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什么
一、相互尊重,坚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平等相待、和合与共是我们的共同诉求。我们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中国在东盟对话伙伴中最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我们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路径,以真诚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以求同存异妥处分歧和问题,共同维护和弘扬亚洲价值观。
二、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
实现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始终聚焦发展主题,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促进了地区融合发展和人民福祉。
三、守望相助,践行亲诚惠容理念。
互帮互助是我们的共同传统。我们像亲戚一样常来常往,重情义,讲信义,遇到喜事共庆贺,遇到难事互帮衬。通过携手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强化了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包容互鉴,共建开放的区域主义。
多元包容是我们的共同基因。我们从东亚文明中汲取智慧,以开放理念引领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平等协商推进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以包容心态构建开放而非排他的朋友圈,落实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㈡ 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东盟于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是中国-东盟创新年,双方将努力深化在智慧城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合作。
双方同意将确定为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扩大教育、旅游、青年等领域沟通与合作。
在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中国和东盟国家就《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达成共识,将构建以政治安全、经贸、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合作新框架。
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由"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㈢ 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构建公正合理的规则体系作为双方行为准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有效运转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为制度基础。着眼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应按照构建包容联动的世界发展治理格局、开放合作的全球贸易投资治理格局、安全高效的国际金融和市场治理格局的要求, 促进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为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制度和规则保障。 构建一个对于双方都公正合理的规则体系,规范双方的行为,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这有利于双方在以后的合作共处中和谐、友好。
㈣ 如何解决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投资的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8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两个修改议定书,从而为中国与东盟双方于10月正式签署加入该条约,在法律程序上铺平了道路。 这项以“促进该地区各国人民间的永久和平、友好与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为宗旨的条约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76年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订立的,两个修改议定书的制定则是为了使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可以加入条约。条约是东盟基础性政治文件,被视为东南亚国家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对条约的宗旨和原则及相关条款表示赞同。自1998年以来,东盟多次表示希望中国作为该地区以外的大国第一个加入条约。 东盟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十分重视维护和发展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坚信这种关系的发展对双方以及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明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关系大幅度提升,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思想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上再一次得到体现。 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双方一致同意将《联合国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近几年,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不断增强,经济交融日益紧密,合作越来越富有成果。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发表了《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开辟了新的合作空间;双方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和平解决争议,开展南海合作达成共识;今年4月,双方领导人就非典型肺炎问题举行特别会议,开辟了双方合作的新途径;在本月中旬在金边举行的中国与东盟外长会上,双方就中国作为第一个域外大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达成共识,双方将于今年10月正式签署这一文件。 中国与东盟在加强地区合作、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上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合作,努力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已成为东盟与中日韩(10+3)、亚洲合作对话(ACD)等地区合作机制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将继续支持本地区逐步建立完善的贸易与投资框架,最终形成物资、人员、技术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以积极、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支持亚洲多层次合作机制齐头并进发展,调动各种有利因素,不断增强合作基础,扩大参与范围。 随着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中国和平与稳定的周边关系将得以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㈤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加强与东盟的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与(东盟各国)加强伙伴关系,符合我国国家利益,从而使双方获得经济利益,推动双方发展;2.我国外交政策的名称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若对方是发达国家就不用答这点),基本国策是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与(东盟各国)加强伙伴关系符合这几项原则;3.与(东盟)加强伙伴关系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意义>1.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营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符合我国国家利益,也适应了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促进本地区的稳定、安全与合作。(若为发达国家,还应答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㈥ 东盟十国和中国的合作机制是什么
东盟十国指的是:东盟的十个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文莱、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菲律宾,加的这个.1.指的是非东盟的国家——中国。整体的说就是东盟十个国家和中国。、中国可以说不次于这东盟十国的实力,也就可以说是再一个东盟的实力了,所以说这类似于两个东盟十国的实力,但是呢加的是一个国家、所以说是.10.+.1.大于.11.、
㈦ 中国与东盟的外交战略
“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及东盟各国已普遍意识到加强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在二〇一〇年全面建成,区域内金融合作、贸易结算合作、人民币区域化、企业投融资合作正全面展开。目前,东盟十国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被列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境外地域范围之一。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保持高增长。二〇〇八年,双方贸易额达两千三百亿美元,以人民币结算超过一万亿元,这对于海内外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富矿”。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应当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宣示。有关国家违反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关于南海问题达成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府间协议,中方首先应通过外交途径来进行交涉,谴责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除了外交上的宣示以外,还要在军事巡航、海洋渔业、石油勘探等方面加强我们的主权意识,积极进行宣示。
㈧ 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有哪些方面
中国就是东盟里的主导国!!
东盟合作组织就是因为加强贸易而建立的,但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国也可能和一些国家有贸易安全关系像打击海盗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