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和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 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13万征百济,新罗以5万精兵接应,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义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残部,企图复国,于660年向日本求助,并要求放回作为人质的丰璋王子,日本当时在位的齐明天皇答应福信的请求,送回丰璋王子,并于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亲自指挥与唐、新罗联军的战斗,却因劳累过度而病故,出征计划搁浅。
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5月,援百济将军阿昙比逻夫率170艘船师抵达百济。663年8月,
白江口之战(3张)
终与当时的倭国保持联系,但密切程度已经低于圣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这段期间与中国隋唐两朝的关系。而日本方面由于始终担心唐朝对日用兵,同样未能主动发起更大规模的与唐朝密切联系,而这一切,由于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后完全改变。日本在白江口海战败于中国之后,更激发了向唐朝学习的热情,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单独结束派遣遣唐使,才结束了这一中日历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时期。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而其国内了经历了天皇集权、摄关统治(由权臣担任摄政、关白,实际掌权)、院政(由天皇让位于子弟,自己称“上皇”、“法皇”,实际仍行使政治权利)、战国大名纷争等时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元朝入侵日本,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白江口中日一战,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经战争失败后而对唐朝尊敬有加的双重原因。
引用
⑵ 日军侵华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啊,什么时间
日军侵华战争于1931年9月开始。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侵华战争开端。
日本自发动甲午战争后,从中国东北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已把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后,积极发展东北经济,并得到英美等列强支持。
这引起了日本尤其是军部的恐慌和反对,他们叫嚷:中国开港筑路侵犯了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利益”,到了下决心“解决满蒙问题”的时候了。为入侵中国东北,日军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划和准备,其中包括:侦察地形,拟定作战计划;调兵遣将,加紧军事部署;频繁挑衅,制造各种借口;利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狂热煽动侵华战争。
(2)日本和中国什么时候开战扩展阅读: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
9月19日晨,日军侵占沈阳,随即在几天内侵占安东(今丹东)、海城、营口、辽阳、鞍山、铁岭、本溪、抚顺、四平、长春、吉林等20多座城市及周围广大地区。
9月,辽宁(除锦州及辽西)、吉林两省沦陷。11月,黑龙江省基本沦陷。1932年1月,锦州及辽西地区沦陷。2月,哈尔滨沦陷。至此,在短短四个多月内,整个东北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⑶ 日本侵略中国是哪一年我要具体日期
1、明清时期不断有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烧杀掠夺,已至于近代对我中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中国清政府运兵船,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应战,甲午中日海战开始,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蹂躏的重要标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由于蒋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东北三省顷刻伦覆。
1937年7月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2、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通称倭寇。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日本也扮演主要角色,1894年7月—1895年10月 中日甲午战争从中国掠夺大量书籍、文物、白银等战略资源,为进一步强大和发动侵华战争做铺垫。
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严重的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的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比如在占领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南京大屠杀;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试验;制造平顶山惨案等;日军杀害中国平民数千万,并造成千万中国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3)日本和中国什么时候开战扩展阅读:
660年,唐灭百济,为了复兴自己的朝贡国百济,日本出兵朝鲜,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白村江击败。
1592年起,丰臣秀吉发动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史上合称文禄·庆长之役(即万历朝鲜战争,韩称壬辰卫国战争)。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屠杀我国高山族同胞。
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现冲绳县)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
1894年7月,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已经壮烈的牺牲了。
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国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2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恶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国军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6月,日军再一次登陆台湾。
11月,日占领台湾全岛。
同月,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日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交纳3000万两白银,日本才交还辽东半岛。
1898年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1900年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反帝爱国运动。7月,日军攻陷天津,在津抢劫白银200多万两。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那里烧杀淫掠。
1901年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交出税务、使馆区管理权,并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1905年1月,日军再度占领旅顺。3月,日军占领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
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
1906年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7年7月,日本与法、俄签订秘密协定,把南满和福建定为日本势力范围。
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
1914年8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为对德“作战区”。
10月,日军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全线。
11月,日、英联军攻占青岛。
1915年5月,日本以最后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1918年日军开抵哈尔滨,攫取哈尔滨至长春的铁路管理权。
1925年5月,日本人开枪打死上海日商内外棉纱厂工人代表顾正红、打伤其他工人十余名。
后又伙同英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场打死工人和学生71人,打伤数十人。
1926年3月,日舰炮击大沽炮台,中国驻军死伤10余人,后日本调军舰于大沽对中国进行威胁。3月18日,北京群众举行集会抗议,遭到镇压,47人被打死,200人被打伤,酿成“三一八惨案”。
1928年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1000多人,并占领济南。6月,日本在沈阳皇姑屯车站炸死张作霖,阴谋夺取东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拥兵50万的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退,日军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横尸遍野,使三千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2年1月,日制造事端,进犯上海。日军与奋起抵抗的驻上海十九路军激战33天,中国军民死伤达1.6万余人,财产损失达20亿元以上。3月,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1-5月,日军先后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并于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同年,日本成立“关东军防疫供水部”(即731细菌部队),后来扩大成一支大规模的细菌战部队。
该部队用中国人进行鼠疫、霍乱、梅毒等细菌以及毒气、枪弹等的活体试验,并大量制造鼠疫、霍乱等各种细菌,用飞机播撒在中国各地,残害中国人民。
1934年5月,日军在天津南开八里台和吉林伊兰县强占民地修建机场,并动用飞机轰炸伊兰县,炸死我国民众2万余人。
1935年11月,日本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冀东22个县宣告脱离中国政府管辖,沦为日本殖民地,促使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⑷ 中国和日本打仗打了多少年
抗日战争打了14年。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中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拓展知识:
历史上中日共发生过五次战争,即白江口之战(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元日战争(1274年至和1281年)、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和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1931年9月18,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开始,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第一次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1895年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第二次中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1945年 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抗日战争。
⑸ 中日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
从唐朝白江口海战起,打过多次,你说的是哪一次中日战争呢?如果是最近的20世纪那次,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此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粤军)展开回击,随后张治中率中央军第五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沪会战(淞沪抗战)。
1933年1月1日,日军开始进犯山海关,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号召全民族抗战;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一直打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才算结束战争。
⑹ 日本是为了什么与中国发起战争,什么时间
第一次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1895年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第二次中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1945年 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抗日战争. 战争原因 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日本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首先,日本垄断资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表现在政治上,封建军阀、贵族和地主官僚、垄断财阀三位一体,控制了近代日本国家的政治生活,劳动人民无民主权利可言;表现在经济上,垄断资本家有的由旧式封建特权商人转化而来,有的本身是大地主,封建剥削残余大量存在,劳动人民生活贫困,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其次,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开始就受国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压迫。由此,代表军阀、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天皇政权更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和野蛮性。日本统治集团急需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以转移国内矛盾,争夺国外市场。它们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大力推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迅速走上了“征韩侵华”的道路,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战争原因 战役背景 1874年 5月,日本以台湾高山族杀害54名琉球渔民为由,悍然出兵3600余人侵我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台事专条》及“会议凭单”,默认琉球人是日本人,并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1875年,日本以“凭单”中“日本国从前被害难民之家,中国先准给抚恤十万两”一句而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中国朝贡。1879年,日本吞并曾是中国属国的琉球国,改其为冲绳县。 1894年 是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驻守牙山。6月,日本以清军入朝为借口,调遣大批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 7月25日,日军不宣而战,向牙山中国驻军突击,同时,日本军舰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8月1日,中日同时正式宣战。9月17日,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3艘军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壮烈牺牲。 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近2万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 1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2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军民2000多人。 4月17日,日本迫使战败的中国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要求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5月5日,日本因俄、德、法等国的干涉,被迫“放弃”辽东半岛。 5月27日,日军进犯台湾。 11月,日占领台湾全岛。 同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加付3000万两白银,才“赎回”辽东半岛。 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成了“暴发户”。日本外务大臣井上馨兴奋地说:“一想到现在有35000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1898年 4月,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 1900年 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6月15日,日本内阁决定向中国派遣25000名官兵,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京烧杀淫掠。 8月24日,日舰“和泉号”上的陆战队在厦门登陆。28日,又从台湾派两个步兵连入侵厦门。 1901年 9月7日,清朝政府与日本等11国在北京签订《辛丑和约》,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天津、山海关沿线的12个地区,赔款白银4.5亿两,日本从中分得3479.31万两。 1904年 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俄国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10日,两国相互宣战,日俄战争爆发。12日,清朝政府宣布(对日俄战争)中国“局外中立”。 1905年 1月,日军攻陷旅顺。3月,日军占领奉天(沈阳),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和权益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 9月5日,俄国战败与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12月22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同意根据日俄《朴茨茅斯和约》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租借地转让给日本,并在中国东三省增加开放城市和港口,安东和奉天之间军用铁路由日本经营,禁止修建与“满铁”平行的线路。 1906年 6月,日本成立了对我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 1907年 7月,日本与法、俄签订秘密协定,把南满和福建定为日本势力范围。 1914年 8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为日本对德“交战区”。 10月,日军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全线。 11月,日、英联军攻占青岛。英军(约千人左右)很快撤走,日军却拒不撤军,妄图长期侵占山东。 1915年 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会见袁世凯,针对中国政府要求日军撤出山东的照会,提出了秘密条款,共有5号,分为21条,即“二十一条”。 5月,日本以最后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25年 5月15日,日本人开枪打死上海日商内外棉纱厂工人代表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名。 后又伙同英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场打死工人和学生71人,打伤数十人。 1926年 3月,日舰炮击大沽炮台,中国驻军死伤10余人,后日本调军舰于大沽对中国进行威胁。3月18日,北京群众举行集会向段祺瑞政府请愿,遭到镇压,47人被打死,200余人被打伤,酿成“三·一八惨案”。 1928年 5月3日,日军制造“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1000多人,5月11日,攻占济南,并大肆烧杀,中国军民共死亡6123人、伤1700多人。 6月,日本在沈阳皇姑屯车站炸死张作霖,阴谋乘乱夺取东北。 1931年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郊外柳条湖的“南满”铁路,诬指中国军队所为,悍然对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军连续攻陷沈阳、鞍山、铁岭、抚顺、长春等重要城市,随后数月,继续进犯东三省其他地区,1932年2月5日占领哈尔滨,东北全境沦陷,3000多万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2年 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驻防上海的中国十九路军奋起反击,与日军激战33天,中国军民死伤达1.6万余人,财产损失达20亿元以上。5月5日,中日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日军得以进驻上海。 3月9日,日本制造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春宣告成立。清逊帝溥仪就任“执政”,并“委托”日本关东军维持“国防”和治安、管理铁路,并聘请日本顾问。 1933年 1月至5月,日军攻占热河省后,大举进攻长城各口,先后占领察哈尔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停战协定》。确认长城一线为日军占领线,等于认可了日本对东北四省的非法侵占;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区,便利了日本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 1935年 10月至12月,日本制造“华北事变”。10月22日,日本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据县城。11月7日,策动宋哲元等进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1月25日,策动殷汝耕等汉奸在通州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2个县宣告脱离中国政府管辖,沦为日本殖民地。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又称双十二事变。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果断实行兵谏,软禁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了以“停止一切内战”为中心的八项主张。张、杨表示:“我们持有公理,决不后悔。我们惟一的希望,只是求这些政策的实现和对国家有所贡献。让全国的同胞来裁判我们的功罪!” 1937年 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随后借口演习中失踪一名士兵,炮轰宛平城,守桥的中国29军官兵奋起反击,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这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