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和世界古代着名军团
NO.10 第十名:马其顿方阵部队 自 BC333 年的伊萨斯之战和 BC332 年的高伽米拉会战以来,马其顿 方阵的威名传遍了古代地中海世界, 马其顿的敌人提起方阵之名就会 两股颤栗,因为亚历山大大帝使得方阵变成了一种传奇:他是不可战 胜的。 马其顿方阵, 是一种早期步兵作战时的战术。 在荷马时代以前, 步兵打起仗来象一窝蜂似地杂乱无章,所以,具有严格阵法的马其顿 方阵能轻易地打败数量上占优势但较混乱的敌人,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 战术上的创新。 方阵中的重装步兵左手持直径约 1 米的圆盾、 右手持长约 2 米的 长枪、肩并肩地排成密集而整齐的队形,如同巨大的刺猬一般向前挺 进。 一般的方阵一般由 8 名士兵排成 1 纵队, 然后根据总人数的多少 向左右两侧延伸。假设总兵力为 1 万时,方阵的正面就将由 1200 余 名士兵构成,其长度大约为 1 公里。 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 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 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 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 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但是,马其顿方阵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只要设法不让它有个统一 的战场,并且只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于死地。 如公 元前 371 年,底比斯的战略家伊巴密农达在琉克特拉采用集中了纵深 达 16 层的部队,从方阵的右侧打进去,结果就破了斯巴达的方阵。可 是,底比斯的胜利在公元前 338 年又被马其顿的新方阵所掩盖。
NO.9 第九名:拜占庭甲胃骑兵 拜占庭甲胃骑兵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 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 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甲胃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 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 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 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 人,也可以在近距离发起突击的骑兵。在拜占庭重骑之后,只有 17 世纪的重装火枪骑兵具有这种功能(包括以后的胸甲骑兵)。最能体 现这种骑兵优势的我认为是 553 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 在拜占庭甲胃 骑兵双重打击下的法兰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败退。 11 世纪前,拜占庭甲胃骑兵一直是近东最强大的军队,他们的 防御力可能是中世纪骑兵中最强的。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都经过严 格训练,并且有其他兵种的配合。而且拜占庭重视骑射,除了重骑兵 会骑射术外,还有不少轻装骑射手,如早期的匈奴骑兵.
NO.8 第八名:罗马军团 罗马军团无疑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在罗马从一个城邦发 展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的过程中, 罗马军团始终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西方有一句谚语:“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又说:“罗马无敌”。 共和时代开始,罗马军团在地中海世界进行了数不清的战斗,先后击 败拉丁同盟者、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含山内高卢和山外高卢)、 萨莫奈人、意大利人、伊庇鲁斯、叙拉古、迦太基、西班牙人、马其 顿、科林斯等希腊城邦、条顿人、森布里人、塞琉古、脱勒密埃及、 本都、 凯尔特人、 以色列、 帕提亚、 萨尔马提亚人。 罗马对它的敌人, 可以说从来没有决定性的优势。 在马略迎击条顿人和森布里人、凯撒北上进攻高卢的时候,他们所带 的罗马军队跟敌人相比,是没有数量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少得令人吃 惊的; 在跟日尔曼人作战时, 对方的身高成了罗马人心中巨大的阴影; 而当以步兵为主体的罗马军团出现在东方的时候, 帕提亚飘忽不定的 骑射手给他们以完全陌生的战争体验。 可是罗马战胜了!而且不是短时间,而是在长达700年的时间里, 罗马军团始终能够击败它的敌人,保持并且扩大罗马的土地。
NO.7 第七名: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是欧洲三大骑士团中建立的最晚,但战斗力,影响力最强 的一支,在历史上,恐怕没有一支军队能像条顿骑士团一样,以一己 之力和一个完整的国家对抗上百年之久, 虽说这支部队并不是战无不 胜,但在条顿骑士团全盛时期,却确实控制了波罗的海东岸包括拉托 维亚和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区.
NO.6 第六名:蒙古铁骑 12 世纪末至 13 世纪初,在东北亚的蒙古人,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 的继承者保持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 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 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 这支军队的建立应归功于也速盖巴特尔之子铁木真。
NO.5 第五名:匈奴骑兵 匈奴骑兵一直是欧洲人的梦脔,自从BC374 年,巴兰勃率领匈奴铁 骑入侵东哥特以来,欧洲国家的恐慌持续了上百年 匈奴人是优秀的骑手,他们从孩童开始就接受训练,有些人更认为马 镫是他们发明,因为它可以让骑手平握着枪俯下攻击,从而增加作战 能力。他们的机动性高,可在一天之内多次替换马匹,好让他们不断 前进,使敌人闻风丧胆。他们另一个利器就是复合弯弓,它比西方所 使用的弓更胜一筹,可踩着马镫前后左右开弓。他们战术的特色就是 令人震惊而且让人丧胆的闪电攻击。他们是一支轻骑部队,而其政治 组织需要有一位强大的领袖,才能带领他们去达到目标。
NO.4 第四名:汉军 汉军与罗马军团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部队, 但在与游牧民 族敌人的作战中,汉军的战绩无疑比罗马军团好的多,汉军是人类历 史上典型的全能型军队,不光拥有战斗力强,组织严密的步兵,同时 用有一支主以和游牧民族对抗的骑兵, 汉骑兵可能是历史上实力最强 大的近战轻骑,同时,弩的大量使用,使得汉军在与其他国家军队对 抗时拥有巨大的优势, 这种有效射程 300 米, 在一分钟之内能连发七 箭, 穿透力甚至强过早期火枪的超时代武器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是骑 兵的噩梦, 这一切加起来使得汉朝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扩张史中鲜闻败 绩 。
NO.3 第三名:十字军 十字军是历史上成员最混杂的队伍,但平心而论,尽管十字军东征大 多以失败告终,但十字军精锐的战斗力仍然不容忽视 十字军采用骑士军战术。通常采用一线队形作战,较少采用“楔形”纵 深战斗队形。骑士配置在前,骑士侍从兵和步兵在后。战斗由骑土骑 兵接战开始。战斗一开始,即分为小群和单兵进行决斗。骑士骑兵和 步兵之间很少协同作战,对步兵的作用重视不够。战斗时也没有统一 的指挥。十字军通常不远离兵营追击敌军。他们装备有攻城器材,使 用攻城槌和装有轮子的活动攻城碉楼击破要塞城墙和城堡围墙。 十字 军在实施陆海联合远征或海上远征时, 利用大型货船输送军队和武器。 在陆海联合远征中,他们曾试图组织陆海军的协同作战,规定了远征 的起点和时间及陆海军在敌国领土上会合的地点和时间。
NO.2 第二名:斯巴达重步兵 斯巴达重步兵是千古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 它是史上第一支完全职业 化的军队,每一个斯巴达人都是天生的战士,拥有顽强的意志和严格 的纪律性,在整个希腊历史中,斯巴达重步兵一直是强大与 KB 的代 表,出色的攻击能力使得斯巴达战士所向披靡,在这一点上就连后来 的马其顿方阵也不能比,在博罗奔尼撒内战中,9 万斯巴达重步兵的 封锁几乎在一开战就扼杀了雅典一方, 使得雅典人几年中都只能龟缩 城内, 在更早的希波战争中, 李奥尼达的 500 名斯巴达士兵带着 3000 希腊联军与波斯 10 万大军鏖战不分胜负,最后波斯靠着希腊叛徒的 指引才勉强获胜,一年以后的普拉提亚决战中,以斯巴达重步兵为主 力的 3 万希腊联军轻取波斯精锐的 8 万主力,完成了“光荣的复仇”。 不客气的说同等数量或略微劣势的情况下, 斯巴达重步兵可以以极小 的代价完爆世界各国军队。之所以处在第二位,也就是因为数量上不 及中国唐军罢了。
NO.1 这个第一有些名不副实,毕竟无论是战斗意识和战术、身体素质,团 队配合哪一方面也比不过斯巴达重步兵, 不过中国军队的传统就是人 海战术。 第一名:唐军 与汉军由单一的汉人组成不同,唐军是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军队,在 汲取了各民族长处的同时, 唐朝优秀的将领把它们**成了世界第一流 的军队, 唐军骑兵通常配备的长兵器是马槊,类似丈八蛇矛,前端尖锐扁平, 既可挑砍,也可直刺,近身肉搏则用横刀。 唐军骑兵有轻重之分。 玄甲兵据说是唐太宗所创,身披铁甲,马匹也有具装,马匹的具装通 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 保护马颈的“鸡颈”, 保护马胸的“当胸”, 保护马躯的“马身甲”、 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 似 ( 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重骑兵虽然不多,但是由于防护好, 冲击力大,历来也是野战冲锋的主力,尤其是在地域开阔的西域,有很大作战空间。
B. 红军到底有几个军团在刚刚创建的时候
红军刚组建时没有军团,军团是1930年以后才组建的。
详细资料请看有关红军军史的详尽资料。
地址
http://post..com/f?kz=84386343
红军各军团
中国工农红军第l军团
该军团是1930年6月19日应中央苏维埃代表会议和红军代表会议关于整编红军的指示,由井冈山红4军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红1军团总指挥为朱德,政委为毛泽东,政治部主任杨若彬参谋长朱云卿。下辖红4军、红3军、红12军。红4军军长为林彪,政委为彭清泉(后为罗荣桓),参谋长为曾士峨;红3军军长为黄公略,政委为陈毅坏在职,后由蔡会文继任);红12军军长为伍中豪(后为罗炳辉),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林楚。全军团共两万余人。再有,由闽西、赣南、赣西南地方武装编成的红20、ZI、22、35等军亦先后属于红1军团建制。红1军团改编后即受命北上,夺取南昌、武汉,于6月22日总指挥部在订州发出了“开赴广昌集中”的命令,准备配合江西工农群众,夺取九江、南昌。7月初,红1军团将地方红军留原地开展斗争,率3、4、12军经广昌、樟树,8月1日到南昌对岸牛行车站,举行“八一”武装示威,随即挥师湖南会合红3军团,并合编为红1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
该军团是由湘鄂西的红军合编而成的。其前身为湘鄂西地区的红4军和红6军。成立时间为1930年7月7日。总指挥为贺龙,政委为周逸群,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为李克明,并组成了以周逸群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下辖两个军,红2军军长由贺龙兼,政委为朱勉之;红6军军长为旷继勋,政委为段德昌。红2军下辖第4师,师长为王炳南,政委为陈协平;红6军下辖第16师、第17师,16师师长为王一鸣,政委为王鹤d师师长为许光达,政委为李剑如。红2军团共1万余人。1931年3月,红2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在湖北长阳县枝拓坪将部队改编为红3军,直到1934年9月,才又决定恢复红2军团番号。1936年7月,红2军团与红6军团及其它部队合编为红2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是由湘鄂赣红5军、红8军合编而成的。时间为1930年6月间。军团总指挥为彭德怀,总政委为滕代远,参谋长为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彭德怀任***第3军团前委书记。军团下辖红5军、红8军,5军军长为邓萍(兼),政委为张纯清,政治部主任为吴溉之;8军军长为何长工,政委为邓乾元,政治部主任为柯庆施。全军团共万余人枪。6月底,3军团挥师南下,勇夺崇阳,强攻岳州,激战平江所向无敌,战绩显赫。7月间,湘赣边独立师扩编的16军成立。编入红3军团。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30年7月27日,红3军团的5、8、16各军攻进长沙,扩大了红军影响,猛烈震撼了敌人阵营。而后又有计划地撤离长沙至平江、测阳一带休整。8月23日,在永和市红3军团同红1军团会师合编为红1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团
即红4方面军。红4方面军和红4军团兼有称谓。鄂豫皖地区的红4方面军是1931年11月初成立的。在12月下旬其攻克鄂东重镇黄安获重大胜利后,《红色中华》报道中即称红4方面军为“红军第4军团”。史载此时在鄂豫皖地区活动和取得上述战绩的红军非4方面军莫属,故红4军团即是红4方面军无疑。
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
是原国民党26路军。军在江西宁都起义之后改编的。1931年12月14日,由赵博生、董振堂等同志领导的宁都起义爆发,并获得成功。起义军共1.7万余人。中央军委十分重视这支有生力量,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下编13、14、15三个军。军团总指挥为季振同,副总指挥为董振堂,政委为肖劲光,政治部主任为刘伯坚。第13军军长为董振堂(兼),政委为何长工;14军军长为赵博生,政委为黄火青;15军军长为黄仲岳,政委为左权。红5军团组成后,立即开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归入红1方面军建制。肃反扩大化中季振同被错杀,总指挥改由董振堂担任。后参加长征。1935年7月,红1、红2方面军会师以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仍由董振堂任军长,编入左路军开始西征。1937年1月,红5军主力与六倍与己的敌人血战甘肃之高台,军长董振堂以下20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只有极少数人辗转回到陕北。
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
是在1933年8月12日,由湘赣地区红8军、红16军、红18军合编而成的。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一支人民军队。以任弼时消克、王震三人组织6军团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长为肖克,政委为王震,参谋长为李达,政治部主任为张子意。军团领导机关成立后,下辖17、18两师,17师师长、政委均分别由肖克、王震担任,政治部主任为张子意(兼);18师师长龙云(因伤重改任旷朱权代理),副师长为彭辉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甘泅淇,参谋长为谭家述,军团总计7800多人。1934年10月,红6军团与红2军团在黔东地区会合,归2、6军团总指挥部指挥。1936年7月2日,编入红军第2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团
是1933年7月由原赣东北地区南下的11军改编的。计编20、21、34三个师。1933年10月28日,军委正式命令成立红军第7军团。军团长为寻淮洲,政委为乐少华。1934年7月初,红7军团在瑞金改编为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经闽东、浙南等地,于10月间转入赣东北重溪与刘志丹领导的红10军会合,按中央指示,合编为10军团,继续北上抗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8军团
是应朱德指示:“二十一及二十三师编为八军团”,于1934年9月21日开始改编的。红23师是1934年2月28日,由中央警卫师(即工人师)改编的,全师1000多人枪。红21师是1934年9月1日,是由61团、62团、63团(原江西军区赣江团)等部编成的。共一千三百多人枪。该军团成立后属红军第1方面军建制。军团长为周昆,政委为黄苏,参谋长为唐溶(后为张云逸),政治部主任为罗荣桓。红8军团下辖21师、23师。21师师长、政委为周昆、黄苏(兼);23师师长(不详),政委李干辉。两师各辖3个团。主力红军长征过湘江时石军团受到严重损失。1934年11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改编8、9军团,并分编21、23师,不久,军委指示8军团并入5军团,8军团番号至此取消。
中国工农红军第9军团
1933年10月28日宣布成立,是以中央根据地的3师、14师以及独立1、4团合编而成的。军团长为罗炳辉,政委为蔡树藩,参谋长为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湘舲。红9军团成立后,立即投入了中央根据地的第5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反“围剿”失败冲央红军开始长征,红9军团在右后侧担任掩护全军转移的任务。遵义会议后,部队进行整编,何长工继任军团长。1935年8月,中央政治局决定1、4方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9军团划归左路军,9月改编为32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
是应中央军委指示:“七、十两军团应即合编为十军团”之后于1934年11月4日成立的。军团长为刘畴西,政委为乐少华。下辖19、20、21三个师。19师为原7军团改编,师长为寻淮洲,政委为聂洪钧,参谋长为王如痴,政治部主任为刘英;20师由红10军改编,师长、政委由刘畴西、乐少华兼任;ZI师也是由红10军改编,师长为胡天桃。中央军委指示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主席为方志敏,随军团行动。并决定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红10军团成立后,从赣东北苏区出发,北上抗日。12月间,在安徽古竹溪遭数倍于我的敌军袭击,部队损失惨重。1935年1月,方志敏等率领部队在返回赣东北苏区途中,被敌人团团围住,经激战,方志敏被捕,红10军团仅存粟裕率领突围的8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
是1935年9月17日,***鄂豫省委和***西北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的。根据会议决定,将红25、26、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军团长为徐海东,政委为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为刘志丹。军团下辖75、78、sl三个师,分别由原来25、26上7军编成。全军团共7000余人。1935年10月1日,红15军团在劳山战役中,歼敌东北军第110师近两个团和师直属队全部。10月25日,又南下鄜县攻克榆林桥,歼灭守敌第107师4个营。11月间,红15军团编入红1方面军建制。
C. 中国古代最强大的五大兵团,杀十万匈奴,岳家军居然垫底
我国的历史是离不开战争的。战争离不开好的士兵,而士兵离不开的就是好的将领。而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岳飞手下就有着一支厉害的军队,他们在抗金战争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就是岳飞手下的岳家军,以岳飞为带领,在与金朝的抗战中,岳家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就是在岳飞死后,岳家军也没有了当时的战力。
在这几支军队中岳家军算是垫底的了。实在是因为当时的岳飞死得太早,而其他人又没有岳飞带兵的高超手段,所以导致岳家军过早的解散了。
D. 中国解放军有哪些军种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四大军种。
E. 红军有几个军团
四个。分别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1、红一方面军。1930年8月24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也称中央红军)。
2、红二方面军。原为红二、六军团,1935年接中央命令编为红二方面军,后来和四方面军会师后编成中还包括九军团和三十三军一部整编为三十二军(和四方面军的九军区分)。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师,奉命组成红二方面军,并将原属一方面军的三十二军(三十二军就是原一方面军的九军团)编入。
3、红三方面军。1930年1月,中央军事部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全国红军的番号和编制,将几支较大的红军编为一至八军。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红军按地域组成三个军团。
5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该计划作了调整,决定组成四个军团,即三、四军为第一军团,二、六军为第二军团,五、八军为第三军团,十一、十二军为第四军团。
4、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后成立的红七军,黄麻起义失败后余部以后发展成红11军31师。加上在六霍起义和商南起义中诞生的红32师和红33师改编成红1军。
1930中红15军与红1军合并成红四军,军长为邝继勋,政委曾中生,参谋长徐向前。1931年11月,以红4军和红25军正式成立红4方面军。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为陈昌浩,政治部主任为刘士奇。
概述:
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七、八、九军团(长征前)。
红二方面军:第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原九军团)。(二、四方面军会师时)
红四方面军: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前)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时,包括第四、二十五军,后四军转移开辟川陕苏区,二十五军留在鄂豫皖,后来长征至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组编为红十五军团。
红军团长征前,红七军团首先转移至闽浙赣根据地,与当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领导。
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
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决定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分别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成立。
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新四军随即开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网络--中国工农红兵
F.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着名军团
1 周朝虎贲军。“虎贲”二字,最早出现于牧野之战,据史书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
2 春秋 齐国 技击之士。齐国五都有“持戟之士”,也称为技击。齐国的技击之士是战国时代一个非常着名的兵种。
3 战国 赵国 武灵王胡服骑射兵团。灭掉中山国,北逐匈奴,西侵林胡、楼烦。
4 战国 魏国 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夺取秦国西河之地。
5 战国 秦国 锐士。收复河西,吞并蜀地。
6 战国 赵国 李牧兵团。败匈奴、灭襜褴、破东胡 ,练却秦军。
7 战国 秦国 白起兵团。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8 战国 秦国 王翦兵团。父子灭六国之五。
9 秦末 楚国 项羽兵团。巨鹿之战数万破章邯40万,彭城之战3万破刘邦56万。
10 秦末 汉国 韩信兵团。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11 汉朝 卫霍兵团。抗击匈奴,直捣龙城,封狼居胥。
12 三国 曹操虎豹骑、袁绍大戟士、高顺陷阵营、刘备白耳兵。
13 东晋 北府军。淝水之战,八万北府军破八十七万前秦军。
14 南梁 陈庆之 白袍军。以七千兵力抵敌50万大军攻取洛阳。
15 南宋 岳家军。收复襄阳府等六郡,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
16 蒙古 成吉思汗 怯薛军。灭花刺子模,横扫欧亚。
16 明 徐达常遇春兵团。攻破大都,灭亡元帝国。
17 满清八旗军。建立清帝国。
18 清末 湘军,淮军。绞杀太平天国,支撑晚清局势。
G. 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十大军队是哪些
转载
十、八旗铁骑
明末清初时期,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由此可见,民间对八旗铁骑的评价是多么的高。其实明末军队的实力并非很弱,相对于历代亡朝的军队来说战斗力已是非常高的了,但是在八旗铁骑下还是只能黯然落幕。在清朝建立后,八旗铁骑的编制已超20万,前后征服了朝鲜、蒙古等地,甚至还吞并了准噶尔汗国,只可惜八旗在清朝后期也躲不过衰弱的命运。
H.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军团有哪些
大秦虎师
大汉铁军
东晋北府军
陈庆之白袍军
唐军
岳家军
蒙古铁骑
明朝水师
明朝戚家军
满州八旗
I. 中国有几个军团
看展期间只有一个正规军,中国国民革命军,当然八路军也是国军的编制和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