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健美事业的现状如何
首先感谢中国健美协会及古桥秘书长对本人信任,把这个题目交由我来撰写。由于我的资历和水平有限,只能发表一下我个人的拙见,如有过激、片面之词和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原谅。
今天我要讲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健美、健身领域的三个属性
1. 健美的娱乐性。健美是一项及富魅力的竞技运动和娱乐项目,(这里请注意我又加入了娱乐”一词)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它比其他许多项目发源时间要短,但是,它却有着极其强大的、其他项目所无法比拟的生命力。同时,它也是目前仅有的几项人们自发的,不必依靠政府长期投入支持的项目。它是一项竞技运动,因为,它是一种需要长期艰苦的体能锻炼,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排序的运动,所以具有竞技性。其次,由于人本能有对美追求的自然属性,也成就了健美运动的今天。因为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它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更快、更高、更强”,而惟独只有健美运动是为了“更美”,(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谈这个“更美”的标准)美是要拿出来展示的,在展示美的过程中,健美又被观众和喜爱它的人们赋予了观赏性和娱乐性。而这种娱乐性又能成为我们开拓健美健身市场的本钱。
2. 健美的普及和时尚性。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温饱,消遣型消费需求已经从热量堆积型(如吃饭、KTV)转向了更加健康的热量消耗型。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在健身房健身,就其全面、方便、和经济而言,占据了其他热量消耗性项目之首。非典过后的中国,健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都市人的生活方式。
3. 健美健身走向市场的必然性。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体制改革,作为政府行为,面向某一个运动或项目注入更多的资金和支持,已经逐渐成为过去,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要通过自己市场的培养,经过合理的商业运作,而使这个项目不断的成熟、发展和壮大,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中国的健美健身市场还是要通过中国人自己来做好,只有内因才是事物发生质变的决定因素。因此,希望借助外部组织力量或外部势力,来做好这个市场或参与市场竞争是不可能的。况且,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人也没有必要拿我们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这样不仅无法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反而有可能会自取其辱。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随着未来的发展,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这就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自力更生的支柱。
以上就是我所讲的健美、健身领域的三个属性。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些,我们中国整体的健美、健身水平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市场的规模相应的也会越做越大。到那时,就不是我们的选手非要在某组织的某个比赛中,为了点自尊而要证明些什么;而是其他国家、地区或组织的选手,纷纷争相来参加由我们中国组织的各项赛事活动。
二、就目前中国的健身市场开发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
1. 巨大的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上面我已谈到了健美、健身领域的三个属性,其实这三个属性已经被这个市场自觉不自觉的利用着、引导着,只是还没有将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提炼、升华和归纳总结。健美、健身已经势不可挡的成为中国现代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前全国各地的健身房的开发和经营风起云涌的热潮,就是最有利的说明和真实的写照。就健美、健身整个市场而言,中国—毫无疑问的到处充满了商机!国外的大型健身财团和健身商业运营商们看准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纷纷抢滩中国。(如:Bally、Gold gym ,24 hours …….)而以宝迪沃·英派斯、青鸟和奥瑞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健身品牌,也不甘示弱,他们高举民族产业这面大旗,与国外的健身财团共同将中国健身产业这个蛋糕越做越大。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市场自发利用了健身的时尚性,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这一属性。因此,我们的领导者应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的优化环境,培养这个市场,规范这个市场,使这个市场更加繁荣、有序,充分利用这个市场给予我们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因为这些正是中国未来竞技健美发展的基石,只有基石更加深厚、牢固,才能使金字塔的塔尖更高。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每年我们所进行的俱乐部之间的比赛,是必不可少得手段。
2. 改变赛制、大胆尝试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求发展和提高。由于健美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我们只要利用好它的观赏和娱乐性,相应的就能很快提高它的竞技性,使之达到亚洲一流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项目的运作方法,最大限度的扩大它的影响力和波及面,这一点 MUSCLE MANNIA 就做得很好。我想我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中国散打王”的比赛模式,不要仅仅只局限于每年一、二次的比赛,这些比赛本身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就很有限。中国散打在过去,没有引起更多人们的关注,但如今,很多人都知道柳海龙,每周五有无数的电视观众都准时收看湖南卫视的散打王比赛。这个项目的推广成功,不能不说是一个范例。同样成功的还有中国的甲A联赛,我们暂且不论水平如何,就其商业运作模式而言,就值得我们健美界借鉴。这里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可以在每二期的健美杂志中间的间隔部分,开辟一个类似于《足球报》式的《健美专刊》,不要担心内容,对健身俱乐部的介绍;张三的训练心得和体会;以及花边、爆料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填充内容和手段,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造星的空间和平台。用无数个明星来点缀健美这个夜空。总结这些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成功之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一年的某一个特定节段,长时间、高密度地刺激公众的眼球,吸引公众的主意力,即所谓的“赛季”。记得有一次和我国已故健美名将王力劲交谈时,针对赛前减脂问题,谈到对于中国健美运动员根本不适合采用赛季、非赛季的术语;对于中国健美运动员只存在着赛次的概念。所谓“季”应该至少是三个月。因此,我建议中国应改变赛制即:将比赛分为5—10个时间跨度,应在3—6个月,进行若干站比赛,资格赛。最后以中国健美先生形式(Chinese Olympia)收场。在这期间,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的宣传攻势,加大宣传力度(电视、报纸、杂志等等)这样就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吸引公众的主意力,把对这项运动的参与程度和关注程度提高到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此时宣传就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我们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参与健身的人远远要超出踢足球的人,当然就更多于练散打的人。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因为健身的普及程度和健美的娱乐性是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效仿IFBB。MUSLCE MANNIA的做法,将比赛的若干站指定在中国健美运动水平和普及程度较高的北京、济南、郑州上海,深圳等地,最后的压轴戏将是“中国健美先生”比赛。这样一个圆满的赛制才能更有效地拉动市场,确保中国健美、健身市场的繁荣、健康、稳固的发展。当我们把整个赛制扩展到所有华人地区时,我们中国的健美运动员就不需要再到别的什么地方去证明自己,也就更不会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我相信依靠我们的实力。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分站赛的好处我就不用多说了,只要看过甲A联赛、散打王比赛就会有一个基本的、直观的认识。关键取决于承办方,怎样办?我想对此健身房应该首当其冲。同时,再结合一些地方企业的支持,国家体委应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全方位的协助和扶持。而不应该象过去那样,谁承办比赛, 国家体委就一味地向谁要钱,这样既打击了承办方的热情和积极性,又伤害了承办方的感情,这种做法无疑等于“杀鸡取卵”,而这只鸡从孵出来,就没有吃过国家的一粒“财政米”,它有别于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所以作为国家体委、健美协会应客观、公证的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要一味的指责和抱怨中国健美运动员的水平提高太慢,至今在亚洲也不能立足。这些不良的风气由上至下,从国家延伸到地方,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运动水平又怎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请原谅我的直言,这无疑于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就拿举重这个项目来说,国家对它的关注和投入,是我们健美无法攀比的。因此,不要急,我们共同来把这个市场搞好,向市场要效益、要资金来实现健美事业的腾飞。可以预计,如果我们严格的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成功的借鉴、引用其他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模式,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市场运作方式,中国的健美水平至少可以雄居亚洲之最。因为,单从举重的成绩来看,我们没有理由输给任何对手。
3. 中国健美的裁判问题。中国的健美水平与亚洲乃至世界的差距真的是十万八千里吗?我看未必!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给大家介绍过世界自然健美比赛,那才是一个对我们而言相对真实的参照物。通过观看比赛,我可以自信的告诉大家:我们中国的顶尖选手一点不比这些世界冠军差!已故的王力劲就有绝对的实力拿到冠军,单从肌肉的角度看,甚至可以拿全场冠军。但是王力劲生前却连亚洲的好名次都没有拿到过。当然,中间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是我个人认为,裁判问题是主要因素。黑哨现象在健美项目中是存在的。这一点世界华人健美协会主席—杨思先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他多次愤慨地向我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有关内幕。“这些不良的风气由上至下,从国际延伸洲际,由洲际延伸国家,由国家到地方”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运动水平又怎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三、下面我们在谈中国健美运动发展的真实水平。
1. 制约中国健美运动发展的因素。我国的健美运动在文革后重新恢复,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了,单单从比赛成绩来讲,好象没有可值得国人提及的,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运动员的自身水平问题是主观因素,但是国家的重视与投入程度,国际比赛的裁判问题等等,也是不可忽略的致关重要的客观因素。因此如果要单独追究那一个人的问题,我看不妥。而且我更不赞成推波助滥。我们应更理智得分析。从主观因素分析,当然是我们运动员参赛的机会少,一起交流的机会也少,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竞技和交流的机会就更少,因此无法从中获取更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加上先天的骨骼和肌肉及后天的营养问题,直接导致了我们运动员的水平大多比不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从客观因素分析,上面所谈到的——国家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给这只“鸡”喂过一粒米,而怎能抱怨这只“鸡”下的“蛋”小呢?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第一个举重世界冠军的诞生,仅用了短短的6年时间,相比之下,和举重相通的健美已经用了20多年,至今还未取得过一个真正意义的亚洲冠军。乍一看,中国健美搞得一无是处,但是,再深入考虑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举重的投入,是健美的无法企及的。尽管这样,正是有了一些对健美执着的热爱者、追随者、奉献者的不懈努力,在无形之中,我们的运动水平还是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提高得很快,我们和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在日益缩小。
2. 中国健美运动的未来取向。至于中国选手什么时候可以拿到的奥林匹亚入场券,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一个将中国健美引向何处的深层问题。我想,服用兴奋剂是一个圈内人士人所共知但都极力回避的话题。我在2000年观摩奥林匹亚比赛时,经过与世界顶级选手的接触和交流,可以毫不隐瞒的告诉大家,那些职业选手,那些NPC的获奖选手无一例外的都在使用所谓的兴奋剂,并且有专门的机构来为他们研究和开发这些东西。我认为,作为我们要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如果都在使用,但还是有人获得了冠军,这只能说明获得冠军的选手有别的选手不具备的优势和天赋。而不能阿Q的说,“别人是由于服了药才拿到的冠军。”在这里我不知道我们应该选择哪个方面,就骨架结构而言,在中国要找几个拉里·斯可特、奥利伐并不难,因为我亲眼见过他们不练时的骨架结构,比我父亲(教练员)强不了多少,其实中国今天的训练和饮食水平和当年的拉里没甚某区别,今天中国的冠军不比拉里差。但问题是,我们最终要把他塑造成什么?把中国健美引向何方?这是一个需要全体同仁应该认真研究、共同探讨的问题。
3. 健美运动缘何被阻在奥林匹克之外。我想,兴奋剂问题是导致健美项目至今都不能进入奥运会的最大的障碍之一。另外一个障碍是:裁判所执行胜负的标准的可信服性不强,人为因素太大。这是一个广泛的、国际性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争议最大的问题。由于这个标准可信服性不强,奥委会在接纳这个项目时,具体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尽管体操等一些项目也是靠裁判打分,但是每位选手完成自选动作的难度和质量都是可认知、可判定的。而在健美比赛中,这种任知和判定是没有的。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那么,健美运动将永远被奥林匹克大家庭拒之门外尽管大家都一厢情愿的梦想。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就不难理解王力劲为什么不能参加亚运会?中国健美选手为什么会全军覆没于韩国?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没有不要过分的拘泥于冠军的自尊,而要用平常的心态来充分的体味健美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享受。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大国民众应具备的健康心态。
以上就是我——做为一个关心、致力并积极投身于中国健美事业的健美运动的爱好者,经过长期客观真实的调查和论证,针对目前健美运动和健美市场的现状,个人发表的粗浅拙见,这些对于专门从事健美研究的有关领导、业内人士、资深同行而言,实属班门弄斧,文中发表的个人见解难免有稚嫩和不周之处,仅供各位参考,希望能为中国健美事业的腾飞尽绵薄之力。
高炎
2003.09.03
高炎同志简介
高炎,生于1964年11月2日,出身于体育世家,青少年时期曾接受过游泳、摔跤等项目的专业训练。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1989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至今在外贸流通和生产企业14年,曾先后担任业务经理、总经理和董事长等职务。目前,已拥有自己的公司和工厂,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卓越的管理才能。主要精通于钨钼产品的开发和出口,先后与国际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开展业务,并在美国、德国、日本、印度、泰国和新加坡设立了办事处和分公司。与此同时还积极投身并致力于我国的健美事业。曾多次在河南省健美比赛中获得冠军。近年来,多次应国际健联的邀请作为嘉宾出席国际奥林匹亚大赛;2002年应国际自然健美协会的邀请担任同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自然健美大赛”的裁判,为中国人在世界健美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同时兼国内知名权威健美刊物得特约记者和撰稿人。多年来通过实践和客观的调查与论证,对健美运动及健美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见解和认识,并重视健美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2003年首开河南乃全国健美先河,亲自参与策划、组织并主持“中美健美对抗赛”亲临美国特邀全美健美冠军与我国健美高手同台竞技,使全省健美爱好者在欣赏一台高水平的国际比赛的同时也推动了我省健美事业的发展。
❷ 健美操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健美操的特点
高度的艺术性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因此,健美操属于健美体育的范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健美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健、力、美”的项目特征上。“健康、力量、美丽”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追求的身体状况的最高境地,而健美操运动中,无论是健身健美操、还是竞技健美操,无不处处表现出“健、力、美”的特征,包含着高度的艺术性因素,使健美操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这也正是人们热爱健美操运动的原因之一。 健美操运动协调、流畅、有弹性,使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艺术修养。而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健美的体魄、高超的技术、流畅的编排和充沛的体力等,也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克分体现出健美操运动的“健、力、美”特征和高度的艺术性。
强烈的节奏性 健美操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特点,并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是健美操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具有烘托气氛、激发人们情绪的效应。 健美操运动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练习本身的功效性、动作的时代感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现代音乐给健美操带来的活力。健美操运动与音乐的强烈的节奏性使健美操练习更具有感染力、健美操比赛和表演更具有观赏性。
广泛的适应性 健美操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对各个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适宜,各种人群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中得到乐趣。 例如中老年人可选择低强度的有氧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保持健康的目的;而对具有较好身体素质、有意进一步提高的年轻人来说,可选择难度较高、运动量较大的竞技健美操做为练习的手段,通过竞技健美操练习,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可提高技术水平,满足其进取心要求。因此,健美操运动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特点。
http://www.sport.org.cn/jianmeicao/ziliaoku/2003-11-05/4299.html
健美操的发展简况
近几十年来,健美操已经风靡世界。
早在19世纪,在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了以身体活动和音乐伴奏相结合的韵律体操,并开办培养音乐体操教师的学校,将音乐体操作为体育教育的手段逐步传播。20世纪80年代初,美、英、法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健美操得到很快推广,电视节目中健美操形成“热点”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也将此列入其中。英国在1956年就建立了大不列颠健美操协会。该协会通过举办健美操教师训练班,向学员讲授解剖学、人体造型学、教学法以及大量的体操和舞蹈动作,为健美操的广泛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自6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种健身舞。健力舞把徒手操和有扭动动作的现代舞结合起来,在节奏强烈、情绪欢乐的摇滚乐伴奏下,做发展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据报道,美国跳健美操的人数超过1800多万,几乎与打网球人数不相上下。从1985年开始,美国还多次举行全国性的健美操比赛,使健美操发展到了竞技性阶段。目前,美国健美操运动处在世界领先地位。法国在美国之后也开始盛行健美操运动,应运而生的健美操中心遍布全国各地,仅在巴黎就有1000多个。据报道,法国目前做健美操的人数已超过法国体操联合会的人数,达到400多万人。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健美操也很流行,包括徒手健美操、艺术杂耍、韵律健美操、健身操、爵士健美操、迪斯科健美操等,形式多种多样。
现代健美操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早在1937年就由康健书局出版了马约翰等人所着的《女子健美体操集》一书。书中以“貌美与体美”、“妇女健康的运动”、“中年妇女的美容操”、“增加内体美的五分钟美容操”、“女子健康柔韧操”等5个标题,阐述了人体美的价值、重要性和要求,介绍了徒手操的动作,其内容与现代女子健美操有诸多相似之处。随后,又出版了《男子健美操集》。这两本书以“增美之奇方”在我国流传。现代健美操在我国的兴起和流行是70年代以后的事。自1979年以来,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举办了各种健美操班,其中有的以芭蕾舞基本动作为主,有的以现代舞动作为主,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创编了多种多样的徒手健美操、健美球操、棍操等。1985年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开设了健美操选修课。全国其它一些大、中、小学以至幼儿园,也在体育课中增加了健美操的内容。1985年4月在广州举行了我国第一次女子健美操邀请赛,同年7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康康杯”儿童健美操比赛。1987年5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长城杯”健美操友好邀请赛,第一次把健美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9年5月,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中国健美操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此项运动进入了一个有序发展,科学指导的新阶段。随后,健美操运动在全国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先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训练班,一些体育院系也将此项列入体操教学大纲的内容,为其推广普及培养了大批骨干。此后,广州、天津、北京、南京等大城市相继举行全国性的健美操比赛。项目由少到多,内容不断充实,形式逐步完善,参与者的层次自然地进行分流,向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了竞技型和大众型两大类的运动架构。竞技型健美操水平提高很快,新人辈出,为我国的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我国的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等相继介绍各种健美操和各类健美操比赛,促进了健美操在我国的普遍发展。总之,健美操正沿着健身和竞技的方向迅速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参加这项运动。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具有极高健身价值的美的运动,必然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在世界各地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为健美人类做出贡献。
http://www.badsa.com/news/detail.asp?id=3119
❸ 健美操发展
第一节 健美操的起源、发展与概念
健美操是集音乐、舞蹈、体操、美学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它以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和魅力,风靡世界,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及群众的喜爱。目前,健美操已被列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章将重点阐述的是健美操的起源、发展与概念以及健美操的分类、特点和锻炼价值,另外还专辟了第四节以对当今国内外流行的一些健身健美操做一简单的介绍。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使你对健美操的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健美操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土都壑?
难点:能说出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之间的异同点
第一节 健美操的起源、发展与概念
一、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际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健美操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举世闻名。他们喜爱采用跑跳、投掷、柔软体操和健美舞蹈等各种体育项目进行人体美的锻炼。而古印度很早就有瑜伽术,其中的一些姿势与当前流行的健美操所常用的基本姿势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古代人对健身健美的追求是现代健美操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许多体操流派,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对健美操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遍及全球的健身热和娱乐体育的发展,健美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美国是对世界健美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其代表人--影视明星简•方达,根据自己的健身体会和经验,撰写了《简•方达健美术》一书。该书自1981年出版后,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她以现身说法,促进了健美操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此同时,自1985年开始,美国正式举办一年一度的健美操锦标赛,并确定了竞赛项目和规则,使健美操发展成为竞技性运动项目。
健美操不仅在美、英、法等国家迅速发展,而且在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前苏联早已把健美操列入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在亚洲地区,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也建有许多健美操活动中心及健身俱乐部,人们都开始将健美操作为自己的主要健身方式,由此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健美操热"。
(二)我国健美操的兴起与发展
世界性的健美操热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到我国的。当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举办了各种健美操培训班。随后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外各种健美操的介绍,逐步推动了健美操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1984年,原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接着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教研室,率先开设了健美操课程。一些大专院校也根据国家教委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逐步开设了健美操普修或选修课。从而把我国的健美操从社会引向了学校。
1986年~1988年,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继1986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我国首次"全国女子健美操邀请赛"后,1987年5月在北京我国又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正式的竞技健美操比赛--"长城杯"健美操邀请赛。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发展,1992年2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1992年9月,中国健美操协会在北京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健美操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健美操的概念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它既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
第二节 健美操的分类与特点
一、健美操的分类
目前,世界健美操和我国健美操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健美操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将其分为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三大类。(见表1-1健美操分类表)
(一)健身健美操
健身健美操,也称为大众健美操,是集健身、娱乐、防病为一体的群众性普及性健身运动。健身健美操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因此,其运动强度和动作难度相对较低,可为社会不同年龄、层次、性别、职业的人所选用。根据不同的需要,健身健美操还可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分类和命名。
1. 按年龄结构可分为老年健美操、中年健美操、青年健美操、少年健美操、儿童健美操、
幼儿健美操等。
2. 按人体解剖结构活动部位可分为头颈健美操、肩部健美操、胸部健美操、臂部健美操、
腹部健美操、髋部健美操、腿部健美操等。
3. 按练习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热身健美操、姿态健美操、形体健美操、减肥健美操、
节奏健美操、活力健美操、跑跳健美操等。
4. 按练习形式可分为徒手健美操、持轻器械健美操(哑铃、彩球、花环、绳、手鼓等)、
专门器械健美操(垫上健美操、踏板健美操、健骑机健美操等)
5. 按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3人、6人、8人和集体健美操。
6. 按性别可分为女子健美操和男子健美操。
7. 按人名、动作特色可分为简•方达健美操、瑜珈健美操、迪斯科健美操、
搏击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爵士健美操等。
(二)竞技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是根据竞赛规则与规程的要求组编的一套具有较高艺术性、以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为主要目的的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只进行自编动作的比赛,有特定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方法,需完成一定的难度动作,对人体的心肺功能、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有较高要求。一般较适合于青年人。竞技健美操比赛共设五个项目: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双、混合三人、混合六人健美操。
(三)表演健美操
表演健美操主要是以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在观赏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健美操活动的广泛开展;满足人们展开和表现自我的需要为目的,在特定的活动、场合或节日庆典中进行表演,集观赏、娱乐为一体的体育节目。一般而言,健身健美操用于表演极其普遍,竞技健美操用于表演时可不受规则的限制。
二、健美操的特点
(一)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
健美操是以健身为基础,根据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使人体健康健美地发展而编排的。健美操动作讲究健美大方,强调力度和弹性,练习内容讲求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能使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使人体匀称和谐地发展,而且还能增强体质,培养健美的体形和风度,塑造健美的自我。因此,健美操是一项既注重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的人体运动方式,对人的身心影响较为全面。 (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健美操是一种必须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身体练习,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与艺术体操相比,健美操更强调动作的力度。因此,健美操的音乐节奏趋于鲜明强劲,风格更趋于热烈奔放。健美操音乐多取材于迪斯科、爵士、摇滚等现代音乐和具有上述特点的民族乐曲,而正是音乐中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等有节奏的变化,使健美操更富有一种鲜明的现代韵律感。此外,旋律清晰、活泼轻快、情绪激奋的音乐,不仅能振奋练习者的精神,使人产生跃跃欲试的动感,而且还能使人在练习过程中,忘却疲劳,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动作的多变性和协调性
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多变性,不仅表现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上,而且还表现在动作的复合性方面。其每节操很少是单个关节的局部动作,大多为多关节的同步运动。如在完成大幅度的上肢动作时,常伴有腰、膝、髋、踝和头部等的动作。这不仅可使身体各关节的活动次数成倍增长,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人们身体的协调性。
(四)广泛的群众性
健美操是一项富有趣味性的运动,它能给人们带来热情奔放的情感体验,符合现代人追求健美、自娱自乐的需要,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由于健美操,尤其是健身健美操,其练习形式多样,运动负荷和难度可以自我调节,不同年龄、性别、形体、素质、个性、气质的练习者都可酌情择项参加锻炼,各种人群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并通过训练增强体质,弥补自身的某些不足,并且还可从中获得乐趣。因而,健美操是男女老幼所青睐的一项运动。此外,由于健美操不受气候的影响,对场地、器材条件的要求不高,练习起来简便安全,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单位和部门开展。因此,这项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❹ 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健美操的起源:
健美操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举世闻名。他们喜爱采用跑跳、投掷、柔软体操和健美舞蹈等各种体育项目进行人体美的锻炼。
而古印度很早就有瑜伽术,其中的一些姿势与当前流行的健美操所常用的基本姿势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古代人对健身健美的追求是现代健美操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健美操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许多体操流派,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对健美操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遍及全球的健身热和娱乐体育的发展,健美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美国是对世界健美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其代表人--影视明星简•方达,根据自己的健身体会和经验,撰写了《简•方达健美术》一书。该书自1981年出版后,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与此同时,自1985年开始,美国正式举办一年一度的健美操锦标赛,并确定了竞赛项目和规则,使健美操发展成为竞技性运动项目。
健美操不仅在美、英、法等国家迅速发展,而且在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
前苏联早已把健美操列入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在亚洲地区,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也建有许多健美操活动中心及健身俱乐部,人们都开始将健美操作为自己的主要健身方式,由此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健美操热"。
(4)中国健美有哪些发展扩展阅读
有关方面专家研究发现,不合理的健美锻炼会给健美者带来种种弊端。
听力减退
高强度的健美操加上较大音量的音乐,可能损害运动者本人的内耳功能,引起眩晕、耳鸣、耳内胀痛以及对高频率声音的听力丧失等恶果。
男性化
一些保健医生发现,不少女性运动员趋于男性化,长出胡须甚至胸毛。究其根底在于过度进行举重锻炼等力量性练习项目,导致了雌性激素大量丧失。
健身后遗症
常去健身馆做器械操的女性,诸如举重等负重运动,对骨盆产生巨大压力,可造成会阴部肌肉松弛和脆弱,严重者引起子宫下垂或脱出、大小便失禁等,谓之健身后遗症。后遗症会使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舒服。
❺ 健美的历史发展
人们一般认为健美的“早期”是1880年至1930年这段时期。 18世纪末,德国大体育家仙道,在伦敦音乐厅进行了一次轰动社会的表演。他那发达的肌肉和和谐的体型,犹如一座完美的艺术雕像,使数千名观众为之倾倒,从而开创了健美运动的先河。 20世纪20年代《肌肉发达法》、《力的秘诀》等颇具影响的专着从理论上肯定了健美运动的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一些欧美国家,健美表演逐渐变成一项竞技比赛——健美比赛,并扩展到世界各地,20世纪40年代初,加拿大人本韦德兄弟周游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广健美运动,于1946年创建了国际健美联合会,并商定和推行国际性健美比赛的组织、规则、裁判、奖励等事项。 现在,已经有许多个国家参加了国际健美联合会。 健美(展示肌肉的艺术)在19世纪之前并没有真正出现过;直到19世纪晚期,普鲁士人尤金·山道(Eugen Sandow)开始推广这项运动。他被称为“现代健美之父”。由于他让观众在“肌肉展示表演”中得以欣赏他的体格,而被誉为该项运动的先驱 。尽管观众们在看到一个塑造完美的体型中感到了震撼,但人们一般把身体展示作为力量展示和摔跤比赛的一部分而已。山道通过他的经纪人弗洛伦茨·齐格菲尔德(Florenz Ziegfeld)在这些展示和赛事周围搭建了可以展示体塑的舞台,并获得极大的成功。之后他借自己的名誉创立了很多的生意,并且是最早以个人名字为为商业品牌的代表之一。随后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发明并大规模销售了首款健身器材(机械化哑铃、弹簧拉力器和张力带) 山道强烈推崇“希腊式审美”(这种审美标准是指一个完美的体格应从数学上符合古代希腊及罗马人体塑像中的尺寸比例)。在早期,人们常通过这种标准衡量体格是否完美,这也是山道塑造他自己形体的标准。山道于1901年9月14日组织了第一次健美比赛,名为“超棒比赛”(译注者:原文Great Competition,“伟大的比赛”这种说法我认为涵盖不全,Great另有宏伟、大、好等意思,我用汉语的“棒”来代替了),比赛在英国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大厅进行。比赛裁判有山道本人、查尔斯·劳斯爵士(Sir Charles Lawes)和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译注:此柯南道尔即侦探福尔摩斯的作者),比赛及其成功,入场票售罄,数百名体育狂热爱好者只能在场外望而兴叹。最终颁给胜利者的奖杯是一座由雕塑家弗莱德里克·坡梅洛伊(Frederick Pomeroy)完成的山道本人的铜像。比赛的胜者是来自英格兰诺丁汉的威廉·穆雷(William L. Murray)。当今最顶级的健美比赛是“奥林匹亚先生”(Mr. Olympia),从1977年开始,获胜者的奖杯就是和历史上第一场健美比赛中完全相同的山道本人的铜像。 1904年1月16日,首届大规模的健美比赛在美国纽约的麦迪逊广场举行。获胜者是阿尔·特雷劳尔(Al Treloar),因而获得“全世界体格塑造最完美的男人”的头衔,特雷劳尔赢得一千美元奖金。这在当时是一个不菲的金额。两周以后,托马斯·爱迪生将阿尔·特雷劳尔进行身体造型拍成了电影,在这之前的几年爱迪生也曾为山道拍过两部电影,这是最早将健美运动拍成电影的记录。20世纪早期,贝尔纳·麦克菲登(Bernarr Macfadden)和查尔斯·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继续将健美推广至世界。阿洛伊斯·斯沃波达(Alois P. Swoboda)是美国早期健美运动的先锋,查尔斯·阿特拉斯因他曾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全部学自查尔斯·阿特拉斯”而对他称赞有加。 其他一些1930年前历史早期的着名健美运动员包括:伊尔勒·李德曼(Earle Liederman)(是一些最早的健美指导书的作家)、赛格蒙特·布莱巴特(Seigmund Breitbart)(着名犹太健美运动员)、乔格·哈肯施密特(Georg Hackenschmidt)、乔治·卓维特(George F. Jowett),麦克锡克(Maxick)(身体造型先锋)、蒙特·莎尔多(Monte Saldo)、劳瑟斯通·埃利奥特(Launceston Elliot)、席格·克莱恩(Sig Klein)、阿拉弗雷德·摩斯上士(Sgt. Alfred Moss)、乔·诺德奎斯特(Joe Nordquist)、莱昂耐尔·斯特朗弗特(Lionel Strongfort) (Strongfortism,斯特朗弗特理论,这是一种涵盖了训练、饮食甚至是日常卫生起居的组合理论)、哥斯塔夫·弗里斯登斯基(Gustav Fristensky)(捷克冠军)以及阿兰·米德(Alan C. Mead)(令人印象极深的肌肉冠军,尽管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丢到了一条腿)
黄金时期
健美的“黄金时期”一般是指从1940年左右一直到1970年。在这段时期中,早期审美观开始发生变化,人们追求更加庞大的肌肉,对肌肉的对称性和轮廓清晰度提出更高要求。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曾经的二战爆发使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更加强壮的体格和更烈的性格,他们通过改善训练技巧、提高营养水平以及使用更有效的器械达到了这些目的。很多有影响力的发行刊物也开始出现,新的比赛也应健美运动的发展而兴起。 加利福尼亚州威尼斯市的“肌肉海滩”是这段时期的健美的标志。这段时期中健美界着名的名字包括史蒂芬·里维斯(Steve Reeves)(因饰演赫拉克勒斯(Hercules,希腊神话着名大力士)以及其他古代力士英雄形象而出名)、雷格·帕克(Reg Park)、约翰·格里梅克(John Grimek)、赖利·斯考特(Larry Scott)、比尔·珀尔(Bill Pearl)以及“小天使”艾文·科泽斯基(Irvin "Zabo" Koszewski)。 随着美国业余竞技联盟(AAU, Amateur Athletic Union)的兴起,AAU于1939年在既有的举重比赛中增加了健美比赛项目,第二年该赛事被命名为“AAU美国先生”(AAU Mr. America)。20世纪40年代前后,大部分健美运动员开始抱怨AAU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赛,并且仅仅偏重于奥运会举重项目的做法。这促使韦德兄弟——本·韦德和乔·韦德——发起组织了国际健美联合会(IFBB,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BodyBuilders)。他们组织的比赛“IFBB美国先生”(IFBB Mr. America)对职业选手开放。 1950年,另一个名为国家业余健美协会(NABBA, National Amateur Bodybuilders Association)开始在英国举办“NABBA宇宙先生”(NABBA Mr. Universe)的比赛。1965年,又一个重大赛事“奥林匹亚先生”(Mr. Olympia)开始举办。目前“奥林匹亚先生”是健美界最顶级的赛事。 起初健美比赛仅由男性参加,到后来的1965年NABBA开始加入“宇宙小姐”(Miss Universe),到1980年“奥林匹亚小姐”(Ms. Olympia)也开始被引入。
现代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
20世纪70年代,由于阿诺德·施瓦辛格的影片《铁金刚》(Pumping Iron),健美吸引了很多公众的眼光。在这之前,IFBB已经在此项运动中占统治地位,AAU占一席后座。 1981年,吉姆·马尼奥恩(Jim Manion)刚从AAU体格委员会主席职位卸任,便成立了国家体格委员会(NPC, National Physique Committee)。NPC开始成为全美最成功的健美组织,它是IFBB的业余组分部。80年代末90年代初,AAU赞助的健美赛事每况愈下;1999年,AAU通过投票决定停办健美赛事。 在这段时期中,类固醇开始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健美及其他运动项目中。为了抵制这一现象,IFBB开始引入针对类固醇和其他禁用物质的药检制度,这也是为了使IFBB能被国际奥委会接纳为会员。尽管有了药检制度,大部分职业健美运动员仍然为了比赛继续使用类固醇。20世纪70年代,人们还能公开讨论类固醇的使用,因为它在当时完全合法;然而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类固醇管制法案》将类固醇列为《管制物品法案》中的III级管制物品。 1990年,职业摔角团体发起人文斯·麦克马洪(Vince McMahon)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健美组织“世界健美联盟”(WBF,World Bodybuilding Federation)。麦克马洪希望把世界摔角联盟(WWF)那种风格的表演和更加丰厚的奖金带入健美界,并与13名参赛的运动员签了劳资丰厚的合同,实际上其中一些人在那时的健美界里只是无名小卒。投身WBF的运动员很快就抛弃了IFBB。作为WBF成立的回应,IFBB主席本·韦德(Ben Weider)将那些与WBF签订合同的健美运动员列入黑名单。IFBB还偷偷停止了对其旗下运动员的类固醇药品检查制度,因为进行药检的IFBB与不进行药检的新成立组织对抗过于困难。199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开始调查文斯·麦克马洪及WBF组织涉嫌类固醇交易一案,麦克马洪被迫为WBF运动员建立药检制度。结果WBF当年的比赛质量非常跌粪(-_-#)。麦克马洪于1992年7月正式解散WBF,原因可能是他对WBF比赛转播的付费观看收入以及WBF刊物《健美生活》(Bodybuilding Lifestyles)(后来此杂志变为《WBF杂志》(WBF Magazine))销售状况不乐观,加上多份6位数的合同、每月两次的电视转播以及每月一期杂志的发行,WBF的运营入不敷出。然而,WBF的成立对于IFBB运动员来说有两点好处:其一,它促使IFBB创始人乔·韦德与许多顶级健美明星签订了合同;其二,它促使IFBB提高了签署合同的奖金额度,乔·韦德最终也让那些曾经与WBF签过合同的运动员缴纳他们在WBF年薪的10%作为罚金,重新回到IFBB。 21世纪伊始,IFBB试图将健美推广为奥运会项目。2000年,IFBB成为国际奥委会正式成员,并试图让健美通过为奥运会展示项目,进而成为常规项目,但是最终未能成功。健美是否符合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定义这一点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健美比赛的过程中并不涉及到体育性竞争。另外还有人总有一种错觉,认为健美比赛一定会涉及奥运会严格禁用的类固醇。赞成者则认为健美中的造型比赛项目需要技巧和准备,因此健美应当被认为是一项体育。 2003年,乔·韦德将韦德出版社(Weider Publications, Inc.)卖给了发行The National Enquirer的美国媒体集团(AMI, American Media, Inc.),同时本·韦德连任IFBB主席。2004年,奥林匹亚先生比赛的主办人韦恩·戴米勒突然离开IFBB,比赛转由AMI主办。
❻ 中国健美协会的发展历史
1985年11月我国正式成为国际健美联合会的第128会员国。1992年9月8日,经原国家体委报请民政部批准,中国健美协会成立,总部设在北京。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委员会,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职务。中国健美协会目前下设运动营养和康复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培训委员会、产业开发委员会、健身俱乐部委员会、宣传推广委员会等7个专项委员会。
❼ 急!!!!!健身健美得发展史
健美操运动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英文原名“Aerobics”,意为“有氧运动”、“健身健美操”。
80年代初,美国健身、影视明星 简·方达 根据自己的健身经验和体会,1981年编写出版了《 简·方达健美术》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这对健美操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健美操运动于80年代初传入我国。
国际健美操的起源与发展
健美操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举世闻名。他们喜爱采用跑跳、投掷、柔软体操和健美舞蹈等各种体育项目进行人体美的锻炼。而古印度很早就有瑜伽术,其中的一些姿势与当前流行的健美操所常用的基本姿势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古代人对健身健美的追求是现代健美操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许多体操流派,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对健美操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遍及全球的健身热和娱乐体育的发展,健美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美国是对世界健美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其代表人--影视明星简•方达,根据自己的健身体会和经验,撰写了《简•方达健美术》一书。该书自1981年出版后,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她以现身说法,促进了健美操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此同时,自1985年开始,美国正式举办一年一度的健美操锦标赛,并确定了竞赛项目和规则,使健美操发展成为竞技性运动项目。
健美操不仅在美、英、法等国家迅速发展,而且在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前苏联早已把健美操列入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在亚洲地区,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也建有许多健美操活动中心及健身俱乐部,人们都开始将健美操作为自己的主要健身方式,由此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健美操热"。
我国健美操的兴起与发展
世界性的健美操热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到我国的。当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举办了各种健美操培训班。随后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外各种健美操的介绍,逐步推动了健美操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1984年,原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接着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教研室,率先开设了健美操课程。一些大专院校也根据国家教委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逐步开设了健美操普修或选修课。从而把我国的健美操从社会引向了学校。
1986年~1988年,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继1986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我国首次"全国女子健美操邀请赛"后,1987年5月在北京我国又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正式的竞技健美操比赛--"长城杯"健美操邀请赛。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发展,1992年2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1992年9月,中国健美操协会在北京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健美操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❽ 健美操在中国的发展史
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健美操首先在高等院校得到普及
世界性的健美操热传到我国,是在80年代初。那时,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美育”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健美操的引进与兴起为我国美育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
1981年至1983年,在健美操传入我国的初期,不少高校教师陆续在报刊杂志上刊登了一些介绍健美操和探讨美育教育的文章,并编排了一些健美操成套动作,如“女青年健美操”、“哑铃健美操”、“形体健美操”等,从此,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一词迅速被广大体育工作者所采用。
1984年,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由其编排并推出的“青年韵律操”传遍全国各大专院校,无数青年学生投入了学习“青年韵律操”的热潮,使健美操迅速在我国各大专院校得到普及。此后,许多高校将健美操内容列入教学大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各种健美操教材也陆续出版,促进了健美操的理论研究。
为了推动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的开展,中国大学生体协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决定从1993年开始,每年在大学生中推广一套由协会审定的健身健美操。
与此同时,表演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也开始在学校中出现,而高校良好的师资和场馆条件又为竞技健美操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每年不少高校都组织队参加各种形式的全国健美操比赛,如今,高等院校已成为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重要基地。
社会健美操热的兴起与普及
1987年我国第一家健美操健身中心“利生健康城”面向社会开放,首次把健美操这项新的体育运动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其新颖的锻炼方式、良好的健身效果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吸引了大批的健身爱好者。随后,越来越多的以健美操为主要形式的健身中心在社会上相继开业。
尤其是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追求健康、追求美成为时尚,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健康投资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千千万万的人热衰于健身,热衷于健美操,他们每周2—3次地参加每次1—1个半小时的健美操练习。通过锻炼,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娱乐了身心,同时使健美操成为健身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电视等有关媒体的健美操节目的大量出现也对社会健美操热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社会健美操的发展受“简·方达健美操”的影响较大,并随着时间的持续形成了各种流派。这些不同流派的健美操各有特色,但和国际健身健美操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在练习的内容上普遍存在着重视操化练习,轻视力量练习,和以过多的跳跃动作来增加运动负荷等问题,相信今后随着人们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以及中国健美操协会关于社会健美操指导员制度和健美操等级动作的推出,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今后健身健美操练习方法和市场管理也必将向着国际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健美操管理体系的建立
1992年,中国健美操协会。中国健美操协会是中国奥委会承认的全国性运动协会,协会的成立,使我国健美操运动进入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发展的新时期。
长期以来,中国健美操协会克服了人员少、资金不足等困难,为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每年举办健美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等,在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实现了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自己养自己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与体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1997年初中国健美操协会由社会体育中心并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这一改革理顺了我国与国际上的关系和我国内部管理体制,并先后制定了《健美操活动管理办法》、《全国健美操指导员专业技术等级实施办法》(试行)、《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实施办法》,这些举措对我国健美操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推动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
我国健美操比赛的规范化与多样化
在我国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初期,曾于1987年由康华健美研究所、北京体育学院、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长城杯”健美操比赛,随后又分别组织过儿童、青年、中老年健美操比赛。这些比赛的内容主要是健身健美操。如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健美操协会我国健美操比赛逐步走向正规化。我国每年举行的正式健美操全国比赛有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冠军赛以及行业系统的比赛如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和全国职工健美操比赛。从1997年开始,又把全国锦标赛改为全国锦标赛暨运动会,增加了中老年组健身健美操的比赛,并把青年组按比赛成绩分为甲、乙组,这样增加了健美操比赛的多样性,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美操比赛中来。
国际交流逐步走入正轨
早在1987年,北京体院健美操队访问了日本,这是我国健美操运动首次走出国门。1988年,我国举办了“长城杯”健美操友好邀请赛,有中国、日本、香港、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
1995年底,我国首次派队参加了由FIG在法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1997年,随着健美操协会并入体操中心,更重视健美操与国际的交往,分别派队参加了4月份在日本举行的LAF世界杯赛、5月份在意大利举行的第4届世界锦标赛和7月份在美国举行的ANAC世界锦标赛。虽然这些比赛我们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毕竞是我国竞技健美操走向世界的一个良好开端。1997年和1四8年,我国还先后派出8人次参加了FIG组织的国际裁判员培训班和国际教练员培训班。这些国际的交流与学习,使我们了解到国际健美操发展的动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加深了我们对国际规则和健美操技术的理解,相信今后随着我们国际交流的逐步正规化,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❾ 中国的健美发展的咋样啦,
中国健美近2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王力劲、秦成勇、杨新民、钱吉成等名将。但职业的健美运动员们过于健壮的身材未必会得到日常大众的完全欣赏,所以健身、健美的尺度还要每个人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