[1])

中文名
季布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楚地
职业
侠客、将军、官吏
主要成就
辅助项羽灭秦,治理河东
精品荐读

秦末汉初名士,打得刘邦无力还手,怼得汉文帝无话可说
作者:我们爱历史
快速
导航
成语典故

历史评价

史书记载

墓址

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幸得赦免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2] 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刘邦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3]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4]
周家说:“陛下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5] 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3] [6]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3]

季布
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夏侯婴。[8] 夏侯婴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乘机对夏侯婴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陛下追捕他这么急迫?”[9] 夏侯婴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迫陛下,陛下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甘休。[10] ”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11] ”夏侯婴说:“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11] ”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陛下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陛下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陛下说明呢?”[12]
夏侯婴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13] 夏侯婴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刘邦奏明。刘邦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刘邦召见,表示服罪,刘邦任命他做了郎中。[3] [14]
阻后出兵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15] 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16] 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指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17] ”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18]
治理河东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19]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汉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汉文帝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20] 汉文帝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汉文帝,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21]
秦末汉初名士,打得刘邦无力还手,怼得汉文帝无话可说

朝文社
赞174
阅读3.5万
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意思是通过“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就是现在的“一诺千金”。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22] 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23] 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24] 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25] 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26] 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27] 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⑵ 有关名人有诚实品质的例子

孔子一辈子勤于学习,知识渊博,后人尊称他为圣人。其实他本人还是很诚实,很谦虚的。他曾说
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一次,孔子到齐国去,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在辩论。一个说: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一点也不热;
可中午的太阳却像开水一样烫人,这不就说明早上太阳距亢我们远,中午太阳靠我们近吗?另一个争辩
道:不对!早上太阳又大又贺,就像车顶上的篷盖那么大;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顶多也不过菜盘
那么大,近的东西大,远的东丁小,这是普通常识。两个孩子争得不可开交时,抬头看见两个大人站在
现前,就问那位年长者你是谁?年长者回答:我叫孔丘,是鲁国人。一个孩子高兴地说:噢,原来是孔
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就请你评一评,看谁说得对。孔子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以后我向理角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吧。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人家都说孔夫子是个圣人,
原来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呀!孔子望着笑着离去的孩子,对身边的学生子路说:在学习上知道的就说知
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只有抱着这种诚实态度,才能学到真正知识。

裴度诚归玉带

裴度是唐代政治家,曾做过三朝宰相,虽其貌不扬,个头矮小,但为人诚实。

他从少年是规范就立下做人的宗旨:只要自己不欺心,不欺人,诚实、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的。在裴度十五六岁时,有一年秋天到城外香山寺游览。来寺院烧香的一位中年妇女丢失了一个绸布
包,被裴度拾到,他一连两日在寺院门前等待失主。当那位妇人两日后从裴度手里接过自己绸布包后,
一下子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地说:您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啊!妇人打开包裹,里面是两条镶满珍珠的玉
带。原来这位妇人是准备用这两样东西去官府赎她父亲性命的。国灰其你正蒙冤被判成死罪。

诚实的门德尔松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白金汉官举行盛大的招待会,欢迎杰出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来访。署名门德
尔松的《伊塔尔兹》曲子演奏以后,女王对他称赞道:单凭这一个曲子,就可证明你是天才。门德尔松
平静地对女王说:不,那是我妹妹芬妮亚的作品。原来芬妮亚也是个音乐造诣极深的音乐家。《伊塔尔
兹》就是出自她手。由于几个史弟不赞成署女人之名,便商定用门德尔松的名字发表。

列宁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
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
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
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
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
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

林肯

阿伯拉罕·林肯出身卑微,但为人和蔼公正,诚实厚道。他21岁那年,在朋友开的一家商店里当店
员。有一天一老妇来买纺织,多付了12美分,林肯当时没有发觉。等他结帐时发现多收了钱,当晚就
步行赶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钱退给了那个老妇,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爱这个年轻人,亲热地称他
“诚实的林肯”。真因为这种诚信的做人态度,林肯后来才成为了最着名的美国总统之一。

季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
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
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
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
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⑶ 历史上有哪些说谎的人

赵高,指鹿为马。
刘邦,叫嚣说要和项羽一起喝刘太公的肉汤。
李林甫,欺骗唐玄宗,说天下没有人才选拔。
和珅,欺骗干隆,花言巧语,搜刮民财,其家产,抵得上大清国十五年的税收。

⑷ 世界历史上的4大谎言,至今仍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中国有没有上榜呢

世界历史上的4大谎言,至今仍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中国也有上榜!

历史的魅力之一可能就在于它的真实与否,它所带有的面纱所吸引着许多人,让人忍不住好奇并想深入的研究它的秘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露一下历史上的4大谎言!你还在傻傻的相信着吗?




4、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典故最早源于《诗经》,原文记载:“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大家细想一下,古代大军集结出动,需要各种前期准备,不可能带上人就撒丫子往京城跑,半路总给吃东西吧。另外古代交通十分不便,路上耗时很长,各路诸侯少则数日,多则数十日,不可能正好一起赶到吧。最让人不可理喻的是,第一波先到被耍,后面的还会乐此不彼?我看顶多也就是拿京城的守军练练就不错了!

⑸ 古代或者现代人讲诚信的例子,有吗

1、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孟信不卖病牛的事很快传开了,连皇帝都听说了。皇帝认为孟信是个诚实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进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荣归故里。

2、一诺千金

秦末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说话算话,信誉很高,只要他答应的事,都尽量想法办到,许多人都同他交好。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当时敬仰季布为人的人们,都在暗中帮助他。

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3、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4、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⑹ 关于历史古今名人的诚信的正反面例子

(反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正反都可以)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正面)阿伯拉罕·林肯出身卑微,但为人和蔼公正,诚实厚道。他21岁那年,在朋友开的一家商店里当店员。有一天一老妇来买纺织,多付了12美分,林肯当时没有发觉。等他结帐时发现多收了钱,当晚就步行赶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钱退给了那个老妇,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爱这个年轻人,亲热地称他“诚实的林肯”。真因为这种诚信的做人态度,林肯后来才成为了最着名的美国总统之一。

(正面)曾子杀猪
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正面)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正面)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终于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⑺ 古代最不能信的十大谎言

1,说伟人是神生的,不是人生的。比如耶稣,说是黄花闺女直接生的,上古的一些祖先是吞了鸟蛋生的。后来的帝王生下来时,有种种奇迹的现象伴随。
2,说一些人之所以地位高,是因为他们的血统好,或因为是上天的意愿。比如纳粹的血统论,美国黑奴时代,中国古代皇帝说自己是“天子”。
3,说一些人完美无瑕,一点缺点都没有,一句错话也不说。为了提高宣传效果,他们故意隐藏了所谓“圣人”的缺点和错话。
4,说一些人一生下来就有某种过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通过学习训练得到的。比如说佛陀生下来就指天划地说唯我独尊。
5,说一件大的历史事件,全是一个人的功劳。搞偶像崇拜,掩盖很多人的努力。
6,说一种思想体系已经完美,容不得一点质疑,不承认还有发展完善的余地。比如宋明理学,佛教体系,现今关于东西方文化制度的争论。
7,说一个坏人,恶劣地影响了社会,就全盘否定他,一无是处,一点人味没有,甚至连他的爹娘,子孙也成了败类。
8,说一种观点,如果他不符合主流的正确思想,非黑即白,用简单的二元论来粗暴地否定它。不分析它哪里是谬误,哪里有可取之处。
9,说为了某一种价值,人们必须放弃其它的价值。比如以爱国的名义必须放弃生命,以爱的名义必须放弃事业。那种活人的爱国,事业成功的恋爱,似乎对他们来说不够刺激。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
10,说一个历史事件的结果是必然的,似乎这件事情一开端,就注定按着它发生的顺序,走到它必然的结果。我认为影响历史事件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有很多变数,可以说它成功或失败的几率有大小,说它必然,则成了神话。

以上按楼主的要求手忙脚乱的拼凑起十条来,没有条理,论证也不足。能力所限,只是对楼主的提问生发出的一些零碎的感想。请笑纳。

⑻ 古时讲诚实,不撒谎故事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 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还有人不讲诚信的: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有哪些人没有说谎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的一块金币是多少钱 浏览:629
2013年伊朗发生了什么 浏览:50
二十千越南币是多少钱 浏览:477
中国行政区划图是怎么划分出来的 浏览:507
英国卡如何充值包流量 浏览:596
中国什么是神兽 浏览:269
在越南买辆轿车多少钱 浏览:670
印度大虾多少一斤 浏览:434
印尼都有什么代工厂 浏览:696
越南文字输入法怎么打 浏览:827
中国古玩拍卖哪里最好 浏览:424
英国为什么叫二百年之战 浏览:182
印尼语男女怎么说 浏览:847
印度三哥有什么用 浏览:214
印度这次参加东京奥运会有多少人 浏览:877
海尔为什么选择印尼 浏览:780
伊朗为什么山多 浏览:644
伊朗射程有多少公里 浏览:581
意大利的品牌衣服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272
意大利科意公司在哪里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