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有哪些城市没农村
中国只有一座城市没有农村-深圳。
我国已经诞生了许多国际化大都市,这些城市的城镇化率很高,部分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例如上海的城镇化率就超过了88%,北京、广州均超过了86%,十分了不起。不过这些城市和深圳就没法相比了,因为深圳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100%。
深圳已经没有农村了,所有的深圳在籍户口都是城市户口,就这一点而言,深圳的成绩十分惊人,即使是香港、澳门也无法做到将整座城市完全城镇化。
(1)中国没有分地的乡村有哪些扩展阅读
深圳面积1996.85平方公里,比香港大,是澳门的60.9倍,但和中国其他的大城市相比,深圳是很“小”的。
哈尔滨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上海也有6300多平方公里,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这样的条件让深圳有可能率先完成全面城镇化。
深圳总共管辖9个行政区和1个功能区,所有的区均有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构成,乡镇及行政村从深圳的历史舞台消失(未来也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深圳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标杆,未来会有很多大都市都将实现完全城镇化。
㈡ 中国都有什么之乡,只需要说明一下类似的就可以了
【中国都有什么之乡,只需要说明一下类似的就可以了】陶瓷之乡——佛山 瓷器之乡——景德镇电器之乡——顺德 茶壶之乡——宜兴家具之乡——厚街 毛织之乡——大朗戏剧之乡——泉州茶叶之乡——安溪砚石之乡——端州冻石之乡——寿山 丝绸之乡——杭州水晶之乡——东海杂技之乡——吴桥 花鼓之乡——凤阳眼镜之乡——鹰潭 珍珠之乡——诸暨桥梁之乡——赵州 火箭之乡——西昌皮具之乡——白沟 时装之乡——虎门 风筝之乡——潍坊温泉之乡——阳江飘流之乡——清远 服装之乡——石狮 鲜花之乡——花都 花炮之乡——浏阳米线之乡——桂林 年画之乡——杨柳青 蓝宝石之乡——昌乐小商品之乡——义乌 打火机之乡——温州牡丹之乡---洛阳 石材之乡----大理
㈢ 中国农民没有土地的为何不分地
农民没有土地存在很多原因。但自实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都是以集体决策进行分配的。就目前情况,很少再有村集体组织对新增人口进行分田地了,即曾经以户为单位分配的天地已固定化,谁家新田人口则从自家责任田里分。当然还有那些已经因征地丧失土地的农民,农村土地确权已经与他们关系不大
㈣ 中国cpi分城市和农村,这里城市和农村怎么界定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农村,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 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是同城市相对应的区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叫乡村。
㈤ 1981年的中国农村的行政区划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行政区是分三级,省、县、乡,并不存在“市”级行政区。”市“从字面上理解,本身就是城市的意思,在90年代初地市合并以前,”市“指的就是城市,并不代表级别,同样是城市,有县级、地级、副省级、直辖市。市是城市,县是农村,市县作为并行(不一定同级,但是互不隶属)的单位同属省级政府管辖。由于省级政府管辖的市县太多,必然要求进行分割,在省与县之间多出一级管理机构。在建国初期叫“专区”,在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时间里叫“地区”,与现在“市”概念对应,而(专)地区并不是一级人民政府,只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叫地区行政公署,负责人叫行署专员,作为派出机关,是没有人大的,负责人由省级政府直接任命。在90年代初的地市合并浪潮中,作为地区中心的“市”与作为省级派出机构的“地区”合并,本来与周围县没有隶属关系的“市”,开始管辖周围的县,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行政格局。
下面再来说“区”的概念。区与市是紧密相连的,在国家的各种正式文件里,经常会出现“设区的市”这一说法,因为市是分级别的,只有一定规模和级别(级别一般与规模成正比)的城市才有设区的资格,“区”的设立,初衷还是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方便管理。但是因为市本身比县高一级,而区同样作为市的下辖单位,在行政级别、管理模式上,都有一定的一致性,两者慢慢开始趋同。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区”是城市,是做为城市的“市”(既市区,不是指地级市)的一部分,不是独立完整的行政单位,而县是宪法明确规定的一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在行政权责上,区的行政和职能更多的考虑城市的整体性与一致性,而县则没有这种顾虑。一些事务是以“市”(城市)和县为单位进行的,如市政,这类职能县拥有独立完整的权力,而区就没有。这样的事情从很多行政部门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如区公安局的正式名称叫“公安分局”,意思很可能(没有明确来源,自我猜测,有公安系统的朋友请指出)是属于整体市区公安局的分支机构,而不是下属机关 。还有一个区别,城市的城建附加税是7%(包括县级市的市区),而县城只有5%。
㈥ 我国目前行政区域的划分在城市和农村各分为几级
均划分为四级行政区划。我国城市或农村目前的行政区域划分均是以一级省级行政区、二级地级行政区、三级县级行政区和四级乡级行政区为分级的。
其中一级省级行政区包括直辖市、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二级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和盟;三级县级行政区包括县级市、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和特区;四级乡级行政区包括街道、乡镇、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县辖区。
(6)中国没有分地的乡村有哪些扩展阅读:
我国行政区划数量:
1、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共333个,包括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
3、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共2844个,包括963个市辖区、380个县级市、1330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林区、1个特区(截止2019年8月);
4、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共39945个,包括8393个街道、21297个镇、9120个乡、981个民族乡、152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截止2018年底)。
㈦ 中国的农村包括哪些地方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三山,六水,一分田。农村包括解放后定位农业户口的就是农村。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60%以上,13亿多人口有7亿多在农村。通常理解种庄稼的地方称为农村,天津有四郊五县,北京出市中心几个区都属于农村,包括的地方太多了。
词语解释就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
农村,指乡下,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 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
㈧ 20实世纪70年代率先在全国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包产包产到户的小岗村,位于什么地方
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按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
“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变化始终是围绕着改革与发展进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劲松作了这样的评价。
邓小平设计的中国改革开放蓝图,农村改革是奠基。对于“三农”问题,邓小平非常清楚,也一直在思考。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肯定和支持安徽农村改革经验,同时指出:“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对安徽农村包产到户的肯定,明确了农村改革的方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位确立后,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国家对农村、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82年到1986年,连续5个“一号文件”加速了农村的发展。
㈨ 现在中国还有哪些未被开发的古村落有哪些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宏村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西递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
宏村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江苏 太湖东山古村落
在烟波浩渺的太湖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处古村落,它们是明清两代吴地富庶与昌盛的见证。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古村落昔日的繁华已经褪尽。于是,我们的摄制组决定对这些湮没在历史风尘中的文化遗存做一次探寻。
浙江
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古村落至今还保存着古代文化印迹,这些印迹贯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脉络,村寨的规划布局、建筑风貌、楹联碑记,甚至村名、街名,无不文情脉脉,特别是楠溪江古村在宋代就有规划,且有明确的规划思想,在我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以“天人合一”、“气论”、“八卦”以及阴阳五行风水思想构建的楠溪江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宗谱、族谱。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使我们大体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与“宗族文化”的梗概。
纵观楠溪江古村落,大体有几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建村历史悠久。据保存下来的各村宗谱记载,茗岙村与下园村初建于晚唐,建于五代的有枫林、花坦、苍坡、周宅等村,建于北宋的有芙蓉、廊下、鹤阳、渠口等村,而岩头、蓬溪、豫章、塘湾、溪口等村则建于南宋。
二是规划严谨和谐。几乎各村都有寨墙寨门,整个村子的水系、街巷,井然有序,民舍、庭院、礼制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和公共园林等,错落有致。
三是建筑类型丰富。民居、宗祠、亭台、池榭、书院、寨墙、寨门等,一应俱全。
四是建筑风格朴素。楠溪江古村既没有多少深宅大院,也没有雕梁画栋,用卵石原木构筑的房屋显得朴素真实,自然明朗,野趣天然,和谐亲切。
五是环境意识较强。不论是村落选址、规划、布局还是单体建筑的设计、构筑,都表现出楠溪江先民极强的环境意识和审美能力,突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通天地人的环境氛围。
六是宗族文化突出。各村都以一个宗族聚居而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一般是一村一姓或一姓多村。如苍坡、方巷为李姓聚居之地,芙蓉、坦下为陈姓聚居之地,花坦、廊下为朱姓,蓬溪、鹤阳为谢姓,茗岙、豫章为胡姓等等。同时每个宗族各有其自身严格的宗法;还有宗祀建筑如祠堂,各姓还按天干地支每隔十五或六十年,修禊宗谱等。
仙霞驿道古村落
仙霞古道保存相对完好的块石铺砌古驿道具有一定规模,古道沿线码
头、关隘、路亭、桥梁、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存品类丰富,且沿线保留有原生态的传统工艺、杂陈的方言等众多无形文化遗产,适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泰顺廊桥古村落
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雨亭的作用。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溪东桥始建距今434年,北涧桥也有329年,两桥距离仅仅一华里。虽然相差百年,相传都是景宁县上标张氏师徒所建。因为这两桥的外形体态与内部结构都非常相似,她形同姐妹相处在一起,故美名曰“姐妹桥”。她俩都是用两层拱架, (上层拱架用“节方形拱骨,下层用园形九节拱骨)以贯穿、搭置、别、撑、顶、压的力学原理构架成稳固的桥体,两端拱趾各自支架在两侧桥台上桥台用花岗砌叠在两边山崖之上,桥的两头拱架还撑扦着三角形木架以加强横向力的作用.为了防止风雨侵蚀,桥身两侧都用红色油漆的木板遮盖。这种极其精细巧妙的构造.桥梁专家考察后认为在诸多木梁中就找不出一根虚设的木料,每根都有她的作用。古人用这种三角力学的原理建造廊桥,所以她的主体部分不用钉子,也不用榫铆,看来很简单,可她们经受过三, 四百年的台风、山洪的考验至今还安然无恙,这就是最大的科学所在。
除此之外,泗溪姐妹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色,那就是,枯水时两桥水平均线仅相差米许,山洪暴发时东、南、北三溪都在“上江洋” 中间地带汇合,这时水面平,抵消了流水的冲力,因而大大减弱了中垮桥梁的危险性,她俩有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关切的作用,才使其“健康长寿”,这应该归功于古人的聪明才智。因此姐妹桥天论在桥址选择,或者内外体形结构上的科学性、艺术性、历史性,都堪称世界上独一无的泗溪姐妹桥。
㈩ 中国还有哪些农村没有分田单干
中国还有哪些农村没有分田单干?
没有分田单干的云南第一村——大营街
忠言
2015-10-25
0
763
说到大营街的发展,党总支前任书记代保周和现任书记任新明都曾感叹过,“如果在‘大包干’的时候把集体的东西都分了的话,大营街就不会有今天。”
2015-10-05 来源:北航马学 作者:马翀炜 王晋
树立在宽阔的进村马路上的一座巨大牌坊昭示了大营街的与众不同。“云南第一村”是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办事处大营街社区居委会获得的众多荣誉中最为醒目的一个。大营街人自豪于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更自豪于他们一直坚持的集体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大营街是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村子,明代属云南左卫管辖,为屯垦中心大营;清代咸同年间,四方农民于此集中贸易,成为集市——“街子”,故名大营街。尽管大营街在1999年成立了居民委员会,2011年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但直到目前,在5502人的总人口中,5358人依然属于农业人口。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营街是一个“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娶媳妇难”的“五难村”。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集体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大营街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到1992年,大营街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超过1亿元,到1995年,大营街成为云南省首个突破10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大关的村委会,因而被誉为“云南第一村”。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28.44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33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
“人多地少”是大营街面对的一个根本性的发展难题。1980年,大营街人均拥有水田约0.48亩,拥有旱地0.068亩。为了突破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困境,大营街人一直都在农业生产之外去探寻其他的发展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1964年成立的大营街生产大队基建队为大营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80年代初,创建大营街红砖厂及玉溪市芝麻片厂的资金以及带领大营街实现社会转轨、经济起飞的骨干力量都来自这个基建队。
说到大营街的发展,党总支前任书记代保周和现任书记任新明都曾感叹过,“如果在‘大包干’的时候把集体的东西都分了的话,大营街就不会有今天。”
大营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是很短的。1983年6月,大营街大队9个生产队基本完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工作。土地分了,但集体企业没有分。回首往事,大营街人十分庆幸,当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瓜分集体企业的时候,他们没有分。因为正是这些集体企业为大营街后来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单干之后不到三年,大营街开始逐步把土地重新收归集体来办工厂。大营街人将土地收归集体使用经历了一个从收回山地、收回旱地再到收回水田的过程。随着转变土地使用方式所获得的利益逐步加大,更多的土地被收回就是顺理成章的。2000年,大营街收回了所有的土地。通过改变土地的使用方式,使相对廉价的土地大为增值,是大营街等许多地方在乡镇企业发展中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80年代后期,大营街基建队是为玉溪卷烟厂建盖住房、厂房的众多建筑队之一,他们的诚实守信体现在了承包的工程质量上。当卷烟厂要合作建一些配套工厂的时候,大营街人因诚信而得到了机会。贷款400万元建起的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和云南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两个卷烟配套企业成为这一时期的两个龙头企业。很快,铝型材厂、铝箔纸厂、油墨厂、铜材厂、太阳能厂等三十余家企业相继建成。到2007年,汇溪金属铸造制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就已经过亿元。随着大营街集体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生态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汇龙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都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这两个景区和汇溪公园、玉泉湖、玉泉寺等一起形成了以旅游休闲为主的生态休闲娱乐区。2012年,接待游客数达10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亿元。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过去小农经济的“内卷化”问题,使大营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转移,而且还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了近四千个工作岗位。
问大营街人怎么看自己这个村子,他们会说,大营街人的粮食是村里发的,菜钱也由村里发。他们还有一个村办的从1996年就开播的汇溪电视台,有一支负责绿化及卫生的环卫队,有一所一流的村级卫生院,一个老年活动文体中心,四支文艺宣传队,一所对大营街户籍人口全免费的一流的幼儿园。上学或当兵都有补贴,回来也保证有工作。这些都是其他村没有的。年满94周岁的老人能够获得5万元长寿奖,年满99周岁能够获得10万元奖励。“虽说只有很少的人能拿得到这个奖,但这表明了村委会提倡孝敬老人的态度!”老人们对这个养老奖励政策很是肯定。
大营街人常说,现在要在农村里找一些老板不难,大大小小的企业也不少,比大营街富裕的地方也有一些,但是像大营街这样,尽管也有贫富差别,但所有老百姓的日子都好过的村子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