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发展是硬道理怎么解释
改革开放30年感想:发展才是硬道理
30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封闭几十年的国门,作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经济战略转折,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三十年的求索与奋斗,使一个经济上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三十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我国在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对外交流也日益增多。大批有志青年到国外学习,他们中有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二百零六亿美元,2006年达到一点七六万亿美元,增长了八十四倍,一下跃居为世界第三位。
三十年的建设成就,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生活文明之中。
弱国无外交。只有经济上发达的国家才有外交的条件和实力。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直接威胁着全球的经济健康和平稳发展。如金融的不稳定,油价的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等,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一些新麻烦。在中国,不仅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且一些“特色”问题更为严重。
一、由于腐败问题日益泛滥,行业垄断欲擒故纵,问题的危害性愈来愈明显。要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这种行业垄断,特别是与行政、权力垄断混合作祟的情况下,就必须从体制上彻底革命。
二、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腐败原因,推行得极慢、极差,很多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是朝着与人民利益、党的宗旨、社会公德相反的方向发展,存在着非常荒唐、卑鄙的恶劣问题。如弱势群体的救助,往往“救助”的是并没有困难的娘亲国戚甚至是富人;经济适用房的分配,同样是这样,真正买不起房子的穷人,没有旁门左道,是望房兴叹的。
三、在国有企业改制中,贪官们上下勾结,大财估小,小财估了,十有八九掠入个人的腰包;然后再把有关部门的领导买通,便无事大吉,无论职工怎么控告、上访,永远石沉大海没人管。就是这样,一个个好端端的国有企业被贪官们挥霍、糟蹋破产了;一笔笔的国有资产流失到了私囊。要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世,会允许这样吗?
四、政策纰漏,权力腐败,政府管理职能私有化。在陕西榆林,仅如出租车的管理为例,问题非常突出。其一,出租车的配置,因名额有限,并不是优先考虑了无业者和困难户,而是暗箱操作,“照顾”了有关系和行贿的投机者;其二,真正贫困并通过高息借贷,在私下用高价买到二手出租车经营的户主,由于层层“剥皮”:交警、出租管理、运政管理等部门死皮不要脸的胡找借口滥“罚款”的“人祸”,以及不测风云的天灾(有小有大),致使好多户主寒来暑往辛辛苦苦地奔波,到头来,仅仅是养活了一大堆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有不少人连本钱都回不来,就像杨白劳满年辛苦劳作,到头来还反欠地主的租子。
五、榆林官商勾结,房地价无序地泡沫飙升,肥了一批坏人,苦了广大百姓。这与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恰恰相反,迫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得不无限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及红军当年闹革命的目的!?
六、全民的地下资源和公共的社会财富,却被少数人霸占攫取,撑死少数人,苦了大众民!榆林被渲染为能源大市、经济大市、财政大市,其实徒有虚名,老百姓不但没有得到实惠,反而饱受“能源”(对多数老百姓来说是“恶源”)带来的灾难之苦。如房地产价和物价被不法官商勾结炒成天价;能源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若干年后,地下的宝藏没有了,而留给榆林人民的则是一片废墟和无法估量的不尽灾难。
一次性资源的无序滥采恶耗,导致环境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在资源消失的同时,生存环境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
还有,贫富差距的拉大;劳工权益的受损;公安没有油水不办案,收了好处胡作为;法院“吃拿卡要”当事人……所有这些,都是影响民生和民怨的根本问题。这些恶疾、毒瘤问题不从体制上进行根本的革除,只浮皮潦草地走形式、喊口号反腐败,只等同掩耳盗铃、贼喊捉贼,后患将无穷!
如果以生存的环境、不可再生的资源、多数国民的健康以及道德的损害,为虚假的经济增长作代价,而不是利用开发科技、提高生产力来增加社会财富和物质资料,这只能反映我们经济发展粗放、虚假的一面,是阿Q的精神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
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经济增长,本身都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大众的生活质量,使全体国民的财富增加;同时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从这个角度看,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民生,改善劳工的权利和福利,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路子,来增强经济自身的再生能力。
一个人创造的财富越多,生活需求就越能得到实现,反之就受到局限。一个国家的财富越多,人民生活水平就应该相应普遍提高,而不应以贪官和奸商少数人的暴富、肥胖来以点诈面、炫耀政绩。所以,在往后的改革和发展中,必须注重体制的改革,脚踏实地地解决公平、福利等民生的实质问题。
只要以民为本,实行真正的民主与法制,中国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㈡ 如何正确理解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㈢ 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中“硬道理”的含义 主要是“硬道理”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理解.
明确而严格的道理,不能取代,改变的方式方法.
㈣ 硬道理的基本介绍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其实,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只是邓小平同志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词来表述而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客观事物总是在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着,倒退就是预示着这一事物的衰败与死亡,是该事物在前进方向中完成一个周期性运动,在发展至某一顶点时而不能再前进,乃至衰退下来,又准备着下一次向着更高阶段前进的又一次反复性的具体表现,如生与死、进与退、荣与衰、长与缩等等。自然中,许许多多、反反复复不同阶段的生与死,或进与退等的现象,就是发展规律性的表现。如果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不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规律,而是停滞不前,中国社会主义面貌就不可能有今日这样欣欣向荣的局面,反而会走下坡路,乃至衰退到被动挨打的局面。当然,社会总是要发展的,最后的中国还是要走发展的道路。但是,到那时中国却要走许许多多弯路,吃许许多多亏,又要落后人家许多年。
邓小平同志为什么会在“南巡讲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理论问题呢?其一是世界形势发展的背景决定的。世界进入20世纪末期,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总的来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在形成。不利于世界和平,或者说战争和破坏的因素在减弱。世界的不稳定因素,破坏因素总是只在局部地区发生。想发动世界大战的战争狂人,想破坏人类文明进步的野心家,客观世界对他们的制约因素很多,不那么容易如他们的所愿。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在向往着世界的安定和平;向往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向往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思稳定,谋发展是世界思潮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这一显着特点,邓小平同志看得最清楚,是邓小平最先以敏锐的洞察力向全党同志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其中的发展问题又是邓小平思想触角在这一时期最为关注的焦点。据有人研究,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在论及国家发展问题时,就有70处之多,可见发展问题对当时的中国前途命运该有多么的重要,抓住发展是现阶段中国前途的一大机遇。其二是党内一些人的思想过于保守的思想背景,邓小平同志已十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当时,党内确实有一些人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思想过于保守,对于改革开放的脚步缺乏信心,不敢迈大,过于小心谨慎、求稳怕事。为此,他及时地借着“南巡”这个机会,向党内的同志敲响了警钟,提出了中国要加快发展这个大道理。其中他说到:“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此就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已高瞻远瞩地认识到:当时中国改革开放要走大胆发展道路的紧迫性,要创深圳这样快速发展经济示范特区的必要性。
事过境迁,今天再回过头去看,已走过的2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并带动其他,这条改革开放发展的道路是多么的正确和宽广,以中国今日的现状,这个无可辨驭的事实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㈤ 请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怎样全面认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