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诗词中的押韵怎么理解
古典诗词押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押韵,是指在一定的句式中使用相同的“韵脚”,例如律诗,每两句的最后一个字韵脚是相同的。所谓韵脚,按现代普通话讲,就是在一定句式中两个或者几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其韵母应该是相同的。但古代由于每个字没有统一的拼音,加上各地方言很多,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有时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朝代发音也不一致,所以要使用“韵书”来统一音韵,这个东东很复杂,我的观点是:现在没有必要去深入研究它,按拼音字母押韵就很好。广义的押韵,是指诗词的每一句都是要讲“平仄”的(古风、乐府等除外)。所谓平仄,也可以用现代普通话的拼音字母来简单举例,平就是阴平、阳平的发音,所谓仄,就是第三、第四声(上声、去声)的发音。古代韵书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还有个“入声”,这个入声一般是比较短促的发音,在现代普通话中阴阳上去中都有,也很复杂,同样没有必要去研究它。为什么古典诗词押韵呢?因为古典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尤其是词,那一般是要配乐演唱的,押韵时韵脚相同,吟唱起来就很顺口,并且容易记忆;如果加上平仄,每句诗词吟唱起来发音就有高有低,婉转动听,如果没有平仄就可能是扯着嗓子喊,或者有气无力一直向下低沉,或者一直向上搞“高八度”、甚至超八度,那就不是诗歌了。所以,中国古典诗词的吟唱是与现代诗歌的“念诗”不同的,不仅语言美,而且音韵美,这是洋夷所谓“诗”难以企及的。
② 押韵是什么意思
押韵,又作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诗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2)中国诗词押韵是什么扩展阅读
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
③ 写诗什么叫押韵.怎么才能做到押韵
1、押韵是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做押韵。
2、押韵的方法:
(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押平声韵。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可撞韵,律诗中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规定是不能押韵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如果这三句也押了韵,叫撞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押韵注意事项:
1、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 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现在已没必要再强调这一点。
④ 什么叫押韵
押韵是在诗文中,把同韵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
例子(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⑤ 古诗押韵是怎么样的
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等韵文的句尾。
⑥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规律是什么
首先是句式上的要求,第一是“齐言”。指的是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需整齐一致,不多不少。
第二是对句数做了规定,每首八句的称“律”,即“五律”或“七律”;每首四句的“绝”,即“绝句”,细分为“五绝”和“七绝”两种;而多于八句的则称作“排律”。
除基本句式以外,格律诗的主要要求还有四大要素,即平仄、押韵、对仗与粘对。以下将分别说明。
平仄
①四声
平仄的概念会涉及到音韵学的内容,中古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即平声,上、去、入统为仄声。
对比今天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一、二位平声,分别为“阴平”和“阳平”;三、四为仄声。普通话的发音中没有入声,古音中的入声字,都已分别融入今天的一、二、三、四声中,例如:“一”、“十”、“比”、“色”等。
②基本句式
以五绝为例,律诗的基本句式有四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中国诗词押韵是什么扩展阅读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如果方言是有入声的,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
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
⑦ 什么叫押韵什么叫韵
押韵,又称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韵的本意指和谐的声音,感觉舒服的声音。
所谓押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应用:
押韵最广泛应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使行文变得赋有节奏和音乐之美,现代韵脚诗便将押韵这一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
韵脚诗隶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韵脚诗属于驾驭在现代诗歌之上的新诗体,在集现代诗歌的成就与一身的基础上又新添了一项步骤,那就是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
使中国现代诗歌在追求自由和豪放的同时,又继承古体诗歌韵律流传千年的宝贵血脉,终究以一种新的生命特征重新换发光彩,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根基,它将为中国现代诗歌步入辉煌历史篇章打开新的一页。
网络--押韵
⑧ 诗词押韵规则
所谓押韵,是指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简单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里同韵母的字。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再配上韵,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押韵是在诗文中,把同韵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
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等韵文的句尾。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押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语言特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吟诵顺口悦耳, 便于记忆流传。“韵”和“韵母”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同韵,指韵腹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如有韵尾则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为了便于押韵,人们把同韵的、可以相押韵的字归纳为若干韵部,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归纳的韵部,最常见的有十八韵和十三辙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⑨ 什么是押韵
押韵,顾名思义,就是在诗词中的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用韵母相同,相似的自来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