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工匠是什么官

中国古代工匠是什么官

发布时间:2022-08-01 21:55:17

❶ 中国古代掌管建筑的有哪些官职

工部尚书、工部侍郎、员外郎、都水清吏司、屯田清吏司。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唐代工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各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各一人,从六品上。

工部郎中、员外郎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❷ 古代工师是什么官职

gōng shī ㄍㄨㄙ ㄕㄧ
工师(工师)

--------------------------------------------------------------------------------

ZDIC.NET 汉 典 网

(1).古官名。上受司空领导,下为百工之长。专掌营建工程和管教百工等事。《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 郑玄 注:“工师,工官之长也。”《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史记·五帝本纪》:“ 讙兜 进言 共工 , 尧 曰不可而试之工师, 共工 果淫辟。” 张守节 正义:“工师,若今大匠卿也。”

(2).工匠。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铜锡未采,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炉橐铸铄乃成器。” 清 赵翼 《和钱竹汀初移新居》:“知君自有胸中稾,付与工师筑考盘。”

(3).工程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你们知道那保民船,才笑话呢!未开工之前,单为了这条船,专请了一个外国人做工师,打出了船样,总办看了,叫照样做。”

(4).乐师。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之二:“工师小贱 牙旷 稀,不辨邪声嫌雅正。”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5).复姓。 汉 有 工师喜 。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❸ 什么是“工官”制度以及什么是“匠户”制度

1、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代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司称为"司空",汉代以后,司空成为一个不做实际工作的高位空衔,代而起之的是"将作",掌修作宗,路寝,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秦到西汉,称为"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为"将作大匠",唐宋则称“将作监”。

大匠和监的副手称"少匠","少监"。到隋朝的时候在中内政府设计"工部",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山泽、舟车、仪仗、军械等各种工务。

2、明代时在手工业部门实行的是“匠户制”,即工匠的全家老幼都要参加生产,而且世代相继,地位低微。收入比较低。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

匠、军籍若想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二身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于士流的。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要手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

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了,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明中期开始的逐步深化的匠役改革无疑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到了清代,持续了4个半世纪的匠户制度正式终结。

(3)中国古代工匠是什么官扩展阅读:

匠户制的废除

匠户在作访中要受到官吏的层层盘剥。各监局的宦官亦多占匠役。工匠中常有怠工或逃亡的情况。天顺十年(1460),工匠逃亡多达三万八千余人。明政府一方面设法招抚,一方面将逃亡匠户发往卫所充军,知情不举者亦充军。

成化二十一年(1485)﹐明政府被迫下令轮班匠可折收银两﹕南匠每名月出银九钱﹐北匠每名月出银六钱。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见匠班银)。嘉靖四十一年﹐明政府进一步改革匠役制度﹕每名轮班匠每年纳”班匠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住坐匠仍需按月当差,匠籍制度并没有取消。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匠户对于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趋松弛。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废除匠籍制度。

❹ 古代建筑方面的人才 都叫什么 据说好像还有官职

隋开始叫大匠的,呵呵,好像《砌体结构》书里这样看到过,指的是建筑师,像宇文恺这种人,其实以前建筑师也兼结构工程师的

在古时候,工匠们是分种类的。以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分类。建筑师是个外来名词。也有叫 “ 匠人” 的。
之前看过的帝女花中周世显最初的官职好像就是,别人都称其为周~~不记得了,帮你查第3、4集但网太卡了,没办法,你自己查吧····

❺ 我国古代的工程师叫什么

古代叫“百工”,工程师是英文翻译的,古代没这个称呼。

百工,司空事官之属……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西周铜器令彝、伊簋铭文及《尚书·康诰》都有百工一词,意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奴,有的兼指管理工奴的工官。春秋战国时,工商食官的格局已渐打破,出现了私人手工业者,故《论语·子张》中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表明百工已成手工业者的通称。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严格控制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劳动的专业匠户。他们具有专门技能,主要从事于金、石、竹、漆、土、木和纺织等行业。
西汉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是奴婢和刑徒。汉末军阀混战,城市手工业被破坏,手工业者流移,劳动力缺乏。政府为了满足统治者对手工业品的需求和官府工程的完成,积极恢复官府作坊(时称作场),努力加强对工匠的控制,使之固着在其专业上。魏晋南朝时期的官府作坊中,除继续保留部分奴婢和刑徒等劳动者外,更多的是强迫征发或俘虏来的匠户,这些匠户被称为“百工”。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独立的户籍。但是,其身份低于一般平民而与士卒相等,不能自由被人雇用,不能自由出售自己的产品,而且这种卑贱身份和所承担的义务是世袭的。他们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农奴化的手工业者。北朝时,百工以伎作户的名称继续为官府作坊所控制。其来源除部分是原百工家庭的后代外,部分是由农民中搜寻漏户充当的。一经派作伎作户后,便被强迫固着在所服役的专业上,不准转业。
南北朝中期开始,百工长期服役的制度逐步为番役制度所代替。工匠除每年上番时在官府作坊劳动外,还保留了为自己劳动的部分时间。按照北周工匠六番的规定,每年上番的时间是两个月。隋末唐初,又逐渐允许工匠纳资代役。随着工匠服役制度的改变,魏晋和南北朝中期以前的百工、伎作户,也逐渐成为“番役工匠”以及以后的“和雇匠”。

❻ 匠师和工匠有区别吗,区别在哪

匠师:1.主管众工匠的官员·周代始设,相当于汉以后的将作大匠·2.泛指工匠
官名,北周根据周礼置六官,其中匠师为正五命冬官。《通典》载:“正五命:……冬官:工部、匠师、司木、司土、司金、司水等”。通常,匠师是负责宫殿砖瓦建筑的官员,所谓:“后周有匠师中大夫,掌城廓宫室之制。”而木工由司木负责。但后来这一官职也可能被委以其他与建筑无任何关系的任务,如《北史周本纪》记载:“建德元年‘572’,辛未,遣小匠师杨勰使于陈。

工匠:有工艺专长的匠人。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工匠。

❼ 古代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工部尚书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主管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等的国务院副总理。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周代属冬官事,秦汉属少府。曹魏自少府分置水部曹,隶尚书台,掌水利工程,兼领航运之政。晋置屯田曹、起部曹,掌农垦(军垦由屯田中郎将领之)和水利事业。南北朝时期,南朝沿置不改,北朝损益不定。隋朝将前述诸曹合并置为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沿用北周工部的名称,列为尚书省六部之一。
工部下设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工部司为工部头司,掌营建之政令与工部庶务;屯田司掌天下田垦;虞部司掌山川水泽之利;水部司掌水利。长官称工部尚书,置工部侍郎一人,后代相沿不改。明朝初,工部下设总部、屯部、虞部和水部四属部,洪武二十六年,改尚书二十四部为二十四清吏司,工部各属部分别改为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职掌、设官仍前

❽ 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是什么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其内容通常涉及到五千年中国封建文华中最深层次的因素和背景。

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为“司空”。据东汉马融的解释,司空“主司空土以居民”,因此可以认为是因主管人居空间而得名的。

汉代以后,司空成了一个不做实际工作的高位空衔,代之而起的是“将作”,由他“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秦至西汉,称为“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称 “将作大匠”,唐宋则称“将作监”。大匠和监的副手称为“少匠”、“少监”。

(8)中国古代工匠是什么官扩展阅读:

“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工官”。

较为突出的如:隋代宇文恺,曾任营宗庙副监、营新都(隋都大兴城,后即唐之长安城)副监、仁寿宫(后即唐之九成宫)监、营东都(洛阳城)副监、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职。

从他所任职务可看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自他之手。而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实际上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

前者的设计、预算、施工都由将作、内府或工部统一掌握,不论建筑物造于何地,都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还可派工官和工匠去外地施工,所以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的差别性。由于人力、财力和技术的集中,这些建筑能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木和艺术水平。

后者则由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因地制宜,建筑式样变化多端,地方特色鲜明。两者之间虽然也有某些联系与影响,但基本上是沿着各自的轨迹前进。正由于此,才成就了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总体面貌。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工匠是什么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古代有哪些巨舰 浏览:582
柳州在中国哪个城市 浏览:637
越南教师年薪多少 浏览:816
印度黑公交什么原因 浏览:888
印尼烟有黄点是什么 浏览:725
印度歌得呀得是什么歌 浏览:781
意大利人游中国哪里最方便 浏览:794
印度制造业崩溃对全球有什么影响 浏览:658
二战意大利做了什么名字 浏览:408
娶英国女人什么体验 浏览:88
印度最大谎言是什么 浏览:503
英国在中国殖民了多少 浏览:200
印尼鳄鱼轮胎怎么样 浏览:246
印度媳妇说印度真名叫什么 浏览:578
越南沙巴有哪些民族 浏览:79
印尼语嘎嘎嘎什么意思 浏览:492
伊朗疫情怎么传入最新通报 浏览:137
英国使团有多少人来中国 浏览:40
意大利发生火灾是什么时候 浏览:955
意大利金顶奖是什么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