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抗日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如何看待“一二九”运动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6�1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编辑本段]背景 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 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由王明起草《八一宣言》,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宣言在莫斯科和巴黎发表,并迅速传回国内,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 [编辑本段]现场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6000余名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避而不见。 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30多人被捕,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 [编辑本段]发展 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是: 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 二、反对投降外交; 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 四、争取救国自由。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一致行动。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校的军警。 同日,北平学联发布《宣传大纲》,指出在目前形势下,首先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危害民族生存的残暴内战,反对一切出卖民族利益的政策和行动。 从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大中学校及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函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北平学联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及时地研究制订了组织更大规模示威游行的计划。 12月14日,北平报纸登载了国民党当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北平学联即决定在这一天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把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2月16日清晨,北平各校学生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率领,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参加的学生总计1万余人。他们高举校旗,打着“反对华北特殊化!”“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等横幅,向天桥进发。上午11时左右,汇集到天桥广场上的学生和市民举行大会。游行指挥部负责人黄敬站在一辆电车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并带领群众高呼口号。 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8个决议案。会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队的拦截。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伍分批分别由前门和宣武门进入内城。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上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 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之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 12月17日,宋哲元发表《告北平学生书》,称“有共党煽动利用学生爱国运动”,如仍有“轨外行动”,决予“适当制止”。 1936年1月,京、津等地学生组织南下宣传团,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抗日。 3月31日,为北平第17中学学生郭清死于狱中,北平举行抬棺示威游行。 1936年初,广西省学生救国联合会举行抗日示威游行。 5月28日,北平举行示威游行,游行的口号是:“拥29军抗日”、“发扬29军抗日传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 5月30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29军军长宋哲元发表谈话,表示"“若日本仍然增兵华北,余将与29军将士实行抗日”。 6月13日,北平学生举行第4次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继续向华北增兵。沿途军警对游行队伍不加干涉,并予以同情。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同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编辑本段]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 “反对防共自治运动!” “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 “立即停止内战!” “立即向日本宣战!” “人民!武装你们自己!” “用武力保护华北!” “打倒卖国贼!” “打倒卖国贼殷汝耕!” “中华民族万岁!” “为祖国自由而奋斗!” “没收卖国贼的财产救济受灾人民!” “反对军队南调!” “反对苛捐杂税!” “反对抓捕中国人民的日本强盗!” [编辑本段]意义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6�1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6�1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3. 对抗日战争的看法(100字以上)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近代以来,中国因落后而遭受西方列强欺侮,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连续不断的侵略,加剧着中国的衰败。在这样一个起点和基础上实现民族复兴,最重要的社会政治前提,就是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法设想,一个失去了独立自由的民族,会有自己的国际地位,会有自己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能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国家。因此,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没有停止过反抗。一部中国近代史,大多数篇章的标题都离不开“战争”两个字,这些战争几乎都是外来侵略者强加给我们的。但是,在抗日战争以前,“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洗百年屈辱,成为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对中国走向民族复兴所具有的意义,具体地看,在于废除不平等条约,被日本侵占半个世纪的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抗战胜利还对中国人民重塑国家面貌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一扫过去的精神积弊,使中国人民初步感受到战胜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应有的地位,满怀自信地去创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4.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原因主要有:
1、从军事实力上,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除了在人数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以外,武器装备,军队素质方面以及后勤保证与日军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军事弱国对军事强国的胜利。
2、从经济实力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对较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胜利。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第四、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5. 结合当今实际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基本经验的看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冰以此为标志,全世界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胜利;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战胜外来势力,特别是结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说明弱国可以打败强国,是以弱取胜的典型战例;但不能说抗日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因为美帝国主义还在支持台湾势力并占据着台湾,英国,葡萄牙还分别占据着香港与澳门 ,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只能说明是中国人民取得了一场反对外来列强的胜利.是一次民族战争的胜利.3.抗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必须团结与强盛,否则,就要受到外来势力的欺负.这也是我们目前谋求发展的动力与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6.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和评价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7. 如何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在东方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战场。
2.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1)中国抗战牵制日军兵力最大.在八年抗战中,日本陆军主力绝大部分时间被牵制在中国。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惟一战场
(2)中国抗战歼灭日军最多。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二) 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
1.中国抗战是挫败日本对外扩张计划和拖垮日本经济的决定因素。
2.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
(1) 中国抗战阻止日本北进,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对德国法西斯作战。
(2)中国抗战推迟了日本南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3.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