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民乐舞蹈在世界有哪些

中国民乐舞蹈在世界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6 07:34:00

⑴ 中国民乐、古典舞蹈在世界舞台有哪些演出

大型的舞蹈剧如《复兴之路》《丝路花雨》《云南映象》

⑵ 中国传统艺术 音乐和舞蹈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典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除六代乐舞及其他多种乐舞的发展和整理,礼乐制度的阶级化和等级化,大司乐机构的设置,三分损益律的运用等,对全代有重要影响之外,尤其在“八音”乐器分类中“琴”(七弦琴)及其音乐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乐器与器乐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久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兑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对多处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在乐器方面,作为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代表实例,可以举出由奚琴到胡琴类各种拉弦乐器的形式。

中国音乐与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支施行,并进行音乐交流。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器、乐律、音阶。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是颇具代表意义。

中国民乐发展的三个时期

1.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奏汉。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间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奠定了此后各咱学说的理论端点。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声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乐器、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这一变,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以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即:中国音乐以其辉煌的成就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恶劣各国,如朝鲜、日本等国)以重要的影响。

3. 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牲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赵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中国传统舞蹈产生于特殊的时代和环境,因此仪式性特征十分明显,舞蹈艺术后来作为审美性极强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审美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

一、中国传统舞蹈多产生于先民巫术、宗教仪式的需要

从舞蹈的产生来看,是适应巫术和原始宗教仪式的需要产生的。这可以从舞蹈之“舞”的原始意义中得到理解。早期甲骨文中,“舞”与“巫”的形状十分相似。在早期社会“舞”、“巫”所指是同一事项,即女巫师的巫术仪式以及巫师祈祷神灵时的姿态。后来,用“舞”指称巫师的姿态,“巫”‘指称巫师这一类人员,其意义才渐渐分离。可见,这种姿态就是“舞蹈”的原始形态。尽管“舞”姿态从“巫”中分离,但早期舞蹈事实上还是直接服务于巫术活动的,这可以从“舞”与“雩”二字的关系中看出一些痕迹。甲骨文中有“辛巳卜宾乎舞有雨”的记载。这其实是一次祭祀求雨活动的记录,其中有舞蹈的仪式行为。《说文解字》释“雩”曰:“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于声。雩,羽舞也。”所以,舞的第一个义项就是通“雩”,指求雨巫术仪式中的“羽舞”。《周礼·春官·乐师》曰:“凡舞有拨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即所谓周代的六小舞。这些舞蹈都是周代祭祀活动中的仪式性舞蹈。《周官·舞师》载:“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拔舞,帅而舞社樱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嗒之事。”羽舞、皇舞皆为祭祀求雨的仪式舞蹈。后来的《庸舞》、《奏舞》、《龙舞》等皆是旱祭求雨的巫术仪式舞蹈,其中《龙舞》至今不衰。

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乐舞图中,许多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巫术性质,是先民巫术性仪式活动的记录。如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盆舞蹈纹,内蒙古狼山原始岩画,甘肃嘉峪关黑山原始岩画,广西花山崖原始壁画中的舞蹈场景,经专家研究皆具有很强的巫术性质和仪式特征。

为什么中国早期舞蹈会有如此明显的仪式特征?其实这跟舞蹈在当时的社会功能有关系。早期舞蹈产生于早期先民巫术图腾活动,是巫术仪式活动的一部分,是巫术图腾文化的产物,它必然具有巫术的文化属性。从早期舞蹈言,其直接作用就是实现其沟通人神、祈福免灾、五谷丰登等巫术性目的的。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功用性、仪式性是早期舞蹈的第一属性,舞蹈的娱乐性是从巫术活动的娱神目的衍生的,从娱神到娱人再到自娱,是舞蹈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尽管后来的舞蹈也许并不用于祭祀,但是中国舞蹈自产生时就存在的仪式性传统却被积淀下来了,已经渗透到舞蹈的动作、结构和独特的抒情方式等内容之中。

二、中国传统舞蹈使用于各种仪式性场面

从表演场合看,中国传统舞蹈多使用于各种仪式性场合。大到国家的祭祀、朝会、出战、庆功、王室更替,小到百姓婚丧嫁娶、往来聘问、播种收割等等均有若干的仪式内容。归纳起来大概可以分为社会性仪式、宗教性仪式、生产性仪式、人生成长性仪式等类。中国古代根据舞蹈的使用场合和社会功能将宫廷舞蹈分为雅舞、杂舞两类。雅舞在后来的历代王朝宫廷中皆是最重要的舞蹈,虽然各代帝王皆制作自己的舞蹈,名称也各不相同,以示不相袭用,但是仅改歌词而舞曲依旧不变,其祭祀的仪式性功能也没有改变。正所谓“自周以来唯改其辞,未有变其舞者也”。这部分舞蹈用于国家的祭祀场合,显然具有强烈的仪式性特征。

杂舞的仪式性特征从《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到,书中很详细地记载了自西周以来到隋唐时期民间方俗舞曲流入宫廷,以及在宫廷宴会等重要集会场合表演的历史事实。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传统舞蹈中,尽管有些舞蹈从其产生说,并未直接服务于巫术和国家祭祀活动,但是往往被统治者用来在其他仪式活动中表演,作为仪式活动的重要部分,因此也使之具有了很强的仪式特征。

没有进入宫廷的传统舞蹈则在民间流传。从其表演看,也大多在重大的节日活动中进行。如春节、三月三、火把节、泼水节、播种节等等,构成了这些舞蹈强烈的仪式性特征。如土家族每年农历正月要祭祀始祖“八部大王”跳摆手舞、毛古斯舞,藏族每年藏历2月29日的“跳神节”要跳《羌姆》,青海黄南同仁地区藏族每年的“六月会”祭祀山神、二郎神,跳((龙鼓舞》等等。这些舞蹈均具有极强的仪式性特征。这种仪式性特征一方面是这些舞蹈本身就具有的,其产生之时就是为仪式而服务的;另一方面,在这些仪式性场合表演的舞蹈,也许本身的仪式性内容并不强,有些就是娱乐性舞蹈,但是,一旦进入某种仪式性场合表演,它便具有了很强的仪式性。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舞蹈表演的仪式场合也是其形成仪式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三、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的仪式性内容

现在尚流传在很多地方的摊戏摊舞,就具有很强的仪式性。滩是一种与人类巫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事物。现存于贵州、湖南等地的摊戏如撮泰吉、地戏、摊堂戏都有极强的巫术仪式性质。摊戏之所以为摊戏,在表现形式上都有“逐摊”的含义和意味,包含驱逐鬼神和瘟疫的内容。根据周显贵老师的调查,在今天安徽贵池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一还有摊戏表演。整个仪式分三部分:启圣仪式、摊戏表演、送神仪式。在启圣仪式中有迎神的内容,迎神卤簿(仪仗队)到河边水口敬请二郎神牌位,供于宗祠内,烧香、鸣炮、行祭礼,一长者吟诵祭词。然后,族长为二郎神做仪式性表演,舞滚灯,锣鼓齐鸣。紧接着几名男子与族长共同跳起摊舞《舞滚灯》。摊舞在启圣仪式中的表演,是请神仪式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仪式特征。

又如土家族祭祖跳的《毛古斯》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的“调年”活动尽踞手舞时加毋毗舞。届时设祭场,由代表土家先祖的“拔步卡”(意为老公公)带领子孙毛古斯赤足而舞。舞者头罩尖顶遮面齐颈茅草束,上扎五根冲天辫,全身用稻草、茅草或树叶遮盖,以象征先人。舞蹈内容有做阳春(刀耕火种)、抢新娘、围猎、捕鱼、甩火把等,生动地再现了原始土家部落的生产、生活场景。生殖崇拜是贯穿舞蹈始终的主题,每个毛古斯扮演者的腰间都扎有一根象征男性生殖器的火把,称“粗鲁棍”,火把顶端用红色土涂抹,或包红布。表演围猎、甩火把等内容时,舞者要夸张地作出“示雄”、“撬天”、“搭肩”、“转臀”、“挺腹送胯”等显示阳具的动作。舞蹈到高潮时,毛古斯的火把可随意触及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被触及者则视之为祖神对生育能力的恩赐。这典型地反映了土家族先民原始狩猎生活和男根崇拜意识,具有很强的仪式性。

以上所举民族民间舞蹈的仪式性特点仅是几个案例,其实尚有很多民间舞蹈保留着大量的仪式性内容,说明民间舞蹈的仪式性特征是十分明显而突出的。

四、结论

巫术内容和图腾信仰的印记不可避免地烙在了民族舞蹈之中。早期舞蹈的基本内核诸如舞蹈动作、舞蹈结构、舞蹈表情方式等的仪式性因素通过各种途径被积淀下来,成为后来舞蹈制作的基本基因和材料被消化和渗透。如舞蹈艺术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动作的虚拟性、情节结构的程式化、抒情方式的象征性等特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早期舞蹈仪式性内容的影响,可以视为早期舞蹈仪式因素在舞蹈方面的积淀。从这一意义说,仪式性不仅仅是中国早期舞蹈的根本属性,也是整个舞蹈艺术的根

⑶ 中国民族特色舞蹈有哪些

孔雀舞、踢踏舞、麦西莱甫、扇子舞和狮子舞等等。

1、傣族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3)中国民乐舞蹈在世界有哪些扩展阅读: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

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他们情感最激动的时刻,常常是能出现闪烁着独特光彩的舞蹈的时候。

⑷ 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有哪些舞蹈作品在世界获了奖

《中华女儿》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 《赵一曼》获“优秀演技奖”。

舞蹈作品是为在舞台上跳舞的一组动作的构图,或主要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其他模式的连续姿势。一般认为舞蹈作品是可以获得版权保护的作品,但是有些版权法对舞蹈不予保护,除非舞蹈以一种适宜的形式固定下来(例如拉彭氏舞蹈记谱法)。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

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⑸ 世界各地有哪些不同风格的舞蹈

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舞蹈有中国民族舞、捷克波尔卡、奥地利华尔兹、夏威夷草裙舞、西班牙弗拉门戈、阿拉伯风情肚皮舞、巴西桑巴、阿根廷探戈、意大利芭蕾舞、美国街舞。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它有个很主要的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
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英文名为polka,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
华尔兹(Waltz),又称圆舞曲,一种自娱舞蹈形式,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这倒是一语道破地抓住了华尔兹舞动作的基本成分。
草裙舞,又名“呼拉舞”,是一种注重手脚和腰部动作的舞曲。草裙舞是夏威夷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了,它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一个舞者可以表演,一队舞者也能表演。

⑹ 世界十大民间舞蹈有哪些啊

  1. 法国康康舞 :康康舞原是一种轻快粗犷的舞蹈,是洗衣妇、裁缝等劳动妇女载歌载舞的一种形式。最初流行于工人阶层当中,后来慢慢发展融入到其他舞台表演节目。最后成了欧洲上流社会休闲娱乐的首选。

  2. 夏威夷草裙舞,又名“呼拉舞”,是一种注重手脚和腰部动作的舞曲。草裙舞是夏威夷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了,它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一个舞者可以表演,一队舞者也能表演。

  3. 阿拉伯肚皮舞是一种带有阿拉伯风情的舞蹈形式,起源于中东地区,并在中东和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等其他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地区取得长足发展,19世纪末传入欧美地区,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

  4. 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借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5. 泰国舞源于印度南部“卡达卡利”宗教舞蹈,同时又受中国皮影戏的影响。在古典舞中尤以哑剧舞驰名。古典舞又有 “宫内”与“宫外”之别。宫内舞比较严肃古板,没有滑稽场面。与之相对应的宫外舞则比较活泼自由、诙谐有趣。跳舞少女们所穿的服装,以着名的泰国丝制成,再配上闪闪生光的金片。她们所戴的帽子,是寺庙风格的宝塔型金冠,充满宗教气息。

  6. 英国乡村舞(country dance) 是指传统的英国民间舞蹈。16世纪以后,乡村舞一词往往指上层社会的一种宫廷舞蹈(见舞会舞蹈),而仍在民间流行的则称为传统乡村舞。

  7. 方腾弗罗姆舞:方腾弗罗姆舞是加纳人在最隆重场合跳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因伴奏需要使用方腾弗罗姆鼓而得名。方腾弗罗姆鼓音调深沉,其声冬冬,如泣如诉,显得庄严而神圣,听后令人肃然起敬。舞蹈者以优美的姿势和刚劲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

  8. 阿萨福舞:这种舞蹈是从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舞蹈的那种强烈的节奏感,除了管弦乐器伴奏外,还有非洲鼓。随着歌声、乐声和鼓声,舞蹈者自由奔放地跳动,无拘无束,动作开放,体现出浓厚的非洲风格。海莱夫舞是一种融东方和西方舞蹈优点为一体的舞蹈,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

  9. 钢管舞,英文叫法pole dance,可称作杆舞蹈或者极舞等,是指利用钢管为道具,进行攀爬、旋转、倒立等动作来完成有序舞蹈动作的道具性舞蹈,为世界十大民间舞蹈之一。其着装、动作决定了钢管舞具备性感表演性以及娱乐健身价值。有爱好者建议将其列为奥运会运动项目。

  10. 孔雀舞,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流行于云南省傣 族地区。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 己美好的愿望。民间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人 或二人来跳,用象脚鼓、锌锣等伴奏。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 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解放后经过加工提高,服装也有改进,又增加许多新 的动作,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11. 注意: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其实并没有严格的世界十大民间舞蹈,以上是搜集的世界着名的民族舞蹈。

⑺ 世界上有哪些民族舞蹈

世界各个民族、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蹈,如欧洲的爱尔兰踢踏舞、西班牙的踢踏舞,美洲的黑人踢踏舞,非洲的鼓舞,亚洲中国的藏族踢踏舞、印度的脚铃舞等——不胜枚举。

⑻ 中国民间舞蹈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属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民俗性。从舞蹈功能的角度,将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分属五大类,即:节令习俗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如自娱自乐、社交择偶、健身竞技、表演卖艺等);礼仪习俗舞蹈(如在生育礼、成人礼、婚礼、寿礼、丧礼、祭礼、兵礼等礼仪活动中进行的舞蹈;信仰习俗舞蹈(如在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原始宗教、民间俗信活动中跳的舞蹈);劳动习俗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中,形成非常复杂的交叉混沌的多功能现象,其属性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因此,以下的分类介绍,都以舞蹈的主要属性为依据归类,以求更恰当的凸现其文化内涵。
节令习俗舞蹈
鼓子秧歌--《山东卷》
广泛流传在山东省商河、惠民、樊陵、陵膘、锡信、酒锡、邑等县市。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和重大节庆活动中表演。
鼓子秧歌的角色民间称"伞"、"鼓"、"棒"、"花"四种。前三种都是以手持的道具命名,"花"即女角。伞的勤作圆润舒展,挺拔有力;鼓的动作大起大落,粗犷凝重;
棒的动作快捷活泼,干净利落;花的动作既风火有力,又轻盈飘逸。
鼓子秧歌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明朝嘉靖时已有流传。
朝鲜族"农乐舞"--《吉林卷》
"农乐舞"流传在东北地区朝鲜族聚居地,是深受朝鲜族喜爱的代表性舞蹈。主要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表演。其它欢庆场合也用。舞蹈以"舞手鼓"和"甩象帽"为其主要特色。舞手鼓者动作丰富,舞姿似骑马射箭,生气勃勃;甩象帽者以颈部为轴,转动头戴的象帽顶上的飘带轴,以最长可达12米的飘带在舞者周身如车轮般飞舞,令人眼花缭乱。农乐舞队一般约60人,活动时高举写着"农者天下之大本"字样的农旗,表明了农业舞以农为本、以农为乐的宗旨
哈尼族"帽子舞"--《云南卷》
"帽子舞"流传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是哈尼族支系v尼人在"秋千节"、"竹笋市"、"稻种节"时跳的节令习俗舞蹈。跳时男女围圈,人数不限。男子边击乐伴奏,边配合女子变换队形。舞蹈以女子为主,她们手持造型别致的帽子,忽而前伸旁划,忽而在头上方盘旋,双膝微颤着,灵活地跳动。整个舞蹈挥洒自如、活泼大方。
醒狮舞--《广东卷》
醒狮舞是狮舞的品种之一,主要流传在中国南方广东等地,以及海外华人的聚居区。每逢节日或庆典中舞动,以喻国泰民安。太平吉祥。
醒狮舞动作风格独特,表演细腻传神,其表演时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采青"--
人们将青菜和红包(酬金)绑在一起。放在地面(地青)或挂在高处(天青),让舞狮者采摘。并设置各种障碍,借以检验表演者的智慧和功夫技巧。虽然有的青采起来困难重重,但是艺高人灵的舞狮者最终能把"青"采到手,引发出观众震天的喝彩和热烈的掌声。
高跷秧歌--《辽宁卷》
高跷秧歌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而流传于辽宁省南部的高跷秧歌是其优秀品种之一,是庙会和迎春活动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当地百姓有"喇叭(唢呐)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的民谣,钟爱之情可且一斑。
辽南高跷秧歌角色众多。主要有"头跷"、"二跷"、"渔翁"、"老妪"和生、旦、丑。表演形式有"街趟"、"架象"、"大场"和"小场"。"街趟"是走街时表演的群舞;"架象"寓意"太平有象",是表演叠罗汉的群体造型形式;"大场"是在场地上表演的群舞,气氛火爆热烈;"小场"富有情节性,多以男女爱情为表现内容,表演充满趣味,生活气息浓郁,最受百姓喜爱。
新疆舞--《维吾尔族卷》
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
新疆的舞蹈风格有着浓郁的西域风格。从今天的新疆舞蹈中可以见到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拍掌弹指的动作。另外,昂首、挺胸、立腰也是新疆舞蹈的基本造形,能够显示女性婀娜的体态线条。男女成对的表演比较常见,女性的舞姿优美舒展,男子的舞姿矫健有力。

⑼ 中国的民族舞有哪些

蒙古族舞蹈大多气势磅礴,雄健有力,朴实奔放;同时也有优美的抒情舞如《盅碗舞》。藏族的《锅庄》,舞轻盈洒脱。苗族的《芦笙舞》,娴雅、端庄。彝族的《阿细跳月》,节奏奇特、热情奔放。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灵巧热情。壮族的《扁担舞》,节奏强烈、清脆高亢。傣族的《孔雀舞》,快速轻巧、动作细腻。

……我国少数民族向来是以能歌善舞着称,它们的舞蹈艺术,在我国的舞蹈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兄弟民族舞黑熊搏斗舞

鄂伦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舞者双腿半蹲,双脚跺地,前后扭动双肩,以模拟黑熊搏斗、赞颂鄂伦春人民勇敢、好胜的民族性格。

参加人数不限,三人为一组,站成“品”字形,其中的两人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斜,相对虎视眈眈;两膝略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脚跳跃不停,同时两肩随着节奏左右扭动,头部左右摇摆,嘴里边连呼喊“哈莫,哈莫”(熊的呼叫声)的粗壮声音,此起彼伏。两人半得难角难分,都想压倒对方取胜。第三人在旁也以同样的动作参加进去,在二人中间蹲跳以表示劝解,直至一方认输,一方宣告胜利。

舞蹈充分显示出猎人们在猎获野兽时,定要取胜的顽强拚搏精神;同时赞颂熊力大无穷、异常勇猛的特性。《黑熊搏斗舞》有的地区用“哼呣,哼呣”喉音作伴舞,情绪非常高昂,动作勇健有力。

兄弟民族舞蹈盅碗舞

蒙古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为欢宴节庆、亲月团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后又形成群舞,搬上舞台,于第8届世界青年友谊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

此舞的舞姿特点,温雅婉约,以琵琶、胡琴、筝伴奏弹唱和之。因受蒙古包场地及手执灯碗的限制,基本上以跪、坐、立等动作在原地起舞。舞者主要凭借手、腕、臂、肩的弹、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可头上顶一叠碗,双手各执一道具或各托一燃灯,一边快步奔走,一边作流星似的盘旋绕动,这时灯焰摇曳飘忽,舞姿轻曼优雅,器乐婉约流畅,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欢愉。

兄弟民族舞蹈锅庄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锅庄”是藏语“果卓”的谐音,即圆圈歌舞的意思。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和青海的藏族地区。

《锅庄》分农区锅庄和牧区锅庄两种。农区锅庄流行于藏东昌都地区,牧区锅庄(即牧民舞)流传在当雄、黑河和索县等广大牧区。

农区锅庄的结构分两大段,即从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分。开始时男女分别拉手成圈,轮班唱和,甩脚踏步,唱完后齐声喊“哑”,顿时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锅庄》的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动作多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屏”、“野兽戏耍”,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这正是藏族人民悍气质在舞蹈中的体现。

牧区锅庄的层次及表演形式和农区锅庄大体相同,但动作差异很大,多在胸前晃手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顺手顺脚(同边手足)的舞是牧区锅庄的一大特点。

兄弟民族舞蹈芦笙舞

又称“踩芦笙”,苗语叫“究给”。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于贵州、云南、广西、湖南苗族地区。按其活动内容和性质,一般可分为自娱性、习俗性、表演性、祭祀性和礼仪性五种。

自娱性芦笙舞最为普及,舞者不受年龄、性别和人数限制,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有节奏的乐曲,轻轻摆动身体绕圈舞蹈。另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大家跟在后面围圈舞蹈,动作跟随领舞者吹奏的乐曲而变化。舞姿特点,有“踩”、“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显得端庄、娴雅。“跳”,是由跳动的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抬脚踹动,上身随后自然地摆动为特色,显得柔和、潇洒。

表演性芦笙舞一般以竞技的方式进行集体比赛,以吹奏乐曲多,舞蹈时间长,声音谐和、优美、动作和步法丰富取胜。个人竞技,或以动作的节奏多变,疾急激烈见长,或以能否完成高难度动作取胜。表演性芦笙舞内容非常丰富,有的以炫耀高难度技巧以博取观众的赞叹。如“滚山珠”、“蚯蚓滚沙”、“猴子上树”、“滚地龙”等。有的以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以表现生活的谐趣,给人欢愉。如“牛打架”、“半鸡”等。

兄弟民族舞蹈塞乃姆

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形式之一。主要发源于民族聚居、从事农业生产、文化发达的南疆各绿洲,也是维吾尔族古代舞曲名。

《赛乃姆》是多在节日或劳动后表演的集体歌舞。形式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可即兴表演,合上章乐节奏就行,也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和三五人群舞。节节奏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时,大家常用热情高亢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啊”之意)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异常,把气氛推向高潮,所有的舞者都无比兴奋、激动。

此舞舞姿抒情优美、婀娜多姿,动作特点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的运用配合巧妙。如关部有移颈、摇头;手腕有绕腕、翻腕、揉腕,腰有胸腰、侧腰、后腰;小腿动作更加丰富,有点、踢、跺、辗、转等。舞姿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如托帽式、拘袖式、拉裙式、抚胸式等。当表演出现高潮时,舞者一腿蹲跪,手在腹前击掌耸肩,然后双手向下打开,右手抬至头上方绕腕,左手指扶于膝上,轻轻移颈,这里有击掌、耸肩、绕腕,最后的移颈则起到突出主旨的作用,有力地表现了舞者心情舒畅的乐观情绪。

此舞有不同的地方风格:南疆明快活泼,优美情深,步伐轻巧,手腕和舞姿变化丰富;北疆动作潇洒豪放,利落轻快;东疆动作端庄稳重,单步较多。此舞音乐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伴奏乐器中的手鼓响亮流畅,有渲染气氛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兄弟民族舞蹈扁担舞

又称“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壮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文本马山、都安等县的山乡村寨。

舞者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围在长板凳或舂米木槽,每人手拿一根扁担互相敲击,或敲击长凳,或敲击木槽,打出各种各样和谐的声响,节奏变化无穷,律动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势闹非凡。每逢节日,晒谷场上,街头巷尾,都可以听到扁担的敲击声,尤其在晚上,到处有灯火,整个村寨都沸腾,扁担敲击声合着轻快悦耳的竹筒伴奏声,人们的欢笑声、呐喊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声浪,那场面震撼山谷,激荡人心。

舞蹈动作多表现播种、插秧、收害虫、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边歌边舞,舞时仅以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其形式如同高山族的杵舞。

《扁担舞》没有更多的舞姿和队形变化,唯有以独特的打扁担节奏,上、下、左、右交织不同的打法和强烈的音响效果,博得观众的热烈喝采。

⑽ 世界上有哪几种最着名的舞蹈

芭蕾舞 民族舞 古典舞

芭蕾舞还分现代芭蕾舞 和古典芭蕾舞呢

街舞是外国的

中国的呦中国古典舞 中国汉唐舞等等 时代不一样

阅读全文

与中国民乐舞蹈在世界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冰淇淋面你们觉得怎么样 浏览:268
越南银行取钱手续费怎么扣 浏览:843
中国哪个地方人最幸福 浏览:478
伊朗人为什么喜欢送钟 浏览:127
印度有哪些资源和成就 浏览:477
意大利人吃东西什么忌讳 浏览:254
中国传统武术如何学会日本相扑 浏览:616
3600印度卢比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750
印尼浓阴历多少 浏览:306
印度桑瑞药厂怎么样 浏览:302
中国最好的福利院是哪里 浏览:452
去越南做什么边境贸易好 浏览:829
伊朗加油一箱油多少钱 浏览:538
意大利住宿被套什么面料的好 浏览:675
印度为什么不能杀蝗虫 浏览:743
中国哪里采茶最早 浏览:980
印度为什么要实行联邦制 浏览:588
越南盾怎么玩的 浏览:887
中国留学家长怎么教育 浏览:371
印尼有多少个镍矿冶炼厂 浏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