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番薯是怎样传入我国的
明代万历年间,福建省长乐县青桥村人陈振龙,年未到20岁中秀才,后来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经商。吕宋岛就是现在的菲律宾。
在吕宋岛,陈振龙见当地到处都种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还容易种植。他联想到家乡时常灾害,食不果腹,就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并出资购买薯种。
1593年农历五月,陈振龙密携薯藤,避过出境检查,经7昼夜航行回到福州。
当时正值闽中大旱,五谷歉收,陈振龙就让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这种适应性很强,不与稻麦争地,耐旱,耐瘠薄的高产粮食作物。
陈振龙父子根据金学曾觅地试种的建议,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4个月后,甘薯便收获,可以用来充饥。
金学曾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他又在陈经纶所献《种薯传授法则》基础上,写成我国第一部薯类专着《海外新传》,宣传甘薯好种、易活、高产的优点,并传授种植方法。
在金学曾的鼓动下,福建各县如法推广。种甘薯的地方,灾害威胁都大为减轻。
福建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甘薯改称“金薯”,因其由外国引进,又称“番薯”。因地下块如瓜,我国北方又称“地瓜”。后来,陈振龙后代又传种到浙江、山东、台湾等地。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又撰《金薯传习录》传世。清代,金薯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
为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和金学曾推广种植的功绩,福建人曾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清代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为纪念。陈振龙被称为我国的“甘薯之父”。
陈振龙把甘薯引入了我国,并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
另据记载,甘薯传入我国有3条途径:一是葡萄牙人从美洲传到缅甸,再传入我国云南;二是葡萄牙人传到越南,东莞人陈益或者吴川人林怀兰再传入广东;三是西班牙人从美洲传到吕宋岛,长乐人陈振龙再传入我国福建。
不管怎么说,我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之功,林怀兰、陈振龙和陈益均可享此美誉。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但都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明代着名学者、农学家徐光启为甘薯在全国推广不遗余力的工作。他把甘薯的优点归纳为“十三胜”,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引种试验,努力研究解决薯种的收藏越冬问题。他先用木桶竹藤把薯种运到北方,然后又提出利用窖藏的方法,从而解决了薯种在北方的越冬问题。
经过各地农民的辛勤实践,终于较好地解决了北方第二代薯种的问题。甘薯很快在大江南北广泛种植,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徐光启还总结编写了《甘薯疏序》一书,只可惜,此书在后来失传。该书对甘薯的宣传推广、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种植技术改进提高起到了良好作用。
甘薯只是明清时期传入的国外农作物品种之一。
B. 红薯是在哪个朝代引进中国的,又是谁引进的呢
按照历史记载,红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我国的,红薯传入时间,公认的记载是在16世纪末期,比较准确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红薯通过多条渠道传入我国,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番薯是1593年传入中国的,由当时在菲律宾从事贸易的福建人陈振龙,将西班牙人在当地种植的“朱薯”带回中国。番薯,又称甘薯、红薯、山芋、地瓜等。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
(2)红薯如何传进中国的扩展阅读:
红薯别称甜薯、红苕、甜薯、地瓜等,为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
红薯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红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红薯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现今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C. 番薯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还的多亏了哪些人呢
多亏了陈振龙将番薯引入中国,然后由他的子孙开始推广,最后由康熙、干隆等皇帝下令推广,所以才真正在中国盛行起来。番薯又叫地瓜,在现代被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供人品尝。不过,在古时候,番薯因为其好种植、产量高、饱腹感强等特点,确实是拯救了很多陷入饥荒的人,也养活了一大堆人口,据说清朝时期人口暴增跟它也有关系。
康熙初年的时候,陈振龙的子孙带着番薯在河南、河北、山东、浙江等地大肆推广。大概是民间的种植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到了干隆时期,干隆亲自下令要官员推广番薯的种植。从这里开始,番薯得到大面积的种植。不管怎么说,番薯的推广以及种植,切切实实为一些贫苦百姓带来了福利。
D. 养活了一大半国民的番薯,是怎样传入我国的
从明朝末年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到清朝的和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番薯的种植与推广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之所以对番薯有着特殊的情愫,并不是只因为番薯的来之不易,更是因为在番薯养活了大部分中国人,整个清朝的人民都走向了更好的生活。因为有了人口爆炸式的增长,清朝的劳动力更加充足,生产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衣食无忧的环境,然而我们身上的重担却并不会因此减轻。先辈们兢兢业业、昼夜不息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如今的我们接过了接力棒,是否能够创造同从前一样的辉煌?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始终在路上,永恒的责任与使命,永远努力的我们。
E. 红薯是外来物种,是怎样“进入”我国的呢
红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农作物,在我国有不小的种植面积。红薯生命力特别顽强,对不良环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
事实上,在同时期,不仅仅是陈振龙引进红薯,根据相关历史的考究,有一部分红薯是从安南引进广东,还有一些是从缅甸传入云南,然后全面开花,一步步在国内开始大面积种植。
红薯的引进,可以说对我国农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如果单纯依靠我国的传统农作物,那么很容易受气候限制,更为关键的是产量有限,所以就很容易的出现灾荒情况。
而红薯的出现,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老百姓至少有余粮、能吃饱饭,它的到来,使得我国很多自然灾害情况损失都大大减少。进入现代社会,红薯的品种更多了,产量也更高,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绿色健康营养食品的代表。
F. 我们平常吃的红薯,是如何“来到”我国的
红薯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尤其是减肥人士,最常见的食物就是红薯了,红薯吃起来甜甜的,营养价值极高。红薯又被叫做番薯,大家提到这个番字的时候,番在以前指的是外国,大家觉得这红薯应该是国外产的吧,那既然不是我们中国的,那红薯是怎么传过来的呢?
回来以后,陈振龙和他父亲一起给当时的巡抚呈了一份帖子,内容就是建议巡抚在当地培育这种红薯,他们率先在自己的地里种植,经历了几个月以后就成功了。然后他们再给巡抚呈了一份帖子,这次也算老天有眼,正好福建大旱,粮食不够吃,所以当时的巡抚就当机立断。选择了陈振龙父子的方法,在当地推广红薯。最后解决了粮食危机。
G. 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很多人喜欢吃红薯,那么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是谁带来的,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朱薯价格极贱,并且极易引种,陈氏父子发现,朱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福建巡抚金学曾得知后振奋不已,在旌表陈氏父子此行“事属义举”之后,他认为朱薯的引种,“虽曰人事,实获天恩”(《金薯传习录》)。当年冬天,来自吕宋的朱薯,被命名为“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